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班主任是班级管理者,也是领导者,同时还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而班级管理则是在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因此,班主任应当注重班级管理中的各个细节,并设计多种策略优化班级管理效果,致力于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创造出良好的班级环境。
关键词:小学阶段 班级管理 班主任 策略研究
班主任是班级这个大家庭的家长,班级管理工作涉及多个方面,班主任既要全面把控,又要注意细节。也就是说,小学阶段是学生接受学校教育的初级阶段,对于各方面事物的接受能力还有待提升,同时,小学生具有很强的阶段特征。所以,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时不能仅仅从大人的角度去思考,还需要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以求制定的班级管理策略可以符合学生的心理,并引导学生成长。因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对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策略进行研究。
一、师生沟通:注意语言
师生沟通是班级管理中不可避免的一个环节,也是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而且,并不能简单地将师生沟通认为是班主任与学生进行谈话,师生沟通需要策略,更需要注重语言。也就是说,小学生的心思比较敏感,而班主任是学生比较敬重的角色,所以,班主任的话对学生影响较大,班主任在与学生沟通时需要根据不同的沟通内容来确定自己的语言风格。
例如:在号召学生保护环境时,考虑到学生认知能力,我没有从大方面,比如维护生态家园的角度切入,而是从身边的小事入手与学生进行了沟通。具体来说,学校设立的垃圾站,每天值日的学生都会去一趟,总有学生抱怨,“不知道是谁又把垃圾倒在了外面”、“看起来脏兮兮的,还有苍蝇围着转”等等。在我说到垃圾站这个问题的时候,尤其是说到学生抱怨的话语时,学生们纷纷点头,大有再抱怨一番的势头。鉴于此,我话锋一转,说到了“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这一话题上,就像学校的垃圾站一样,如果人人都把垃圾倒进垃圾桶里,垃圾站外面就不会有脏兮兮的垃圾,校园环境会更好,大家走到垃圾站附近也不用再捂着嘴巴和鼻子。通过这样的循循善诱,学生有了保护环境,从身边小事做起的意识。由此可见,沟通语言非常重要。
二、班级建设:注重民主
班级不是班主任一个人的班级,而是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组成的班级,所以,在进行班级建设时,班主任不能一人独裁,而是应当听取学生的建议,让学生参与其中。也就是说,班级建设需要民主,班级建设是为学生而服务的,学生的建议或者看法可能会比班主任更加细致。因此,班主任需要提升学生的班级主人翁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为班级建设出谋划策。
例如:在进行班委会建设时,我没有指定班委会成员,而是进行了班级选举。具体来说,想当班委的学生可以先到我这里来报名,报名之后,学生需要准备一篇演讲稿,主要说说自己为什么想当班委,自己有什么能力胜任这项工作,并且自己当选了班委之后应该怎样做。全班学生拥有投票权,在所有参选的学生演讲结束之后,不记名投票,公开唱票。对于这样的班委会建设形式,学生非常支持,并且参与度很高,比如,有学生想当纪律委员,又想当学习委员,在报名时专门咨询了我的意见。在演讲时,有学生非常从容大方,也有学生略微有些紧张,不管学生是哪种状态,这样的演讲对于他们来说都是一种锻炼。通过这样的形式建立起来的班委会,班委会成员各司其职,其他学生对于班委会的工作也比较认同。因此,班主任需要注重民主化的班级建设。
三、家校结合:注重沟通
家校结合在班级管理中占有重要位置,是优化班级管理的重要方面。对于家校结合而言,有效的沟通是必不可少的。也就是说,由于信息的不对等,要想发挥出家校结合的最优效果,就需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比如,设立班级微信家长群,定期开展家长会,等等。班主任与家长可以就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中的表现进行沟通,并共同制定出符合学生发展的针对性策略。
例如: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生需要从小就具备孝敬父母的意识。因此,我在班级中开展了一个“我来帮你做”的活动。具体来说,活动为期一个星期,在这一个星期内,学生需要为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家长需要采用拍照、录像或者文字的形式对此进行记录,这既是一个活动证明,也是对学生的一种认可和鼓励。这个活动的开展目的以及要求我通过班级微信家长群告知了家长。对于这样的活动,家长非常支持,还建议之后多举办类似的活动。在活动期间,有学生帮家长洗了碗,还有学生帮家长洗衣服,等等。活动结束之后,通过家长反馈的活动记录,我对学生进行了表扬和鼓励。通过这样的家校结合,学生会得到更细致和全面的教育。因此,班主任需要注重与家长的沟通和协作。
总而言之,班级管理不仅需要把班级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还需要促进学生的发展,让学生感受到班级的温暖。因此,班主任需要多角度优化班级管理,从细节上让班级管理更加人性化,增加学生对班级的认同感。
参考文献
[1]任晓靓. 小学班主任管理能力提升研究[D].湖南大学,2017.
[2]王钰伟. 小学新手班主任班級管理的叙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
关键词:小学阶段 班级管理 班主任 策略研究
班主任是班级这个大家庭的家长,班级管理工作涉及多个方面,班主任既要全面把控,又要注意细节。也就是说,小学阶段是学生接受学校教育的初级阶段,对于各方面事物的接受能力还有待提升,同时,小学生具有很强的阶段特征。所以,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时不能仅仅从大人的角度去思考,还需要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以求制定的班级管理策略可以符合学生的心理,并引导学生成长。因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对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策略进行研究。
一、师生沟通:注意语言
师生沟通是班级管理中不可避免的一个环节,也是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而且,并不能简单地将师生沟通认为是班主任与学生进行谈话,师生沟通需要策略,更需要注重语言。也就是说,小学生的心思比较敏感,而班主任是学生比较敬重的角色,所以,班主任的话对学生影响较大,班主任在与学生沟通时需要根据不同的沟通内容来确定自己的语言风格。
例如:在号召学生保护环境时,考虑到学生认知能力,我没有从大方面,比如维护生态家园的角度切入,而是从身边的小事入手与学生进行了沟通。具体来说,学校设立的垃圾站,每天值日的学生都会去一趟,总有学生抱怨,“不知道是谁又把垃圾倒在了外面”、“看起来脏兮兮的,还有苍蝇围着转”等等。在我说到垃圾站这个问题的时候,尤其是说到学生抱怨的话语时,学生们纷纷点头,大有再抱怨一番的势头。鉴于此,我话锋一转,说到了“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这一话题上,就像学校的垃圾站一样,如果人人都把垃圾倒进垃圾桶里,垃圾站外面就不会有脏兮兮的垃圾,校园环境会更好,大家走到垃圾站附近也不用再捂着嘴巴和鼻子。通过这样的循循善诱,学生有了保护环境,从身边小事做起的意识。由此可见,沟通语言非常重要。
二、班级建设:注重民主
班级不是班主任一个人的班级,而是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组成的班级,所以,在进行班级建设时,班主任不能一人独裁,而是应当听取学生的建议,让学生参与其中。也就是说,班级建设需要民主,班级建设是为学生而服务的,学生的建议或者看法可能会比班主任更加细致。因此,班主任需要提升学生的班级主人翁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为班级建设出谋划策。
例如:在进行班委会建设时,我没有指定班委会成员,而是进行了班级选举。具体来说,想当班委的学生可以先到我这里来报名,报名之后,学生需要准备一篇演讲稿,主要说说自己为什么想当班委,自己有什么能力胜任这项工作,并且自己当选了班委之后应该怎样做。全班学生拥有投票权,在所有参选的学生演讲结束之后,不记名投票,公开唱票。对于这样的班委会建设形式,学生非常支持,并且参与度很高,比如,有学生想当纪律委员,又想当学习委员,在报名时专门咨询了我的意见。在演讲时,有学生非常从容大方,也有学生略微有些紧张,不管学生是哪种状态,这样的演讲对于他们来说都是一种锻炼。通过这样的形式建立起来的班委会,班委会成员各司其职,其他学生对于班委会的工作也比较认同。因此,班主任需要注重民主化的班级建设。
三、家校结合:注重沟通
家校结合在班级管理中占有重要位置,是优化班级管理的重要方面。对于家校结合而言,有效的沟通是必不可少的。也就是说,由于信息的不对等,要想发挥出家校结合的最优效果,就需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比如,设立班级微信家长群,定期开展家长会,等等。班主任与家长可以就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中的表现进行沟通,并共同制定出符合学生发展的针对性策略。
例如: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生需要从小就具备孝敬父母的意识。因此,我在班级中开展了一个“我来帮你做”的活动。具体来说,活动为期一个星期,在这一个星期内,学生需要为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家长需要采用拍照、录像或者文字的形式对此进行记录,这既是一个活动证明,也是对学生的一种认可和鼓励。这个活动的开展目的以及要求我通过班级微信家长群告知了家长。对于这样的活动,家长非常支持,还建议之后多举办类似的活动。在活动期间,有学生帮家长洗了碗,还有学生帮家长洗衣服,等等。活动结束之后,通过家长反馈的活动记录,我对学生进行了表扬和鼓励。通过这样的家校结合,学生会得到更细致和全面的教育。因此,班主任需要注重与家长的沟通和协作。
总而言之,班级管理不仅需要把班级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还需要促进学生的发展,让学生感受到班级的温暖。因此,班主任需要多角度优化班级管理,从细节上让班级管理更加人性化,增加学生对班级的认同感。
参考文献
[1]任晓靓. 小学班主任管理能力提升研究[D].湖南大学,2017.
[2]王钰伟. 小学新手班主任班級管理的叙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