祁连山昌马地震断层的时空特征及构造应力场

来源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文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dlcp050306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指出,1932年昌马7.5级地震的地面破裂带(即地震断层)主要是由三条大型反S形压扭性地裂缝带呈雁列构造形式组合而成,显示出地震破裂带具有左旋走滑性质。它们代表了一条属于北北西向构造隆起带的北西西向剪切面。由于北东东—南西西向压应力的作用,这一剪切面主要是沿着早期(古生代)昌马断裂带显示出来的。因此这些主要的地震裂缝,是昌马第四纪活断层剪切作用的直接反映。此外,文章还探讨了活动断裂带中成为危险地段的某些地震地质标志,并进行了区域构造应力场分析。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ground rupture zone (ie, earthquake fault) of the 7.57 Changma earthquake in 1932 is mainly composed of three large-scale anti-S-shaped fractures of geostrophic tectonism, showing that the rupture zone of the earthquake has a left- Slippery nature They represent a northwestern-west shear plane belonging to the north-northwest tectonic uplift. This shear plane is mainly shown along the early (Paleozoic) Changma fault zone due to compressional stress from NEW to SWW. Therefore, these major seismic fractures are the direct reflection of shear in Quaternary active faults in Changma. In addition, the paper also discusses some seismic geological signs that are dangerous in the active fault zone and analyzes the tectonic stress field in the area.
其他文献
本文以1150初轧机为试验模拟对象,对机械设备无垫板安装技术进行了试验和研究,测试结果表明:无垫板安装工艺应用于重型机械设备上是可行的,可采用本试验的工艺。 In this pa
在复杂的板块构造背景下喷出的火山岩成分可提供有关下伏地幔性质的信息。在此我们展示了日本到东亚碱性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随距日本岛弧距离的系统变化。靠近日本海沟的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s) are in all electronic equipment, so with the sharp increase of elec-tronic waste, the recovery of PCB components has become a crit
应地矿部邀请,比利时籍华人,古生物、古代生物礁专家钱宪和博士于1985年5月30日至6月30日来华访问,6月11—30日在广西进行野外考察。 钱博士此行的目的在于与我国合作研究华
文 章 题 目 期 页 文 章 题 目 期 页 一 钧-用及砸磕合金 英国灯泡金属有限公司的钨丝生产…………··42了双金属旋锻制取空心钨片及钨管的研究·’…”…··12 现代硬质
肠球菌引起的感染及院内感染问题近年来备受国内外有关部门重视。控制感染的一个重要策略就是弄清传染源及传播途径 ,中断菌株的传播 ,这样的流行病学研究依赖于有高鉴别力的
海洋占覆盖地球表面的水域的97%以上,海水的量约占地球水圈的一半以上。 海洋水与陆地水的本质不同不仅在于体积,而且在于组成。每升海水平均溶有35克盐,而陆地淡水中盐的浓
本文介绍了无油自支撑金属薄膜的制备方法、装置和因油蒸气污染靶膜所造成的对于核物理实验数据准确性的影响。三种元素无油膜的制备及对膜中碳含量的分析表明:本装置对消除
开拓经济史研究的新途径──读《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经济问题》彭明朗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具有辩证关系。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或谓生存的前提
一、生产高强度和高机械性能钢的方法 据美国《专利公报》报道,美国新近研究成功一种使高强度钢获得高机械性能的新工艺,并取得专利权(专利号4720307,1988年1月19日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