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开内寮古村的神秘之“咒”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_77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寮是座古村,坐落于福山之上。
  我们村在山脚下,与内寮隔着一条寿溪。福山陡峭林密,云遮雾罩,内寮近在咫尺却像远在天涯,我与它隔溪相望了五十年,从不曾造访过,只因心里有一种情绪。这种莫名的情绪源于小时候大人的吓唬:“不听话送你去内寮。”大人的这句吓唬之语,我不知缘由却也任它如同“咒语”莫名其妙地紧箍了我半个世纪……
  解开我“禁咒”的,却是这座山村里的一尊神祗。
  内寮村有座娘妈官,官里有一尊掌管人间生育的“注生娘娘”,慈眉善目,朋友说,那就是注生娘娘——陈靖姑。
  探访内寮之前,我先拜访了几位长者,恶补知识后才明白,陈靖姑生于唐大历二年,闽西南大田人,祖上世代懂医术,有一年家乡久旱,陈靖姑不忍黎民受灾,不顾自己身怀六甲,坚持祈雨导致难产,临终前发愿,死后将继续救护妇女儿童。民间传说,陈靖姑屡显灵验,剑斩白蛇,驱瘟疫,求子嗣,护佑生灵……宋淳祐年间始封“顺懿夫人”,明清两朝封“通天圣母、顺天圣母、天仙圣母……”陈靖姑喜欢水,于是,人们在临水处建官,祀奉注生娘娘,因而各地的娘妈官又称临水官。眼前这条无名小溪,流水欢腾,注入寿溪,这溪水应该是注生娘娘祈得的雨水吧。
  临水娘妈信仰迅疾传遍,许多地方都有分灵。我诧异的是,在那交通不发达的古代,娘妈信仰是怎样在一千多年前传到这个山坳的?早期的内寮村多姓氏聚居,到了清朝中期,娘妈官圮毁后,村子逐渐没落,各个姓氏走的走,散的散。
  不过,当地人知道他们宗族的繁衍过程。唐朝时,泉州紫云黄始祖黄守恭(629-712)献桑田在府城泉州建开元寺,留下“他乡即故乡”的遗训,遣散五子奔赴南安、惠安、安溪、同安、诏安等地,逢“安”安家,这个传统一直延续下来。
  清嘉庆年间,黄德溢就这样带着一家人从坑柄搬到南安水头内寮安居,经过200多年的繁衍生息,黄氏在内寮竟然发展到近千人,其他没有走的姓氏相信这就是风水,为求兴旺发达,纷纷改姓黄,壮大了家族。
  相信风水的还有一个人,据说他是清朝中期的颜姓高官,为图世代兴旺,派人四处寻找风水吉穴,后来相中内寮娘妈山,听到村民说这是临水官,高官以为是水尾官(村子的境主宫大多这样叫),在这位高官的眼里,一个村落的境主官是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便令士兵拆毁庙宇,为自家建造墓园。古语常说“宁拆一座庙,不毁一桩婚”,但颜姓高官把这句民谚理解错了,这不是说庙宇可以随便拆毁,恰恰说明拆寺毁庙后果严重。果然,颜氏族人每年来娘妈山墓园祭祀后,回去就有三四人莫名其妙死去,经不起这样的折腾,颜氏族人只好将灵柩搬迁回去,留下石柱、石狮子和墓碑等四处散落。据村民黄文来说,重修娘妈官时,这些墓葬遗物统统埋在石阶下。
  近年来,不断有外地的善信来娘妈官遗址祭拜。于是,黄氏族人决定顺应民意,重修官宇。石柱、力士、瓷龙、陶虎、瓦当,望着这些精美绝伦的出土文物,村民惊呆了,赶紧请来泉州市文保专家,一番鉴定,确定这些文物符合宋代建筑特征,撑起石柱的石础竟有一米见方,可以想象当年官庙规模是何等大气恢宏。
  拜谒娘妈官时,邂逅我的两位小学老师黄建设、黄清廉,四十多年后再见恩师,并且相互认得出来,回忆求学当年的往事,那种激动心情难以言表,老师热情邀请我们到家里小坐。
  我心里惦记着内寮“土楼”,老师说,那是内寮的古厝,严格地说应该叫石楼。这是一座独特的石建筑,占地1500平方米,写就一段辉煌的历史。走近一看,石楼的墙体由不规则的块石筑成,每一块石头都约有几百斤重,都是山上順着溪流滚落下来的,未经雕凿。建筑这样的石楼需要大量的人力,主人黄树广是一世祖黄德溢的孙子,那时的黄氏一族人丁稀少,怎么能够盖起如此大的房子?老师说,古时候,为了生火做饭,远近的乡民都要到内寮来砍柴割草,黄树广好客,总是提供茶水饭菜,乡民饱餐之后都会帮忙抬几块石头,就这样日积月累,垒成这座两层高的石楼。
  由于那个年代土匪猖獗,枪眼、观察哨都有标配。石楼守在村头,防水、防火又防盗,简直是一座易守难攻的碉堡。石楼不仅设计巧妙,又不失文化内涵。土楼门额上有一青石白框的匾额,上书“水送山迎”,乃乾隆壬子科举人黄仕葵手笔,字体刚劲有力,旁边刻有一行小字“嘉庆十七年荔月”,清楚明白地表明石楼建造的年代,独特的文字既描述石楼的地理风貌,又显示主人好客的个性,不得不佩服主人独到的眼光和超前的别样思维。
  在内寮,我们还看到黄氏先人的两座兄弟古厝:一户门前铺石砖,门额挂“副魁”匾额;一户门前铺红砖,挂“文魁”匾额。出砖人石的墙体尽为闽南“皇宫起”风格,以彰显两位主人的身份地位。侧墙上,每一块横砌石头的周围都有六块石头环抱,这是古时候民房的顶级设计“梅花砌”,这样的墙体不仅坚固、美观,更有独特的含义。与老师一番交谈后,我似乎理解了主人的良苦用心,读懂了留在墙上的密码。如果说房子面墙出砖入石,寓意百子千孙;那么侧墙的“梅花砌”更像是一道家训,主人想以这种方式告诫后世:“兄弟同心协力,犹如五指攥在一起,拳头的力量总是强于一根手指。”于是,这种古厝便升腾为家族的图腾,注入文化基因,主人想用这样的设计传承文化,铭记乡愁。
  石楼、水送山迎、梅花砌、注生娘娘,半个世纪的回眸,我鼓起勇气上山,终于解开我的“禁咒”,阅读内寮,我只不过揭起古村神秘面纱的一角……
  责任编辑:黄艳秋
其他文献
一  七岁上学时,我懵懂无知,跟着兄长稀里糊涂到学校报了名。  我们寺沟小学是三年制,校园有二亩大,圈着土围墙,三间土坯房,两间房里是二、三年级复式班,一间是一年级。老师王立坤是本队人,一米七八的个子,皮肤黝黑,眉毛浓密,目光如炬,学生都畏怯他。学校就他一个人教学,没有办公室,他时常板着脸,不苟言笑。据说王老师是师范肄业。上师范时,他家里没劳动力,非常穷困,家里没钱供他上学,硬被父母叫回来劳动。别
期刊
炳三奶奶实在太老了,她哪儿都没有病,又哪儿都有病,如同一部运行了近百年的机器,所有的部件都磨损老化了,这台机器完全是凭着生命的惯性还在蜗牛似的爬行,随时都有可能戛然止步。  炳三奶奶静静地躺在陪伴她大半生的精雕细镂、漆皮斑驳的宁波床上,她的神情看上去极安详,全无一丝半毫对于死亡的恐惧,似乎还有几许对未知世界的期待与兴奋。炳三奶奶这回执拗地拒绝了孙子爱国要送她去医院的恳求,炳三奶奶说,我该走了,早该
期刊
河口镇地理方位上位于徽州与池州之问,往东北方向是池州、铜陵和芜湖等沿江城市,往西南去是徽州,在地域上,深受徽州文化影响。  老何家从祖上懋德公自中原迁居至此,已历经十八代,从宗谱上的记录来看,也并未出过一两个拿得出手的达官贵人,即便是老何自己,经常炫耀的也不过是大清光绪年间,老何的太爷爷曾经在广阳府乡试上得过第七名,因而也有了秀才这么个尊称。但也仅止于此,后来到老何爷爷、老何父亲和老何自己,都是标
期刊
因为要从云南威信拉一车微菜到四川的江油,所以那天晚上就没有睡觉。拉货的司机要求要十二点才走,我就一个人在货车那儿守着货车装微菜。夏初的深夜多少有一点儿清冷,没有早起的鸟儿叽叽喳喳,一个人站在没人的昏暗街巷。人生难得一静心,生活因为安静而美丽,岁月因为安静而丰盈。透过昏黄的路灯突然发现天上居然还有一个发霉的半月正静静地挂在天上,想努力地寻找一颗星星,最后还是失望地摇摇头。  微菜,是一种名贵的天然野
期刊
久居江南,每逢五月知梅雨。今年的梅雨季节如期而至,开头几日,雨丝纷纷,内心甚是欢喜。喜春风渐暖,柳花飞扬,更兼一把油纸伞的典雅,恍惚自己便是那一袭走在江南烟雨巷中的女子。举手投足,眉眼尽在柳条之间,颇有些乐居江南的自得和享受。但若是一连数月,不见阳光,也不见曦月,梅雨就这样恣意汪洋,连天接地。不知是因为缺少了紫外线的杀菌,还是自身免疫力的缺失,又或者是教书工作的压力,在纵横的雨水中,我的身体发生了
期刊
新居有明晰的格局,三室两厅带厨卫。这个“三室”里,就有一间12平方米的小房间,设计格局明确指定是书房。当初看房时,我就在这块地站得最久,脑子里开始浮现书房的美丽蓝图。  我首先自己设计了一张书桌,而舍弃了市面上流行的时尚书桌。在没有门窗的那面墙,我让木工做了个长十米,宽一点五米的书桌。我说了半天,木工师傅搔着脑袋想了半天,也没搞清这么大的书桌是裁缝师傅的工作台还是白案师傅的案板。我告诉他,按扩大的
期刊
有一个巢,安放着纯真岁月里所有的快乐,它的开口,就是家的方向。  戴着黑网面具,身着黑罩衣的外公,开始在后院的一排蜂巢前,查看六个蜂巢里的蜜蜂,是否已归巢。末了,坐在木讷的圈椅上,眯着眼睛,叼着水烟瓶,两腮有力地瘪进去,咕噜咕噜长吸一口,干裂的唇侧,两个括号一样的法令纹立刻消失,仰头,再从鼻孔里喷出两道青烟,法令纹又变戏法一样出现,这日子惬意得连那夕阳也赶紧躲到了西山后,不想扰了老汉的清幽。  我
期刊
那时的双流县,没有湖,少船,也穷。  旧时,川西坝子流传有一首童谣:“金温江,银郫县,叫花子出在……”这话,双流人听了扎心,但有啥办法呢?农耕时代,有好田才有好生活。而双流地处成都平原的南部,用水的时候没水,不用水的时候却来了洪水。所以,自清朝以来,双流一直被归为“下五县”之列。要在这土地上,靠一把锄头挖出一份好日子,难啊!  老张高中读完一年,刨完生产队最后一垄洋芋(土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还
期刊
十九岁,我成为一个孩子王,在那个大山沟里,我窝了十年。  十多个外地分配去的青年教师,在那个狭窄的巴掌大的地方,一个自成一统的小社会,苦闷、压抑自不待说,不知道出路,也看不到希望,只能坐愁红颜。有人爱上麻将,有人爱上读书,有人娶妻生子,有人谋划远走高飞,我对着方格稿纸,向天向地倾诉我脑袋里的“怪东西”。  欢乐也有,多集中于下半年,节多、假多、福利多。深秋或初冬,收获季节,厂里会有大卡车去山东烟台
期刊
二十年多前,我从辖属林业部的西北林学院毕业,分配到南阳地区林技站工作。当时社会上还不重视生态建设,林业的地位不高,是比较边缘化的单位。有句顺口溜很形象地描绘出林业人的尴尬地位,“远看像要饭的,近看像卖炭的,仔细一看是林业站的”。  地区林技站位于市区文化路南头,不太宽阔的大门旁,挂着一块白漆黑字的木板,竖立写着:“南阳地区林业技术指导站”。我在西北林学院上学时,学的是经济林专业,单位领导让我师从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