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持语
关注现实的审美核心是表达当代人的诉求,康明宇也不例外,他和许多80年代的年轻的艺术家一样,渴望通过绘画去捕捉日常生活中最平凡的那一幕,他的作品没有华丽的修饰,平淡而真实。这既呈现了画家独特的语式,也体现作品的观念意味……
SHMJ:你是2006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当时在校期间是怎样的学习状态?
康明宇:对,专业是油画,我真正的了解艺术也是始于大学时代,我所接受的艺术教育实则是关于艺术批评的,老师讲的理论性、概念性的东西远远多于实践技法,而且更多的是指向当代艺术的。这主要是我的大学老师秦秀杰先生对我影响很深,大学期间他给我们讲了很多关于当代艺术的理论,从当代艺术的事件到代表性的艺术家方力钧以及他的代表作等,绘画已经不是以往单纯意义上的只追求技法的艺术了,而更重要的是如何在作品中呈现你的观念,你的思想,这很重要。具体什么观念,什么思想那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这就需要你的探索,这对于当时很喜欢挑战,喜欢尝试的我们来说,无疑是一剂“兴奋剂”。2009年底我来到北京,这才算正式开始职业艺术家的生涯。
SHMJ:中国当代艺术界有你喜欢的艺术家吗?
康明宇:我很喜欢夏小万老师和武明忠老师的作品。我2009年在798的一个画廊看到武明忠老师一批红色玻璃人物的作品后很喜欢,我在作品前看了很久,很受感动,他给了我很多思考的东西,比如在他的作品借用玻璃的质感阐释了他对爱情的理解和认知,它的脆弱,它的诱惑、敏感等等,画面控制的也很到位,想法和画面完美的结合。他的绘画作品由外到内了,不只是一幅简单的油画作品,而是一件有思想、有泪水、有笑声、有故事的艺术品。这是艺术家们向往而有时又望尘莫及的,这也是艺术最难表达的一个方面,所以我认为他是一个非常聪明的艺术家,他把自己想法很轻松的展现给了观众。
SHMJ:你在追求“完美结合”的过程里是否会遇到一些障碍?
康明宇:当然会有,大学我们看的多,听的多,实践的少,后来参加工作后,我创作了一系列的抽象作品,很多时候突然有种眼高手低的感觉。那时候我就考虑:作为架上绘画,技法是否真的可以忽略?起初我认为可以忽略,观念、思想是核心,因为思想是行动的导航嘛,但通过实践我发现有些问题在画面上很难表达,因为绘画必须借助“技术”作为依托。“技术”不过硬都不行,技法有限,肯定会造成一定的局限性,于是我又回头仔细研究很多绘画技法,反反复复,周而复始。
SHMJ:我欣赏了你早期的抽象作品,作品中存在很多感性,很多情绪的成分。
康明宇:我早期的作品追求油画特有的属性,迷恋独特的肌理效果,倾注在画面更多的是情感上的,有些做理论的批评家定义为抽象作品,后来我逐渐的认识到只有感性的作品是无法走入内心的,情绪的宣泄只是短暂的。其实绘画的表现形式很多样,无论是抽象、写实等均不影响你所要阐释的艺术观点,因为他毕竟是一个思想的产物,和你做具体的手工活本质上还是不一样的。只要能很好的阐释作品的核心思想就是一件好作品。
SHMJ:看到您早期的一篇访谈中谈到克里希那穆提,他对你的绘画或者自身有哪些触动吗?平常看哪方面的书多一些?
康明宇:说实话我不太爱读书,我看书很慢,大学我无意间看到克里希那穆提的著作,看了一点,没有太多感触,甚至觉得很苦涩,很枯燥,去年在我很低迷的时期,读了《心灵自由之路》,它让我如释重负,我至今记得那段话:“去做你所爱的事,过程中当然会有困难,但是你不会太在乎它,因为那就是生命的一部分。你知道,我们已经把困难变成了一种哲学,我们认为努力、奋斗和抗争都是美德。”绘画不就是我的所爱吗?有困难吗?有。怎么办?难道这不是最好的答案和鼓舞吗?他的著作成了我的良师益友。大学期间我读的哲学类、艺术类的书籍比较多,现在关注社会时事多一些,还有文学作品。最近在看萨特、波伏娃,1979年的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德兰修女,还有苏珊·桑塔格的一些书籍,偶尔也会看一些纪录片和相关的评论文章。
SHMJ:你有宗教信仰吗?
康明宇:没有。“心中有爱无须神的指引”,如果一个人有爱心,那么这就是信仰。就像德兰修女所说的那样。
SHMJ:这样的潜移默化的触动对您近期的《身边》系列作品有什么关联吗?
康明宇:应该有,绘画肯定要遵循画家的内心指引,我感觉我们现在的社会太浮躁,我们不知道如何去爱,而这爱其实是最简单的,因为我们要活着,所以我们变得比谁都忙碌,于是我们开始急躁不安,更不必说有太多的心情去驻足观看美丽的景色,因为这个时代让我们无法停止脚步,去追忆过往的一些美好片段,我们忽略了家人、爱人和朋友,所以我采用最朴实最细微的绘画语言希望能唤起交流、关注、信任还有美好的记忆。
目前我所关注的问题是人们对自身周遭事物的忽略,这是一个很致命的问题,我们为何变得冷漠?因为我们缺失“爱”,这是现代都市人很明显的特征。上升一点来解释这是一个有关人性的问题。每一个人都不希望如此,但现代文明逼迫人们不得不如此,这是我所看到的问题,我想每个人都想寻回最初的自我,那么我也想通过我的作品来唤醒人们留意身边的一切,哪怕是最细微的事物,从而达到“人之初,性本善”。当然艺术的力量还是有限的,我只是想唤醒,仅此而已。
SHMJ:你现在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每天都画画吗?
康明宇:有时候会睡懒觉,偶尔也会状态不佳,但总的来讲还比较规律,早上八,九点多钟就到画室开始画画,下午会休息一会儿看看书、上上网,晚上继续画到零点左右。我对生活要求倒不是很高,只要能安静的做创作,能观察体验这个世界,就很知足了。不过对于绘画倒是“野心”不断。
SHMJ:您今年还参加了“雅安”义拍是吗?
康明宇:是的,参加了雅安义拍,无偿捐助了一幅作品支持灾区。尽微薄之力。
SHMJ:今年还有个展计划吗?
康明宇:年底在798的画廊有一个小型个展,主要还是展示《身边》系列的这批作品。
关注现实的审美核心是表达当代人的诉求,康明宇也不例外,他和许多80年代的年轻的艺术家一样,渴望通过绘画去捕捉日常生活中最平凡的那一幕,他的作品没有华丽的修饰,平淡而真实。这既呈现了画家独特的语式,也体现作品的观念意味……
SHMJ:你是2006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当时在校期间是怎样的学习状态?
康明宇:对,专业是油画,我真正的了解艺术也是始于大学时代,我所接受的艺术教育实则是关于艺术批评的,老师讲的理论性、概念性的东西远远多于实践技法,而且更多的是指向当代艺术的。这主要是我的大学老师秦秀杰先生对我影响很深,大学期间他给我们讲了很多关于当代艺术的理论,从当代艺术的事件到代表性的艺术家方力钧以及他的代表作等,绘画已经不是以往单纯意义上的只追求技法的艺术了,而更重要的是如何在作品中呈现你的观念,你的思想,这很重要。具体什么观念,什么思想那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这就需要你的探索,这对于当时很喜欢挑战,喜欢尝试的我们来说,无疑是一剂“兴奋剂”。2009年底我来到北京,这才算正式开始职业艺术家的生涯。
SHMJ:中国当代艺术界有你喜欢的艺术家吗?
康明宇:我很喜欢夏小万老师和武明忠老师的作品。我2009年在798的一个画廊看到武明忠老师一批红色玻璃人物的作品后很喜欢,我在作品前看了很久,很受感动,他给了我很多思考的东西,比如在他的作品借用玻璃的质感阐释了他对爱情的理解和认知,它的脆弱,它的诱惑、敏感等等,画面控制的也很到位,想法和画面完美的结合。他的绘画作品由外到内了,不只是一幅简单的油画作品,而是一件有思想、有泪水、有笑声、有故事的艺术品。这是艺术家们向往而有时又望尘莫及的,这也是艺术最难表达的一个方面,所以我认为他是一个非常聪明的艺术家,他把自己想法很轻松的展现给了观众。
SHMJ:你在追求“完美结合”的过程里是否会遇到一些障碍?
康明宇:当然会有,大学我们看的多,听的多,实践的少,后来参加工作后,我创作了一系列的抽象作品,很多时候突然有种眼高手低的感觉。那时候我就考虑:作为架上绘画,技法是否真的可以忽略?起初我认为可以忽略,观念、思想是核心,因为思想是行动的导航嘛,但通过实践我发现有些问题在画面上很难表达,因为绘画必须借助“技术”作为依托。“技术”不过硬都不行,技法有限,肯定会造成一定的局限性,于是我又回头仔细研究很多绘画技法,反反复复,周而复始。
SHMJ:我欣赏了你早期的抽象作品,作品中存在很多感性,很多情绪的成分。
康明宇:我早期的作品追求油画特有的属性,迷恋独特的肌理效果,倾注在画面更多的是情感上的,有些做理论的批评家定义为抽象作品,后来我逐渐的认识到只有感性的作品是无法走入内心的,情绪的宣泄只是短暂的。其实绘画的表现形式很多样,无论是抽象、写实等均不影响你所要阐释的艺术观点,因为他毕竟是一个思想的产物,和你做具体的手工活本质上还是不一样的。只要能很好的阐释作品的核心思想就是一件好作品。
SHMJ:看到您早期的一篇访谈中谈到克里希那穆提,他对你的绘画或者自身有哪些触动吗?平常看哪方面的书多一些?
康明宇:说实话我不太爱读书,我看书很慢,大学我无意间看到克里希那穆提的著作,看了一点,没有太多感触,甚至觉得很苦涩,很枯燥,去年在我很低迷的时期,读了《心灵自由之路》,它让我如释重负,我至今记得那段话:“去做你所爱的事,过程中当然会有困难,但是你不会太在乎它,因为那就是生命的一部分。你知道,我们已经把困难变成了一种哲学,我们认为努力、奋斗和抗争都是美德。”绘画不就是我的所爱吗?有困难吗?有。怎么办?难道这不是最好的答案和鼓舞吗?他的著作成了我的良师益友。大学期间我读的哲学类、艺术类的书籍比较多,现在关注社会时事多一些,还有文学作品。最近在看萨特、波伏娃,1979年的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德兰修女,还有苏珊·桑塔格的一些书籍,偶尔也会看一些纪录片和相关的评论文章。
SHMJ:你有宗教信仰吗?
康明宇:没有。“心中有爱无须神的指引”,如果一个人有爱心,那么这就是信仰。就像德兰修女所说的那样。
SHMJ:这样的潜移默化的触动对您近期的《身边》系列作品有什么关联吗?
康明宇:应该有,绘画肯定要遵循画家的内心指引,我感觉我们现在的社会太浮躁,我们不知道如何去爱,而这爱其实是最简单的,因为我们要活着,所以我们变得比谁都忙碌,于是我们开始急躁不安,更不必说有太多的心情去驻足观看美丽的景色,因为这个时代让我们无法停止脚步,去追忆过往的一些美好片段,我们忽略了家人、爱人和朋友,所以我采用最朴实最细微的绘画语言希望能唤起交流、关注、信任还有美好的记忆。
目前我所关注的问题是人们对自身周遭事物的忽略,这是一个很致命的问题,我们为何变得冷漠?因为我们缺失“爱”,这是现代都市人很明显的特征。上升一点来解释这是一个有关人性的问题。每一个人都不希望如此,但现代文明逼迫人们不得不如此,这是我所看到的问题,我想每个人都想寻回最初的自我,那么我也想通过我的作品来唤醒人们留意身边的一切,哪怕是最细微的事物,从而达到“人之初,性本善”。当然艺术的力量还是有限的,我只是想唤醒,仅此而已。
SHMJ:你现在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每天都画画吗?
康明宇:有时候会睡懒觉,偶尔也会状态不佳,但总的来讲还比较规律,早上八,九点多钟就到画室开始画画,下午会休息一会儿看看书、上上网,晚上继续画到零点左右。我对生活要求倒不是很高,只要能安静的做创作,能观察体验这个世界,就很知足了。不过对于绘画倒是“野心”不断。
SHMJ:您今年还参加了“雅安”义拍是吗?
康明宇:是的,参加了雅安义拍,无偿捐助了一幅作品支持灾区。尽微薄之力。
SHMJ:今年还有个展计划吗?
康明宇:年底在798的画廊有一个小型个展,主要还是展示《身边》系列的这批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