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世界流殇于孤独关于

来源 :非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oudzhu4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听同事的介绍看了威尔·史密斯的新片《我是传奇》,知道这又是一部僵尸片,对于这类影片来说,我个人认为《生化危机》已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还有其他的一些都是大同小异地复制《生化危机》的模式。本来心里没报什么希望,只是因为威尔·史密斯的名气,姑且一看。但是看了以后,很庆幸自己没有错过这样一部好片子。
  个人认为这部片子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影片的切入点,与《生化危机》宏观,磅礴的叙事风格不同,《我是传奇》的切入点却找到了微观的个人。一种本来研制出来用于治疗癌症的药物,却不幸成了人类灭顶之灾的AV病毒,而这种可以通过空气、血液等途径传播的病毒使人变成了一帮嗜血的僵尸,90%的人类灭绝了。奈维尔博士成了纽约市唯一的幸存者,整个故事也就围绕着这一个人展开。而镜头一旦聚焦到一个个体上,作为社会性动物的人类就被无止境地压缩在单维的空间内,滞留在世界中的只能是一种对个人而言无尽的殇——孤独。
  
  孤独——家篇
  
  影片从一辆肆无忌惮地驰骋在城市街道中的跑车开始,满目苍凉的楼房,布满杂草的路面,横七竖八的车辆,主人公Nevdle和自己的爱犬Sam驰骋在寂静的大街上,一群野鹿突然跑过,紧接着一场狩猎活动开始了。可是当他们好不容易准备射杀时,一只母狮突然一口咬住了野鹿的脖子,紧接着一只公狮带着一只小狮子缓缓走过,Neville举着的枪终于放下,这时他的表响了,他抬头看看快要落山的太阳,这好像向我们暗示什么。Neville召唤着Sam上了车,飞驰回家。不管在路上还是家里,Neville不断跟Sam说着话,俨然把它当成了一个人,他为Sam做饭,让它多吃蔬菜,在家里给Sam洗澡时,听着乡村音乐,一副其乐融融的样子。而在这时他的表又第二次响起,这时可以注意一下Neville的眼神——充满了恐惧与绝望,随着太阳的落山,安了加厚钢板的门窗也被关上,这标志着白天光明世界的终结,纽约的夜晚地狱的降临。一人一狗睡在澡盆里,外面传来的是变异人恐怖、凄惨的叫声,Neville眼皮分明的跳动表明他显然无法入睡,也不知经受了多少个这样无法入眠的夜晚,深埋在内心的恐惧在这一刻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而映衬在孤单一人的背景下,这种恐惧又多了几分苍凉与无助。
  
  孤独——商店篇
  
  第一次看Neville逛那个空无一人的音像超市感觉很有意思,一个人自作多情的对着一帮无生命的木头model说话,看到一个身材苗条的model,甚至问counter那个girl是谁,并自问自答的说明天要和她说话。在这里导演用黑色幽默,反而更加映衬出“当世界只剩你一个人,你要让谁倾听”的无奈,当时觉得导演会在这里埋下一个伏笔来更加突出,强化这一映像。果不其然,第二天,在Neville中了变异人首领的计而使爱犬Sam感染病毒而死后,他又一次来到了这家店,失魂落魄的跟各位“朋友”打过招呼。然后来到了那个model身边,眼里含着泪花,低声说“I promise my fremd say-ing‘hello’to you today‘hello’‘hello’please say‘hello’to me……‘please sayhello to me’……”看到这里我的眼里也不禁闪起了泪花。非常佩服导演这里巧妙的煽情安排,俨然,Sam在Neville心目中不仅仅是一条狗那么简单,是朋友,是家人,是这个世界剩下的唯一可以交流的对象,这一点可以从Sam误入变异人巢穴,Neville不顾生命危险舍身相救看出来。而现在这个最后的伙伴也失去了,这个世界对他还有什么意义7如果说Sam在的时候二者还能从相互的依偎中找到一丝内心的抚慰的话,Sam的死却彻底使Neville的世界堕入了黑暗,一根脆弱的神经如何能承受得了对世界的恐惧之重?于是,这根恐惧的神经断裂了,也就没有恐惧了。狂怒的Neville在夜里对变异人采取了自杀式的报复,好像是对孤独世界的一种清算,也是对妖魔世界最后一丝绝望的怒吼。
  
  孤独——战斗篇
  
  本片中战斗场面并不很多,也不是本片要突出的重点,而且战斗中都是Neville在孤军奋战,个人认为战斗的设计也是为了强化一个人的孤独而做。印象最深的当然是最后的终结之战,面对着在变异人首领带领下的成千上万变异人的围攻,Neville显示了个人的勇敢,但同时也意味着悲剧的结束。最后的战斗是在地下实验室展开,曾救过Neville一命的Anna突然看到Neville的解药对变异人见效了,Neville重新看到了希望。他大声对着不断撞击加厚玻璃的变异人首领说:“你们病了,我有解药,我可以治愈你们”。但是对于社会功能已经退化的变异人这却于事无补。这个时候影片真正达到了高潮,最最重要的是Neville这时候的眼神,不得不佩服威尔·史密斯精湛的演技,我在那眼神中看到了一种无可奈何的悲悯,想想这些人原来都是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人类,而这时却变成了这样一些面目狰狞、毫无人性的妖怪,而他——Neville就是一直在和这样一群自己的同类在战斗着,从他个人的角度已经身心俱疲,在失去了妻子、女儿和爱犬后,他生命中和世界的最后一丝联系也断了,而他现在活着唯一的使命就是研制出解药,从他悲壮的眼神中,Neville做出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抉择,他把从实验体身上抽出的一管鲜血,交给了Anna,把她藏了起来,当Anna要拉他一块躲起来时,Neville如释重负的告诉她她来的原因就是为了带走解药。Neville起身拉开抽屉,拿起了妻子女儿的照片,眼里透出一丝温柔,然后拿起了放在旁边的手雷,用坚毅的目光正视着这群变异人,拉响了手雷,与他们同归于尽,完成了他传奇的一生。影片最后,Anna顺利到达人类最后的聚居地,靠着Neville的血清,人类得以繁衍。
  
  孤独中的希望
  
  影片中让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I can still fix this”说了三次,Neville自始至终坚信自己能够应对这一切,从他在病毒爆发时带着妻子、女儿离开,到为研制解药不断进行实验,再到正午去港湾用FM播放自己的录音“If you are out there,if anybody is out there,please,you are not alone”,——这里也浓重的渲染了孤独的气氛——他都一直抱着那么一点希望。直到Sam的死使他一度彻底绝望,所以他才向变异人采取了自杀式的报复。而Anna的意外到来让他知道了他不是孤身一人,但却拒绝承认有居留地的存在。直到将死之时,他终于看到了他一直奋斗的目标所之为何,他是看到了人类复苏的希望。所以这样看来,希望才是这部影片真正要突出的主题。
  
  冥思
  
  作为一部商业片,突出符合大众价值观的主题才是影片所要追求的目标,所以孤独于这部影片来说好像是居于次要位置的。但我却想单独把“孤独”拿出来加以讨论,也许是感同身受,也许是情感认可,我就曾经想过“假如世界上只剩下我一个人,我会怎么样?”。当时很天真地想:只要给我一个篮球,足够的唱片,以及书籍,我就可以“fix this”,现在想想,看来自己真的是有点天真了。当你整天只能对着一只狗和一群model说话,当世界自由到你可以在战斗机上打高尔夫,当你可以天天在马路上横冲直撞,一开始也许很自由,很痛快,但是这个空虚的世界也会很快填满你空虚的心。在我看来,个人世界就是真实世界的一个浓缩,而这两个世界很重要的就是强调一种不对称与差别感,这样大脑才不会对重复同样的神经信号而产生麻木,而一旦接收着一次又一次同样的神经冲动,麻木所造成的迟钝会对突然而来的刺激不适应而造成意识与行为的脱节,最终使人崩溃。孤独确实是很痛苦的,但是但凡历史上的伟人做出的事业还多是在孤独中完成的,他们是一帮有着强大性格力量的个体,能够承受常人不能承受的孤独,但就算是尼采,也曾爱过莎乐美,斯宾诺莎也有自己的朋友圈子,都不能绝对把自己封存起来的。所以很庆幸这个世界还在正常运转。但是不得不想的一个问题是,当世界流觞于孤独时,你可以拿出生命能量的几何来fix it?
其他文献
封面一句话:“告诉你一个秘密哦,周薄暮他喜欢你。”  目录一句话:  “各位观众朋友,接下来,由我——俞绵绵来表演:情书朗诵。”  周薄暮眼眸眯了眯,单手插兜,疑似微笑了。  上期提示:  主持人选拔赛上,顾心将难题抛来。俞绵绵回答完后,满场响起暧昧的口哨。一场考核,活生生成了表白盛宴。  秦唐皱眉将她拉入怀里,镁光灯光照了过来,将两人亲密的样子映在电子屏上。  一场酒局,俞绵绵正与小鲜肉热舞,某
期刊
简介:因为一场家族联姻,徐念真假装讨好富家大少简凌恒,他性格恶劣,喜怒无常,平均每天被他拆台一百次,更可怕的是,她居然没办法完全讨厌他。眼看着她谎言被拆穿,联姻就要失败,他却忽然说喜欢她?  【一】  “世界上总有那么一个人,他在身边,其实好像也不是很必要,但如果不是他,其他人更没有必要。X先生——我的不必要之必要。PS:与X先生相识的一周年纪念日,忙到完全忘了,但他居然偷偷订了餐厅。”  在微博
期刊
Waking Ashland是一个来自美国走英伦风的乐队。虽然换了好几茬成员,但核心成员San Diego一直没离开乐队。和Thirteen Senses。Keane等英伦风格乐队不同的是,虽然主唱自己也弹键盘。但却不是很抑郁,当然小忧伤自然还是有的。  2004年发表了首张EP《I Am for You》之后。于次年推出了第一张正式大碟《Composure》。开篇曲“Shades Of Grey
期刊
音乐远远早于世界上的任何物事而达到大同的境地,这便是我们常常选择用音乐说话的原因,虽然初始原因可能仅仅是因为这同一段旋律打动了不同的你与我,但归根结底还是音乐这种与普通意义之上不同的语言交流手段超越了其他的方式,同时亦涵盖了更广的意义。比如地域:当你在完全陌生的情况下接触到某种音乐,它们使用了世界语言来阐述,或者它们并没有加进人声,你很可能极难猜测得到这样的音乐来自何方,或许能够指出个大致方向,但
期刊
时间也许有狂妄的企图,即使许愿电话亭让有憾的时光逆流一次,不完整的地方依然会千疮百孔。加泰罗尼亚小孩不用再如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每天都会关注一位名叫埃里克·卡斯特的法国球员的成长,埃里克,这个白色头发的巴萨7号不再是仅仅活跃在法国人雷蒙德·雷丁和比利时人弗朗西斯·休斯笔下的漫画人物。28岁的埃里克·阿比达尔带着1600万欧元身价来到了诺坎普的球场,这个真实存在着的埃里克在2007年踏上了诺坎普的球场,
期刊
和这个世界交手的这许多年来,你是否光彩依旧,兴致盎然?  先不用急着为过个博客贴什么标签,也先不必猜想博客的主人cbvivj到底是什么身份,他可以是你在足球场看到的长发飘逸的少年,可以是在办公室的窗口仰望天空湛蓝的白领,可以是一个走出电影院后兴致勃勃和朋友讨论电影情节的路人甲,可以是一个嗜姻如命,爱猫如命,玩wii如命和看球如命的标准OTAKu,甚至,可以是在地铁里喝掉一罐啤酒后心满意足的发出一声
期刊
但凡中国的作品受到国外肯定、被贴上“国际条形码”后,才会引起国内的更多关注,文艺英雄贾樟柯如此,上海原创乐队“甜蜜的孩子”亦如此。若干年前被默默放上唱片架的第一张专辑《在街上》暗示他们初涉世事的风尘仆仆,当下的新专辑,《水》却十分高调,围绕这张新专辑的方方面面,无不谈及他们获得的国际赞许,例如成为戛纳音乐节杂志的封面人物,吸引曾挖掘Ramones、The Cure的经纪人Seymour Stein
期刊
可能记得这辈子渡的第一座桥?这样飘渺的设问到底是难倒所有的人。怕真是走的桥比走的路要多,桥作为一个建筑物,比起实在的路来说,天生多了一份空中楼阁的意味,但正是如此的意味,踏实地走在路上的时候,冷不防的会对桥想的不行,看着眼前直路没有尽头地延伸,直到在地平线的距离里消失,桥的需要就变得迫切起来。没有实验证明,这是大脑皮层里第几道工序的摩擦所产生的效应,反正离奇得可以称之为白云对天使的回响。  钥匙。
期刊
冬季结束前的某个晚上,我和朋友在一间干燥缺水的旅店里生闷气。身后的单人床上横着一只丧失了行动能力的醉鬼。酒吧打烊前,他把自己灌了个稀烂,然后不容我们反应便一头扎进密实的昏睡。我们不得不把他架到旅店,然后面面相觑,耷拉着脑袋暗示自己这个诡异的夜晚不是真的。直到天亮我们也没能让自己更舒服一点,反而不断下沉,变得提心吊胆筋疲力尽。  《玻璃城堡》(The Glass Castel:A Memoir,Je
期刊
采访手记:我相信几乎每个喜欢PK14的人都被他们或多或少地影响过,也许都在关着门的房间里思考过三个蓝色的月亮究竟代表什么,或者和爸爸妈妈讨论过他们的时代究竟在什么地方。对于乐队的核心杨海崧来说,或许还无法用简单的语句定义概括他,我能做的只是记录。忠实地记录也许是让读者了解他的最好途径,也是表达尊重和喜爱的最好办法,而对于PK14马上要在兵马司旗下发行的第四张专辑,期盼着它会开启公共王国的又一次美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