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赏写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lm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诗是指以儿童为主体接受对象,符合儿童的心理和审美特点,适合于儿童听赏、吟诵、阅读的诗歌。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每一册都有儿童诗,低、中年级教材中儿童诗所占篇幅更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各个年段的儿童诗教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如何根据课程标准要求进行有效教学呢?我们认为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三点。
  一、朗读,走入诗境
  将学生引入诗的氛围,激发学生读诗的兴趣,是儿童诗教学的重要一环。教学中教师要采用不同的方法,让学生在读中走入诗文的学习。
  1.“画”中读
  诗情画意是对诗画结合的意境最高的诠释,教材中的每首诗都有精美的插图,教师可凭借画面来营造意境,激发兴趣。如苏教版一年级下册《鲜花与星星》教学片段。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则谜语:长在绿叶中,五颜六色它最美。猜猜是什么?
  生:是鲜花。
  (多媒体出示漫山遍野的鲜花画面)
  师:你们觉得鲜花怎么样?
  生:鲜花很美丽。
  师:是呀!这些花儿呀,虽然很小,有的还叫不出名字,可它们同样快乐地绽放,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来,举起手,让我们带着感激写好它们,读好它们。
  (师板书:鲜花。生读:鲜花 一朵鲜花 一朵朵鲜花 鲜花朵朵 )
  【点评】教师通过漫山遍野的鲜花画面,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目光,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为后面的情感体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乐”中读
  音乐的恰当使用能够给朗读锦上添花。如苏教版一年级上册《大海睡了》教学片段。
  师:夜晚,弯弯的月儿露出了笑脸,点点的星星挂在天空调皮地眨着眼睛,深蓝的大海——睡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首诗歌。
  (师板书课题:大海睡了。生齐读课题,声音轻缓,柔和)
  师:大海睡觉的时候会是什么样的呢?(课件显示夜晚静谧的大海图,师范读课文,并配上舒缓的摇篮曲)
  【点评】月光下宁静的大海画面,轻柔舒缓的音乐以及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为学生感受大海夜晚的美创设了情境。
  3.“ 韵”中读
  一首诗如同一首歌,这源自于它独特的节奏和韵律。抓住诗歌的这一特征指导学生诵读,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诗歌和谐上口、铿锵悦耳的音乐美,更有助于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如苏教版六年级下册《长江之歌》教学片段。
  师:诗歌还有它独特的韵味,每句诗的最后一个字都很押韵,大家自己读一读,发现它们押什么韵?
  生:我发现“来、采、概、海、怀”都有一个相同的韵母“ai”。
  师:你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这首诗韵味十足,以“ai”为韵脚,读来朗朗上口。大家再去读一读,感受诗歌的韵味。
  【点评】学生在寻找韵脚的基础上,饶有兴趣地读出了诗歌的韵味,感受到了诗歌的音乐美。学生掌握了诗歌语言韵律美的特点之后,会将这一方法运用到其他诗歌的阅读中去,正所谓“举一反三”。
  二、赏析,感悟诗情
  诗是语言的艺术,诗歌的语言不仅生动、凝练,而且具有极强的张力。儿童诗为儿童学习、驾驭语言提供了优良的条件,能让儿童在优美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丰富词汇,同时得到美的享受。阅读儿童诗,就是要引导学生关注诗人锤炼、推敲的字、句,解开诗人的心灵密码,从有韵味的语言中感悟诗人情感的痕迹,进而达到共鸣。
  1.在想象中理解诗词
  叶圣陶先生说:“读诗不仅要睁开眼睛看文字,更要在想象中睁开眼睛看由文字触发而构成的画面。”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进行再创造,进行丰富的想象,促进理解的深化。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教学片段。
  师:诗人用手中的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青山碧岭的画面?闭上眼睛,让我们想象来到茂密的森林,听——(放轻音乐) 深吸一口气,你嗅到了什么?
  (生作陶醉样,七嘴八舌地说开了)
  生:空气很清新。
  生:有泥土的芳香。
  生:香味真是沁人心脾。
  师:映入你眼帘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音乐渐止)
  生:远望群山,映入我眼帘的是一片绿色的世界。一山青,一山绿,一山浓,一山淡,仿佛是一幅优美的山水画。
  生:树木枝繁叶茂,郁郁葱葱,每一片绿叶都在向我们展示着旺盛的生命力。可爱的小动物们在树林里快乐地嬉戏,建起美丽的家园,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师:好一幅美丽的画面。心中有图画,脑中有电影,你就能读好这些文字。
  (生再读,读出了画面,读出了情感)
  【点评】“诗道贵在悟”。引领学生进入诗境的基本路子,不是一味地去寻求诗的信息意义,而是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诗中的画面,通过想象和联想深入感知诗歌描绘的意境,这是解读诗歌的关键。
  2.在补白中感受诗韵
  诗歌具有形象性和跳跃性。诗人要在短小的篇幅中表现丰富的内容,往往只能是点到为止,即所谓的“言有尽而意无穷”,因此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还原诗歌的场景外,还必须作适时的点拨和适度的拓展,去补充诗人有意留下的空白,将诗歌形象读丰满,寻求诗句之外包含不尽的韵味。如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长城和运河》教学片段。
  师:“不朽”是什么意思?
  生:不会腐朽。
  生:不会消失,永远在人们的记忆中。
  师:几千年以前,长城就屹立在我们祖国的大地上。几千年来,面对风吹雨打,长城倒下了吗?(生:没有)面对外来民族的侵略,长城倒下了吗?(生:没有)几千年过去了,长城仍然屹立在祖国的大地上。不仅如此,还有许多跟长城有关的故事和名句流传千古。如脍炙人口的《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毛主席曾说过,“不到长城非好汉”,这是一种不怕困难的豪迈气概;当我们的祖国遭遇危难时,中国人民齐心协力共渡难关,这叫“众志成城”;当嘹亮的国歌响起:“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这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象征……这就叫“不朽的诗篇”。
其他文献
学段之间的教学衔接已经引起了很多教师的关注,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对于第一、二学段的教学衔接,许多语文教师关注的是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的培养,而对写字教学的衔接不太重视。然而在此阶段,学生的书写内容由字、词过渡到句段,书写格子由田字格变为方格、横线抄,书写工具由铅笔换成了钢笔,很多学生突然变得不会写字了。作业本上到处是钢笔道道,大小字现象严重,部分学生为了求快,字迹潦草难辨。如何帮助学生顺利
新的“错误”观认为,学生的“错误”往往隐含着大量的信息,可以窥见学生真正的所思所感。我们若借此洞察学生当下真实的认知水平,就能知道学生离我们的目标还有“多远”;若能敏锐发现学生产生错误的原因,就能轻而易举地展开引导,将学生引向“正途”。因此,在教学中,正视学生的“错误”,认真分析,并将此作为教学的新起点,一定能让“错误”成为学生学习的增长点。  一、慧眼识“错”  课堂上错误总会不期而至,而且纷繁
略读教学课堂结构与精读相比显得简约、粗线条,为学生开辟大块的时间与空间进行自主阅读。虽说略读教学提倡“简”“略”,但也需要有“精”读的部分,否则略读就成了“泛读”。由于受教学时间的限制,略读课文中需“精”读的点要更集中、更突出。 教师在备课时应寻找适当的突破口,重锤敲打文章的重点、精彩之处。那么,略读课文的精读点怎么确定?  一、 根据单元学习重点确定  人教版教材都是以主题为单元编排的,人教版五
【摘 要】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辅助方式,微课的设计必须结合阅读教学的特点,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等方面着手,并根据教学情况的即时变化作出灵活的跟进调整。从教学本质上讲,微课设计和运用当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把控好学情起点,并紧紧围绕教学内容的展开进行适时引入,为此,才能走出当下不少在做的“伪微”嫌疑。  【关键词】微课应用 阅读策略 读写结合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学习时空大大拓展,学习方式更加丰富
【教材分析】  《渔歌子》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古诗词三首》中的一首词。本单元的主题是走进田园、热爱乡村。《渔歌子》这首词情趣盎然地表现了渔夫悠闲的乡村生活。作者张志和既是诗人,又是画家,因此他笔下的《渔歌子》也是一片诗情画意。整首词动静结合,意境优美,用词活泼,“词中有画,画中有词”,是一篇旷世名作。  【学生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对于诗词已不陌生,并掌握了一定的诗词学习方法。本学期第一课
编者按  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是我国语文教育的传统,它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本质要求。近年来,不少有识之士对此进行了有益地探索,但是,从整体而言,成效尚不明显,两者脱节的情况在一线教学中还普遍存在。有鉴于此,从2013年开始,浙江省衢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带领一线教师进行了“读写一体课”的教学实践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刊特对部分成果予以刊登,供大家学习讨论。  一、“读写一体课”提出的背景  《义务教育语文
今天上的六节课,其中三节略读课,两节精读课,一节选读课,略读课为主。  一、从几个关键词看六堂课  第一,小组学习。我们原来的课堂教学形式都是秧田式的,排列分得清清楚楚。这次上课的课堂教学形式、组织形式是圆桌式的。圆桌,就是一张张桌子拼成一个圆,当然也可以是四方的。学生就好像在开圆桌会议,这样一种组织形式就“逼”得我们教师在教学方式上要有很大的变革,要很好地发挥小组的作用。这里边肯定有一个“头”,
《穷人》出自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之手,因其作品真情感人,且又具有环境描写、人物心理描写等精彩语段,常常被选入小学语文教材。现在人教版将其选入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比原先的浙教版教材将近提前了一年,尽管在不同的单元里都安排在第一篇课文,但是却赋予不同的主题和内涵。对于今天的教学,笔者觉得更应注重流畅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人物特点,来探析“穷人”的美好心灵,以品味“人”字所托起的真情社会。    一、
“无话可写”仍是当前不少学生作文时的一大障碍。其实,生活丰富多彩,写作素材无穷无尽。学生之所以觉得无话可写,一个重要原因是不会观察,不善观察,对多彩的生活熟视无睹,正所谓“善观察者见人所未见,不善观察者入宝山空手而归”。因此,加强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有能力去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获得真实的感受和正确的认识,从而有效解决作文“无话可写”的困惑,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了。  笔者以叶圣陶先生的《爬
(一)  一些作家——也许比“一些”还要多,主张成年人也应该读读童话——如果不是更应该的话。最近,读到周国平等人的读书心得,他们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圣爱克苏佩里的童话《小王子》和安徒生的一些童话作品,建议成人也读一读。周国平说,也许每一个优秀的童话作家对成人都相当悲观;圣爱克苏佩里在《小王子》里要求他的小读者“对大人要非常大度宽容”;安徒生也说过,他写童话时顺便也给大人写点东西,“让他们想想”。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