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一直对一线教师在教学形式上的创新充满敬意,因为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深知每一个教学“点子”都是教师心血的结晶。虽然这些“点子”最后可能没有完全实现教师的教学追求,但其中蕴藏着珍贵的教学艺术的萌芽。甚至可以说,这个阶段是教师走向成熟的必然阶段。但是,教学艺术的渐臻“无形”必然是教师成熟的重要标志,当教学形式简单下来,而课堂的容量反而饱满、学生的思维反而灵动起来的时候,“艺术”就真正降临了。所以,年轻教师可以在适当的时候要求自己用最简朴的方式上课;用以磨砺自己的课堂智慧和驾驭能力。
比如说“聊课”。
“聊”的意思是“闲谈”。聊的优点是不用正襟危坐;轻松、随意、自由。聊其实也是一种对话。但这种对话更讲究生成的自然、推进的无痕、点拨的机智、分享的快乐、气氛的和谐;看似没有起承转合,其实都在细节之中,看似无高潮,其实高潮都在细微处。“聊课”更能检验教师的基本功和临场应变能力。
“聊课”要成功,最为重要的是:“聊点”既要成熟在胸,又要视课堂情况随机而定。无论如何,教师一定要先“胸中有丘壑”,才能聊得到点,聊得到位,收放自如,一语中的。
尝试“聊课”,是还课堂以自然原初状态的一种好途径。
教学《端午的鸭蛋》时,我就采取了“聊”的方式:
(学生王宏扬朗读,读到“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时,我示意她停下来。)
师:把你的感情送进去读。
(生读,好一点儿了,但效果还是不佳。)
师:同学们一起来读,把你们体会的感情送进去。
(学生集体读)
师:读到了什么味儿?
生:香味儿。
生:趣味儿。
生:幸福的味儿。
师:好的语言有造型的功能,品味咀嚼一下这个句子妙在何处。
生(吞吞吐吐的):它写得很生动,筷子头一扎下去,红油就出来了……
(学生笑,王宏扬自己也笑。这样的无分析的“分析”经常在课堂上出现,笼统含糊的“生动”等词语屏蔽了学生们真正的理解能力的展现。)
师(笑):来,王老师帮你。(老师一边做动作,一边引导)“扎”写出了啥?
生:动作。
师:“一”扎下去,写出了“扎”的什么?
生:速度快。
生:位置准。
生:扎得很专注。
生:手法很娴熟。
师:对啊,这个动作,可以让我们想象出高邮人吃咸蛋的样子,那是很专业、很潇洒的啊!这也是咸蛋文化的表现啊!
(大家笑)
师:“吱——”写了啥?
生:声音。
师:读夸张一点儿。
(学生读,读得很有情趣。)
师:读出了啥?
生:快乐。
生:惊喜。
生:好富裕啊!
师:“吱——”一声后,出来的是——
生:红油。
师:怎么出来的?
生:“冒”出来的。
师:“冒”出来了说明啥?
生:红油多啊!
生:争先恐后地出来啊!
生:这蛋很新鲜啊!
生:鸭蛋壳都装不下了啊!
师:让我想起一句话——肥得流油。高邮的鸭蛋肥得流油。
(学生笑)
师:什么感觉?
生:口水都流出来了啊!
师:用成语。
生:垂涎欲滴。
师:不要停,继续思考——流出来的是什么油?
生:红油。
师:红油!赶快想象,这“红油”二字写出了啥?
生:颜色。
师:红彤彤的,好迷人!
生:光泽。
师:晶晶亮的,好耀眼!
生:质地。
师:一定不是清汤寡水似的油,而是浓浓的香油。
师:体会到了吧?这就是高邮的咸蛋。这可是其他地方的咸蛋比不了的。其他地方的咸蛋,是——就在本段中,找出来读——
(生读: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
师:就连京城北京的咸鸭蛋也是——
生(齐读):蛋黃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
师:重读,读出味道来。
(生再读,加重语气:这叫什么咸鸭蛋呢!)
师:对了,对了,骄傲自豪的味道读出来了。不怕货不好,就怕货比货哟!你看你看,这个句子才多少字——
生:十五个字。
师:大家评价说汪曾祺的文字“平淡而有味儿”,你们看是不是这样的,仅仅十五个字,有动作,有声音,有色彩,有质地,有光泽,有情趣:有形象,在结构上又和上下文紧紧勾连,真是经得起咀嚼啊!
这样的片段还很多,文章中很多句子都值得聊:
——一尺来长的黄色、蓝色的纸条,上面用朱笔画些莫名其妙的道道,这就能避邪吗?
——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
——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
——萤火虫在鸭蛋壳里一闪一闪地亮,好看极了!
……
整堂课,就这样以“聊”的方式深入。读完,也就聊完。随意、轻松,但也不乏深刻。最后一段聊完后,我让学生模仿《吆喝》中的语言形式,试着抓住高邮咸鸭蛋的特点,为它吆喝吆喝,做做广告。此中的精彩有趣儿你可以想象得出。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课文都适合聊,要视文本的特点而定。《端午的鸭蛋》本来就是非常“散漫”的随笔,淡而有味儿,朴而有质。汪曾祺的笔墨似乎是小船,顺流而下,任意东西,不适合剑拔弩张的抒情分析,而适合随意点染似的“聊”。有一些文本,结构很严谨,推理很严密,情感很庄重,文字较深奧,就不太适合用“聊”的方式了。
比如说“聊课”。
“聊”的意思是“闲谈”。聊的优点是不用正襟危坐;轻松、随意、自由。聊其实也是一种对话。但这种对话更讲究生成的自然、推进的无痕、点拨的机智、分享的快乐、气氛的和谐;看似没有起承转合,其实都在细节之中,看似无高潮,其实高潮都在细微处。“聊课”更能检验教师的基本功和临场应变能力。
“聊课”要成功,最为重要的是:“聊点”既要成熟在胸,又要视课堂情况随机而定。无论如何,教师一定要先“胸中有丘壑”,才能聊得到点,聊得到位,收放自如,一语中的。
尝试“聊课”,是还课堂以自然原初状态的一种好途径。
教学《端午的鸭蛋》时,我就采取了“聊”的方式:
(学生王宏扬朗读,读到“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时,我示意她停下来。)
师:把你的感情送进去读。
(生读,好一点儿了,但效果还是不佳。)
师:同学们一起来读,把你们体会的感情送进去。
(学生集体读)
师:读到了什么味儿?
生:香味儿。
生:趣味儿。
生:幸福的味儿。
师:好的语言有造型的功能,品味咀嚼一下这个句子妙在何处。
生(吞吞吐吐的):它写得很生动,筷子头一扎下去,红油就出来了……
(学生笑,王宏扬自己也笑。这样的无分析的“分析”经常在课堂上出现,笼统含糊的“生动”等词语屏蔽了学生们真正的理解能力的展现。)
师(笑):来,王老师帮你。(老师一边做动作,一边引导)“扎”写出了啥?
生:动作。
师:“一”扎下去,写出了“扎”的什么?
生:速度快。
生:位置准。
生:扎得很专注。
生:手法很娴熟。
师:对啊,这个动作,可以让我们想象出高邮人吃咸蛋的样子,那是很专业、很潇洒的啊!这也是咸蛋文化的表现啊!
(大家笑)
师:“吱——”写了啥?
生:声音。
师:读夸张一点儿。
(学生读,读得很有情趣。)
师:读出了啥?
生:快乐。
生:惊喜。
生:好富裕啊!
师:“吱——”一声后,出来的是——
生:红油。
师:怎么出来的?
生:“冒”出来的。
师:“冒”出来了说明啥?
生:红油多啊!
生:争先恐后地出来啊!
生:这蛋很新鲜啊!
生:鸭蛋壳都装不下了啊!
师:让我想起一句话——肥得流油。高邮的鸭蛋肥得流油。
(学生笑)
师:什么感觉?
生:口水都流出来了啊!
师:用成语。
生:垂涎欲滴。
师:不要停,继续思考——流出来的是什么油?
生:红油。
师:红油!赶快想象,这“红油”二字写出了啥?
生:颜色。
师:红彤彤的,好迷人!
生:光泽。
师:晶晶亮的,好耀眼!
生:质地。
师:一定不是清汤寡水似的油,而是浓浓的香油。
师:体会到了吧?这就是高邮的咸蛋。这可是其他地方的咸蛋比不了的。其他地方的咸蛋,是——就在本段中,找出来读——
(生读: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
师:就连京城北京的咸鸭蛋也是——
生(齐读):蛋黃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
师:重读,读出味道来。
(生再读,加重语气:这叫什么咸鸭蛋呢!)
师:对了,对了,骄傲自豪的味道读出来了。不怕货不好,就怕货比货哟!你看你看,这个句子才多少字——
生:十五个字。
师:大家评价说汪曾祺的文字“平淡而有味儿”,你们看是不是这样的,仅仅十五个字,有动作,有声音,有色彩,有质地,有光泽,有情趣:有形象,在结构上又和上下文紧紧勾连,真是经得起咀嚼啊!
这样的片段还很多,文章中很多句子都值得聊:
——一尺来长的黄色、蓝色的纸条,上面用朱笔画些莫名其妙的道道,这就能避邪吗?
——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
——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
——萤火虫在鸭蛋壳里一闪一闪地亮,好看极了!
……
整堂课,就这样以“聊”的方式深入。读完,也就聊完。随意、轻松,但也不乏深刻。最后一段聊完后,我让学生模仿《吆喝》中的语言形式,试着抓住高邮咸鸭蛋的特点,为它吆喝吆喝,做做广告。此中的精彩有趣儿你可以想象得出。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课文都适合聊,要视文本的特点而定。《端午的鸭蛋》本来就是非常“散漫”的随笔,淡而有味儿,朴而有质。汪曾祺的笔墨似乎是小船,顺流而下,任意东西,不适合剑拔弩张的抒情分析,而适合随意点染似的“聊”。有一些文本,结构很严谨,推理很严密,情感很庄重,文字较深奧,就不太适合用“聊”的方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