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曲沃县位于山西省中南部,春秋时期是晋国的都城,有“桐叶封唐地、三晋发端处”的美誉。清代,兵部尚书贾汉复开风气之先,捐款献地,创建了曲沃县第一所书院——乐育群才堂,后演变为从教书院。在其250年的办学历史上,名师辈出,在山西书院史上享有很高声誉。
兵部尚书贾汉复兴学助教
贾汉复(1605—1677),清初名臣、名将。字胶侯,号静庵,曲沃县安吉村人。少年时豁达不羁,胸有大志。明朝末年从军,参加了陕西总督孙传庭镇压李自成农民起义的活动。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关,明朝军队节节溃退。次年,清军南下至淮、扬,贾汉复当时担任明军的淮安副将,兵败后投降清军,被划入正蓝旗汉军。后历任工部侍郎、副都御史、兵部尚书、河南巡抚、陕西巡抚。贾汉复在河南、陕西任职时,整饬吏治,修复栈道,蠲免河税,抚恤流亡,开垦荒地,为民兴利。他开全国风气之先,首创并主持纂修了清代最早的两部省志——《河南通志》《陕西通志》,被康熙皇帝树立为编修范本,号召全国修志。
贾汉复与一般名臣不同的是,不仅在任职的地方政绩卓著,而且心系家乡,广行善事,造福父老。为了振兴家乡文风,顺治十四年(1657年),贾汉复出资在曲沃县文庙东侧创建了古代庙学的标志性建筑“文昌阁”。两年后,又在文昌阁后面建立了曲沃县第一所书院——“乐育群才堂”。为了维持书院的日常开销,贾汉复捐出在老家高阳里的500亩河滩地,用佃租的租金作为教师束修(薪资)、学生膏火(助学金)。
“乐育群才堂”是贾汉复在家乡办学的第一次尝试。后来,他又把在家乡营建的“雨翠庄”捐出来,创建了另一所书院——桥山书院。而且,为了防止日后有人干涉书院教学,他还在书院树立石碑,上刻:“请与后人约,我子孙不得视为私有,他人亦不得以势力攘夺,倘有睥睨窃据,许合邑之人声大义而共击之,庶世世为公物。”
贾汉复之所以要以立誓的办法来约束后人是有原因的。唐宋时期有两位宰相,一位是北宋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而知名的范仲淹,一位是晚唐被李商隐誉为“万古之良相”、以“牛李党争”中的“李”而名垂青史的李德裕。两位都是励精图治的名臣,但对待钱物的态度完全不同。范仲淹轻财好义。他被贬到苏州任职时,买下南园一块宅地准备造屋居住,风水先生贺道:“此乃宝地,在此兴建住宅,家中定会公卿辈出。”范仲淹笑说:“与其独占宝地,不如让出办学,岂不出更多的公卿将相之才?”于是,他献出此地,创设苏州学府,延请名师讲学,一时盛况空前,培养出了许多杰出人才。反观李德裕,作为唐代最著名的藏石家,李德裕在担任宰相时,在洛阳南郊龙门山大兴土木,修建了宏敞幽邃的园林——“平泉山居”。李德裕对园内琳琅满目的泰山石、灵璧石、太湖石、巫山石、罗浮石等视如贤哲,爱如宝玉,甚至在临终遗言中告诫后世子孙:“以吾平泉一草一木与人者,非吾子孙也。”但在唐末战乱年代,藏石被掠夺一空,园林也被毁坏无遗。
在贾汉复看来,捐出雨翠庄创办书院,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他在《曲沃桥山书院碑记》中谆谆告诫道:“文正(范仲淹)之贤虽不能及,文饶(李德裕)之诮吾知免夫。后之人,其敬聽之哉。”
书院学生要想考取举人,就需要到省会太原参加省试。曲沃远在山西南部,距离太原660多里,对于大多数贫寒考生来说,路费和食宿就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贾汉复捐出两处房产,共20间商铺门面房,每年可收房租约90两,每逢三年一次的科举考试,就将累积的3年房租分给考生,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贾汉复又出资在北京创建了曲沃会馆,向赴京参加进士考试的学生免费提供食宿。
乾隆中期,下令国史馆编修《明季贰臣传》,贾汉复虽然对清廷忠心耿耿,但由于先后入仕明、清两朝,“大节有亏”,赫然入册。但受他恩惠的父老乡亲和黎民百姓仍然对他感恩戴德。贾汉复在世时,曲沃百姓在县城为他建立生祠——贾司马祠,设长生禄位,馨香祷祝。去世后,他曾任官的河南、陕西百姓将他祀入“名宦祠”,曲沃百姓将他的牌位移入“乡贤祠”。
卫蒿、傅山与顾炎武在曲沃
乐育群才堂建立后,贾汉复邀请本县名儒、著名理学家卫蒿担任主讲。
卫蒿,初名麟贞,字瑞明,后改名蒿,字匪莪,号绛山,少年时就考取秀才。明末山西督学袁继咸在省城太原创办山西最高学府——三立书院,卫蒿与傅山(阳曲县人)、曹良直(汾阳县人)等被选拔进书院学习。当时,正是明末纲纪紊乱,三人意气相投,不肯随波逐流,而是砥砺气节,闭门苦读,受到袁继咸的赏识。
清军攻占曲沃县后,卫蒿携母亲隐居到绛山。局势稳定后,卫蒿与母亲回到家乡。知县慕名请他主持义学,从其就读者近百人。卫蒿一直家境贫寒,有时甚至无米举炊。官府几次想给他一些地,他都拒不接受。日复一日,卫蒿学问愈深,弟子学问愈进。平水以南各县争相延聘。
卫蒿在乐育群才堂讲学时,同窗好友傅山经常远道前来拜访。据《曲沃县志》记载:傅山常常在凌晨时分独自出门,过好多天才回来。儿子傅眉仓皇不知所措,再三追问,才说:“到曲沃访卫君。”卫君,即卫蒿。
当时,常常造访卫蒿和乐育群才堂的还有一位声名显赫的明代遗民,这就是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的顾炎武。顾炎武(1613—1682),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人,青年时发愤为经世致用之学,并参加昆山抗清义军,失败后漫游南北,曾十谒明陵。学问渊博,晚年治经重考证,是清代朴学的开山之祖。清康熙二年(1663年)春,顾炎武和傅山这两位有着相同的抗清、入狱经历的遗民,在太原第一次见面,彼此推重,从此结为知交。
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定居陕西华阴的顾炎武专程到曲沃慕名拜访卫蒿。起初居住在县城黄帝庙,并与傅山、卫蒿等名士讲学于旁边的乐育群才堂。后来,顾炎武的身体状况一度不太好,嫌城内嘈杂,移居距县城约1.5公里的韩村韩宣(进士)的宜园。他和傅山、卫蒿等人吟诗作画,共同筹划抗清复国,并写下了大量关于政治、经济、史学等方面的讲稿。顾炎武曾写下《赠卫处士蒿》诗,记述这段生活,诗曰: 抱疾来河东,息此浍水旁。
寒禽绕疏枝,百卉沾微霜。
幸逢同方友,典坟共相将。
逢萌既解冠,范丹亦绝粮。
弦歌足自遣,感慨论百王。
王赧遂顿首,孝献封山阳。
一身殉社稷,自古无先皇。
与君同岁生,中年历兴亡。
衰迟数俦辈,落落晨星行。
振怀正郁邑,矧乃多病妨。
著书陈治本,庶以回穹苍。
遥遥千载心,眷眷桑榆光。
诗中称自己抱病来到河东,幸逢志同道合的好友,谈经论典,纵论天下,也是一大快事。但衰暮之年,朋辈凋零,知己寥若晨星。况一生犹如羁旅,且又身体多病,如今只有抓紧著书,以完成志在“千载”的心愿,散发些许余光。正是在曲沃期间,顾炎武整理并最终完成了他一生最伟大的著作《日知录》,留下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千古名言。
卫蒿、傅山、顾炎武学识渊博,品行高尚,讲学精辟,一时各地学者云集曲沃,乐育群才堂名声大振。卫蒿对乐育群才堂的影响极大,因为他别号“绛山”,人称“绛山先生”,以致乐育群才堂也被当地人称为“绛山书院”。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正月初八,顾炎武早早起床,准备前去答谢县令熊耐荼,不料上马时失足坠地,旧病复发,日夜呕泻不止。次日,在外漂泊了25个春秋的一代大儒在曲沃与世长辞。
一代名宦张坊与从教书院
乐育群才堂是从教书院的前身。从教书院的诞生、发展,离不开贾汉复、卫蒿、顾炎武等人打下的历史基础,更离不开明清时期曲沃历史上最著名的县令张坊的突出贡献。
张坊,字和五,湖南湘潭人。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调任曲沃县令,历时6年余。他尽心民事,理政有方。曲沃县地处冲繁,早在明代洪武八年(1375年),官府就在曲沃县设立了侯马、蒙城两个驿站。各路使者熙来攘往,每年共支应驿马五六十匹,负担驿银3300余两,还要有多名驿夫常年应差。从明代一直延续到清代,县官应接不暇,百姓苦不堪言。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张坊认为一县不当设二驿,冒着被罢官治罪的风险,奏准将蒙城驿改设到太平县史村,一举卸掉了380多年来一直压在曲沃百姓头上的差繁捐重、官疲民困的沉重负担。
张坊主修《曲沃县志》时,对“曲沃乃古新田,闻喜乃古曲沃”的说法有疑。他博览群史,结合山川形势,实地考察古晋遗址,写出《曲沃征》《新田征》两文,论证了“侯马乃古新田,曲沃即古曲沃”的观点。他还捐银在北京购置“曲沃会馆”,为曲沃县民在京应考、经商等提供食宿方便。
张坊筹资整修书院,整顿全县18所社学和义学,新增6处养蒙官学堂,儿童入学大为方便。
兴办书院要满足三个基本条件,一是教室,二是经费,三是教师。贾汉复去世后,他捐出的500亩河滩地依然由城隍庙管理,将租金转给学堂,作为办学经费。县官只管延师任教。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有的知县“留心文教”,有的疏于管理,常常因为空缺主讲,导致乐育群才堂“或废或举,或作或辍”。
乾隆十二年(1747年),知县郑志鲸在义学之东、察院旧址,修建讲堂三楹,连同文昌阁、乐育群才堂共20间,改称“乐昌书舍”。本县进士崔致远、孝廉李龙光、进士刘朴及闻喜县举人班熙先后担任山长。后来,遭遇汾河决口,书院的五百亩河滩地尽被冲毁,颗粒无收,县官手中无粮,延请山长之事遂搁置下来。
乾隆十九年(1754年)冬,张坊由山西天镇调任曲沃知县。次年,张坊认为“乐昌”二字与其地不相称,取《左传》“其民从教”之意,改名为“从教书院”。延请襄陵县举人徐储任主讲。张坊又责成县人退还历年侵占、兼并的书院土地,又动员士绅捐款近四千两,遂大兴土木,添建斋堂,堂、斋、阁、舍一应俱全,总计达56间之多,颇具规模。另外又在书院暨庙学前、县衙前、天神庙前、节孝祠前等修建了45间商铺,作为书院的固定资产,出租办学。书院土地、商鋪每年共可得租金四五百两,办学经费有了保障。山西绝大多数的书院只有学田收入,有的甚至主要依靠将知县和士绅的捐款贷给商铺生息来维持,像从教书院这样有固定的商铺、有相对丰厚的房租,是极为少见的。
其时,山阴孝廉胡元琢因事辞去山长,延师之事一时没有着落。为了长远打算,张坊决定改革延请山长的办法,将以前由知县承担的延请山长的任务移交给地方士绅,从根本上解决了书院因知县变动而时办时停的弊端。
刘雁陂、张霖川两位老先生是曲沃县的两位老科名,品尊望重,学优才裕,在曲沃有很高声望。张坊三顾茅庐,以贾汉复热心家乡教育为例,请他们出来主持书院事务,负责聘请山长、经管费用,遇山长空缺则暂行代理,务使“弦歌不辍,诵读无间”。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冬十月,张坊召集书院斋长、诸生及城乡士绅,将书院的簿籍、图书陈列于书院的日新堂,拜授给刘、张两位先生。并且嘱咐4位斋长将书院规条逐一敬书于左右。张坊感慨道:今后请明师、增膏火之事就全托付给两位乡先生了,以后历任县官只负责严格考课、勤于奖励,诸事责有攸归,官民同襄盛事,书院大有前途。
张坊还制定了《书院规例》。主要有:
(一)经费管理:书院的房租、地租由城隍庙集体管理,按季度照册收贮,书院年终报销。
(二)聘师程序:延请主讲时,由刘、张两位乡先生召集各斋长,商定路费,拜请知县,派人持知县、两位乡先生的关书、名柬前往下聘。
(三)山长薪资:每年束修120两,每月10两,月底馈送;膳仪(伙食补助)60两,每月5两,月初馈送。端午、中秋、春节、生日,各赠贺礼4两,共20两。
(四)宿舍管理:两名学生一间宿舍,配备一张桌子、两把椅子、一盏油灯,每个灯油12斤、炭600斤。
祭祀是书院的一项重要活动,目的是通过这种形而上的“示范”教育,使学生从先圣先贤的身上吸取教益,受到文化、道德的熏陶。朱熹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儒学的集大成者。他订立的《白鹿洞书院揭示》,自问世以来就被全国各地书院奉为“教规”。不少南方书院建立了朱子祠,朔望祭拜;包括山西在内的不少书院还把《白鹿洞书院揭示》挂在墙上,用于指导办学和管理。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朱熹去世561年之际,张坊在从教书院创建了朱子祠。这不仅是山西书院中单独祭祀朱熹的开端,也是全省第一所专祀朱熹的祠庙。张坊公布了《崇祀朱子祠于从教书院谕》,并写下《建朱子祠于从教书院》诗,以明心迹。诗为:“表章明圣道,四海奉文公。不特隆声教,无由大信从。婺源洙泗契,浍水建尤同。遥接东南统,情深书院中。”张坊将曲沃籍的两大名儒曹端、卫蒿配祀朱熹塑像左右。同治五年(1866年),曲沃士绅又将为本县教育做出重要贡献的顾炎武也移入祠内配享。
张坊殚精竭虑,为从教书院制定了一整套符合实际的规范和制度,为书院的持续办学提供了保障。道光二十年(1840年),知县张兆衡为从教书院制定了章程,聘任本县高显镇人韩子泰(咸丰九年己未恩科解元)为书院山长。咸丰四年(1854年),从教书院由文庙东侧移于县城贡院(今曲沃中学)。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从教书院改为曲沃县高等小学堂。民国元年(1912年),改为曲沃县第一高等小学校。1938年日军占领曲沃期间,朱子祠、从教书院的建筑被毁。
从教书院是现在山西省重点中学——曲沃中学的前身。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理念,对从教书院以至曲沃中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2007年10月,为纪念顾炎武诞辰394周年,曲沃县在曲沃中学建成“顾炎武讲学处”,并正式对外开放。
兵部尚书贾汉复兴学助教
贾汉复(1605—1677),清初名臣、名将。字胶侯,号静庵,曲沃县安吉村人。少年时豁达不羁,胸有大志。明朝末年从军,参加了陕西总督孙传庭镇压李自成农民起义的活动。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关,明朝军队节节溃退。次年,清军南下至淮、扬,贾汉复当时担任明军的淮安副将,兵败后投降清军,被划入正蓝旗汉军。后历任工部侍郎、副都御史、兵部尚书、河南巡抚、陕西巡抚。贾汉复在河南、陕西任职时,整饬吏治,修复栈道,蠲免河税,抚恤流亡,开垦荒地,为民兴利。他开全国风气之先,首创并主持纂修了清代最早的两部省志——《河南通志》《陕西通志》,被康熙皇帝树立为编修范本,号召全国修志。
贾汉复与一般名臣不同的是,不仅在任职的地方政绩卓著,而且心系家乡,广行善事,造福父老。为了振兴家乡文风,顺治十四年(1657年),贾汉复出资在曲沃县文庙东侧创建了古代庙学的标志性建筑“文昌阁”。两年后,又在文昌阁后面建立了曲沃县第一所书院——“乐育群才堂”。为了维持书院的日常开销,贾汉复捐出在老家高阳里的500亩河滩地,用佃租的租金作为教师束修(薪资)、学生膏火(助学金)。
“乐育群才堂”是贾汉复在家乡办学的第一次尝试。后来,他又把在家乡营建的“雨翠庄”捐出来,创建了另一所书院——桥山书院。而且,为了防止日后有人干涉书院教学,他还在书院树立石碑,上刻:“请与后人约,我子孙不得视为私有,他人亦不得以势力攘夺,倘有睥睨窃据,许合邑之人声大义而共击之,庶世世为公物。”
贾汉复之所以要以立誓的办法来约束后人是有原因的。唐宋时期有两位宰相,一位是北宋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而知名的范仲淹,一位是晚唐被李商隐誉为“万古之良相”、以“牛李党争”中的“李”而名垂青史的李德裕。两位都是励精图治的名臣,但对待钱物的态度完全不同。范仲淹轻财好义。他被贬到苏州任职时,买下南园一块宅地准备造屋居住,风水先生贺道:“此乃宝地,在此兴建住宅,家中定会公卿辈出。”范仲淹笑说:“与其独占宝地,不如让出办学,岂不出更多的公卿将相之才?”于是,他献出此地,创设苏州学府,延请名师讲学,一时盛况空前,培养出了许多杰出人才。反观李德裕,作为唐代最著名的藏石家,李德裕在担任宰相时,在洛阳南郊龙门山大兴土木,修建了宏敞幽邃的园林——“平泉山居”。李德裕对园内琳琅满目的泰山石、灵璧石、太湖石、巫山石、罗浮石等视如贤哲,爱如宝玉,甚至在临终遗言中告诫后世子孙:“以吾平泉一草一木与人者,非吾子孙也。”但在唐末战乱年代,藏石被掠夺一空,园林也被毁坏无遗。
在贾汉复看来,捐出雨翠庄创办书院,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他在《曲沃桥山书院碑记》中谆谆告诫道:“文正(范仲淹)之贤虽不能及,文饶(李德裕)之诮吾知免夫。后之人,其敬聽之哉。”
书院学生要想考取举人,就需要到省会太原参加省试。曲沃远在山西南部,距离太原660多里,对于大多数贫寒考生来说,路费和食宿就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贾汉复捐出两处房产,共20间商铺门面房,每年可收房租约90两,每逢三年一次的科举考试,就将累积的3年房租分给考生,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贾汉复又出资在北京创建了曲沃会馆,向赴京参加进士考试的学生免费提供食宿。
乾隆中期,下令国史馆编修《明季贰臣传》,贾汉复虽然对清廷忠心耿耿,但由于先后入仕明、清两朝,“大节有亏”,赫然入册。但受他恩惠的父老乡亲和黎民百姓仍然对他感恩戴德。贾汉复在世时,曲沃百姓在县城为他建立生祠——贾司马祠,设长生禄位,馨香祷祝。去世后,他曾任官的河南、陕西百姓将他祀入“名宦祠”,曲沃百姓将他的牌位移入“乡贤祠”。
卫蒿、傅山与顾炎武在曲沃
乐育群才堂建立后,贾汉复邀请本县名儒、著名理学家卫蒿担任主讲。
卫蒿,初名麟贞,字瑞明,后改名蒿,字匪莪,号绛山,少年时就考取秀才。明末山西督学袁继咸在省城太原创办山西最高学府——三立书院,卫蒿与傅山(阳曲县人)、曹良直(汾阳县人)等被选拔进书院学习。当时,正是明末纲纪紊乱,三人意气相投,不肯随波逐流,而是砥砺气节,闭门苦读,受到袁继咸的赏识。
清军攻占曲沃县后,卫蒿携母亲隐居到绛山。局势稳定后,卫蒿与母亲回到家乡。知县慕名请他主持义学,从其就读者近百人。卫蒿一直家境贫寒,有时甚至无米举炊。官府几次想给他一些地,他都拒不接受。日复一日,卫蒿学问愈深,弟子学问愈进。平水以南各县争相延聘。
卫蒿在乐育群才堂讲学时,同窗好友傅山经常远道前来拜访。据《曲沃县志》记载:傅山常常在凌晨时分独自出门,过好多天才回来。儿子傅眉仓皇不知所措,再三追问,才说:“到曲沃访卫君。”卫君,即卫蒿。
当时,常常造访卫蒿和乐育群才堂的还有一位声名显赫的明代遗民,这就是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的顾炎武。顾炎武(1613—1682),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人,青年时发愤为经世致用之学,并参加昆山抗清义军,失败后漫游南北,曾十谒明陵。学问渊博,晚年治经重考证,是清代朴学的开山之祖。清康熙二年(1663年)春,顾炎武和傅山这两位有着相同的抗清、入狱经历的遗民,在太原第一次见面,彼此推重,从此结为知交。
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定居陕西华阴的顾炎武专程到曲沃慕名拜访卫蒿。起初居住在县城黄帝庙,并与傅山、卫蒿等名士讲学于旁边的乐育群才堂。后来,顾炎武的身体状况一度不太好,嫌城内嘈杂,移居距县城约1.5公里的韩村韩宣(进士)的宜园。他和傅山、卫蒿等人吟诗作画,共同筹划抗清复国,并写下了大量关于政治、经济、史学等方面的讲稿。顾炎武曾写下《赠卫处士蒿》诗,记述这段生活,诗曰: 抱疾来河东,息此浍水旁。
寒禽绕疏枝,百卉沾微霜。
幸逢同方友,典坟共相将。
逢萌既解冠,范丹亦绝粮。
弦歌足自遣,感慨论百王。
王赧遂顿首,孝献封山阳。
一身殉社稷,自古无先皇。
与君同岁生,中年历兴亡。
衰迟数俦辈,落落晨星行。
振怀正郁邑,矧乃多病妨。
著书陈治本,庶以回穹苍。
遥遥千载心,眷眷桑榆光。
诗中称自己抱病来到河东,幸逢志同道合的好友,谈经论典,纵论天下,也是一大快事。但衰暮之年,朋辈凋零,知己寥若晨星。况一生犹如羁旅,且又身体多病,如今只有抓紧著书,以完成志在“千载”的心愿,散发些许余光。正是在曲沃期间,顾炎武整理并最终完成了他一生最伟大的著作《日知录》,留下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千古名言。
卫蒿、傅山、顾炎武学识渊博,品行高尚,讲学精辟,一时各地学者云集曲沃,乐育群才堂名声大振。卫蒿对乐育群才堂的影响极大,因为他别号“绛山”,人称“绛山先生”,以致乐育群才堂也被当地人称为“绛山书院”。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正月初八,顾炎武早早起床,准备前去答谢县令熊耐荼,不料上马时失足坠地,旧病复发,日夜呕泻不止。次日,在外漂泊了25个春秋的一代大儒在曲沃与世长辞。
一代名宦张坊与从教书院
乐育群才堂是从教书院的前身。从教书院的诞生、发展,离不开贾汉复、卫蒿、顾炎武等人打下的历史基础,更离不开明清时期曲沃历史上最著名的县令张坊的突出贡献。
张坊,字和五,湖南湘潭人。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调任曲沃县令,历时6年余。他尽心民事,理政有方。曲沃县地处冲繁,早在明代洪武八年(1375年),官府就在曲沃县设立了侯马、蒙城两个驿站。各路使者熙来攘往,每年共支应驿马五六十匹,负担驿银3300余两,还要有多名驿夫常年应差。从明代一直延续到清代,县官应接不暇,百姓苦不堪言。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张坊认为一县不当设二驿,冒着被罢官治罪的风险,奏准将蒙城驿改设到太平县史村,一举卸掉了380多年来一直压在曲沃百姓头上的差繁捐重、官疲民困的沉重负担。
张坊主修《曲沃县志》时,对“曲沃乃古新田,闻喜乃古曲沃”的说法有疑。他博览群史,结合山川形势,实地考察古晋遗址,写出《曲沃征》《新田征》两文,论证了“侯马乃古新田,曲沃即古曲沃”的观点。他还捐银在北京购置“曲沃会馆”,为曲沃县民在京应考、经商等提供食宿方便。
张坊筹资整修书院,整顿全县18所社学和义学,新增6处养蒙官学堂,儿童入学大为方便。
兴办书院要满足三个基本条件,一是教室,二是经费,三是教师。贾汉复去世后,他捐出的500亩河滩地依然由城隍庙管理,将租金转给学堂,作为办学经费。县官只管延师任教。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有的知县“留心文教”,有的疏于管理,常常因为空缺主讲,导致乐育群才堂“或废或举,或作或辍”。
乾隆十二年(1747年),知县郑志鲸在义学之东、察院旧址,修建讲堂三楹,连同文昌阁、乐育群才堂共20间,改称“乐昌书舍”。本县进士崔致远、孝廉李龙光、进士刘朴及闻喜县举人班熙先后担任山长。后来,遭遇汾河决口,书院的五百亩河滩地尽被冲毁,颗粒无收,县官手中无粮,延请山长之事遂搁置下来。
乾隆十九年(1754年)冬,张坊由山西天镇调任曲沃知县。次年,张坊认为“乐昌”二字与其地不相称,取《左传》“其民从教”之意,改名为“从教书院”。延请襄陵县举人徐储任主讲。张坊又责成县人退还历年侵占、兼并的书院土地,又动员士绅捐款近四千两,遂大兴土木,添建斋堂,堂、斋、阁、舍一应俱全,总计达56间之多,颇具规模。另外又在书院暨庙学前、县衙前、天神庙前、节孝祠前等修建了45间商铺,作为书院的固定资产,出租办学。书院土地、商鋪每年共可得租金四五百两,办学经费有了保障。山西绝大多数的书院只有学田收入,有的甚至主要依靠将知县和士绅的捐款贷给商铺生息来维持,像从教书院这样有固定的商铺、有相对丰厚的房租,是极为少见的。
其时,山阴孝廉胡元琢因事辞去山长,延师之事一时没有着落。为了长远打算,张坊决定改革延请山长的办法,将以前由知县承担的延请山长的任务移交给地方士绅,从根本上解决了书院因知县变动而时办时停的弊端。
刘雁陂、张霖川两位老先生是曲沃县的两位老科名,品尊望重,学优才裕,在曲沃有很高声望。张坊三顾茅庐,以贾汉复热心家乡教育为例,请他们出来主持书院事务,负责聘请山长、经管费用,遇山长空缺则暂行代理,务使“弦歌不辍,诵读无间”。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冬十月,张坊召集书院斋长、诸生及城乡士绅,将书院的簿籍、图书陈列于书院的日新堂,拜授给刘、张两位先生。并且嘱咐4位斋长将书院规条逐一敬书于左右。张坊感慨道:今后请明师、增膏火之事就全托付给两位乡先生了,以后历任县官只负责严格考课、勤于奖励,诸事责有攸归,官民同襄盛事,书院大有前途。
张坊还制定了《书院规例》。主要有:
(一)经费管理:书院的房租、地租由城隍庙集体管理,按季度照册收贮,书院年终报销。
(二)聘师程序:延请主讲时,由刘、张两位乡先生召集各斋长,商定路费,拜请知县,派人持知县、两位乡先生的关书、名柬前往下聘。
(三)山长薪资:每年束修120两,每月10两,月底馈送;膳仪(伙食补助)60两,每月5两,月初馈送。端午、中秋、春节、生日,各赠贺礼4两,共20两。
(四)宿舍管理:两名学生一间宿舍,配备一张桌子、两把椅子、一盏油灯,每个灯油12斤、炭600斤。
祭祀是书院的一项重要活动,目的是通过这种形而上的“示范”教育,使学生从先圣先贤的身上吸取教益,受到文化、道德的熏陶。朱熹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儒学的集大成者。他订立的《白鹿洞书院揭示》,自问世以来就被全国各地书院奉为“教规”。不少南方书院建立了朱子祠,朔望祭拜;包括山西在内的不少书院还把《白鹿洞书院揭示》挂在墙上,用于指导办学和管理。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朱熹去世561年之际,张坊在从教书院创建了朱子祠。这不仅是山西书院中单独祭祀朱熹的开端,也是全省第一所专祀朱熹的祠庙。张坊公布了《崇祀朱子祠于从教书院谕》,并写下《建朱子祠于从教书院》诗,以明心迹。诗为:“表章明圣道,四海奉文公。不特隆声教,无由大信从。婺源洙泗契,浍水建尤同。遥接东南统,情深书院中。”张坊将曲沃籍的两大名儒曹端、卫蒿配祀朱熹塑像左右。同治五年(1866年),曲沃士绅又将为本县教育做出重要贡献的顾炎武也移入祠内配享。
张坊殚精竭虑,为从教书院制定了一整套符合实际的规范和制度,为书院的持续办学提供了保障。道光二十年(1840年),知县张兆衡为从教书院制定了章程,聘任本县高显镇人韩子泰(咸丰九年己未恩科解元)为书院山长。咸丰四年(1854年),从教书院由文庙东侧移于县城贡院(今曲沃中学)。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从教书院改为曲沃县高等小学堂。民国元年(1912年),改为曲沃县第一高等小学校。1938年日军占领曲沃期间,朱子祠、从教书院的建筑被毁。
从教书院是现在山西省重点中学——曲沃中学的前身。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理念,对从教书院以至曲沃中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2007年10月,为纪念顾炎武诞辰394周年,曲沃县在曲沃中学建成“顾炎武讲学处”,并正式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