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敬华 用爱敲开无声世界的大门

来源 :祝你幸福·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difeng20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袁敬华,一个生长在鲁西北农村的普通姑娘,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5年前,这个17岁的农家女在自家的小草房里凭着一颗质朴的爱心,让聋哑孩子张口说话,从此开始了她人生新的一页。
  
  当初只想让聋哑孩子感受上学
  
  5年前,袁敬华高考落榜。偶尔的一次,她看到本村聋哑孩子陈海霞、陈海彬姐妹背着书包趴在教室窗台上,很入神地看教室里正在上课的孩子们,虽然听不到读书声,却是那么专注。孩子对知识的渴望让袁敬华感动,那一刻她突然被打动了。她把姐妹俩带回自己的家,开始教她们认字。尽管她们听不到袁敬华在说什么,但是还是认真地听着、写着……从此,在袁敬华家的小草房里,3只小板凳、一个少女和两个聋哑女孩儿开始了心灵的对话。
  每天,陈海霞和陈海彬像正常的孩子一样,欢天喜地地背着书包来到袁敬华家。袁敬华找来一块黑板,把每天要教的字写在上面,然后一遍遍地手把手地教。孩子们听不到声音,急得“哇哇”叫,每当孩子们努力张开嘴巴又说不出来的时候,袁敬华的眼泪就会不自觉地流下来。她知道,孩子不仅想学习,更渴望把自己对这个世界的感受说出来。孩子的欲望一次次撞击着袁敬华。每天晚上躺在床上,袁敬华就摸着自己的脖子,一遍遍地试着发音,想从自己身上找到答案。孩子们能发“啊”,就能发其他的音!于是,上课的时候她就让两个孩子触摸她的脖子,看着她的口形,让她们感受声带发音时的颤动,掌握发音的方法。不知试了多少次,她的脖子被两个孩子摸得红了一大片。她坚信,孩子们一定会开口说话的。
  一个多月后,姐妹俩终于第一次张开嘴叫了爷爷奶奶。她赶紧把孩子领到父母跟前,孩子们一遍遍地喊着“爷爷、奶奶”,袁敬华的父母高兴得热泪直流。
  聋哑孩子会说话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遍小村庄。母亲把自家的厨房收拾成了教室,父亲帮着找来一块三合板,袁敬华用毛笔蘸着红漆工整地写上:夏津县渡口驿乡三屯村聋哑学校。
  
  谁给我盖一所学校我就嫁给他
  
  日子一天天前行,孩子一个接着一个地张口说话了。在这个农家小院里,有一群特殊的孩子,一个特别的老师,一所特别的学校。每天早上,孩子们衣着整齐地站在鲜艳的国旗下举行升旗仪式,然后开始一天的学习。
  聋哑孩子能说话的消息被各大媒体相继报道,求学的信像雪片涌来。袁敬华的学生增加到70多个,小院再也容不下了,可孩子们仍旧从外地甚至外省慕名而来。为了能有一所像样的学校,袁敬华想到征婚,如果谁给她盖一所学校,她就嫁给谁。征婚启事还没贴出去,就被父亲发现了,父亲看到女儿要“卖”自己办学,坚决不让她再教这些孩子了。一边是年迈的父亲,一边是渴求知识的孩子们,为了继续办学,在寒冷的深冬,袁敬华流着泪跪了近两个小时,终于感动了父亲。
  1998年,在德州市财政局、希望工程办公室及夏津县委县政府及社会各界支持下,袁敬华和孩子们终于有了自己的学校。接着,她聘请10名教师,开设语训、听力、书写、舞蹈等课程。说起当时的情景,袁敬华说:“学校刚盖好,地板还没有干,我就和学生们一起搬了过去。站在全新的教室里,摸着还没有干的墙壁,看着孩子们快乐的小脸,我激动得流下眼泪。”
  袁敬华的信心更足了,她白天上课,晚上和老师们一起研究教学。为了提高教学水平,她自学了特殊教育学大专课程。孩子们大多住校,她平时就和孩子吃住在一起,把学校当成了家,把青春交给这些聋哑孩子。
  
  做了母亲更体会到孩子们的需求
  
  2000年10月,袁敬华结婚了。她仍以校为家,丈夫每天骑车20公里上下班。
  有一次,在县城工作的丈夫下班后,给学校的孩子们买了十几公斤橘子。当时正是深冬,鲁西北的寒风吹得他睁不开眼。他只顾快一点儿回到家,让孩子们吃上新鲜的橘子,谁知到家一看,袋子里的橘子只剩下不到半公斤。袁敬华捧着仅有的几个橘子,看着孩子们渴望的眼神,心里很难受。由于交通不方便,冬天不能及时生炉子,看到孩子们冻肿的小脸,她多想让孩子们能在暖和的教室里安心学习,能一周吃上一次新鲜水果。
  一次秋季开学,正赶上下雨,一位来自香港的学生家长,从县城步行到学校,弄得浑身是泥。袁敬华很内疚。她知道,各级政府已给予极大帮助,不能再提要求了,她想用自己的力量扛起这片天。一个大胆的想法开始在她的心里酝酿:到城里给孩子们盖一所更大更好的学校。
  2002年,袁敬华刚生下儿子,没等满月就给孩子断了奶。每天天刚蒙蒙亮,就起身赶公共汽车,往返40多公里,到很多部门跑各种各样的建校手续。从新校开始征地到基本建成历时10个月,她往返县城120多次。每天,她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里,看着熟睡的儿子,眼泪就忍不住流下来。一天清早,她刚走出屋子,孩子就醒了,婆婆把孩子抱起来一起去送她,刚7个月大的孩子突然叫了一声“妈妈”,当时袁敬华就愣住了。她曾在学校千万次地教聋哑儿学叫“妈妈”,也曾经无数次感受到那些孩子们第一次喊出“妈妈”的喜悦,今天自己的儿子开始咿呀学语,她抱着儿子哭了。儿子需要母爱,身后200多个孩子也需要她的爱呀。婆婆劝她:放心吧!我帮你带着孩子,咱全家支持你。
  儿子发高烧,丈夫打电话给袁敬华,让她赶快回家。当时正巧有个刚来的外省学生哭闹着要回家,怎么也不肯睡觉。袁敬华只好在电话里嘱咐了丈夫几句,仍留在学生身边。夜深了,孩子们还是不睡,她想给他们讲故事,像母亲那样哄着孩子睡觉,可是他们听不见,她只好用手比画着和孩子玩游戏。孩子累了,躺在袁敬华的怀里甜甜地睡去。袁敬华很累,想躺下来休息,可是孩子在梦里还紧紧抓着她的手,她不忍心离开,只好和孩子们靠在一起睡。她说:自己的孩子有爸爸的爱,还有爷爷奶奶,而这些孩子大多来自外省,一学期甚至一年才能回去一次。特别是那些来自农村的孩子,由于残疾,很少体会到母爱。她要用慈母般的心融化孩子们的封闭,让孩子走出残疾的阴影,享受本该属于他们的快乐无忧的童年。
  孩子们的身体状况如何,谁的胃不好,谁的牙不好,谁是过敏性体质等等,袁敬华了如指掌。用她的话说,每一个孩子喜欢吃什么,每顿饭吃多少,她都清清楚楚,自己的孩子喜欢吃什么,她却不知道。
  
  让聋哑孩子有学上
  
  有人说,袁敬华本来只想收获半升稻谷,却意外攒了几个粮仓。如今,她已拥有240多名学生,从这所特殊的学校里走出的聋哑孩子已近百名。平时,孩子们戴着助听器,能和正常孩子一样享受生活学习的快乐。每年寒暑假,学生常常从千里之外给袁老师打电话,他们喜欢把高兴的事,还有生活中的不愉快告诉老师,让老师分享。
  去年,袁敬华收到河北农村一位70岁老人的一封信:“袁老师,我在报纸上看到你的事迹,我有个请求,不知你愿不愿意把我的孙女领去。我的聋哑孙女今年14岁了,孩子的父母去世得早,家里困难,孩子想上学,可我没有能力来养这个孩子了……”袁敬华心里一阵酸楚,第二天就坐公共汽车来到河北,几经周折,总算找到了这位老人的家。只看到一个年迈的爷爷,一个聋哑孩子,两间破旧的小草房,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她第一个念头就是:一定要让孩子上学。孩子叫梁纯纯,一个很漂亮的女孩儿,只可惜不会说话。看到袁敬华到来,爷爷激动得拉着袁敬华的手说:“我做梦也没想到袁老师会来。你要是不嫌弃,请把孩子领走吧。”袁敬华安慰老人说:“爷爷,您老放心吧,等我把孩子培养好了,能够帮您了,再把孩子送回您身边。”老人和村里的人一直把她和纯纯送上车。
  


  梁纯纯初来校时很自卑,袁敬华怕她孤单,每天陪在她身边。每到换季的时候,袁敬华就带着纯纯去商场买衣服。逢年过节,有家长来看孩子,纯纯就躲在角落里流泪。袁敬华就把纯纯和父母不能来的孩子们聚在一起做游戏,并让食堂做各种孩子们喜欢吃的食品。
  目前,学校有26名像小纯纯一样的聋哑孩子,由于各种原因缴不上学费,袁敬华从来不让他们受半点儿委屈。她说自己在农村长大,小时候看到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总要想法去帮他们,有时帮不上什么,会难过好几天。正是她的善良创造了奇迹,也正是她有一颗金子般的心,才让孩子们感觉袁老师就是这个世界上最美最好的妈妈。
  袁敬华在播撒爱的同时,也收获着社会对她的关爱。在荣誉面前,她依然笑得那样平静。特别是当选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后,她感觉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今年初,她利用双休日,深入周围200多个村庄调查,对农村残疾儿童的类别、年龄及是否受教育等做了详细调研,向有关部门反映并整理成议案,提交人大会议,希望进一步引起社会各界对残疾儿童教育的重视。
  5年间,袁敬华用爱和学生们一起敲开了无声世界的大门,让暗夜有了亮光,让喑哑的土地唱出了歌声。同时,她把自己由一块名不见经传的石头,雕刻成一块丰碑。
其他文献
周日是兒子荷包集中上兴趣班的一天。上午上完围棋回来,一进门就眉开眼笑:妈妈!我今天大胜一个一段的小朋友。我把他杀得几乎一个活棋都没留……我厉害吧?  两只手抱着你的头,掰过来和他直视,笑得见牙不见眼。  下午先去上书法,回来后嗷嗷叫:妈妈!书法老师表扬我进步大,书法老师对我特别好,她觉得我非常有天分。我厉害吧?  两只手抱着你的头,掰过来和他直视,笑得见牙不见眼。  然后去上英语课,回来说:我今天
期刊
我最风光的时候,大概是小学。那时候的我,德智美全面发展,一路从小队长、组长干起,到后面的语文课代表、美术课代表,再到后来的中队委、宣传委员,平均每个学年都会增加新的职务。到了五年级的时候,我已经身兼八职。如果一个班就是一个国的话,那时候的我非常有些VIP大臣的意思。如果按照规矩,介绍人物前先介绍头衔,那我的身份得巴拉巴拉说两分钟。  与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们的班长。我们的班长大人从一年级开始就当
期刊
前段时间,已经移居国外的一位朋友要从国内买《十万个为什么》带回去,给正在上小学的孩子阅读。正好这段时间我在写一本与之相关的书,了解《十万个为什么》最新版本的出版发行情况,给他推荐了第六版的新书。  《十万个为什么》这套书,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长起来的一直到近些年还在读书的孩子们,都非常熟悉,甚至带着几分怀念和感激。在少年儿童科普读物相对匮乏的年代里,一本《十万个为什么》,可能就会使一个孩子从此走上科
期刊
常爸曾听一位“老司机”聊八卦:上幼儿园时,有一群鸡血爸妈自发建了个群,叫“超常儿童家长群”;到了小学,群名被改为“学霸家长群”;到了中学,这个群依然还在,只是名字变成了大家都认可的“普娃家长群”……  孩子还小的时候,我们的心气儿总会容易特别高——  不到4个月,偶然间发了个类似“mama”的音,我们会惊呼Ta是个语言天才;刚过1岁,就能原地和着音乐上下弯腿,我们就断言Ta有艺术细胞;还没到2岁生
期刊
老爹:  从小不喜欢在人前讲话,几个人对我也是个挑战,人越多越说不出话来。出来这几年,每一节课都有小组演示或者个人演示,不管面对中国人还是美国人,虽然还会紧张,但逐渐能够在很多人面前做展示了。对于我来说,花大量时间准备十分钟到二十分钟要讲的东西,讲得自己满意,不是照本宣科、照念照读那样地讲,还是会挂一漏万,讲得没有次序,总是有些小气馁和小遗憾,底气不足。和那些学前教育专业的学姐相比,有着很大的差距
期刊
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甚者观蛟龙。”在对问题的认识、体验上,深度的不同,一定会有收获的不同,有时会有本质的不同。  而平日里,我们也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词语:深度体验、深度交流、深度挖掘、深度报道、深度合作、深度工作、深度生活,甚至还有深度睡眠。诸如此类,不一而足,令人心生敬畏与向往。  不过,在这个日渐浮躁与肤浅的时代,“深度”这个词越来越显得难能可贵,或者说
期刊
在各大亲子群里经常可以看到家长们在讨论,应该给孩子选择什么类型的课外书,好让自己得到解放;或者时常在遇到孩子出现什么状况的时候,听到家长们提问,“有没有什么可以推荐的书,给孩子看了Ta就会好?”  很多家长都很重视孩子阅读习惯的培养,也很注重对家庭阅读氛围的养成,例如他们会费尽苦心在家庭的角角落落都布满书,或是给孩子设计非常温馨舒适的阅读角,希望孩子热爱阅读,从阅读中受益。甚至听有一些家长说,最好
期刊
十九大召开那天,下旬刊全体编辑和杂志社的其他同志们一起,怀着无比期待的心情,坐在电视机前聆听习总书记的报告。当然了,不能光看,还要带着笔,带着本子,时不时奋笔疾书,抓紧记下点什么。  当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里谈到传统文化时,小编心潮澎湃。  “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
期刊
终于结束了手头上所有的工作。  回到家里,我装作可怜巴巴的样子对小宣说:“最近妈妈不忙了,想待在家里。明天起你也别上幼儿园了,留在家里好好陪妈妈,可以吗?”小家伙先是一惊,继而愉快地答应了。  是的,我准备做一个不让娃上幼儿园、全职在家养的妈妈。事实上,这并不是一个容易的决定。但当我真正做出这个决定的那一刻,我竟有着说不出的轻松。  *  和其他孩子不同,小宣虽然性格内向,但刚上幼儿园小班时还算正
期刊
小镇长长的街道上,北风像猛兽一样在窗外吼叫着,而就在此刻,街角精品屋里的空气卻好像凝固了一般。透过临街的玻璃窗,屋外的行人都在低着头匆匆赶路,没有人注意到繁华街道的某个角落里,将要迸起的火花。  精品屋内陈设尤其精致,里面摆放着一件件精美的装饰品。而其中的一件却不约而同地被两只大小不一的手同时握住,它其实并不能算得上精美,但两个顾客却同时相中了它,于是它在等待到底是哪位将它带出柜台。  一秒钟的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