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满园尽是春

来源 :人民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kunaini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12月13、14日晚在中央音乐学院演奏厅举行了两场别开生面、意义深远的音乐会。谓之别开生面,主要体现在形式上——师生同台,这在中国音乐院校的作曲教学上还是首屈一指的。其意义远不止两场作品音乐会,其形式反映的内在的教育理念的确为中国作曲教学的同行们显示了一条本应有的必经之路。这并非叶小纲教授刻意另辟蹊径,独树一帜,其实这正是作曲教学中内在的一个要求。“因才施教”,充分挖掘每一个学生的内在潜力是叶教授的教育理念,正如叶教授所说:“作为一个教师,不干涉学生的艺术追求和理想,这是每个教师必需的一种品质。我可以告诉大家,今天在音乐会上演出的学生的作品,有些作品我个人不是很喜欢的,有些作品的艺术倾向、表现手段和技术含量上还有问题,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但是今天把这些作品也推上台,就是想表明在创作上中央音乐学院自始至终是鼓励学生去创新、鼓励学生充分展示艺术个性的一个平台,只要是认真思考过的,我们就欢迎他把作品拿出来,让大家分享这种成果,并从这个艺术实践的平台上,最终让我们创作出社会所需要的艺术作品……”
  对于师生同台这种形式,很多教师认为是不明智的,其中必然冒有一种风险:学生有可能会超越老师。其实,自古以来,学生超越老师才华的实例比比皆是、举不胜举,但今天又有多少教师堪有此气度呢?用叶教授的话说就是:“我想谈谈在艺术上的勇气的问题,对于一个教师来说,与学生同台演出,往往是要冒着一定风险的。大家知道在艺术创作领域,只要是很优秀的学生,无论是他的创作思想还是他创作的作品,不会比一个老师差。老师与学生同台,老师的压力要远远大过学生。其实,把教师放在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中,经常给自己增加一点压力是大有裨益的。把自己随时处于学术前沿,其实更是一种幸运……。”最后一句正是抓住了事情的要害,一个老师并不能因为自己是一个集古今中外的硕学鸿儒而无需再思进取。尤其是在当今这个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文化上日新月异的时代,“学无止境”这个词就更适用于每一个人。一个老师能够谦逊地在某些时候将自己和学生放到同一个起跑线上,以此共勉,这是自信和包容的结合,更是人格和魅力的相通。
  音乐会上演了叶小纲的《芙蓉》(美国密沃基新音乐团委约作品)、《云上的日子》(美国芝加哥新音乐团委约作品)、《十二月菊花》(北京尼科莱国际长笛比赛委约作品)、方岽清的《手眼身法步》(获2005年“金钟奖”银奖)、王斐南的《女狙击手反法西斯日志》(获2005年“金钟奖”铜奖)、从欣竹的《心韵》、周静的《陌桑》(获2005年“金钟奖”铜奖)、王琳的《八音》、钱奇的《激情2008》(获2005年“金钟奖”银奖)等共二十余首作品。从整体上看,此次音乐会上演的作品基本上是本着锐求新意、力掘民族之精华、精彩演绎中华之神韵、充分融合西方作曲之技法的原则进行创作的。虽然大部分作品尽可能为了和国际接轨而比较前卫,但其中也不乏悦耳动听、感心触肺之佳作。比如叶老师的《云上的日子》等三首作品、方岽清的《手眼身法步》、王斐南的《女狙击手反法西斯日志》等。叶小纲的创作风格早已耳濡目染,但是叶小纲这次在音乐会上演出的三首作品却仍然引发笔者的惊喜,其中,《十二月菊花》以深厚的情感因素,精致而极富个人魅力的和声语言,隐约而现的忧伤美丽的旋律,精练毫无赘言的曲体结构显示了作曲家惊人的成熟。应该说,这首作品是当今中国中小型乐曲中的经典之作。叶小纲的另外两首重奏《芙蓉》和《云上的日子》,则全面地显示了行云流水般的创意,让听众领略了叶小纲巧妙的音乐构思,生动而极富变化的节奏、浓淡相宜的重奏织体,独特的“叶氏和声”语言,其音乐生动有趣;不涩不怪不难懂,从神秘莫测氛围的营造到黄钟大吕般的胸怀气势,让笔者充分感到了叶小纲老到的音乐城府。这几首作品与笔者以前听到的叶小纲的交响乐作品和影视音乐不一样,可以看出他的创作面之宽,阅历之广,技术掌握之全面和写不同类型作品的手段之聪敏。
  这次师生音乐会上叶小纲音乐的影响也潜移默化地或多或少地影响了学生的风格。值得一提的是王斐南的《女狙击手反法西斯日志》(大提琴与钢琴)和方岽清的《手眼身法步》(大提琴与钢琴)。前者将一个女狙击手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种种行为和心理描绘得淋漓尽致,此曲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属无调性,主要描写女狙击手在战争中的慌乱的行为和恐惧痉挛的心态,形象而逼真。第二部分大提琴奏出了期待已久同时又感人肺腑的旋律,如泣如诉,充分显示了作为一个女性在战争中所经受的苦难。第三部分是一个快板,钢琴奏出的连续震音就像女狙击手终于开始奋起反抗,迈起坚实有力的步伐奋勇前进,后不时有第二部分的旋律片断再现。整首曲子思维清晰,结构严密,不失为荣获“金钟奖”铜奖的佳作。后者取材于中国戏曲(京剧)文化,全曲也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手”,大提琴先作独奏为引子,音乐细腻而端庄,正如梅兰芳在表演当中的手一样柔美而丰富。第二部分为“眼”,这一部分是最扣人心弦的,其旋律调性很明确,走向非常感性,这正是“眼是心灵的窗户”的真实写照,其神韵和乐美兼而有之。第三部分为“身法步”,这是对戏曲当中“唱念做打”的“做打”的描述,快板中将“身法步”描绘得十分传神,活灵活现,实令人为之振奋!
  在本次音乐会的信息并没有怎么公开的情况下,依然高朋满座、人影涌动,这也是非常罕见的。这正是从侧面反映出了叶小纲多年来在音乐界巨大的感召力和其创作风格的亲和力,叶小纲教授正在拥有越来越多的受众和追随者。观众情绪异常高涨,更为引人注目的是两晚出席音乐会的还有吴祖强、苏夏、王震亚、段平泰、杨儒怀、徐振民等老一辈德高望重的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最值得一说的是王次炤院长在百忙之中听了两个晚上的音乐会,并针对该次的教学音乐会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极力肯定了这次音乐会的教育性价值和学术性价值,对叶小纲教授的创举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号召广大教师学习这种精神和理念。
  对于这两场音乐会,苏夏教授作了一个诚恳而准确的评价:“通过这两个晚上的音乐会,你们的作品比过去有很大的提高,在我个人的印象中,我比较喜欢基本功比较好的作品,为什么?因为创作意图比较清楚。我觉得怎么能够把所要表达的东西表达得更充分,同时怎么去表达自己的感情,而且是有深度的感情。今天这个音乐会很好,把我们的学术更民主化了,在这一点上我感到非常满意。愿意把自己所做的工作公开,我觉得这一点很不容易,假如我们每一个人都这样做的话我们的工作就好办了……”一番语重心长的教诲,指出了青年作曲家应该如何来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要诀。
  随后诸位专家学者纷纷发言。对于叶教授勇于创新,敢于在广众面前展现自己的创作和教学,并与同行之间进行了很好的交流。郭文景教授也作了激情的发言:“……我就感觉始终有一个问题很不好解决,作为一个作曲老师怎么样和其他的老师交流,这个问题是不好解决的。通过听这两天的音乐会我就发现这是一个很好的老师交流的方式,我是抱着一个学习的态度来的,说实在的,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我认为叶小纲教授首创的这种师生同台音乐会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希望这种方式能够延续下去……”郭文景教授的发言将音乐会的发言讨论部分推向了高潮。
  通过观看和聆听叶小纲教授的师生同台音乐会,使人的感触非常之多。纵览这两天的音乐会,主要涉及到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关于音乐院校作曲教学的改革上,叶小纲教授在这方面为全国同行们做出了表率,引出了今后作曲课教学如何面向改革的“主动机”。二是作为一个中国作曲家来说,浩如烟海的中华文明是其创作的根源所在,这是毫无疑问的,因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同时虚心学习外来文化的精华和扎扎实实打好有关作曲技术理论的基础又是我们新一代青年作曲家们的一个必须思考的问题,二者合二为一,方为大家风范,叶小纲教授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我们关注与支持中国音乐创作能有更好的表现的舞台,只有创新的作品,创新的作曲家才能为中国音乐艺术的发展带来创新的绚丽的春天。
  
  张 纯 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
  郭红喜 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作曲系研究生
  
  (责任编辑 于庆新)
其他文献
际传统音乐学会?穴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Traditional Music?雪第42届世界大会于2013年7月11日至17日在上海音乐学院举行,会议期间共有6场音乐民族志电影放映①。面对这种新媒体特性的传统音乐文化的记录与呈现方式,并结合当下民族音乐学研究、教学与就业前景带来的诸多问题,促发笔者的系列感想:即,随着数码影音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以书面文本对传统音乐文化
贯彻《全国普通高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推进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教学试点工作开展,由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主办、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承办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外国民族音乐》教材教学研讨会”于2010年7月18至21日在福建省武夷山市召开。来自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教学试点学校音乐院系中分
在当今时代,“英雄”无论如何都难以成为显著而时尚的话题。人们要么陶醉在自我标榜的孤立世界里,要么委身于消弭个性的集体意志中。繁忙的生活、焦虑的心态、堪忧的环境,迫人远离理想和信念,逃避变革与奉献,使“英雄”这一概念消融淡化,隐没不见。于是,经典艺术及其审美旨趣也随着时代潮流向下跌落,代之而起的则是新奇、快捷、简单、媚俗的大行其道。然而,当维也纳爱乐乐团带着整套贝多芬作品展开世界巡演时,它所透露的文
12年11月17—18日,由中国音乐学院主办、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科技系承办的“2012全国乐器学研讨会”在北京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科技系实验中心召开。来自中国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南京艺术学院、浙江艺术职业学院、上海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央民族乐团、中国东方歌舞团、中国戏曲学院、南昌大学、新疆艺术学院、云南师范大学、安阳艺术学院、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等音乐院校的五十余名专家及
一、音乐传播及其学科现状  上古时期的文献《吕氏春秋·古乐篇》中记载:“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从中我们了解到原始艺术“歌、舞、乐”的综合,这也是最早的音乐表演,但还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音乐传播。  在音乐传播考察中,“音乐传播”的传播学意义是音乐现象得以存在、音乐作品得以实现其功能的人的一种社会行为。这种社会行为最简单的表现是主体将音乐作品以特定的形式传送给另外一个人或一群人。当
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使得我国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由以前的德育化教育和技能化教育向“审美的音乐教育”过渡,但学界一直没有停留过对“审美的音乐教育”是否就是音乐教育的本质以及“以审美为核心”提法是否妥当这些问题的探讨和批驳。据笔者研究,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管建华教授在这一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近年来,管教授在音乐界主流媒体上著述论文十余篇,批驳“审美的音乐教育”观,极
旅美作曲家周龙最新力作、交响史诗《九歌——为四位独唱家与管弦乐队而作》,2013年10月19日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向作曲家周龙致敬——北京国际音乐节委约作品专场音乐会”世界首演。黄英(女高音)、梁宁(女中音)、莫华伦(男高音)、袁晨野(男中音)联袂林大叶指挥广州交响乐团。  这个挑战重点在于“用中文作为基调”。原非仅止语言声调,更多还是因为《九歌》本体隐喻的文意内涵。“我也不确定自己是否真正彻底
音乐作为动画片整体风格塑造的主要元素,不仅参与情节推动,还是与动画画面并重的关键要素,甚至会成为整部动画的基石和灵魂。动画音乐包括了背景音乐、主题音乐等音乐内容。背景音乐是动画原声专辑中比例最重、数量最多的部分,对于整个动画的音画结合、音乐与镜头的叙事关系、艺术形象的刻画、环境氛围的烘托等,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背景音乐是研究动画音乐的突破口之一。日本是亚洲地区动画产业走在最前沿的国家,也是注
日本音乐史上内教坊一词初出于天平宝字三年(759,《续日本纪》卷22),它初现于日本宫廷中宴请宾客及外国蕃客时奏踏歌。内教坊在正月十六日踏歌节的宫廷仪式上出现外,9世纪中叶后在正月七日的白马节、正月二十一日的内宴以及九月九日的重阳节中内教坊奏女乐又频繁上演,在平安时期宫廷仪式音乐中内教坊的奏乐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日本内教坊一词及其组织机构来自于中国,唐内教坊初出于武德(618—626)初年,一百
响曲是西方近代音乐发展的文化标志。它以庞大的器乐规模和复杂的音响结构,将宏大叙事与哲学理念融汇其中,成为最具思想深度和艺术感染力的音乐体裁。中国的大学教育酝酿于洋务运动,发端于戊戌变法,成长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推动中国近现代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我国,“大学”之名古已有之。“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四书”中的观念点明了“大学”修身治世的教育本质。行至近代,西方教育体制在中西文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