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岸与彼岸之间问津讲坛第77期主讲人杨仲达先生侧记

来源 :藏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unfei3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与杨仲达相识于1998年仲夏,时以战士身份同入享有盛誉的军艺文学系。他来自空军驻天津某部,我则来自沈阳军区驻塞北某部。幸会于京,恰同学少年,又加之忝列军队未来作家之列,自信从此可以阔论名家,追步先贤。我俩脾气相近,他性傲岸,我性狷狂,彼此大有李杜相惜之感。
  魏公村
  1998年那个碧空如照的深秋,我辈于海淀区白石桥路34号的魏公村,开始了最初的文学朝圣。其时,早有同门前贤委身此斗斋,佳作迭出。当时全班俱着一身咔叽布的绿军装,顶着张张率真轻狂的脸,均热衷创作这门手艺,昼夜操翰不懈,竟日比拼不止。入学伊始,仲达率先在军内外刊物小试牛刀,成为我辈翘楚,君亦据此深以为负。我亦不甘殿后,稍顷作品陆续付之版牍,于是二人并辔,往往使人侧目。
  那时,我辈视野日阔,野心日涨。因就读的几乎是全天下最散淡的人文院校,文学系领导为照顾大家开夜车出战果,几乎从不严格要求限时熄灯,这令其他系的同学艳羡不已。就在绝大多数同学挑灯夜读、挥笔酣战之时,仲达已然于榻上坦腹安眠——他似乎已腹纳千古,天下几无可读之书了。其时,同学大都在关注西方文论或各种文学流派的作品,他却不以为然。他也不是不读书,但看的却是些唐诗宋词,再或是历代诗话以及笔记小说之类,往往令人起疑,这些对于写作是否可以起到直接作用?通过持久的“话疗夜晤”,我乃知仲达涉猎甚广,我所读范围和他交集颇多,亦所谓惺惺相惜之实例也。他阅读的口味甚刁,当代名家他偏爱者寡,但苏童、莫言、余华、王安忆、张承志,我们均曾谈及。他自幼喜好辞章,在北空某师政治部当电影放映员时,居住在师部礼堂的狭长斗室里,一室孤悬,室外有台,故他自诩为“得月楼”。工作之余,他倾大量时间读书,成为他青年时代重要的夯基阶段。及抵文学系之后,他反倒并不重视死学问,而把更多精力放在写作和闲逛上。
  在写作上,仲达是勤奋的,他每每大课一下,迅疾跑到图书馆的阅览室,带着一本大绿色的稿纸,伏案于巨大的长条桌上开始遣词派句,指挥纸上兵马。我们处于从手书到电脑写作的转型时期,算是最后一代爬格人。仲达所用稿纸居然是自制的,因他家里有个小印刷作坊。那种纸面光滑、格子清晰的本子,带着独特的杨氏风格,而他遒劲奔放、洒脱流畅的行楷流泻其上,有如汉拓,自带古风,每每为我辈所激赏。窃以为,鄙人硬笔书法差可自慰,与仲达书迹相比各有章法,但我于杨君常不吝赞语。出于一种偏爱,我认为他是那届文学系硬笔字写得最好的,但他却不以为然,常觉得我在打诳语。他从不用圆珠笔或自来水笔,而只用钢笔,且须饱蘸浓墨——他从不给钢笔注水,而是随手端着个墨水瓶子,这是他的端砚,置于案上,打开盖子,举笔蘸之,然后提出书写,这样往往墨水蘸多,又须甩得出来,所以在他写作时的桌椅之侧,总有串串墨迹,成为他的独特标识。
  一个字写得奔洒且写作上有怪癖的人,文章自不待言——他过于雕琢、过于奔放的文风,对自我风格形成了自戕,一如诗鬼李贺;再加之作品低产,而其又不愿意在文学圈内仰人鼻息,故而最终没有在文学之路上博得噪名,这倒不是他个人的悲哀,而实在是我的遗憾。
  嘉峪关
  我曾与仲达同游嘉峪关,那是万里长城的一个重要关隘,当时只道寻常,后来才知此番游学,一生又能有几回?那是新世纪之初,文学系毕业实习,我辈同赴西域“取经”。我在酒泉监狱武警驻监中队,仲达在武警酒泉市中队,都挂职任副指导员,但实际目的是采风,搜集监狱和驻地相关部队的素材进行创作。我于一个早春的夜晚,从酒泉监狱骑行至武警酒泉市中队,给仲达送去苏童的长篇小说《米》。这其实是一句隐喻,在孤寂的大西北,是我,给他送去了最丰富的精神食粮。我们毕业分配在即,两个平民子弟,彷徨于祁连山间,漫行于冰峰之前,勾愁于党河之侧,幽思于戈壁之腹,各自在煎熬中等待分配结果。当时我拟留某军内出版社,他拟赴某文艺出版社,然而最终都功败垂成,我们各自回到了惯于浇筑汗水捶打青春的土地。
  毕业,如同一把无情的剪刀,把全班铰得海角天涯,知交零落。我一毕业,就无可逃遁地去了苦寒的黑龙江某部,养猪种菜,爬冰卧雪,抗洪排险,烹文煮泣。仲达则在多次沟通留京无望后,在众多编辑的惋惜声中怅然去了空军驻潍坊某部。我在历经基层八年锤炼后重返京都,其中涩苦,冷暖自知。而仲达的人生,则兜转数番:从野战部队苦熬转业,卸却戎装,卸去创伤,甚至卸掉了那只蘸水的,属于青春和文学标识的钢笔。
  仲达转业到天津市档案馆,编辑《天津档案》杂志。未久他即专赴沈阳,携带他所编辑之刊物,命我阅之评之并嘉许之。那只是一份内刊,他却兢兢业业,视如己出。那是一份档案专业杂志,除刊发政策法规、专业论文之外,尚载有津门历史掌故微文,他热衷那些人物专访或档案文化之类的短章,用的是当年的文学功底,于我看来,这之于他,实在是一种“暴殄天珍”。
  仲达在留京不成,转业不允,在基层郁度五年時光之后,终于回归他的母城与故土,有了那样一份文字归属。他曾在总部文化名刊有过短暂难忘的逗留,其后的种种曲折,也未能降低他对于编辑职业的喜好,即或是一份小小的内刊。
  与我同登嘉峪雄关,凭栏吊古、酬唱人生的仲达君已然远遁,青春如电,白云苍狗。
  八里台
  后来,闻之仲达跻身津门文史界,青眼史料掌故之章,也做些个出镜讲座云云,譬如这次走上问津讲坛,这都使我大感讶异,当我偶或看到他所发的讲座图文,更惶惶然为之捏一把汗。故纸堆里探虚实,板凳要坐十年冷。因为我辈均为创作出身,虽然他也自诩胸有大道,但那毕竟不是我辈的童子功、应手器。他改头换面的姿态,他广为涉猎的领域,都使我感到惊惧。因为在我看来,他固可露一手、玩一票,但至多是蜻蜓点水而非浸淫其间。这正如乔丹固然打过棒球,科比也曾钟情绿茵场,但毕竟,篮坛才是他们灵肉的祭坛和疆场。我固执地认为,仲达转涉过多而行之不远,其缘由主要是两个:一方面是学养先天不足,出身于行伍之间,劳形于案牍之畔,所谓学问只是偶然间的电光火石而已;而另一方面,我深感不断“转场”可能对他的才华造成了无谓耗损,他更应属于形象思维的特殊创造者。   我持此说,不知仲达以为然否,于我则心坦坦焉。
  “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天津地方史研究于仲达来说是走上了歧路——依我观之,是他的某些不思进取;于他看来,则可能是完成本职,甚至已经乐不思蜀,并且完全醉心其间。
  我坚信“人过四十不学艺”之理,在这个不尴不尬的年龄,他可以说是几无卓建,亦无大块文章,仍然是就着一些小品文和豆腐干交混对饮,我在内心对他充满了不解不惑,更多的则是惋惜。
  仲达原本是早慧之人,但我目之所及却是其日渐衰微,或许将来,他可以炼为晚成之器,然而至今,我未窥其裂变之象,更重要的是,在持续接受时间的锻打之后,他,会有成型的自觉吗?
  我闻档案馆面对南开大学西南村,院外是天津市区仅存的一片小树林。此林地近八里台,是天津旧时著名的风景区,不知台上的风景今何在?这处已日益遥远的台子,虽说不大,但是对于风景来说,其实也当别有一番气象了。仲达,你内心的风景,在哪儿?
  团泊洼
  天津地处九河下梢,洼淀纵横,而诸多的洼中,以团泊洼最享殊名,这全赖诗人郭小川的一首《团泊洼的秋天》。同窗数载,我知仲达甚喜小川,我也曾无数次自觉或被迫聆听他对这首诗的吟咏,这首诗已深深镌刻进我辈青春的底座。
  不知与小川的诗有无羁牵,听说仲达远离城市,在天津市静海区团泊洼买了一栋“静庐”,这又使我讶异。这是他的思路,不为世俗所困。他从城里到城外,每天往返近两个小时,虽说不算很遥远,但却要经历一段高速,穿越独流减河——每当横越减河大桥时,往往是日升日落时分,长天红霞,溶于一水。而每到周末休息,他就不再进城,而是在书房里,躲进小楼自成一统。但他不是登楼,而是下楼,在他地下室的书房。书房有一方敞亮的天窗,可以望见铁树、丝瓜架和三角梅。他书房里的书并不多,大约未到一万册,且多为文学和天津乡邦文献。我了解仲达是不求苦读的,我辈出身于行伍草莽,信奉“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所谓文字生涯,也练达于人生的起承转合之隙。
  我切知,书房虽幽,可藏巨贾;天窗虽微,可观万象。
  一个人40多岁就怡然自处,必有他卓然不群的一面。作為同道偕行,多年来,我辈多少洞悉到一个文坛圈子的存在,也曾试图厕身其间,但后来,在和时光的面壁和对弈中,我与他都选择了退避。我居京华,因工作缘故不得不仍有丝缕之牵,而仲达则坚守寂寞之道。其实,我对他仍心怀期许,从名刊退至基层,从基层转至冷门,从冷门兼及旁门,最后又从天津卫退守团泊洼,他实在已是退无可退,也无须再退了。我固信,在临水而居背水而战的这片洼淀之中,仲达会重新走出。
  他不在此岸,他也不在彼岸,他正在中流击水!
其他文献
时光过去40多年,我仍记得第一次买巴金著作的情景。  那天,我兴冲冲地来到徐家汇,直奔新华书店。坐落在上海衡山路上的这家书店,真是气派啊!我选了一大摞书,其中当头的就有这本巴金的《爝火集》。这本书的封面就很吸引人,干干净净的白底面,套色小版画点缀其上,简洁素雅,一眼就惹人喜欢。  这是1979年,我工作的第一年,每月工资36元,兜里進账这笔钱,真有富翁的感觉。几毛钱一本的书,拎一大捆一结账,还不到
期刊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没有阻挡我收藏红色文献的脚步,一年来收获颇丰,值得回忆的事情多多,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收藏到一批文献珍品,又捡了一些“漏儿”。  新收获一批珍品大体有三种。第一种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如德文版李卜克内西著 《马克思传记与回忆》,1901年德国出版,是最早的马克思传记版本之一;1894年德文版恩格斯著《家庭、私有制和起源》,为作者恩格斯在世时出版的版本;还入手一些早期中文版马克
期刊
2020新年伊始,我就开始忙碌起来,扫描图片,跑打印店,编印稻竹斋书影录《书情依依》,作为新年礼物,呈赠师友。没想到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扰乱了人们正常的生活节奏。  疫情期间,“禁足”在家,夫人又在外地工作一时回不来,家里就我和女儿,除了安排好一日三餐,监督女儿的网课学习、做做生活杂事外,有了更多的时间读书、作文或像老农耕作般翻检平时无暇顾及的书物。  《吴宓日记》是常读常新,先前我已完整地读
期刊
资深民国版本鉴定专家陈克希(虎闱)先生,在姜晓铭兄的陪伴下,参加了第18届全国民间读书年会。听晓铭兄说,陈老一段时间身体欠佳,但接到桃蹊书院负责人傅天斌邀请,便迫不及待地准备参会,其目的就是会见老朋友。  陈老到过我家,后来又在株洲旧书展见过,这次读书年会算是第三次见面。虽然见面次数不算多,但我们时常有联络,且我对他执弟子礼,在他那里学了不少民国版本的鉴定知识。  2020年10月15日是会议报到
期刊
笔者曾在青岛的旧书市场买过9本巴掌大小的书,72开本,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有几十个品种,我仅选了9本,每本5元。  本文要介绍的一套小书,比上边提到的开本大些,64开本,是1994年4月东方出版社出版的《名士雅品小集》丛书第一辑,精装,共六种,包括张恨水的《山窗小品》、俞平伯的《古槐梦遇》、章衣萍的《窗下·枕上·风中随笔》六种。這几种书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名家名作,《闲书》《爱眉小札》《苦竹杂记》
期刊
1978 年至1990 年间我在常熟城区翁府前曾园、赵园学习、工作、生活了11 年余,对曾园、赵园的一草一木非常熟悉,并一直关注着园主的文献。刚刚读到樊昕先生整理的史资丰富的《赵烈文日记》,喜出望外。此书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近代日记文献序录、整理与研究”项目的阶段性成果,由中华书局于2020年11 月出版。整理者为文学博士、凤凰出版社副编审樊昕。他长期从事古典文献的整理与研究,有丰富的出
期刊
《安徽文学》是安徽省文联主办的文学期刊,面世于1959年1月。在此前后,它曾历经7次更名,3次停刊、复刊,在艰难曲折中风雨兼程,一步步地走来,至今已70余年了。  新中国成立前后的一段时间内,在安徽的大地上,以长江为界分别设立皖北、皖南两个行政区。  1949年12月7日,皖北地区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以下简称皖北文联)筹委会在合肥成立。  1950年6月9日,皖北文联筹委会在《皖北日报》上开设“
期刊
2020年是不一般的年份,受疫情影响,上半年居家整理老报纸,厘清集报思路,改变集报策略,下半年有限外出和办报展。盘点一年来的集报所得,赚了个盆满钵满。  笔者自1996年6月开始集报,历经普报全集、重点集报、专题集报、延伸集报四个阶段,现已收藏晚清、民国和新中国成立以来古今中外各种报纸1万余种。近年来,笔者开始思考集报如何为社会服务,如何产生新成果。  2020年上半年,笔者重点整理了搜集的浙江老
期刊
庚子初秋,我偕子赴华中农业大学报到。在西校门前为其留影时,我看着门两侧“勤读力耕,立己达人”的校训,莫名地想起邹农耕先生来。  我所在的杂志社,与郑州市书法家协会同楼办公。由于业余一起在院里打羽毛球,我与郑州市书协的王晨老师相熟。2003年9月,我奉赠新一期手抄报《我》,他阅后,向我推荐了农耕先生的《农耕笔庄鱼素》。阅毕《鱼素》,我从中挑选2002年的七则,编入《我》2003年第四期(总第二十七期
期刊
以民间契约文书、谱牒、碑刻等为主要形态的民间历史文献,随着中国近代史、中国社会史、中国经济史等领域研究体系的建立与逐渐成熟而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并与传统的传世文献等共同构成研究所需的文献资料基础。  对民间历史文献的整理,是充分发掘和利用其资料价值的前提与基础。如何对数量浩繁的民间历史文献进行科学有效的整理,是学者需要解决的先决性问题。概观近几十年来民间历史文献的整理理论与整理实际,可以说既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