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国体验本地学联竞选

来源 :留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一个民族多元、文化多元的国家,各大高校长年吸引着来自全球多个国家的学子。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之余,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也是很多留英学生所热衷的。
  然而,华人学生在参与本地学联活动上似乎不如很多其他国家的学生那么积极。我算是相对比较活跃的一员。非常荣幸在前不久的东英吉利大学(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学生会干部竞选中,我成功当选“活动与机会”官员。
  知道这次本地学联的竞选是圣诞节回中国休假的时候,我收到了学联方面给我写的一封电子邮件,除了讲些客套话以外,更多的是希望我能够参与这次竞选,成为候选人。
  一开始我也没有当回事儿, 因为也不知道学联的这些职位具体是做些什么,然后也继续准备读研究生。还有,我当时一门心思忙着准备中国学联的春晚,就担心没有时间好好准备这次的竞选。春晚结束以后,学联及时与我沟通, 帮助我了解到具体的工作,还有竞选的流程。然后发现自己比较适合现在的职位,就是“活动与机会”官员(activity and opportunity officer)。
  其实在这之前我就在东英吉利大学担任中国学联的主席,而学校的每一个社团都是在学联注册的,每一个社团都要有一个代表去学联委员会开会。我被选上委员之后就是定期要和所有社团代表经常开会, 作为委员要参与一些学校议题的投票,包括之前我们学校有在投票:今年要不要设置学联主席。最后投票的结果是不设主席优胜了,所以今年还是决定没有主席。所以也算是参与过本地学联的一些工作。
  一直以来,华人去参选英国本地学联干部职位的人数非常少,我是我们学校唯一的,也是第一个参与学生会竞选的第一个华人。之前也在担心,考虑会不会选不上,因为没有中国人参与过竞选。其实大部分中国学生都不太关心这些事情,包括投票、社团活动等。
  所以,我一开始压力非常大。然而,真正开始宣传的时候发现,其实无论是本地学生会还是中国学生,他们对我都特别好,我遇到的每个人都很积极。大家觉得除了我提出的一些政策之外,我特别有勇气和决心做这件事,所以他们对我的态度特别好。
  我本身作为一个东方面孔,会吸引很多中国学生乃至国际学生的关注。学联也希望包括国际学生、残疾学生、同性恋LGBT学生、成年学生(mature student)等少数群体能够参与学联活动,并为这些群体争取福利。有了我这张东方面孔的话,这些群体也会更加关注这些事情。
  学联一共有5个全职职位,而我的职位是竞争最激烈的,一开始有13个人参选,而除了我以外都是英国本地人。选举活动开始的时候公布参选名单,大家都惊呆了,因为这些信息之前都是保密的。选举活动周的第二天开始就收到邮件,得知有3位同学退选,他们可能觉得压力太大。
  我当时曾经想过主攻国际学生的市场,但我得知数据之后发现这样将是远远不够的,就转而主攻本地学生市场。同时,我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在华人学生中宣传自己。
  因为我之前当中国学联主席的时候已经在我们学校大部分华人学生中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只要把信息推送出去大家都能够看到。
  我当时每天走遍学校的各个角落,包括市中心的宿舍,挨家挨户敲门,向本地学生宣传自己。我从绝大部分学生那里得到的反馈都是好的,他们都觉得我的政策不错,态度也很好,所以我最后赢得了这场竞选。
  非常荣幸,最终,在参与投票的3298人中,我赢得840票,比第二位和第三位加起来还要多。
  我这个职位,现在主要是负责学校所有的社团以及帮助学生争取一些项目,比如实习或者当地企业的一些活动。我的政策之一就是开展“活动与机会周”,争取帮助更多学生参与到包括体育活动、实习项目等活动中。
  我们学校的学联没有自己的手机app。我就想设置并推广这样一个app,让更多学生方便地了解到学联的最新动态,包括学校里的演出、活动之类。我们学校的学生如果要参与体育活动,必须买一个保险卡,价格是每年45镑,很多人觉得比较贵。我就提出把它改成学期制,从而把价格降下来,对于只想短期参与的同学或者交换学生来说比较有利。
  我们都知道,华人学生会相对比较害羞,参与英国大学的活动相对较少。所以我建议大家多参加学校的活动,无论是中国学联的活动还是外国学生社团的活动。我觉得,这些都是很好的机会。现在有越来越多华人学生本科毕业之后来英国读一年制硕士,这是参与各类活动非常好的机会,因为在英国学习有机会体验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种类的活动。
  除了参与活动,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竞选社团委员会的工作。我们学校今年就新设了两个社团:中国话剧社和桌游社。
  学校一般非常鼓励学生创建新社团,大家如果有想法的话其实可以跟学联沟通,都会得到帮助。如果你的资金不够,学校也会提供帮助。
其他文献
哥伦比亚大学简称为哥大,位于美国纽约市曼哈顿,属于私立的美国常春藤盟校,由三个本科生院和十三个研究生院构成,其新闻学院颁发的普利策奖是美国新闻界的最高荣誉。山姆大叔(Uncle Sam)是美国的男性代称,而哥伦比亚(Columbia)常作为美国的女性代称。  哥伦比亚大学电影系(Film Program)是始建于1948年的哥伦比亚大学艺术学院的一部分,位于纽约市曼哈顿岛西北侧晨边高地。与美国西海
期刊
荒木经惟是目前日本最具国际影响的天才摄影大师之一,其“私写真”的拍摄风格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强烈共鸣,已出版摄影集 450多册。本书为荒木经惟出道以来的随笔结集,配以部分摄影作品,记录了他对摄影的见解,对父母、妻子以及爱猫的深情爱恋,对生死的体悟,完整呈现他的人生轨迹、从业道路、生命感悟,是他对这个世界最深情最动人的告白。
期刊
海攀,本名潘海,旅美学者,兼职作家,20世纪90年代出国留学,曾经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从事人类脑功能及军人战场脑损伤的诊断及治疗研究。作者沉淀三十年,呈现真实的留学生活,书写留学生在逆境中的磨难与成长,成就属于一代人的“致青春”。本书纪实性强,文笔幽默生动,描绘了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赴美留学的一代人身处异国他乡,面对迥然不同的文化环境,在经受着重重考验的情况下,克服困难以实现理想的奋斗历程。
期刊
我手持盛有仙果的陶壶进入寓所,为飨饮了圣水并庇护此处的人们实施涂油礼。我走进这间寓所,并从此安居。——阿闼婆吠陀  被宗教信仰沐浴千载的印度文化像一本古籍,字里行间都散发着令人敬畏的神秘。印度人民的日常生活离不开各种宗教仪式,无论他们扎根何处。不久前,我受邀参加一位美籍印裔朋友的乔迁庆宴,有幸目睹了火供仪式的全过程。  乔迁火供仪式在印地语中称为Grhapraveshaneeya homas,其中
期刊
社团,是指拥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们为了同一目的和目标而自愿组织的群众性团体。在国外,一些著名高校很早就意识到了社团对于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作用。美国高校众多的学生社团组织与活跃的社团活动造就了一批又一批“杰出人才”,美国大学培养出的政界、商界、科技界、艺术界精英人物都是社团活动的活跃分子,如:尼克松、肯尼迪、克林顿、布什等都曾是学生社团活动的风云人物。  大学中最早出现的学生社团,是耶鲁大
期刊
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缩写为UCLA,简称洛杉矶加州大学或洛加大,也常译为洛杉矶加州大学,是一所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的公立研究型大学。是加利福尼亚大学系统中的第二所大学。它的最强专业就是电影制作,是公立大学的电影天堂,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影视戏剧学院成立于1947年,位于洛杉矶西部,西木区紧邻比弗利山庄。UCLA影视戏剧学院与南加州大学电影艺术学院、纽约大学电影学院并称为美国三大电影学院
期刊
来到澳洲两年,我觉得改变我最大的不仅仅是换了一个父母不在身边的环境,还有在校内校外所经历的各种活动,这些经历同时也改变了我对“学校”的定义和理解。我就读于墨尔本公立中学-Balwyn High School,这里课外活动真的是太丰富了,讲三天三夜都讲不完。学校的上学时间为早上8点45分到下午3点半,比国内早放学很多,为的就是要学生们有更多机会参加课内课外活动。  先说校内的吧。Balwyn Hig
期刊
广州英豪学校创办于1993年,是中国最早的私立学校之一,拥有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英豪剑桥国际学校。  英豪剑桥国际学校,原名为英豪学校国际部,成立于1994年,是国内最早与国外院校开展学术交流的学校。到目前为止,英豪剑桥国际学校已有1000多名本校毕业生考入世界知名大学。  《留学生》杂志专访了广州英豪学校校长栗成林 ,至今从教三十余载,他希望能够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付诸实践,为国家培
期刊
为纪念公元1014年爱尔兰高王布莱恩·博鲁在位于都柏林北郊的克隆塔夫大败维京人,2014年爱尔兰全国各地都展开如火如荼的克隆塔夫战役1000周年庆祝活动,说是维京人,其实是东南部伦斯特爱尔兰王梅尔·莫勒从都柏林重金雇佣的维京士兵。骁勇善战的维京人自九世纪就占领了当时只存在于丽妃河南岸的都柏林城,其统治直到十二世纪晚期才彻底结束,这三个世纪也被称为都柏林的“维京时代”。  所以位于克隆塔夫的这家小剧
期刊
和中国一样,法国也是烹饪大国,同样地讲究食材新鲜,刀工切配、搭配、烹调方式以及装盘的艺术性。不同点则是中餐在烹调过程中更讲究感觉,而法餐更偏向于准确,因此法餐菜品的稳定性总体程度高于中餐  不管在中国还是法国,新年总和吃脱不了关系。和中国一样,法国也是烹饪大国,同样地讲究食材新鲜,刀工切配、搭配、烹调方式以及装盘的艺术性。不同点则是中餐在烹调过程中更讲究感觉,而法餐更偏向于准确,因此法餐菜品的稳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