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阅读训练两则

来源 :语数外学习·高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jlk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些花儿
  柳叶河
  好像是,好像是楝喳子那阵有点温柔的叫声唤醒的,又好像是花雀子那阵滴溜溜的鸣啭唤醒的。不,可能是咕咕鸟那声快点布谷的叫声催醒的,雪一样洁白,但不再冷峭的那缕温润的山魂,在似有若无的绿意间排比诗意的纯净——哦,棠梨之花!
  使我震撼的不是这洁白,不是这纯净,而是,而是……
  一把弹弓,几粒随手捡起的砂礓,就这样在山林里闲步。松柏的苍绿并不能让人心地明朗,不过,不远处那阵斑鸠的咕噜声倒让人有些振奋。
  我逆光而行,看到那只昊侬软语的斑鸠了,鸽子似的一身黧色斑点,我怀疑那就是野生的鸽子。强烈的好奇心使我不禁张弓搭弹,噗的一声,是弹丸击中的乐音吧,反正我是这样想。那扑扑楞楞陨落的宽鸠见我就要奔到树下,居然勉力向上一挺,一路歪斜的向林深处飞去。
  跑不了它,我兴奋的提弓而追。
  就在那儿,在那雪雾纷飞的一片洁白中,斑鸠摇摇晃晃的落在一棵开满白色花儿的棠梨树上,有些悲哀的看着我。
  惊异,我真的有些惊异 一只充满春情的野鸟,突然身负弹伤,明知难逃厄运,竟会寻找自己春天里的最后归宿——洁白的、雪花般复述冬天追夺于春日的终极严峻,向上苍或者伤害自己的猎人做出最后的证明,把一腔春情归于洁白。却也应了那句宁叫花下死,做鬼也风流。满山松柏,唯此一树洁白的山魂样的花间穿上自己的灵魂,那是什么样的情愫?
  不远处一阵咕咕声传来,另一只鸟影绕树而飞。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那是《诗经》里恩无邪的意境,可咕咕斑鸠,在山之林却是事实。我缓缓垂下再次张弓的手……
  是我心里的愧悔在目光中有所表现吧,或是有些许温柔?总之,那只斑鸠不在枝上坚持,目光中的悲哀也化作无助的祈求,它似坠似飞的撑持着落向我。没有让它失望,我在空中接住了它。
  天上的斑鸠悲哀的呼唤,手中的斑鸠在我满是悲悯和愧悔中发一声呜咽。梨花飘雪,轻轻漾起几片花瓣沾上发际沾在肩头。隐然想起一句古语:劝君莫打三春鸟!现在我深知这含义了,我无权剥夺其它生灵经冬入春的那份爱意,无权破坏明媚春光中的那份和谐。摘一枝棠梨,托一只受伤的斑鸠,遥掣着空中追随的那只鸟和一腔悔意回到自己的单身宿舍。
  我用桃枝固定了那枝伤鸟的翅子。为它涂了点红药水拴在床脚上,再捉来些小青虫什么的放在它面前,然后上班去了。
  窗外云桐上那只伤心鸟还在叫着。伤鸟容易救鸟难啊。
  春天已经很深,深到夏的边缘了:时间已经很长,长到窗外的那只鸟儿不再留连了:我的那只伤鸟都有些黯然了。那天下班回宿舍,看到一条近半尺的蜈蚣正和我的斑鸠斗得难分难解。每次斑鸠就要取胜了,蜈蚣就会跳出圈外、积蓄力量再做反击。
  哦,不该限制那只鸟儿自由,我猛然想起。于是悄悄走近为它解开绳子。它自由了,自由的力量竟是如此巨大,它一跃而起,凌空扑向那只寻衅的蜈蚣……无论蜈蚣怎样扭头甩尾,没用的,被激怒的斑鸠爪按喙撕,啄住头部竟把它活活吞了下去。
  呵!充满春情和悲伤的鸟儿居然也如此雄猛,这使我想起人们用滥了的词——侠骨柔肠。
  我似乎可以把它视为知己了,吞下那只虫儿后。它欣喜异常,一振翅子飞上我的肩头。它伤愈了,我终于用精心呵护弥补了自己春天里的过失。我把那只抖擞的鸟儿从肩头取下,与它对视。无论哪种生灵,居然都会用目光交流,它的眼睛里满是感恩与欢欣。不用感激的,是我伤害和亏欠了你。打开房门举起它——就像举起那一腔负重,挥手把它掷向天空。
  咕咕咕……几声啼呼,几周绕飞,它终于抖抖翅向林深处飞去……
  又是一年春好处,踏着阳光我负手觅诗到林深处,那棠梨重又绽开一树山魂。一样的不待枝头绽绿便怒发春晖,一样的不待鸟儿们住口便闪动春目,一样的不待山姑村童畚箕小铲的遍地采蕙便粲然春情——哦,那树棠梨!洁白的,有些清芬的花儿温润的聚成关于冬的回忆,我在自己的回忆主寻找那句关关睢鸠。
  咕咕,咕咕……两只斑鸠从更深处的林间飘来,绕树而飞……
  (选自《徐州日报》2007年4月)
  1 文章重点写了打伤鸟,治愈鸟的事情,但为什么开头却从棠梨花写起?
  2 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①满山松柏,唯此一树洁白的山魂样的花间寄上自己的灵魂,那是什么样的情愫?
  ②洁白的,有些清芬的花儿温润的聚成关于冬的回忆,我在自己的回忆中寻找那旬关关唯鸠。
  3 “不用感激的,是我伤害和亏欠了你”,作者一直称斑鸠为“它”,在这里为什么用了“你”?
  4 作者在文中写到了斑鸠活吞蜈蚣的细节,其用意是什么?
  江上风清
  杜鸿
  三国文化是三峡文化中一根很粗的枝叶。
  张飞庙就是一种。
  张飞在我的印象中一直是个粗人。既然是粗人,丢三拉四,缺乏细腻,有的只是莽撞和勇猛,有的只是破坏地建设,有的只是转不过弯的心肠和脑子。我心里很奇怪,怎么竞给张飞建了一座庙。而且建在江边上,还刻写着“江上风清”如此清秀的字眼。张飞从哪里弄来人们做庙供奉他的魅力呢?
  英雄多悲风,张飞也不例外。明代文人陈文烛写的“云安县有桓侯庙,古木悬崖共暮烟。传说头颅曾菲此,可知肝胆更谁怜!”给人绝对是一种悲怆感。古术、悬崖与暮烟,何曾不是那种怜悯到了历史深处的悲风。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再来审视张飞,我觉得张飞性格有着深刻细腻的一面,而且是那种产生文化凝聚力的细腻。回想起来,张飞的细腻在一部《三国演义》里,有着很多的细节。而这种性格,在民间传说和人们对张飞文化的推岽中,可以见到许多亮丽的斑点。张飞庙的助风阁又是一证。
  张飞庙的主要建筑有正殿、结义楼、望云轩、助风阁、杜鹃亭、得月亭。这里翠竹绿棕,古藤攀崖,横添的山泉滴悬,与庙前大江的功利和浮躁相映成趣。一静一动一寂一喧之间,让人体味到冷暖阴阳人仙的界限,倒使整个庙宇落得一派幽静安详之态。
  助风阁据说是埋葬张飞头颅的地方。有一天,心归蜀地的张飞的灵魂长出了一双大脚,站在庙台上,看着急流直下,帆影点点,全是靠人肩贴地而行地拉纤。细腻的张飞灵魂生了同情之心,于是他暗暗吹动顺风,助那艰难的船,一行三十里,使船夫免除了拉纤的重力之苦。船工们很感敏张飞,便凑钱修了这助风阁,以便他助风助累了的时候,得以歇息。这是一种生人与死人在爱的精神领域里的沟通。其实,中国人最容易与死去的人沟通,而且每个生人,都会把他最爱的死人当成他生命中的神进行祈祷和供奉。即使他在与死者生时并一定很亲密。这种心灵的挨靠感是绝无仅有的,更何况张飞这种人物。这就是两片爱心,是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其实人们心里何止装了一个张飞,而是装着整个一部三国,甚至是一部三国演义。因为这种盛装,便生了风,生了助阁的灵魂,生了江上 的风清。
  与张飞庙对应的,是庙侧的江心那块黑色的龙脊石。它形如游龙,头朝东尾朝西,脊梁露在水面。白天它在波浪里时隐时现,变幻无常。夜里,黑色的江涛在巨石上,哔哗作响,彻夜不停,形成动人心魂的龙脊夜涛。夜涛的风味,想必就是那真正的千堆雪。“沙滩石甲分鳞次,水激龙头听夜吟。”人们常常春游龙脊,以鸡卜岁凶,并在龙脊上饮酒高歌,吟诗作赋,聊发狂放情怀。“讲武愧无良将略,题诗谁是谪仙才?石间歌舞难为罢,习习和风到酒杯”就是当时的豪放情景。现在,龙脊石上仍有北宋元佑三年以来的石刻题记100多处,古人的狂放无意成了夸人研究文化与水文的珍贵资料。
  和古人比,令人的身影是不是太拘谨了一点呢?
  (选自《散文海外版》2008年第2期)
  1 阅读文章的①-③段,回答下列问题。
  ①简要概括“三国文化是三峡文化中一根很粗的枝叶”这句话的含义。
  ②文章一开篇就写张飞是个粗人,这有何用意?
  2 文章⑧段中问道:“张飞从哪里弄来人们做庙供奉他的魅力呢?”请你结合全篇分条回答张飞“魅力”之所在。
  3 文章的⑦段是否偏离中心主题?为什么?
  4 谈谈本文以“江上风清”为题的好处。
  [参考答案]
  《那些花儿》
  1 ①照应文章标题;②创设明媚春光中的和谐氛围;③衬托出伤害鸟的事件比洁白更令人震撼。
  2 ①高洁的松柏不是斑鸠最后的选择,斑鸠选择了棠梨,最终把一腔春情归于洁白。
  ②“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是《诗经》里“思无邪”的意境,作者以此为诫,希望自己不要再犯类似错误,也企盼自然和谐的生活成为现实。
  3 转换为第二人称,便于直接抒情,表现了作者面对感恩的斑鸠,内心的负疚。
  4 为了表现斑鸠的“侠骨柔肠”。(或“既充满春情,又雄猛刚劲”)
  《江上风清》
  1 ①作者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说明:三国文化是三峡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且在其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②作者欲扬先抑,通过这里的“粗”引出下文中张飞的“细”,为文章的展开作铺垫。
  2 ①张飞是英雄,他的不幸遭际给读者一种悲怆感,使人产生怜悯;②人们从《三国演义》里,读到了张飞性格中有一种能产生文化凝聚力的深刻细腻;③张飞同情船夫的拉纤之苦,他暗暗吹动顺风,帮助船夫行船。
  3 没有偏离中心主题。其一是因为江心龙脊石以及龙脊石上的石刻题记与张飞庙一样,是长江三峡文化的一部分;其二,人们“聊发狂放情怀”正对应着张飞豪放的性格,如此运笔,是从另一个角度丰富了文章的思想内涵。
  4 ①交代张飞庙所处的地理环境;②切合于庙宇的幽静安详之态;③暗示了人物除了莽撞和勇猛之外,还有深刻细腻的性格特征。
其他文献
高考命题的“变”与“不变”  郭其贵  比较2009年和2008年的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我们会发现考纲在内容的阐述上基本没有变化。体现了“延续和稳定”的命题原则。这有利于高考复习备考的连贯和新旧课标的平稳交接。随着新课程标准在全国的推广,自主命题的省份逐渐增多,创新求变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作为引导和平衡这种趋势的全国版的《考试大纲》必然要坚持以稳定为主。大多数自主命题的省份,都是以全国版的《考试大
期刊
文言试题中,分析概括题中不正确的项是怎样设计出来的,我们又应该关注哪些地方呢?    一、设题“挂万漏一”,做题要逐字细心    有的题目设置粗读几乎可说是对原文的翻译,我们做题时千万不可因此草草了事,越是这样的题目越可能设置陷阱。2008高考全国卷Ⅰ第10题D选项中“金人叛盟,廖刚起用有德望的旧相”相对于原文“金人叛盟,刚乞起旧相之有德望者”只少了一个“乞”字。其意思就相差甚远。    二、设题
期刊
好的文章总是思想内容和语言表达的完美结合。真挚比之于浮泛,深刻比之于粗浅,无论在情感上,还是在思想上都更能引起人的共鸣。王德先老师从对两篇考场作文的对比分析入手,娓娓道来,令人信服地再次告诉了我们这个为文的真理。    [例文1]    举手投足之间(甲)  你知道“君子”的含义、“高贵”的概念吗?  请原谅我这样直白地问你。你身上破旧的衣衫,我没有看见;你足下锃亮的鞋履,我不曾注意。我只想知道,
期刊
哭李商隐(其二)  崔 珏  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  鸟啼花落人何在,竹死桐枯风不来。  良马足因无主疏,旧交心为绝弦哀。  九泉莫叹三光隔,又送文星入夜台。  悼亡诗,最大特点便是情感真挚,情不能已。如唐朝崔珏的《哭李商隐(其二)》一诗。题目中一个“哭”字,叹惋至极,真情自见。  面对此等诗题,你不能不急读直下。于是,你横扫整个诗面,便立见诗人崔珏对李商隐的赞叹之辞——“凌云万丈才”
期刊
“简明”即语言表达要简洁、明了,无歧义;“连贯”是指语言上下衔接通顺流畅。    [命题规律与预测]    从题型来看,“简明”考点的考查以主观题型为主,主要出现在第Ⅱ卷,分值一般4到6;“连贯”考点以客观题为辅,主要出现第1器,分值一般为3。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谋杀时间  郑衍文 编译  特别法庭正在开庭,“生命”诉“无所事事”谋杀时间一案正在审理之中。主审这个案件的法官是铁面无私、六亲不认的“死亡之神”。  法庭内外,挤满了前来旁听的各色人等。其中,有不少人心怀忐忑、焦躁不安。因为,如果“无所事事”谋杀时间的罪名成立,那些曾因无聊或懈怠而消磨过时间的人都将面临同样的命运。  法庭上,一片肃穆。  法官问道:“被告,‘生命’指控你谋杀时间,你可以为自己辩
期刊
要想正确与快速回答成语运用题,除了日积月累、勤查工具书外,别无捷径。不过,研究高考试题中成语试题设置错项的特点,破译命题者设置干扰角度的“达芬奇密码”,按图索骥,正确解答此题并非难事。具体说来,我们可以将高考成语考题的干扰角度归纳为五大类型。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美文欣赏    解放思想必须克服祖宗崇拜  杨天石  解放思想的口号喊了多少年了。“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倘使没有各种有形、无形的绳索在捆绑我们的思想,何用年年、月月喊“解放思想”?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语文是各科学习的基础,语文应当而且也完全可以为各科学习服务,语文知识和能力当然也就应当而且能够在文综试卷中大显身手。只要我们在解答文综试题时,强化运用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意识,很多就会凭借我们已掌握的语文知识和能力而化难为易,迎刃而解。下面,从2008年各地文综试卷中举出几个试题作例证。  [例1](2008年全国文综Ⅱ卷第12题)古人云:“日之所照日阳。”下列各项中,两者均属于“阳”的方位是  
期刊
一、自然界是一本难读的书。自然界中蕴含着无穷的奥妙,因此人类从自然界的动植物身上汲取了诸多生存的智慧,而这些智慧也反映到了日常语言中。请仿照下例,另写三个类似熟语,并揭示其中的人生智慧。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