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校友服务理念,搭建校友活动体系

来源 :大经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boss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重视校友工作,将“为我所用”的理念转变为“我有所用”。着眼于高校长远发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际化进程的大局,将农业产业、工业产业、金融的校友工作思维方式转变为用户至上、简单机制、快速反应、数据驱动、平台为王的互联网思维方式来,解放思想,尊重价值规律和社会需求,采用市场化的运作手段和方式来服务校友,来促进校友的情感联络、自身发展,来整合校友中蕴含的人力、资金、信息等资源,来实现校友与高校之间的互利共赢。
  【关键词】校友;服务理念;服务体系
  从“校友管理”到“校友服务”为校友提供“全生命周期、全流程、全层次”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意识正在深入人心,因此高校须实现由管理性关注到服务性关注的转变。通过实现体系化的服务流程和服务控制,通过不断积累校友服务的知识和经验,将校友服务由救火式的被动服务逐步向有序的主动式、服务式、价值式服务转变。
  一、创新校友服务理念
  (一)用户思维[1]
  在校友工作中,高校及校友工作者应该始终以校友为中心作为出发点去举办校友活动、设计捐赠产品、开展校友服务。
  关注校友中的“长尾校友”:校友是校友工作的目标人群,该目标人群很大一部分属于“长尾人群”。这类校友有着人数多、单个捐赠力弱等特点,但是可以通过互联网将其聚合起来,就会产生强大捐赠能力和影响力。
  兜售校友的参与感:在互联网时代,“长尾校友”对校友活动、校友服务和捐赠产品的需求已不再停留在功能层面,他们渴望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诉求。让校友参与到校友工作和捐赠工作当中,让校友参与到校友产品和服务的研发、设计、传播当中。
  校友体验至上:在校友工作和捐赠工作,校友工作者要真正的站在校友的角度去思考“校友需要什么?”、“什么时候需要?”、“除了目前的需求之外是否还能为校友提供什么?”在校友在接受服务或接受捐赠产品时,能够感知到每一个细节,并且这种感知要超出校友原本的预期,给校友带来惊喜,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惊喜。
  (二)简约思维[1]
  “校友体验至上”是用户思维最重要的法则,而校友的体验又大多数基于产品和服务之上的。因此如何做好产品和服务,将极大的影响校友工作的实效。
  看起来简单:在校友产品和服务的设计中,让所有的内容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让校友知道,并且要让每一个校友能够准确的理解其中的含义。
  用起来简单:在校友产品和服务的设计中,让所有的校友在任何时间都能简单快捷的找到其需要的功能,找到其想要的产品或服务,不必去记忆操作的顺序和功能的位置。
  说起来简单:校友产品和服务的传播,已经不再像广告传播或品牌传播了,它需要让校友快速的发现其价值,并且能够用简单语言来描述进而传播。让校友在享受产品或服务的过程之中,将该产品或服务传播出去。
  (三)极致思维[1]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让原本需要通过各式各样渠道才能让厂商面对终端客户的情况转变为厂商可以直接通过互联网面对终端客户,使得渠道变得异常的扁平。在这种情况,产品和服务是否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变得越发重要。
  在校友工作和捐赠工作中,校友工作者开发、设计的产品是否能够满足不同校友的需求变得越来越重要。
  (四)迭代思维[1]
  其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个是“微”,小处着眼,微创新;一个是“快”,快速更新。从小处出发,快速准确的掌握用户的需求,用最快的速度进行迭代更新产品或服务来满足他们,来保证该产品或服务用户群体不减少。
  在校友工作和捐赠工作中,校友工作者应该在原有产品或服务的基础上,快速、敏锐的捕捉校友不断变化的需求,从小处着眼,对产品和服务进行快速、有效的微创新,从而来满足校友不断变化的需求。
  (五)大数据思维[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让人和物的一切状态通过各式各样的传感器来进行量化处理变为可能。将这些量化处理后的数据通过专业化的处理来发掘其中的潜在价值,从而创造出新的商业价值。
  在校友工作和捐赠工作中,校友工作着面对的是不同年级、不同学历、不同行业、不同地域的校友,每一位校友均有其自身的属性和特点。在校友工作和捐赠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将每一位校友从不同的方面进行量化并进行专业的分析和处理来找出其内在需求,将校友服务从大众化转变为个性化再到人性化。
  (六)平台思维[1]
  该思维方式强调:共建、共享、共赢、开放和平等。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企业的驱动力已经开始由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向平台经济转变。
  在校友工作和捐赠工作中,搭建一个由高校各单位、校友、地方校友会及其他社会个体等多主体共建参与建设、共享资源、共享利益、开放式、平等的校友平台。让参与到该平台的每个主体都能从平台中实现共赢和互利,从而推动平台的不断发展、完善和扩大,使其成为一个平台生态圈。
  二、构建校友活动体系
  校友活动是校友工作生命力的体现,它能够促进学校与校友、校友与校友之间的沟通交流,也是吸引校友加入到校友会这个大家庭的推动器,更是校友会回馈母校的重要推动。通过校友活动的开展,可以联络校友情感、聚合校友资源、助推校友成长、传播校友文化等,也是高校开发和利用校友资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平台。该平台的构建可以从积极开展常规型活动、精心组织特殊型活动、着力培养在校生校友意识三个方面来推进。
  (一)积极开展常规型活动
  常规型活动主要是各类情感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将有力的促进高校与广大校友之间情感的联络,使校友能够感受到母校的关怀,有效的凝聚广大校友对母校的爱校热情,同时也能满足校友毕业以后对于母校、老师、同学之间叙旧忆往的心理需求,增强校友对于母校的认同感,促进高校校友文化在校友中的传播和深入,进而夯实了校友资源开发、管理、使用的基础。   在校友常规型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高校能够有效的获取大量的校友数据信息,丰富和完善高校校友数据库,促进校友信息化网络的构建。同时,也够能从校友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收集和挖掘有捐赠和捐赠意向的校友,从而促进高校校友募捐工作的开展。
  (二)精心组织特殊型活动
  在校友服务工作中的特殊型活动主要是指具有特殊主体或概念的活动,它是同常规型校友活动相对应的。第一,值五年、十年的全校性的校庆活动;第二,面向不同类型校友组织的有针对性的校友活动,如行业研讨会、兴趣类的文体活动、捐赠校友答谢活动等;第三,有特殊主体的专题活动,如某某教授执教50年、“让爱回家”募捐活动等。
  与常规型活动不同,特殊型活动往往是有特定的活动目标、确切的校友定位等特点,有助于校友与校友之间的深入交流和探讨,有助于高校对于所涉及到的校友资源的强力聚合,对于校友资源的开发、管理、使用有着直接而有效的推动。
  在特殊型活动举办的过程中,由于该类活动的先例比较少,这对活动的组织者要求较高,活动中所涉及到的参与者对于活动质量的要求也往往比较高,因此,在活动的组织实施过程中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来保证该类活动的有效开展,从而实现预期的活动目标。
  (三)着力培养在校生校友意识
  在校大学生是高校未来的校友,也是校友资源中的新鲜血液。校友资源的管理要从大局出发,着眼于未来,注重在校大学生校友意识的培养将会为未来校友工作的开展带来巨大的助益。根据美国高校校友工作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国内高校校友工作的开展,都显示校友服务工作的关口不是已经毕业的校友、也不是即将毕业的学生,而是收到高校录取通知书的准新生。因此,对于准新生和在校生的校友意识的培养,校友情感提升是校友工作开展的重点。以后,当他们在事业上取得成绩的时候,更多想到的是母校对自己的培养、老师对自己的关心、校友对自己的支持,这将助推他们加深校友意识,让他们更多的感恩母校,其成就越大就越倍感母校的培育之恩、老师的关心之情、校友的支持之力。
  高校应该成立专门的在校生校友意识培育工作团队,真正把校友工作的关口前移到在校大学生之中,通过学校、学院开展一系列的以校友意识培育为核心的主题活动,帮助和解决在校生遇到的实际困难,是培养在校大学生校友意识的有效形式。
  (四)校友活动菜单构建
  在校友平台生态系统中,校友活动平台是服务各主体、捕捉各主体需求,营销校友产品的重要平台。该平台的构建可以使用菜单的方式来完成。
  校友活动的规模可以分为:大型活动(参与人数≥300人)、中型活动(300>参与人数≥50人)、小型活动(50>参与人数≥5人)、微型活动(5>参与人数≥1人)。
  校友活动的形式可以分为:情感联络型、信息交流型、商务对接型、解决问题型、其他类型。
  校友活动的对象可以分为:普通校友、VIP校友、VVIP校友。
  从以上三个方面对校友活动进行排列组织,可以形成60种校友活动菜单。根据活动的规模、形式、对象来针对性的开发每种校友活动的具体内容。
  关于校友活动开展流程图的说明:
  ①:在每次活动开展之前,首先确定本次活动的规模、形式和对象;
  ②:根据①中的结果在校友活动库中查找对应的活动内容列表,并根据此次活动的特殊要求确定本次活动的具体内容;
  ③:根据本次活动的内容开展活动;
  ④:在活动开展完成之后,将活动过程中收集到的需求,活动中的不足,活动中可以创新的地方等信息进行汇总、整理并补充到校友活动库中。
  结束语
  校友工作理念直接关系着校友工作的开展。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校友工作的服务理念也可借助于互联网思维去进行转变和创新,以此来适应新形势、新环境和新需求。而校友活动是校友理念非常重要的体现形式之一。开展多样化的校友活动对于高校校友服务理念的传播、校友资源的开发和运用,以及高校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赵大伟,互联网思维一一独孤九剑[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2]苏朝晖,客户关系管理:客户关系的建立与维护(第3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3][美]彼得·德鲁克,管理的实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4]马俊杰,高校校友资源开发与管理机工作案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其他文献
【摘要】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控制对会计信息质量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对内部控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进行简单分析,探讨提高内部控制,提升会计信息质量的策略。  【关键词】内部控制;会计信息;质量影响  一.引言  企业内部控制属于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是在企业内部各项工作中实时控制。内部控制属于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只有坚持内部控制管理,才能不断提高企业生产效率,营造良好工作环
期刊
【摘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作为我国主要负责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医疗机构,进入新时期以来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程不断加快,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改革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而在其改革中,传统的财务管理体制及方法因无法适应当前社会的需求而成为了改革的重点。对此,本文将基于笔者多年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财务管理实践经验并结合《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相关要求,对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财务管理的意义及其当前存在的问题展开论述
期刊
【摘要】医院行政部门是医院重要职能部门,其科学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医院整体管理水平,但因行政部门工作多为事务性工作,成效不明显,工作绩效考核难度较大。当前,医院行政部门工作绩效考核问题主要为:绩效考核指标不科学,缺乏自身特色;考核体系不完善;绩效考核主体内容不全;考核结果运用不充分。应从考核前准备工作、考核过程控制、考核反馈三个方面进行改进,全面提升医院行政部门工作绩效考核效用。  【关键词】科学管理
期刊
【摘要】自从国家电网公司推行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以来,我省电力公司的人力资源工作也紧跟了时代发展的步伐,紧紧围绕“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工作要求,不断深化人力资源的集约化管理。全员绩效管理是国家电网公司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要求,管理水平直接影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企业战略目标的达成。因此电力企业必须要不断加强人力资源的集约化管理,用创新促发展,严抓基础、质量,谨防风险,全面落实各项工作。只有提高了企业的
期刊
【摘要】随着公司法和证券法相关条例的颁布,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问题已经成为理论研究的重点。股权激励是一种解决公司委托代理过程中出现的道德风险问题的手段,但是现如今股权激励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通过分析股权激励的特征和主要环节,分析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现状和发展,其中提出了现如今股权激励所存在的问题。同时,本文分析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机制的内外部影响因素,最后根据影响因素,为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制
期刊
【摘要】生态经济是指尊重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采用集约型生产与消费方式,合理配置资源,挖掘潜力,发展高科技的绿色产业,建设和谐的社会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经济体系。在生态经济的基础下,城市生态体育逐步确立,体育场的构建体现了生态文明的进步。但是,构建城市生态体育场还需要解决一些问题,本文将系统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构建城市生态体育场的建议。  【关键词】生态经济;城市体育场;构建;生态体
期刊
【摘要】当期我国企业外部经济环境非常不乐观,目前我国现当部分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非常不规范、不成熟。对此本文首先介绍当下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探讨了企业自身面对财务困境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民营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金融创新  一、新形势下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现状  中国政府的十二五规划,提出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水平目标,造成人力资源成本的逐年上涨,这对企业的经营情况提出了
期刊
【摘要】公用事业是对国民经济起全局性影响和先导性作用的基础行业,实现公用事业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才能实现多元利益的合理和充分的表达,从而确保多元主体之间的合作,实现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本文论述了公用事业企业的特点,及其与传统企业的区别,分析了公用事业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最后提出了公用事业企业实现社会效应与经济效益有机结合的具体措施,旨在推动公用事业企业良性发展。  【关键词】公
期刊
【摘要】伴随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知识水平的提高,大学扩招、义务教育的普及和人们对高学历、高知识文化的要求,大学生的比例和人数逐年增长,并且呈上升趋势。我国大学生活均呈现封闭教学的状态,因此在大学校园中逐渐形成新兴的群体化发展,主要为三类:社团、社区、网络群体。本文对大学生新兴群体的特性剖析与管理对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大学生;新兴;群体;特性;剖析;管理对策;封闭;社团;社区;网络群体。  随着
期刊
【摘要】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应对中国金融抑制和利率制约的中国式影子银行在中国迅速发展。国内影子银行表现与欧美国家不同的特征,主要以银信合作、国企转贷和民间金融三种形式存在。影子银行规模的扩张逐渐对中国金融体系结构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影子银行满足社会额外的投融资需求,提高资金配备效率,另一方面,影子银行将对央行货币政策效力以及中国产业改革形成潜在威胁。因此,针对影子银行在国内的发展趋势,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