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景莫测

来源 :经济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e_j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在这个弱肉强食和快速发展变化的世界经济中,规模似乎日益成为出奇制胜的法宝。近两年来风起云涌的兼并浪潮可以说是这样一种理念的现实反映。然而,事实是否真的如此呢?《经济学家》杂志最近一期的文章分析表明,答案可能是否定的。至少就金融界而言,组建规模巨大、多元化经营的金融机构的努力与其说是行业发展方向的标志,不如说是在发展道路上出现的一个偏差。
  
   形势严峻
  
   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人们可能会期望大银行只是遇到了一点小挫折。然而事实是:日本规模最大的一些银行已经在不良贷款业务中损失惨重,以任何一种合理的标准衡量,它们中的绝大多数都应被关闭;欧洲的许多银行业“巨人”也在俄罗斯和东亚地区受到重挫;美国的一些超级金融机构,包括美洲银行、信孚银行(BankersTrust)、花旗银行及共和银行的盈利额也大幅下降,有些甚至出现了亏损,这主要是因为它们在新兴市场的投资、向套利基金提供持续贷款以及在债券和金融衍生产品方面的风险投资都出现了亏损。
   更糟糕的是,由于世界金融市场持续动荡不定。银行的委托人正在推迟发行新股及公司债券或实施公司接管的计划,这又威胁到了投资银行的生存。总之,大多数银行已陷入困境,尤其是那些最近进行了合并的超级银行。
   这种形势极具讽刺意味。1998年6月,瑞士银行和瑞士联合银行合并为新的瑞士联合银行(UBS),其1997年底的总资产达6900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一。然而,仅仅4个月后,新瑞士联合银行的地位就受到了挑战,1998年10月美国第二大银行,花旗银行与业务范围函盖财产保险和共同基金的旅行者集团宣布合并,形成了花旗集团,其总资产达到6980亿美元。国民银行和美洲银行也于1998年10月签署了合并协议,从而形成了一个新的美洲银行,其储蓄额占全美储蓄总额的1/12。最近德意志联邦银行又与美国信孚银行合并,合并后的新银行按资产衡量是全球第三大金融机构。尽管最近银行股票价格的下跌可能会使大银行间的兼并暂告一段落,但很少有人认为这种停顿会持续较长时间。实际上,乐观者预言,更为迅速的兼并浪潮就在眼前,而且将一直持续到只剩下少数几家知名度最高的金融机构占据行业垄断优势为止。然而,形势的发展也存在另一种可能性,即目前这种热情高涨的兼并浪潮很有可能造就几个效益欠佳的“金融恐龙”,因为它们很难适应未来的金融市场环境,这就像本世纪60年代一度高涨的工业企业兼并浪潮在80和90年代显现出不良后果一样。
   目前已经很清楚的是,大银行的复杂性使其难以有效地抵御市场风险,瑞士联合银行UBS(和它的两家母银行一起)已发布报告,称其在过去1年中由于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及为对冲基金提供贷款方面的错误判断而造成了16亿瑞士法郎(约合12亿美元)的损失,其董事长也因此被迫辞职;新美洲银行的董事长戴维·科尔特因最近一笔为数5.29亿美元的损失及另一笔由于贷款给经济人D.E.肖而造成3.74亿美元亏损的事件被披露后,也遭到同样下场。此外,一些美国大银行曾向长期资本管理基金贷款,它们都蒙受了巨大损失,1998年9月,这些大银行不得不注资挽救这家基金。
   至少到目前为止,上述所有损失都不是致命的,但它们都反映了经营大型金融机构的困难。美国监管部门的一位官员说:“大银行已经成为一个高度分散化的机构,很难管理和控制,如果还想扩大规模,就很难说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增长乏术
  
   各家银行争相进行合并的动因很明显。虽然过去几年来,一些国家如美国、加拿大和英国的银行获利丰厚,但处于核心地位的贷款业务却越来越无利可图。第一曼哈顿咨询公司认为,自1993年以来,美国银行业盈利增长的1/3来自3个“偶然因素”的作用,它们分别是:储蓄和保险费用的降低、贷款损失准备金的下降;市场利率和存款利率之间的差额变大。当这些一时有利的因素逐渐消失后,各大银行每股盈余的增长速度将放慢,因此银行间的合并就成为保持利润增长的一种方式。
   但是规模扩张不能解决利润增长这个问题。总体而言,规模巨大、业务范围广泛的银行并不比那些规模较小的银行有更强的赢利能力。规模经济的效应很快就随着规模扩大而消失。虽然资产为100亿美元的银行与资产为10亿美元的银行相比,其经营成本会相应减少,然而当资产增至50—100亿美元时,通常就无法实现更多的盈利了。同样,一个无处不在的分支机构网络也不能提高赢利能力。最让人担忧的是,将各种金融机构融合在一起而带来的范围经济往往是令人难以捉摸的。
   发掘范围经济是银行家们孜孜以求的事。就理论上而言,在提供贷款的同时承销债券、或在办理储蓄账户的同时销售人寿保险能创造新的销售机会并降低成本;然而,在实践中,业务额并不会有大的突破。
   刚开始时,很少有银行能从投资银行业务和传统贷款业务的合并中获利,这是出于文化方面的原因。投资银行家视自己为冒险者而不仅仅是贷款提供者,因而其盈利水平也远高于商业银行。然而,如果同一银行渴望为一家制造业企业发行债券而同时又没有兴趣应客户要求为其提供利率较低的设备采购贷款,那么把这两种业务置于同一家金融机构并不比把这两种业务分别归入两家金融机构更有利可图。而且大客户看来并不在乎银行是否能提供全面的服务。大企业确实想与大银行打交道,例如,许多跨国公司就很愿意让一家大银行为其在全欧洲范围内统一收取账款,而不想与欧洲各国不同的金融机构发生业务联系。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大企业需要同一家大银行提供设备采购贷款或为其职工提供人寿保险服务。正如一家欧洲制造业企业的财务主管所指出的:“通常有两家投资银行为我们发行商业票据,但我们通常不需要它们提供贷款。”几乎所有想把商业银行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合并在一起的金融机构都失败了。花旗银行在几年前就基本上放弃了其投资银行业务;英国的NatWest银行在1997年也作出了同样的选择。最近,西班牙的BancoSantander银行和荷兰的ING集团也放弃了其雄心勃勃的计划。瑞士联合银行的WarburgDillionRead分行曾被认为是传统银行所拥有的较为成功的投资银行之一,而这仅仅是其母银行,即购并前的瑞士银行义无返顾地进行结构改革并同意该分行负责所有的企业贷款业务的结果。即使这样,瑞士联合银行还一直暗示它将出售该分行的全部或部分资产。
   当与一些零散的小客户打交道时,大银行的各分散业务已被证明很难获利。如果银行想使其股票交易服务或保险业投资取得回报,它就必须说服其存款客户与其建立一种更为密切的关系。这就要求银行实现“交叉销售”,即让人们在购买一种“产品”后再购买另一种截然不同的“产品”。这种经营思想看起来十分简单,但实施起来异常困难。
   开展交叉销售的典型方式是与现有客户做生意。在法国和德国,人们有听取银行家的财务建议的传统,因此开展上述业务相对比较容易。几家美国银行也想获得同样的成效,他们的手段是给一些“中介人”———这些“中介人”建议客户选择相关的提供抵押贷款的银行及共同基金———发奖金。但这些银行却无利可图,因为他们所雇佣的“中介人”面临着为大量而不是个别客户提供服务的压力,从任何角度而言,这种合格的“推销员”都不是垂手可得的。
   更为经常的情况是交叉销售牵涉到在各分行展示保险业务手册等一些基本技术。交叉销售业务的成效并不显著,咨询顾问KenncthKehrer估计,即使是在不断上升的“牛市”行情中,美国银行平均也只能向其8%的客户售出共同基金。
   旅行者集团是少数从事“交叉销售”业务较为成功的金融机构之一,其下属的Primerica金融服务公司有29000名独立的代理商为其客户提供免费的“金融需求分析”并销售一系列旅行者集团提供的金融产品,这些产品包括旅行者集团下属的所罗门美邦(SalomonSmithBarney)的交易账户、商业信贷公司的合并负债贷款业务等等。
   但这种进取型的销售业务也存在不足之处。例如,代理商的辛勤工作提高了金融产品的成本,一些头脑简单的客户时不时地抱怨被迫购买了一些并不合适的产品。这也就是那些比其他金融机构受到更严格监管的银行,在一些大规模的经营项目中对代理商产生猜疑的原因所在。但如果没有较大的报偿,“交叉销售”业务也就难以开展。
   交叉销售金融产品这一最有前景的设想来自旅行者集团的新合作伙伴———花旗银行。1997年,花旗银行向余额偏小的客户提高收费标准,但同时宣称它将考虑每个客户的整体联系而不仅仅是某个特定账户的平衡状况。虽然这一措施的成效尚待观察,但它将促使客户与银行进行更多的交易。 分散化经营管理
  
   人们也许会理智地提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在面临上述难题的情况下,银行家们仍然认为分散化经营是一种合理的选择?有一种理论根据是:分散化经营将使银行易于控制风险。这也许会从两个方面体现出来:一是一个规模较大、业务分散程度较高的金融机构能够承担建立风险控制系统所需的费用;二是“把鸡蛋放在更多的篮子里”降低了总体风险。
   信奉上述第一种结论的代价就是最近出现的巨大损失。实际上,超级银行的风险控制系统所能提供的保护并不多于其专业性更强的竞争对手。第二种结论也只是在有限范围内才是正确的,如地理位置分散的银行更能抵御经济波动的冲击,而金融产品的分散化则不一定总能体现出这种优势(出于同样的道理,专业化经营也并不是总能提供风险保护的)。
   新泽西州Rutgers大学的经济学家的约瑟夫·休斯(JosephHughes)指出:在任何情况下,一家金融机构的行业风险并不会大于其管理者的投资选择风险,即“如果较好的分散化经营能够降低风险控制的成本,银行将会从事更多的冒险活动。”
   一个较具说服力的理论是分散化能降低银行盈利的变化程度。几家从股票和债券市场牛市起家的金融机构目前正陷入困境,而这是由于其缺乏分散化经营而引起的。经营批发银行业务而无零售银行业务的J.P.摩根及信孚银行一旦在资本市场的角逐中失利,就没有抵押贷款业务的收费及信用卡利息等用以补偿;Lehman兄弟公司有良好的投资银行及交易业务,但是,当其证券发行及债券交易方面的收入下降时,几乎没有消费者业务可以用来增加其盈利。
   股东们当然不愿意为银行提供分散化经营所需的费用———尤其是当这些分散化业务无利可图时。在英国,劳埃德属下的TBS银行专门为个人客户提供服务,Alliance&Leicester主要向购买住房者提供贷款,与Barclays和Natwest这类分散化经营的银行相比,它们有较高的市盈率。再如德国的BayerischeHypoundVereinsbank虽然没有投资银行业务,但其市场表现却远远好于德意志银行、德累斯顿银行及德国商业银行等从事投资银行业务的全能银行。在美国,一些专业性的金融机构,如州街道银行(StateStreetBank)及纽约银行,其股价表现也远远好于那些经营业务较为广泛的银行。
   对于分散化经营的第三种解释是:这种经营方式根本不需要解释。正如佐治亚州Emory大学的银行专家GeorgeBenston所称,一些银行想扩大其业务范围,他们这么做一定能获得一些利益,即使一些经验性的研究无法说明这种利益究竟何在。我们都知道规模并不重要,尽管我们不能确定其原因何在。
   上述解释是银行家们最欣赏的。在企业购并领域方面投入巨资的一位投资银行家说:“你能说出10年来新建立的单纯从事投资银行业务的金融机构的名称吗?现在已经没有小型银行的发展空间了。”如果整个银行都在进行兼并,一家银行就应当大量购进基金管理公司、保险商、投资银行及交易所,然后只为它们如何赢利操心。 为什么规模很重要
  
   看起来,规模在金融业中确实很重要。但是,当银行家们努力论证这一论断的部分正确性时,他们可能同时拥有了这一论断的错误一面。规模并不像这些银行家们所想象的那么重要。
   原因在于,当银行变得越来越具有综合性时,金融产品所面对的市场却日益分化。大公司早就掌握了如何为每一项金融交易选择最好的服务者,而不仅仅是依靠某一固定的银行。跨国公司则更多地由自己而不是依靠他人来实施风险控制和保险。在某些情形下,公司总裁甚至自行安排其兼并事宜,而只让银行家们从事一些象征性的辅助工作。
   在个人理财方面,由于客户本人越来越容易选择适合其需要的服务,而不管服务供给者究竟是谁。这种趋向在英国日渐明显。在那里,专业性信用卡(从美国引进)的发行人开始冲击不久前还被普通银行统治的服务领域。在欧洲大陆,由银行拥有的保险业务和共同基金业务正面临着威胁,这是因为收取固定费用的独立金融顾问开始抢占这一市场。此外,“不收费”共同基金(即不收取销售费用的基金)和贴现股票经纪商也开始出现,它们的市场开发将促使客户思考下述问题:他们为什么要向银行交纳大量的费用来购买共同基金或股票呢?
   同时,国际互联网也使人们能更容易地找到最佳的金融交易。你想获得250,000万美元的抵押贷款吗?如果你是美国人,就无需与银行打交道,你在互联网商只需几分钟就能找到HomeFinance这个网址,从中获得一份为期30年的固定利率贷款,其平均年利率为7.413%,而且不收取其他费用,而美国抵押贷款公司(AmericanMortgage)的贷款年平均利率为6.72%,其他费用为2.25%,(InlandMortgage)的这两项比率分别为6.814%和2%。与其他网络银行一样,它们也可以承接电子化的贷款申请业务。国际互联网上的股票交易商,如Ameritrade、E*Trade和Schawb等与银行没有任何联系,但它们已经在零售股票交易市场上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一家名为QickenInsuremarket的网络公司在汽车保险业务方面提供了具有竞争力的价格。国际互联网允许客户在较大的范围内检验各类服务供给者的最佳出价,并在此过程中获得更加公允的建议。
   一些大银行指望其品牌的力量来使其在不利的竞争环境中维持生存,并战胜国际互联网。虽然,它们更换名称和分行,并进行并购活动,但这样的品牌经营通常被证明是无效的。 最精干者的生存
  
   从任何角度而言,一家能够从事一切业务活动的企业将不会有特殊的优势。就像“目录杀手”(categorykillers)变成了零售业中的巨大力量一样,规模较大的专业性公司将有可能在金融服务领域获得竞争优势。这方面的专业性公司有:保险业中的Axa和美国的国际集团;基金管理业中的苏黎士集团和富达公司;消费信贷业中的HouseholdInternational及MBNA公司;企业融资业务方面的GE资本公司,它们都取得了较快的增长。
   通过集中精力开拓金融服务业中的一些专门领域,专业性公司有可能获得更大的规模经济效应。通常,这种效应要大于制造业的规模经济效应:即一家小规模的金融服务企业能够雇佣一家外部公司来管理其客户的账户,而其管理成本与大银行相同。另外,专业性金融公司在品牌经营领域寻求规模经济也大有可为,如Axa就以低于其他保险商的成本使其在保险领域变成一家家喻户晓的企业。
   在一些专业化较强的公司中,管理人员创立核心业务时更少受到表面问题的干扰。随着工业财团衰落之势的明显化,经营者要想在各分散化的经营业务中保持优势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作,而集中于少数业务则会使其更容易实现经营目标。
   虽然这并不意味着金融大财团就注定会失败,但它确实表明,一家银行只有将其力量用于有竞争优势的领域,才有可能取得更好的经营业绩。苏黎士集团和美国的梅隆银行为了实现这一战略,最近兼并了数家共同基金公司,另一家美国银行,BancoOne也正是出于同样的考虑而并购了专业信用卡公司———第一美国公司(FirstUSA),这次并购使BancoOne一夜之间就成为主要的信用卡服务商。
   然而,专业化经营并不意味着金融机构就不能为客户提供一套完整的服务。但是,在一个几乎任何事物都能被雇用的经营环境中,对银行而言,销售他人制造的高质量产品比自己制造一般产品更为明智。想使自己迅速成为所有可得商品的生产者、加工者和销售者是某些企业扩大规模的可能动因,但这样做并没有多少可称颂之处。
   (武汉市解放军军事经济学院张宏飞编译)
其他文献
一、引言    在我国20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历程中,国有企业改革始终是中心环节。1999年,中央召开了十五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重大决定。这表明目前国企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为了打好国企改革的攻坚战,必须有效地解决一些难以回避的长期积累的深层矛盾。    二、国有经济布局的调整    目前国有经济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国有经济战线太长,产业布局面面俱到,资源配置重点不突出;企业组织结构
期刊
企业管理者都很清楚降低成本的重要性,都将成本控制或成本领先作为企业经营计划的目标。但同时,大多数企业在成本管理方面,又容易陷入种种误区,如管理者们往往重视生产成本的控制而忽视了对营销成本、服务成本和后勤成本的控制;重视对构成企业运作流程的每一个单项活动进行成本分析,而忽视了从把握各项活动之间联系的高度来审视企业成本;成本分析的方法过分依赖于现行会计制度,而对没有纳入会计核算范围的成本行为缺乏分析;
期刊
文化部: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至少翻一番  本刊讯 文化部近日发布《“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提出要在“十二五”期间,文化部门管理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平均现价增长速度高于20%,2015年比2010年至少翻一番,实现倍增。文化产业增加值从4000亿至4300亿元,提升到8000亿至9000亿元。   并不包括文化产业全部   文化部副部长励小捷表示,“倍增计划”主要是指文化部所管理的
期刊
企业购并已成为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重要形式。整合是企业购并后能否获得价值增值的决定因素。然而在现实的购并中,企业还未认识到整合对于本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形成,对于增强购并后的经营、管理及财务的协同效应的作用,本文从价值链的分析入手,探讨企业整合的内容和方式方法,希望引起企业的关注。  ———编者    一、整合是企业收购成功的重要因素    当购并企业取得了目标公司的合法控制权后,整个企业购并过程只
期刊
近20年来,银行一直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其传统的业务领域逐渐被货币市场基金、保险公司、生产性企业的金融子公司、甚至百货公司所占领,脱媒现象愈演愈烈。银行的生存基础正在受到威胁。安德森顾问公司的高级顾问罗伯·巴尔多克说,“银行100年来的发展历史并不能确保银行今后100年、50年、或者10年的发展”。面对日益严峻的形势,银行自身也在不停地进行着一种难以预测且又自相矛盾的急剧变革。在花旗银行集团购并
期刊
神华联手诺姆四达打造世界一流能源企业人才竞争力  本刊讯 近日,中国能源行业龙头企业神华集团联手国内人才测评巨头诺姆四达共同启动了中高层胜任素质模型项目。据了解,作为神华集团 “十大人才工程”的重要内容,该项目的启动将为神华集团十二五人才规划的顺利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在全球经济转型之际,作为肩负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重要使命的央企正纷纷通过人才发展战略,提升核心竞争力,抢占新一轮
期刊
编者按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不断侵蚀着企业的盈利能力,如何实现利润最大化成为经营管理中的头等大事。针对这种情况,美国美智管理咨询公司的资深专家兼副总裁阿德瑞恩丁·斯拉沃茨基、戴维丁·莫里森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以大量案例分析为基础撰写了《发现利润区》一书,本书被美国《商业周刊》评为“1998年十大财经畅销书”之一,即将由中信出版社出版发行。顾名思义,本书的重点内容就是要通过现实的案例分析,说明企业
期刊
本刊讯 当地时间2月25日,智利仁纳卡海滩举行“美臀”比赛,吸引不少女性参与。该年度大赛是由当地制鞋、运动及通讯公司赞助。
期刊
编者按: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很多企业在发展中多有积极扩张的冲动,面对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及经营战略却态度淡薄。企业的生长速度不能用财政资源投入快慢作为衡量尺度,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的企业需要两条腿走路,一个是投资,另一个是产业发展预见能力,即经过深思熟虑的战略发展框架。确定两条腿走路,才不致有败落的危险。本文以中信汕头公司立足于发展战略的案例,展现出该企业通过适时调整企业经营范围,增长企业核心
期刊
苏泊尔事件别把消费者晾一边  一边是央视报道坚定认为,苏泊尔炊具锰含量超标,称即使按新标准也不合格,有的甚至高出国家标准近4倍。一边是苏泊尔坚称炊具产品经过检测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否认对人体有害。   针尖对上麦芒,双方如此振振有词的背后,恐怕不仅仅是一个产品质量问题,也不仅仅是涉及在实际中所依据的国家标准问题,更可能涉及到的是一些“模糊地带”,以致可以打一打“擦边球”。   争执的双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