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街,长街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song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出生在这一条长街。
  很多年前,我的曾祖父只身从更为遥远的农村迁来长街,他耗尽了心血和财力,在长街建起了规模不小的榨油坊,一生乐善好施,勤勉持家。曾祖父在家排行第四,人称“詹四爷”。家业传到祖父手里,遇上兵荒马乱,家道逐渐衰落。到了我父亲这辈,兄弟姊妹众多,又不善于经营,生活陷入了困境,为了生存,长街上几重的祖业相继被变卖,兴旺富庶的詹家榨油坊最终销声匿迹,只留下了一个空空的名号。我也是偶尔听母亲讲祖上的那些事,便用心记下了。
  长街住的大多是小作坊式的生意人家,他们和我的祖辈们一样靠着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手艺生活。每天早晨,当暮霭还未散去,星光还在昏沉,长街上的人们就已经忙开了。一家店铺的门板“吱吱呀呀”地开了,接着家家户户的门板声随之响起。孩子们还在熟睡,男人都忙着早市的准备,女人们则烧火做饭,喂猪喂鸭,灶膛里的柴火“噼噼啪啪”,铁锅里冒着泡的米汤香飘四溢,长街的上空炊烟袅袅……等到晨曦微明,长街上的人渐渐多了起来,这里是南来北往的必经之路。长街的上街往北去通向更多不知名的村落,长街的下街往南是人们连接外界唯一的通道。这里有自然的集市,有古老的唱戏的台子,乡政府就设在附近,每到赶集的日子,长街上就会热闹非凡,各种各样的农产品汇拢到了集市,进行交易。他们来得早,也散得快,到午后就已经人去市空了。而平时,长街上的人并不多,他们在各自的门铺里候着,等待着那个能让他们生意开张的客人,而那才算是一天的开始。
  我家对面的宋家,是长街上为数不多的不靠生意而活的人家。她家的男人和我的父親一样为了生计外出当学徒,学成以后留在那里当了工人,按规定一个星期或者更长的时间才能回家一次。因境况相似,两家人走得更近。母亲是个温和而隐忍的人,宋家阿妈是个直爽乐观的人,她们相处就像姐妹一样,直到我们离开长街。那一年,我在外地听说阿妈意外摔倒,我和母亲急急忙忙赶去医院看她,她拉着我的手,眼泪一刻不停地流下来。我8岁离开长街和母亲去投奔父亲,记忆中每次回长街和她相见都是这样的场景,她拉着我的手,我握紧她的手,眼泪滚烫滚烫地落下来,她总会哽咽着说:“这孩子想家了。”她是看着我出生长大的人,我总记着她额上深刻的皱纹。有一次她跟我说:“霞,等你长大了,买个烙铁,就能将阿妈的皱纹熨平咯!”阿妈这一辈子活了91岁,她是笑着走的。
  长街上的营生大多于我都是模糊的,比如打铁的、做木匠的、做笤帚的,开裁缝店的,我似乎从来没有进去过,我看着他们从早忙到晚,很少有停歇的时候。
  夏天的太阳从来不对一切生命做人情,即便是那些需要庇护的弱者。天上终日没有一丝云,地上的灰土发着光,长街上那些袒露的青石板被烤得像要燃烧似的。到了傍晚,人们将竹床搬到长街上,用四根棍子扯起一张蚊帐,女人和孩子睡在里面,男人们则一把蒲扇,一根蚊香,躺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睡到天明。
  夏天最有趣的,是听书。晚饭刚过,铁匠家的门口便挤满了人。说书的先生着长衫站在人群中,鼓槌一落,一部《隋唐演义》被他演绎得犹如身临其境一般,那些经他渲染的场景,惟妙惟肖的声音,以及跌宕起伏的情节,我在夏夜几经被吓到梦魇,但勾起的好奇却又欲罢不能地想再听第二天的下回分解。
  头上绾着髻,小脚走路的老阿婆不是这个时代的人。传说她是晚清的富家小姐,这一点似乎谁也没有异议,单凭她能识文断字,就足以证明她不是个一般的人。她不爱出门,她和一直生病的儿媳住在长街。成天坐在阴暗的堂屋,白日里打着瞌睡,阳光被她决绝地挡在屋外。我从未真正看见过她的眼睛,她的眉目总是低的,她的脸像一片风干的树叶,谁都看得出来她的人生摇摇欲坠,但她一直坚持着,人们每天看着她的门准时打开,新的一天在她断断续续的喘息声中又重新开始。
  阿婆坚持了很多年,她的儿媳先她而去了。当我在后来的某一天知道她于一个冬天的晚上一个人安静地离开了的时候,眼前瞬间浮现出那间冰冷的屋子和模糊成一团的孤独的影子。
  阿婆在的时候,长街似乎还停留在过去与现实的边缘。阿婆走了,长街似乎才从遥远的梦中醒过来。
  但是,长街的冬天还是美的,甚至是活跃的。
  雪一下,长街就不再只是灰色的了,那些高高低低、老旧的房子被雪掩盖着,显出棱角分明的气势,家家户户的屋檐下吊着大大小小的冰凌,雪白得耀眼。人们拢着手,提着暖炉在家过冬。孩子们学校放了假,在雪地里堆个雪人,即便是脸冻得通红,小手冻得肿起来,大人们也不会过于强行干涉。
  这时候,长街比任何时候更需要阳光,因为年要来了,进入正月,长街便早早晚晚响着鞭炮声,一刻不停。大人们像陀螺似的忙碌着,孩子们刚开始还新鲜地凑着热闹,跟着就疲了、累了、烦了。倒是正月十五的花灯能激起长街的沸腾,夜色还未来临,人们就迫不及待地提着花灯从四面八方汇集到长街,长街瞬时成了一条星河。小孩儿喜欢斗灯,看谁的灯别致、新奇;大人们喜欢赏灯,看谁家的灯做得好,第二天消息立刻就传遍了长街。灯不出色,小孩儿不依,大人也不会甘心,因为还有机会,篾匠铺是做灯的行家,不出几个时辰,新的灯笼又会出现在长街上。这几天,长街上谈论的都是灯,买卖的都是灯,忙碌的还是灯。
  天气虽然还是冷得透骨,但春天就要来临,趁着这个空子,长街会请来唱戏的班子,热热闹闹地再闹上一阵子。
  责任编辑:青芒果
其他文献
有一个巢,安放着纯真岁月里所有的快乐,它的开口,就是家的方向。  戴着黑网面具,身着黑罩衣的外公,开始在后院的一排蜂巢前,查看六个蜂巢里的蜜蜂,是否已归巢。末了,坐在木讷的圈椅上,眯着眼睛,叼着水烟瓶,两腮有力地瘪进去,咕噜咕噜长吸一口,干裂的唇侧,两个括号一样的法令纹立刻消失,仰头,再从鼻孔里喷出两道青烟,法令纹又变戏法一样出现,这日子惬意得连那夕阳也赶紧躲到了西山后,不想扰了老汉的清幽。  我
期刊
那时的双流县,没有湖,少船,也穷。  旧时,川西坝子流传有一首童谣:“金温江,银郫县,叫花子出在……”这话,双流人听了扎心,但有啥办法呢?农耕时代,有好田才有好生活。而双流地处成都平原的南部,用水的时候没水,不用水的时候却来了洪水。所以,自清朝以来,双流一直被归为“下五县”之列。要在这土地上,靠一把锄头挖出一份好日子,难啊!  老张高中读完一年,刨完生产队最后一垄洋芋(土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还
期刊
十九岁,我成为一个孩子王,在那个大山沟里,我窝了十年。  十多个外地分配去的青年教师,在那个狭窄的巴掌大的地方,一个自成一统的小社会,苦闷、压抑自不待说,不知道出路,也看不到希望,只能坐愁红颜。有人爱上麻将,有人爱上读书,有人娶妻生子,有人谋划远走高飞,我对着方格稿纸,向天向地倾诉我脑袋里的“怪东西”。  欢乐也有,多集中于下半年,节多、假多、福利多。深秋或初冬,收获季节,厂里会有大卡车去山东烟台
期刊
二十年多前,我从辖属林业部的西北林学院毕业,分配到南阳地区林技站工作。当时社会上还不重视生态建设,林业的地位不高,是比较边缘化的单位。有句顺口溜很形象地描绘出林业人的尴尬地位,“远看像要饭的,近看像卖炭的,仔细一看是林业站的”。  地区林技站位于市区文化路南头,不太宽阔的大门旁,挂着一块白漆黑字的木板,竖立写着:“南阳地区林业技术指导站”。我在西北林学院上学时,学的是经济林专业,单位领导让我师从工
期刊
内寮是座古村,坐落于福山之上。  我们村在山脚下,与内寮隔着一条寿溪。福山陡峭林密,云遮雾罩,内寮近在咫尺却像远在天涯,我与它隔溪相望了五十年,从不曾造访过,只因心里有一种情绪。这种莫名的情绪源于小时候大人的吓唬:“不听话送你去内寮。”大人的这句吓唬之语,我不知缘由却也任它如同“咒语”莫名其妙地紧箍了我半个世纪……  解开我“禁咒”的,却是这座山村里的一尊神祗。  内寮村有座娘妈官,官里有一尊掌管
期刊
老家有句俗话:“大的妖,小的娇,中间的是个烂草包。”我上有一个姐姐,下有一个弟弟,别无选择地,就成了父母眼里的烂草包。  生姐姐时,因是头胎,且未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父母没有为是儿是女操过多的心,姐姐很矜持地折腾了两天才出来,母亲虽然精疲力竭,仍沉浸在初为人母的喜悦中。母亲也有心情把这个小女孩儿收拾齐整,还弄点儿头绳、头花啥的点缀点缀,到肚里有了我,就很在意是儿是女了。母亲在田间劳作时突然阵痛,总结
期刊
一  哦,真的是褒姒。在相遇那一刹那,我脑海里最先冒出来的竟是唐人胡曾那首诗:“恃宠娇多得自由,骊山举火戏诸侯。只知一笑倾人国,不觉胡尘满玉楼。”就因这首诗,成语里多了个“一笑倾城”。穿越朝代更迭,任凭斗转星移,褒姒依然还是那么妩媚,那么美丽,那么仪态万方,那么楚楚动人。难怪能叫一个号令天下的帝王失魂落魄,能叫一个叱咤风云的霸主为她甘心奉上江山社稷。  只是她的眼有点儿迷茫,怕是受过太多的惊吓;她
期刊
天色渐却明亮。做早餐,续听姜戎的小说《狼图腾》。草原狼群协力且有计划地围猎,大肆啃噬草场的黄羊群,其非凡策略与惊心动魄的过程,听来不能不使我深深惊叹于狼的智慧,和自然界里生态链的精妙与神秘。成吉思汗雄霸草原的大刀、铁蹄、马鞭里,有多少源于草原狼的启示?  “布——谷——”徐涛沉静从容的朗读声中,忽然飘进这不甚清晰而又熟悉动听的鸣声。呵,布谷吗?一种常为我所惦念并向往的声音。回荡在清寂早晨的布谷鸟叫
期刊
舅公曾是村里的巧手,能做木工瓦匠,也会做细致的锔活儿。农忙时节,舅公家的门前总会堆满鸡啄碎的小瓷碗,孩童闹破的百字千孙碗,还有磕磕绊绊陪伴着村人喝水吃饭的饭碗。  村头巷尾,没有哪只碗不被舅公粗糙的大手抚摸过,找碴对缝,然后细细画上点记,之后便是反复枯燥地锔钉,“叮叮叮叮”舅公手下的小锤如同一只夜间的黄莺,泠泠的歌声从瓷碗上漏出来,成溪成河,澹澹地荡到了远方。  幼时的我最爱坐在一旁的门槛上,瞪着
期刊
我80多岁的外公,一到他生日那天,他就出门不回家,不想儿孙们给他过生日。我也躲生,而且从25岁起,就逃避生日,从那以后没有庆祝过一个生日。  不知道造物主是偏爱女人一些,还是偏爱男人一些,对于女人的容颜,似乎给予更多,要求也更多。从小就听着农村最通俗的一句话长大——女人三十豆腐渣,后来读了《葬花吟》里的“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加上黛玉命运的悲剧,让年纪轻轻的我对年龄蒙上了一层阴影,甚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