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谋杀时间
郑衍文 编译
特别法庭正在开庭,“生命”诉“无所事事”谋杀时间一案正在审理之中。主审这个案件的法官是铁面无私、六亲不认的“死亡之神”。
法庭内外,挤满了前来旁听的各色人等。其中,有不少人心怀忐忑、焦躁不安。因为,如果“无所事事”谋杀时间的罪名成立,那些曾因无聊或懈怠而消磨过时间的人都将面临同样的命运。
法庭上,一片肃穆。
法官问道:“被告,‘生命’指控你谋杀时间,你可以为自己辩护。”
被告回答:“尊敬的法官,我是无辜的。”
法官问道:“被告,你有没有代理人或辩护律师?”
被告回答:“尊敬的法官,没有。没有人愿意受理我的案件,也没有律师愿意出庭为我辩护。”
法官问道:“你知道为什么吗?”
被告回答:“因为大家都很忙,不愿意为我浪费宝贵的时间。”
法官说道:“是呀,时间是生命中最可宝贵的财富,消磨时间就等于谋杀生命。而你对时间却毫不珍惜、肆意挥霍,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你才成了今天的被告。你还有什么要为自己说的吗?”
被告回答:“法官先生,我并没有谋杀时间。我只是时常觉得无事可做,那时间就在我无聊的时候,就在我彷徨的时候,就在我等待的时候,从我的身边悄悄溜走了。是时间自己消失的,不是我杀害的。”
法官说道:“这就说明,当时时间确实是在你的手中,而后就不见了。对此,你又作如何解释?”
被告回答:“我并不是在谋杀时间,我只是想把那些时间消磨掉、打发走而已。”
法官说道:“那只能说明你是在故意犯罪。”
被告回答:“当时只是这么一闪念,想了想而已。”
法官说道:“这就更说明了你是有预谋的故意谋杀。当你在考虑的时候,时间是不是就在的手上消失了?”
被告回答:“是的,法官。可我认为,我并没有蓄意去谋害它。”
法官说道:“那你能否说出时间现在在哪里?”
被告回答:“时间已经消失了。”
法官说道:“这就已经说明:时间最后一次被看见,正是在你的手上,然后时间就不见了、消失了。难道你不应该为此负责吗?”
被告回答:“法官先生,我知道这件事情非常糟糕。可您想,每天有多少人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场合消磨时间?”
法官说道:“被告注意,现在接受审判的是你,不是别人。即使你能罗列出其他所有的时间谋杀者,法庭也不会因此而减轻你自己的罪行、当然,法庭可以考虑将其他谋杀时间的人都追加为被告。”
旁听席出现一阵骚动,很多人开始紧张起来,
法官继续说道:“法庭认为:‘无所事事’蓄意谋杀时间的事实清楚,证据充分,被指控的谋杀时间的各项罪名成立。”
法庭上,很多人都不自觉地低下了头。
法槌一响,法官宣布:“鉴于其犯罪情节轻微,悔过态度较好,法庭依法判处如下:判处‘无所事事’终生监禁。并处罚没其所有时间。归还于生命本源。”
众人惶惶然离开了庭审现场,都在内心自问:“我会不会是下一个被告?”
(选自《读者》2008年第12期)
[简析]
文章采用“审案”的形式,文体新奇,文学语言和审案语言有机结合。以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对话,层层推理,逻辑严密,说理透彻,给人以深刻的启迪。时间是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消磨时间,肆意挥霍时间,就是浪费生命,就必然受到生命的控告,接受死亡之神的审判。文章劝诫人们要珍惜宝贵的时间,热爱生命。文章还多次写到旁听者的心理、神态:“心怀忐忑、焦躁不安”“一阵骚动”“紧张起来”“惶惶然离开”,给那些无所事事者以深刻的警示。
[思考练习]
1 “法庭内外,挤满了前来旁听的各色人等。其中,有不少人心怀忐忑、焦躁不安。”为什么“有不少人心怀忐忑、焦躁不安”?
2 为什么“无所事事”没有代理人,也没有辩护律师?
3 “无所事事”在理屈词穷之后,为何还说“可您想,每天有多少人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场合消磨时间?”
4 文章还多次写到旁听者的心理、神态:“心怀忐忑、焦躁不安”“一阵骚动”“紧张起来”“惶惶然离开”,这有什么用意?
5 联系自己实际,谈谈你有类似“无所事事”的行为吗?如有打算怎样改正?
[参考答案]
1 因为这些人曾因无聊或懈怠而消磨过时间,都将面临被审判的命运。
2 不愿意为其浪费宝贵的时间。
3 企图以他人的过错掩饰自己的行为,减轻自己的罪行。
4 说明审判使其受到震动,感到害怕,对其有很大警诫作用,教育他们赶紧回头,切不可再无所事事了。
5 略。言之成理即可。
郑衍文 编译
特别法庭正在开庭,“生命”诉“无所事事”谋杀时间一案正在审理之中。主审这个案件的法官是铁面无私、六亲不认的“死亡之神”。
法庭内外,挤满了前来旁听的各色人等。其中,有不少人心怀忐忑、焦躁不安。因为,如果“无所事事”谋杀时间的罪名成立,那些曾因无聊或懈怠而消磨过时间的人都将面临同样的命运。
法庭上,一片肃穆。
法官问道:“被告,‘生命’指控你谋杀时间,你可以为自己辩护。”
被告回答:“尊敬的法官,我是无辜的。”
法官问道:“被告,你有没有代理人或辩护律师?”
被告回答:“尊敬的法官,没有。没有人愿意受理我的案件,也没有律师愿意出庭为我辩护。”
法官问道:“你知道为什么吗?”
被告回答:“因为大家都很忙,不愿意为我浪费宝贵的时间。”
法官说道:“是呀,时间是生命中最可宝贵的财富,消磨时间就等于谋杀生命。而你对时间却毫不珍惜、肆意挥霍,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你才成了今天的被告。你还有什么要为自己说的吗?”
被告回答:“法官先生,我并没有谋杀时间。我只是时常觉得无事可做,那时间就在我无聊的时候,就在我彷徨的时候,就在我等待的时候,从我的身边悄悄溜走了。是时间自己消失的,不是我杀害的。”
法官说道:“这就说明,当时时间确实是在你的手中,而后就不见了。对此,你又作如何解释?”
被告回答:“我并不是在谋杀时间,我只是想把那些时间消磨掉、打发走而已。”
法官说道:“那只能说明你是在故意犯罪。”
被告回答:“当时只是这么一闪念,想了想而已。”
法官说道:“这就更说明了你是有预谋的故意谋杀。当你在考虑的时候,时间是不是就在的手上消失了?”
被告回答:“是的,法官。可我认为,我并没有蓄意去谋害它。”
法官说道:“那你能否说出时间现在在哪里?”
被告回答:“时间已经消失了。”
法官说道:“这就已经说明:时间最后一次被看见,正是在你的手上,然后时间就不见了、消失了。难道你不应该为此负责吗?”
被告回答:“法官先生,我知道这件事情非常糟糕。可您想,每天有多少人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场合消磨时间?”
法官说道:“被告注意,现在接受审判的是你,不是别人。即使你能罗列出其他所有的时间谋杀者,法庭也不会因此而减轻你自己的罪行、当然,法庭可以考虑将其他谋杀时间的人都追加为被告。”
旁听席出现一阵骚动,很多人开始紧张起来,
法官继续说道:“法庭认为:‘无所事事’蓄意谋杀时间的事实清楚,证据充分,被指控的谋杀时间的各项罪名成立。”
法庭上,很多人都不自觉地低下了头。
法槌一响,法官宣布:“鉴于其犯罪情节轻微,悔过态度较好,法庭依法判处如下:判处‘无所事事’终生监禁。并处罚没其所有时间。归还于生命本源。”
众人惶惶然离开了庭审现场,都在内心自问:“我会不会是下一个被告?”
(选自《读者》2008年第12期)
[简析]
文章采用“审案”的形式,文体新奇,文学语言和审案语言有机结合。以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对话,层层推理,逻辑严密,说理透彻,给人以深刻的启迪。时间是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消磨时间,肆意挥霍时间,就是浪费生命,就必然受到生命的控告,接受死亡之神的审判。文章劝诫人们要珍惜宝贵的时间,热爱生命。文章还多次写到旁听者的心理、神态:“心怀忐忑、焦躁不安”“一阵骚动”“紧张起来”“惶惶然离开”,给那些无所事事者以深刻的警示。
[思考练习]
1 “法庭内外,挤满了前来旁听的各色人等。其中,有不少人心怀忐忑、焦躁不安。”为什么“有不少人心怀忐忑、焦躁不安”?
2 为什么“无所事事”没有代理人,也没有辩护律师?
3 “无所事事”在理屈词穷之后,为何还说“可您想,每天有多少人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场合消磨时间?”
4 文章还多次写到旁听者的心理、神态:“心怀忐忑、焦躁不安”“一阵骚动”“紧张起来”“惶惶然离开”,这有什么用意?
5 联系自己实际,谈谈你有类似“无所事事”的行为吗?如有打算怎样改正?
[参考答案]
1 因为这些人曾因无聊或懈怠而消磨过时间,都将面临被审判的命运。
2 不愿意为其浪费宝贵的时间。
3 企图以他人的过错掩饰自己的行为,减轻自己的罪行。
4 说明审判使其受到震动,感到害怕,对其有很大警诫作用,教育他们赶紧回头,切不可再无所事事了。
5 略。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