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闻回放:2007年5月18日,创辉租售集团正式进军上海。
同年7月,集团旗下的全资子公司——上海市昊宇创辉房地产顾问有限公司成立。
半年时间不到,“创辉租售”的门店如雨后春笋,迅速扩张到近250家。
2008年1月16日,创辉租售近200家上海门店,几乎全部关闭。
短短半年时间,创辉租售从名不见经传到鼎盛辉煌,再到危机重重,完成这种“过山车”式的转变。
2008年伊始,创业界面临着如中国长江沿岸的多个省份遭遇的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雪灾害般的寒潮突袭。以“全国最大二手房产中介”作为口号在房地产市场大举进攻的创辉,却几乎都在一夜之间败走麦城,如同昙花一现般,成功和辉煌瞬间烟飞灰灭。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曾经显赫一时的创辉租售如多米诺骨牌般兵败山倒。
大众舆论将其推上风头浪尖
继深圳中天置业老总携款潜逃,上海、深圳等地开有门店的房产中介创辉租售,一夜之间也关门走人。其在上海的200多家门店全部关闭,一些买房客户反映,存放在公司的买房人交付的意向金、定金、购房预付款、部分甚至全部房款不知所终,催讨无门。截至2008年1月中旬在上海、广州的数百家门店一夜关闭,东莞80家门店人去铺空,珠海绝大部分门店关门,惠州仅剩约20家门店,总部所在地深圳只剩1/3门店。
“创辉租售破产关门了!”——网上和地产界到处流传着这个说法。有媒体称,发家于深圳、自2002年创立以来便以快速扩张、有“1600多家分公司20000多名员工”、号称要做中国最大规模地产代理商的创辉租售,目前买卖客户、供应商及遭欠薪的员工聚集在创辉租售位于各个城市的总部门前讨要欠款,一夜之间该公司成为过度扩张导致资金链断裂的“典型”。
表因:资金链断裂,多米诺骨牌连锁反应
从表面上看,创辉租售是过度扩张导致资金链断裂的“典型”。
“其实,创辉租售的扩张战略很有问题,才导致了目前的困境。”业内人士普遍反映,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创辉在全国不少城市“遍地开花”,仅在上海就一下子“吃”下200多家店面的行为,让大家连呼“看不懂”。“市场是有规律的,在极短时间内‘跑马圈地’的做法不可取。”有业内人士不客气地指出。
“我们过分高估了自己的资金实力和管理驾驭能力,扩张太快,这是导致公司发生危机的根本原因。” 创辉租售集团承认,创辉大举向外扩张的做法犯了冲动、冒进的大忌。
其实在其它行业内也一样存在此类现象,市场一好,脑子就热,用疯狂扩张的方式来壮大自己的企业,但是后续的管理及资本的运作则跟不上开拓的步法,这一点在1996年的证券市场上,大家已经看得非常清楚。一时间,众多券商也是忙着增资扩股,设营业部,建新网点,一些资本过几十亿的大券商纷拥而出,拥有数百家营业部的航母级券商也是层出不穷,最后在熊市来临之时,这种盲目扩张所带来的弊端纷纷显现,伴随着新一轮的券商破产重组,这一波的大跃进才暂告落幕,但是国人骨子里的这种好大喜功的心态并没有从根本上得以解决。
内因:环环相扣,内忧外患
(1)轻视市场,盲目扩张
对自我的盲目崇拜和对以往经验的过分依赖,导致创辉在快速崛起的同时又如流星般迅速陨落的悲剧。“他的路子一开始就不太对,把自己熟悉的资本运作那一套用在经营地产中介上。”一位地产行家曾表示,“短短一个街区就开五六家店,这不是在做生意,这是在到处撒网,简直是‘以本伤人’”。
从企业创立那天起,上市就是林凤辉的目标。自2006年股市火爆,林的资金在股市中不断翻涨,他的胃口也随之膨胀。分店一天一家开,2007年初创辉已达到1000家的规模。为了尽快满足上市的要求,2007年9月刚刚进上海的创辉,一个月后就宣布同时有200家门店开张。要知道此前上海最大的二手中介才不过130家门店,而且是经过了近15年发展才达到如今的规模。可林凤辉却喊出了2008年要开到3000家的惊人口号。
林凤辉的扩张根植于对楼市异于常人的乐观。自2000年涉足深圳房地产投资之时起,深圳楼市的确进入了一个长期快速上升的通道,去年上半年深圳楼市的狂飚更让林凤辉有些飘飘然。但人算不如天算,去年七八月份以来,深圳楼市迅速走低,二手方成交量跌入低谷,创辉借助客户资金“过桥”的妙手遭受重创。同年九十月间,A股持续转弱,使得他以股市补贴楼市的安排也难以为续。
(2)内部欺骗,管理混乱
创辉租售的营销策略则让人更感到疑惑,甚至不齿。
从一开始,创辉就似乎动机不纯。“做地产中介,仅靠诚信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规模和速度。”这是林凤辉每次给新人培训时都要强调的。为了推进这一外人看来近乎狂妄的扩张大计,创辉不断利用灰色地带拓宽资金来源。“鼓励购房者将定金或者购房款存入公司帐户内”,成了创辉经纪们的基本守则,为此公司不惜向经纪们提供现金激励。在业务的开展中,吃差价、同业恶性竞争、欺瞒客户的事件屡屡见诸报端,其实这一点在业内更是公开的秘密。
有关业内人士表示,有传闻创辉租售曾挪用客户托管的买楼首期资金,通过资金延迟给付获得持续扩大店铺规模的资金来源。且一些地铺兼营炒房及炒铺,通过交付部分首期获得物业,然后再将物业转手获得其中差价。
在创辉为了实现其近乎疯狂的扩张计划时,公司内部心照不宣地将购房者的定金或购房款存入公司账户内。而所谓的“公司账户”基本都是创辉高层或大区经理的私人账户。按照华南地区地产中介惯例,每家大型中介都控制着一个按揭担保公司。这些担保公司起到中介运作“资金缓冲”的作用,创辉也不例外。创辉控制的担保公司则是林凤辉的另一个“钱袋”。当中置房产蒋飞携款潜逃之后,深圳几乎所有银行都将创辉列入高风险黑名单,创辉旗下担保公司任何担保贷款申请均被搁置,林凤辉的资金链终于到了最后断裂的边缘。
根源:环境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这种超常的发展理念与林凤辉出道之初的“股市经历”密切相关。早在90年代初念大学时,林就在股市小试牛刀且颇有成就。毕业后,还利用多年投资经验成立了一个私募基金,多方吸纳资金,代人炒股。2000年,林凤辉开始大手投资深圳楼市,但仍未放弃证券投资。多年来证券投资的成功经验,让林凤辉的思考方式和企业战略一直不同于其他中介行家。他坚信,做房地产二手市场一定要有规模和实力,谁烧的钱多,谁就能笑到最后。
从兴趣爱好引发的创业动机,从而初尝甜头很容易成为现在初初创业者的创业模式或者范本,甚至会影响其个人性格的发展。什么样的人做什么类型的生意,最后其性格也会随着企业的性质而改变。据上海中介代理机构高层表示“目前创辉租售仍在积极寻觅投资者,希冀带来资金支持和先进理念,以达到企业发展目标。”据他介绍,目前的发展形势,只是从原先的战略性布局转化成“效益性”扩张。
创辉并没有从根源探究自己失败的原因而继续在技术层面找寻翻身的机会。从股市入行,淘得第一桶金发家,林凤辉的管理模式完全按照另一种资本运作模式。股市的投机性造成创辉的管理理念是另一种风险投资。在宏观环境稳定时,风险并未完全显现,但一旦外部环境有点风吹草动,创辉的抗防御性的弱点就暴露无疑,最终兵败如山倒。
走出误区方是晴天
智慧与聪明仅仅只在一念之中。聪明的人在犯错误后会分析现象,找出具体原因,然后试图改进。就像一位工程师一样,不停调试自己研发的机器,直至各个零部件都能协调运作。而智慧的人在犯错误后则会进行自省,找出根本原因,然后有过改之,无过加勉,甚至颠覆以往重新开始。我们都明白环境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的道理,企业老板的战略思想实际上决定了一个企业的最终命运。创辉租售的企业老板未能对产品和市场作出准确的定位,对市场环境过度投机是一大战略错误;不守市场规则办事,不按常理出牌,只一味充分做大市场,发挥规模效应,这是第二大战略错误;过分追求经验主义,依赖个人成功乃第三大战略错误。故此,私营企业要想使企业健康、持续、稳定地发展,发展思想必须清、实、变。
所谓清,就是企业家必须有清晰的战略思路,从市场的切入点到产品的精准定位。当企业遭遇瓶颈的时候,首先该检核自己的方向是不是正确。可以说,很多中小企业根本没有战略。有的往往都是“誓夺第一的必胜信念”。至于从哪个方面,在哪个区域取胜,都不去加以仔细考量。有道是“思想有多远,就能走多远”,“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典型的人定胜天思想,好象只要敢想就能有产出,就有发展。
任何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都会碰到这样的发展方向问题。之所以出现瓶颈,是因为企业原有的配套资源变得不配套了。资源不配套,那就该冷静地分析,找出制约企业发展的短板,然后进行加强,或者进行一些流程再造,然后再向前跑。但是很多人总期望企业是“永动机”,完全按照自己的思路发展。这本来无可厚非,但是很多人的心态在这个时候却是很不冷静的,继而导致企业走上畸形的发展道路。
所谓实,就是指从实际出发,眼光面对现实,稳扎稳打,一步步扩充自身实力,等到自身不断强大,方可与市场主要竞争者一比高下。做服务中介的创辉租售,在发展眼光上都犯了好高骛远,好大喜功的毛病。在没有足够市场实力的情况下,想“一口气吃成个胖子”,是不现实的。企业的发展,基础总是显得尤其重要。如果不是在夯实基础的条件下谋求发展,寻找突破之道,那总是非常危险的。这个基础表现在产品、研发、营销策略、人才、企业管理流程等综合方面。
所谓变,就是企业要适时而变,因势利导,善于捕捉市场信息,稳中求变。其实,即使是一些大企业,也会有困难的时候,何况中小型的企业呢。但是最关键是在困难到来的时候,不要慌了阵脚。这个时候企业需要冷静下来,真正找到问题所在,找到突破的方法,而不能病急乱投医。或者把企业的突破寄托于外来力量以及一些所谓的能人身上都是不现实的。
极端的激进带来短暂的成功,但这种成功又把自己逼入死角,成为环境骤变的牺牲品。在市场发展与变革中,创辉租售的事件不会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做为近几年迅速崛起的一个典型企业代表,它的倒下是必然的,这种粗放型的冒进必然在严酷的市场面前领到属于自己的苦果,同时,它的倒下也是一件好事儿,至少这个企业的教训可以让更多同类行业更清醒一下,在以后的企业运营中能够吸收一下教训,避免重蹈覆辙。这类故事最大的价值在于阐明一个最质朴的道理:审时度势才是良性发展的前提。
该倒掉的就让它倒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