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S缺陷症致儿童肺血栓栓塞症一例并文献复习

来源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gdunpi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蛋白S缺陷症(protein S deficiency,PSD)致儿童肺栓塞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

方法

分析吉林大学第一医院1例PSD致儿童肺栓塞的临床资料。检索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Springer Link、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建库至2018年5月以前收录的论文,对PSD致儿童肺栓塞的病例进行文献复习,总结其临床特点。

结果

本例患儿因肺炎入院,入院后出现右下肢深静脉血栓合并肺栓塞,经检查后发现存在PSD,予抗凝治疗后好转出院。文献检索既往国外共报道相关病例4例,国内尚无报道。

结论

PSD致儿童肺栓塞十分少见,病死率高,早发现后予合理治疗及指导,可提高存活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其他文献
儿童血栓性疾病的发病率远低于成人,但近年来在危重症儿童中血栓性疾病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儿童常见的血栓性疾病包括:静脉血栓疾病、动脉血栓疾病、血栓性微血管病。各类血栓性疾病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有较大差异,但均涉及促凝血和抗凝血之间、纤溶和纤溶抑制之间的失衡。传统凝血标志物和近期发现的凝血分子标志物能客观反映机体促凝机制的激活、抗凝的启动、以及纤溶活动的强弱。充分、合理认识儿童各种凝血标志物的变化,有助
目的探讨含钙置换液简化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儿童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CVVH)局部枸橼酸抗凝(regional citrate anticoagulant,RCA)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先天性心脏病术后RCA抗凝CVVH共20例患儿临床资料,分为两组,传统组:无钙置换液配方12例,改良组:含钙置换液8例。比较两组患儿C
腺病毒是儿童时期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因,重症腺病毒肺炎常发生于婴幼儿或免疫功能障碍的人群,6月~2岁为高发年龄。临床症状以高热、面色苍白、精神差、呼吸窘迫或喘息等为主,发热可持续4~7 d或更长,肺外严重并发症以心血管和肝功能障碍常见。症状类似于重症细菌感染,但抗生素治疗无效,病死率高。急性期影像学以肺部非对称性渗出病变、部分渗出融合与间质气肿为主。但快速识别腺病毒感染仍然是临床的难点,采用多重巢式
PICU危重症具有深静脉血栓栓塞(DVT)和肺栓塞(PE)的高风险。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中心静脉导管、外科手术及外伤、卧床与制动、某些药物的使用(如血管加压素)等是DVT和PE发生的高危因素。儿童支原体感染所致DVT与PE是新发现的临床问题。D-二聚体是DVT重要的初筛指标,超声多普勒作为首选的确诊性检查,而静脉造影是诊断DVT的"金标准"。针对高危因素监测、预防和早期识别DVT/PE的发生是近阶
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住院患儿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s,CVC)和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之间中心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entral line associ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s,CLABSI)与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
目的探讨甘肃省东乡县与兰州市的东乡族和汉族小学生铁代谢指标与智力发育的相关性。方法在甘肃省东乡县和兰州市既有东乡族又有汉族儿童的两所小学中,随机分层抽取6~11岁小学生396名进行静脉血采集,分析血常规及血清铁代谢指标,比较不同民族和地区小学生的铁代谢指标。符合缺铁性贫血(irondeficiency anemia,IDA)诊断标准的小学生纳入贫血组,背景资料相似的健康小学生纳入对照组,使用中国-
目的总结儿童高血压急症临床特征和诊治经验。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以2007年1月至2017年1月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住院诊断为高血压急症的患儿为研究对象,进行诊断复核,并对其病因、临床特征以及治疗转归进行分析总结。结果高血压患儿共289例,13例患儿符合高血压急症诊断标准,占比4.5%。13例患儿均为继发性高血压,其中肾性高血压9例。12例患儿以高血压脑病起病,1例患儿以急性左心衰竭起病,其
目的分析我院使用美罗华治疗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病例资料,为美罗华治疗过敏性紫癜提供一定的治疗经验。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就诊于我院的以腹痛、呕吐、消化道出血为主要症状,且急性期使用过美罗华治疗的4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回顾分析其临床表现、治疗过程及缓解情况。结果4例过敏性紫癜患儿急性期应用美罗华治疗3 d内消化道症状均完全缓解,皮疹较前消褪,关节症状消失,均于1周内好转出院,且
目的总结PICU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IFI)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PICU住院的IFI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标本真菌培养阳性患儿179例,其中IFI患儿49例。男23例,女26例,平均年龄(3.87±2.42)岁。47例患儿存在基础疾病。阳性标本中肺泡灌洗液/痰培养36例,血培养14例,尿培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