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疗效的对照研究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nimad411975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电针和氟西汀对抑郁症治疗的效果进行比较,观察电针和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
  方法:将10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电针组(50例)、氟西汀组(50例),电针组用电针进行治疗,氟西汀组口服氟西汀治疗,4周后观察2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RSD)、自评抑郁量表(SDS)、功能独立性评定(FIM)量表评分变化,判断电针和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
  结果:治疗之后2组HRSD和SDS评分都有显著下降,较治疗之前,电针组2周后开始有差异,氟西汀组3周后开始有差异,2组FIM评分在治疗之后都有明显提高,治疗3周和治疗4周后电针组与氟西汀组相比无明显性差异,但是电针组起效比氟西汀组快。
  结论:电针与氟西汀对治疗抑郁症都有一定的效果,不过电针组起效更快,并且很少出现不良反应,相比之下,患抑郁症的患者更愿意选择电针治疗。
  关键词:电针 氟西汀 治疗 抑郁症 疗效 对照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0-0158-02
  抑郁症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精神疾病,其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清楚患,但是这种疾病的病率高、严重危害人类心身健康、具有高自杀风险[1]。根据调查表明,电针治疗抑郁症疗效满意,为了进一步研究电针和氟西汀对抑郁症的疗效,将电针与氟西汀对治疗抑郁症的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取2009年3月~2010年9月在我院住院的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及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精神和行为障碍分类中的抑郁症诊断标准;年龄21-68岁。②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20分。共入组100例,随机分为两组。电针组50例,男25例,女25例。氟西汀组50例,男25例,女25例。
  1.2 方法。所有抑郁症患者都参照《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给予常规处理,控制血压、血糖等。患者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理疗、运动治疗,但不得服用其他抗抑郁药物。
  电针组:
  取穴:颞三针(颞I针、II针、Ⅲ针)[2]、内关、足三里、丰隆、太冲,均取双侧。颞I针在耳尖直上入发际2寸处,从颞I针水平向前、后各旁开1寸为颞Ⅱ针、颞Ⅲ针。操作方法:患者取仰卧位或坐位,75%酒精皮肤常规消毒,颞三针沿头皮呈15度平刺,进针深度约0.8~1.2寸,予快速捻转刺激,使患者头部产生酸麻胀重感(以患者能忍受为度)。内关太冲直刺0.5~1寸,足三里、丰隆直刺0.8-1.2寸。得气后同侧颞II针、颞Ⅲ针接G6805-AII型电针仪,其余穴位不加电。选用疏密波,强度以患者能忍受为度;每次治疗时间为20分钟,每周针刺6天,4周为1疗程。
  氟西汀组:酸氟西汀胶囊(百忧解,美国礼来公司生产),每天20毫克,1粒每天,早餐后服用,1疗程4周。
  1.3 观察指标。通过比较2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RSD)、自评抑郁量表(SDS)、功能独立性评定(FIM)量表评分变化,来判断电针和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
  2 结果
  治疗之后2组HRSD和SDS评分都有显著下降,较治疗之前,电针组2周后开始有差异,药物组3周后开始有差异,2组FIM评分在治疗之后都有明显提高,治疗3周和治疗4周后电针组与氟西汀组相比无明显性差异,但是电针组起效比氟西汀组快。结果见表1,表2,表3。
  3 讨论
  抑郁症是一种危害人们身心健康的常见疾病,其终身患病率为6.1%~9.5%[5],如果得不到及时并且有效的救治会造成病程迁延,对患者造成严重的伤害。电针具有明显的抗抑郁作用,其疗效与阿米替林大致相同;对焦虑、躯体化和认知障碍等症状以及反应性抑郁症的疗效。罗和春等[3]报道,电针有使抑郁症患者尿中3-甲氧-4-羟苯乙二醇(MHPG)排出量升高的倾向,提示电针可增强中枢去甲肾上腺素(NE)的代谢。电针治疗抑郁症的作用原理尚不明了,不过其对机体的影响渗透到各个方面的[4]。氟西汀是一种高度选择性5-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治疗抑郁症疗效明显、安全性高,已在临床上得到广泛证实。据报道,采用电针治疗抑郁症疗效明显,而且安全、不良反应少,与单纯西药比较具有明显的优势。本研究采用电针治疗抑郁症,并与氟西汀胶囊作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两组都能减轻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程度、提高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不过电针组起效更快,副作用更小,在临床上更容易为患者接受,为临床治疗抑郁症提供一种更安全有效、操作方便、容易接受的治疗方案。如果能够增加样本量、分层因素、研究时间,将会有更大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舒良.抑郁症的评定与治疗.中华医学杂志,2010,79:398-400
  [2] 罗和春,贾云奎,詹丽,等.电针治疗情感性精神病(抑郁状态)疗效观察.中国针灸,2009,4:1-3
  [3] 罗和春,沈渔邨,贾云奎,等.电针治疗133例抑郁症患者临床疗效观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8:77-80
  [4] 彭增福,靳瑞.靳三针疗法[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0:15-16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对孕妇产后出血高危因素进行临床分析,研究和探讨治疗措施。  方法:采取数据分析的方式,数据来源为我院2008至2012年出现产后出血的100名孕妇作为实验组,并选取同一时间段100名未出现产后出血的孕妇最为对照组进行对。  结果:通过对临床数据的统计性分析,得出孕妇产后子宫缺乏收缩力是造成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也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  结论:造成孕妇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是多方面的,这就需要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原因,临床治疗与预防措施。  方法:选取2008年2月1日—2013年6月1日我院妇产科的158例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患者,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与患者具有针对性的临床治疗。  结果:158例患者经过临床对症治疗处理,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均痊愈,没有患者发生切口感染。合并肥胖的患者的切口脂肪液化愈合时间为(14.5±1.6)天,非肥胖患者的切口脂肪液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CT对于诊断脑出血的重要性。  方法:选择2012.09-2013.09期间在我院确诊是脑出血的42例患者加以追踪随访,并对其最终的诊断结果予以研究分析。  结果:在本组确诊为脑出血的42例患者中,31例患者是首次诊断结果,10例患者是首次检查没有异常现象,行再次检查时发现阳性结果,1例患者被误诊。  结论:CT主要特点包括对脑出血影像的特征性、断层扫描以及高分辨力。在临床诊断脑出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肺栓塞患者的早期心电图临床特点,并对患者的心电图诊断要点进行讨论。  方法:对我院2011年4月—2012年9月的48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患者的早期心电图特点进行分析。  结果:在48例肺栓塞患者中,共有47例患者出现心电图检测异常,其中31例出现室上性心动过速现象,临床表现主要为房颤、房扑、房速等症状,有6例患者出现房性早搏现象,有19例患者的V1与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应用子宫以及髂内动脉结扎术对难治性大出血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难治性大出血提供治疗参考。  方法:对我院2011年2月~2012年9月收治的难治性大出血患者60例进行本次实验,随机分成对照组30例,实验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子宫切除术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子宫以及髂内动脉结扎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  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平均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腹腔镜在老年急性坏疽性阑尾炎中的的临床应用,评价其疗效,为今后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借鉴。  方法:本研究随机选取我院普外科2011年2月~2012年6月期间收治的老年急性坏疽性阑尾炎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选取麦氏点,经腹直肌切口切除阑尾,观察组患者则给予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观察两组术中和术后的临床情况,对比分析疗效。  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肠道功能恢复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小肾癌的CT表现特点。  材料与方法:6例无症状小肾癌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癌块直径18~30mm,并发同侧肾囊肿4例、错构瘤1例。  结果:6例CT发现6个突出肾轮廓的癌块,呈等密度4例,略高密度2例,3例癌灶内见坏死区,1例见钙化。增强扫描5例癌块显著强化,CT值升高30~70Hu。  结论:小肾癌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为其正确定性诊断提供依据。  关键词:肾肿瘤 体层摄影术 X
期刊
摘要:随着现代医疗手段与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完善,现代尿镜检验技术也逐渐被应用到临床的诊断工作当中,提高患者诊断的准确率与检出率,减少误诊与使漏诊问题的出现。本文就从白细胞的检查的原理、干化学法对红细胞进行检查的相关原理,以及镜检法和干化学法的对比等三个方面阐述尿液检验中尿镜检验的优越性与重要性。  关键词:尿液检验 尿镜检查 干化学法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目的:对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合并心血管疾病采用美托洛尔进行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1月间的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100例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50例,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50例,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添加美托洛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  结果:观察组的心率、血氧饱和度、血压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更优,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苦参素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2011年1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5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75例患者采用阿德福韦酯联合苦参素治疗,对照组仅采用阿德福韦酯胶囊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肝功能指标和肝纤维化指标。  结果: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HB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