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视阈下高职思政教学有效性探究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fn031641lp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国家非常重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在资金和政策方面给予了很大支持。从理论到实践,都有了一大批研究成果。然而在传统文化视阈下高职思政课教学的有效性方面,已有的研究很少,真正落实于教学过程并且开花结果者更少。如何将传统文化有效融入思政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提升高职思政教学的有效性,对高职思政教学意义重大。
  一 高职学生共性分析
  高职学生性格迥异、成绩参差不齐。他们的成长环境普遍不佳。有些父母是小商贩,整天忙于生意,无暇顾及他们;有些父母为进城务工人员,他们则作为留守儿童与老人一起生活;有些父母关系不融洽,经常当着孩子的面吵架。高职学生的父辈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个人修养不足,无暇教育孩子或者凭感情用事。这种环境长大的孩子,从小缺少人文关怀,责任感缺失,独立思考能力差,情感依赖性较强,属于很难长大的一代。虽然其智力水平不低,但是其非智力素质比本科生差很多,尤其在自我控制能力和责任感方面。
  二 高职思政课教学效果现状及原因分析
  思政课教学现状是,相对专业课,学生对其不够重视,抗拒、厌学等情绪严重。据笔者对我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进行调查发现,上课认真听课并做笔记者占5%,认真听课但不做笔记者占30%,偶尔听老师讲课者占45%,根本不听课者占20%。上课不带课本,课堂上玩手机、睡觉、做专业课作业、看小说,甚至逃课都很常见。思政课传授知识已经非常吃力,育人功能就更加难以实现。有些学生,学期末连授课老师的姓名都不知道,教学有效性在其身上根本就无从谈起。
  高职思政教学有效性低的原因很多,但是根本原因是忽视了被教育者的主体性功能。由于种种原因,导致高职学生所受人文关怀缺乏,文化自觉性差,自律意识极低,部分学生人格有所缺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上20%不听课者,其它专业课的学习效果也很差。如果不从高职生的精神和人格着手,对其进行人文教化,增强其文化自觉性和自律意识,则所有的思政教学的研究成果和改革举措,终是空中楼阁,不能将教学要求“内化于心”,更不能“外化于行”。
  三 将《弟子规》融入思政教学的尝试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弟子规》又是以儒家核心思想为基础的经典启蒙读物。它所包含的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学文的德育思想及教育理念,对今天的教育事业有借鉴意义[1]。而且,《弟子规》朗朗上口、篇幅适中,非常适合高职学生来学习和践行。我们借鉴其精华部分,尝试运用到思政课教学中,以期能完善学生人格、纠正其不良行为、提高其自律意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发挥其主体性作用。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我校思政部选取了六个专业(文科和理科各三个专业),每个专业各两个班级(一班和二班),在一班将《弟子规》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二班则按照传统方法进行教学,不融入《弟子规》及其它教材以外的传统文化内容。具体做法如下。
  1 《弟子规》进课堂。每次课前10~15分钟,用来学习《弟子规》。学习内容为3~5句经典《弟子规》内容,学习的形式为老师以故事引领,然后讲解《弟子规》原句。例如学习“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先讲解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然后讲解李白的诗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最后与学生一起诵读“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学习到一定时候,及时复习,但不强求学生背诵《弟子规》原文。小心、轻柔地引领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慢慢进入自愿的学习状态,并在不知不觉中认同和喜欢上《弟子规》。
  2 举办集体学习《弟子规》的活动。请一些对《弟子规》有深入研究的专家来给学生讲课,或者观看国学大师讲解《弟子规》的视频。例如观看台湾国学大师蔡礼旭老师的视频《细讲弟子规》。
  3 《弟子规》进班会和团日活动。在班会或者团日活动中开展“感恩父母”“克己宽人”等主题活动。让学生通过类似活动,受到启发,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进而懂得自律的重要性,形成主动学习氛围。
  4 引导学生身体力行。学完“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明确告诉学生,见到老师,应该大方给老师问好。学完“入则孝”,明确告诉学生,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让父母对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放心,是对父母最基本的孝敬之一。
  5 加强宣传。在学生教室内,安放关于《弟子规》的故事图画,或者《弟子规》的书法字帖,让《弟子规》在不知觉中进入学生视野。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融入《弟子规》后,短短一个月,即出现了令人惊喜的改观。六个班级中,有五个班级的学生,见到老师开始主动问好。两三个月后,一上课就萎靡不振的学生少了,迟到旷课的学生少了,课堂秩序明显好转。课堂由以前老师的“一言堂”,变成了师生共同的课堂,学生踊跃发言的多了,课堂参与度大大提升。到学期末,一班的学生不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成绩普遍比二班的好,其它各科成绩,均普遍好于二班。而且其早操出勤率、内务优良率亦优于二班。
  其中软件技术专业一班,由于授课老师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其对《弟子规》没有深入的研究,急于求成,要求学生必须在课堂上会背诵《弟子规》内容,并每节课检查。如果学生有不会者,常常进行言语的奚落,导致学生的不满和抵触,教学效果不佳,学生行为习惯亦无大改观。
  四 传统文化视域下高职思想政治课改革创新之建议
  通过《弟子规》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的尝试,授课教师普遍认为,《弟子规》的内容,所有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理解和接受,对育人有着不可思议的巨大的作用,能极大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弟子规》只是其中沧海一粟。优秀的传统文化育人功能强大,将其融入思政课教学,必能极大地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如果将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根据我们将《弟子规》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的尝试,给出以下建议。   1 操作上宜自下而上。心理学上有一种现象,你越明确地让别人接受一种事物,他就会越排斥。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应该从某些班级着手,悄悄地进行。以隐性教育的方式进行,让其他没有学习传统文化的学生感到好奇,然后慢慢引导其也加入学习行列,千万不可一下子大面积强行推广。
  2 过程中需持续改进。可以引入PDCA(Plan-Do-Check-
  Action的简称)品质管理循环。其不仅在质量管理体系中运用,也适用于一切循序渐进的工作。根据我们设想的教学效果,按规划、执行、查核与行动来进行教学活动,以确保教学有效性之达成,并进而促使教学有效性持续改善。以期全院形成学习传统文化、修身养性的氛围和习惯,可能得用十年或者更长的时间,并持续改进。
  3 施教者是关键。施教者,包括专职的思政课教师,也包括班主任、辅导员。施教者不光要有高的传统文化素养,还得有爱心、耐心和高超的教学艺术,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2]。要努力提高思政课老师的地位,在职称评定、岗位聘任方面减少对他们的轻视和不公平待遇,使他们乐业、爱业。我们开展《弟子规》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的尝试中,软件技术一般的教师,就是一个典型的反面例子。好的策略和想法,没有好的执行者,可能会毁于一旦。
  4 选好载体,优化形式。通过各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融传统文化于校园生活中,在日常活动中进行思政教育。在民族传统节日、重要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纪念日,结合思政教育的热点和难点,举办形式活泼的传统文化活动。还可以借助中秋节和重阳节等节日,宣传我们的民族文化[3]。经常带领学生去文化遗迹和历史博物馆,参观书法、手工艺作品等传统文化实体,使学生在生活中多多接触优秀传统文化,切身体验到中华传统文化之无穷魅力。
  总之,思想政治教育广义上是一项教育活动,是“育人”的工程。教育的本质性质乃其文化属性,文化是教育的表现形式。每个思政教育工作者应将思想政治教育置于优秀传统文化视阈下,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独特的育人功能,研究其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有效途径,使思政课成为集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为一体的丰富多彩的立体画卷,成为学生不厌倦、能从中受益终身的课程,真正实现思政课育人增效之目标。
  参考文献
  [1]杨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引入《弟子规》学习的实践思考[J].科教文汇,2012(8):25-27.
  [2]曹宇嫦﹒论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契合[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4,33(2):38-41.
  [3]张东伟.中国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7):19-23.
其他文献
“如果说本世纪头十年政府通过扩大高等教育规模,较好解决了老百姓上大学难的问题,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人民群众对更加公平地上好大学、找好工作的需求日显突出。”对于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的主要矛盾,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瞿振元在今天教育部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如此总结。  正如《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估报告》所指出的,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是一种后发外生赶超型,在高等教育实现规模扩张的同时,当前高等教
期刊
[摘 要] 现今社会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加之更加独立、有个性、有主见的“90后”学生对于“填鸭式”教育越来越不满,在这双重压力之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小组课题工作”教学模式可以很好地应对解决这一难题。笔者在对相关理论梳理的基础上,对这一创新教学模式的改革内容、关键辅助措施逐一进行详细阐述,并结合实际调查问卷对实际结果进行分析,说明这一教学模式的优势。  [关键词] 小组;课题;改革
期刊
一 高校不合格学生党员增多的原因  大学生党员绝大部分理想信念坚定,积极向上,但也有个别大学生由于党性修养不够,思想涣散,沦为不合格党员。笔者认为不合格党员增多的原因有:党组织原因——发展时追求数量,不注重党员质量;党员自身原因——党员不加强理论学习与党性修养、入党动机利益最大化思维影响;社会原因——由于大学生就业单位极大部分是民营、私企,这些企业大多不能接收党组织关系,学生只能把户口和档案挂靠到
期刊
[摘 要] “概论”课程是“05方案”实施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对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三观”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目前这门课在美术院校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以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为视角,剖析了影响美术院校“概论”课教学实效性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概论”课;教学实效性;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
期刊
一 问题的提出  在我国,高等院校不仅包括公立高校,还包括民办高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都明确肯定了民办高校的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当前,我国各大高校都在进行着教学改革。随着教育部公布了30所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建立促进教师教学发展的机构(为方便阐述,以下简称教师发展中心)。有学
期刊
一 问题的提出  特殊教育专业在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设以来,培养了大批从事残疾人研究、康复和教育的专业人员,但是随着特殊教育对象的复杂化,特殊教育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当前我国特殊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鉴于普遍反映特殊教育专业本科生不能很好适应特校一线教师工作的客观现实,各高校不断调整特殊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作为特教学科重要基础课之一的心理学课程课程设置首当其冲,根据以往资
期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积极培育以来,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1]。党中央、国务院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非常重视,并刊发了有关指导意见,将其融入到国民教育体系中。目前,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对于贯彻十八大精神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也是新时期大学生成长成才必须要做到的。改革开放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社会充满活力,同时也强烈冲击了人们的价值观念。部分大学生产生了困惑与疑问,
期刊
民族地区高校是我国高校的特殊群体,办学的主客观环境都具有独特性,民族地区大学生处在特殊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下,受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民族心理、宗教意识、宗族观念、浓厚的乡土性社会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精神情感、价值观取向、认知方式等与其他地区高校学生存在较大差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也有其特殊性。如何在教育民族地区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以加强实践教育为切入点
期刊
实践教学是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教学时效性的有效途径,加强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有利于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主阵地的积极作用。本文基于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涵义的新理解,结合我校院的实际,提出并阐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九个一”实践教学模式的主要内容及特色。  近年来,面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存在的不同程度的“失效”现象,为了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发挥思想政
期刊
日前,在上海举办的第四届两岸四地师范大学校长论坛上,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陈群列举的一组数据,让师范类教育(一般称为教师教育)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全国每年毕业的师范生有60多万人,但基础教育的师资需求只有25万人;在全国每年新入职的教师中,还有四分之一通过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的非师范类院校的综合性大学。  一边是师范生供大于求,另一边却是乡村教师短缺、就业竞争力不强的现实。教师教育,究竟面临何种困境?现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