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缩中的策略组合

来源 :销售与市场·渠道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dys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收缩战线,精耕重点
  
  2003年,对于T面业公司来说,可谓“多事之秋”,“非典”的阴影还没有散去,以面粉、食用油等为主要原材料的涨价风波又起,这让作为三线品牌的T公司进退维谷。
  原材料价格上涨,T公司可以有两种选择:
  一种是静观其变,等待原材料价格回落。这样风险小些,但对企业来说,却面临着大部分中低档产品亏损、小部分中高档产品保本经营的窘境。这对月销售额1000多万元的企业来说,到底能坚持多久呢?
  另外一个出路就是主动出击,寻找突围的方法。调整营销战略,开源节流,降低运营费用,内部消化一部分上涨的成本,避免由于营销策略的调整带来的市场影响。
  T公司选择了第二条路,从做大转为做强,不要贪多,但要做实——如果不能征战全国,就不妨做一个令人尊重的“诸侯”;如果不能做一个“强龙”,那就可以选择做个“地头蛇”。
  
  1.收缩战线,规划市场。
  T公司地处河南郑州,原来的销售区域横跨周边十余个省市。周边相对较近的省份,比如湖北、陕西、山西、安徽、河北等,这次规划为战略市场,即远期可以图谋的市场。虽然原材料涨价后,这些市场不赚钱,但也不亏钱,可以实现“规模分摊成本”的目的。
  但偏远的省份,比如,湖南、贵州、浙江、江苏等,则划归为一般性市场,从资源分配等方面不予重点扶持,一切顺其自然。
  而本省市场则列为基地市场,即根据地市场,重点操作。
  
  2.转变方向,市场下沉。
  原来T公司操作市场时,往往“从头到脚”,不仅操作省会城市、地级城市这些二、三级市场,而且也操作县乡这些四、五级市场。
  但T公司操作二、三级市场并不成功,这些市场品牌认知度高,消费理性,同时,进入这些市场的渠道,尤其是卖场、商超的费用高,企业基本上是“赔钱赚吆喝”。这次涨价风波后,T公司果断摒弃亏钱的二、三线市场,重点转到四、五级市场,即县乡市场,找到突围方向之所在。
  
  3、聚焦区域,细分定位。
  根据80:20法则,对战略及基地市场中占据80%销量和效益的20%的客户,列为A类核心客户,从人、财、物等方面重点扶持和指导,促使他们上量,同时调整产品结构,构建样板市场第一梯队。
  而80%的B、C类客户,则有条件地予以调整和支持,促使他们之间互相转化,构建第二市场防御阵线。
  这样,公司就实现了从广种薄收到精耕细作、重点市场重点经营的路线转变。
  
  4.精耕细作,单店提升。
  从遍地撒网到重点捕鱼,具体措施就是帮助县级市场的经销商,在每个乡镇都找一家有分销能力、有销售网络的分销商,降低分销成本,提高分销速度,或者直接将“连部建在支队”,即直接将经销商设在乡镇,拦截竞争对手,为推出的新品牌、新产品快速入市奠定基础。
  
  产品抓大放小
  
  营销战略调整之后,T公司面临着落地问题,其根本就在于产品如何调整,才能“扭亏为盈”,这是营销的第一要素,也是原材料涨价后,最重大而又最棘手的问题之一。
  
  如何调整产品呢?
  1.砍掉销量较小的品种。
  中小企业的产品品类由于各种原因,往往杂而乱,单位产品贡献低,还造成产品采购、生产单位成本趋高,加之产品、物料、库存周转缓慢,不知不觉就成了企业的“累赘”产品。
  T公司每年销售额不足2亿元,但却有100多个产品品类,很多产品由于销量小,每次生产时,都较为费时费力,单位产品成本相比于畅销产品高许多,规模效益差。
  因此,T公司对所有产品进行销量“排队”,对于总体市场份额低于5%的60多个品类,在包装材料用完后,果断地砍掉;实在不能砍掉的个别品种,实施限量和按比例发货的方式,引导客户转销别的产品。通过精简品种“瘦身”,公司减少了隐形损耗和浪费。
  
  2.改良“失血”老产品。
  对于“长尾理论”中可以重点发展而企业又亏损的老产品,T公司采取了“就地”改良的方式。
  比如,原有一款老产品“麦金香”,规格是110g×30包产品,销量较大,但原材料涨价后,该款产品每箱却亏损0.5元,怎么办?
  如果砍掉,就意味着把这块市场拱手让给对手;如果继续保持,则亏空会越来越大。
  T公司采取了升级换代的方式,推出了“麦金香第二代”,规格调整为90g×28,增加一个小料包,同时,价格在原来基础上仅仅下调0.5元,加大对渠道及重点店的铺货、推广促销和奖励力度。
  如此一来,一些渠道商开始重点推广这款升级产品。对于一些“顽固不化”的经销商,则采取搭赠30%新品种的方式,引导客户推广改良后的品种。
  
  3.推广新品牌、新产品。
  T公司在产品方面采取的另一个重大举措,就是全面推广了新品牌、新产品——副品牌“好家”凹包料珍品,本着高举高打的原则,采取高定价、高促销的方式,切入四、五级市场的“高端消费人群”,以全新的形象,树立经销商以及消费者的信心。
  系列产品的调整,得到了经销商的积极响应,控制住了亏损产品。
  
  价格灵活过渡
  
  原材料价格上涨,必然带来产品成本的上升,部分微利产品此时已经变成了亏损产品,怎么办?价格到底涨小涨?如何涨?这成了当时最难解决的问题,比窜货“救火”还着急。经过深思熟虑,T公司决定采取措施如下:
  1.亏损产品而难以砍掉的,实施改良,变相提升价格。比如降低克重,压缩箱子成本,调整料包等,不动声色地涨价。这样不会造成直接涨价带来的各方逆反心理,同时,也不会过多地侵蚀渠道商的利润空间。
  2.对于小能改良且亏损销量又较大的产品,实施过渡涨价:在规定的时间内,比如一个月内,保持原价,一个月后,开始涨价,给经销商一个过渡期。
  3.主推价格高的中高档新产品,尤其是重点开发新市场,降低价格影响。同时,给经销商预留足够的利润空间,加大对市场统一策划力度,通过广告、促销活动等,拉动消费者尝试消费,转移价格敏感度。
  4.以400公里为限,按公里数不同给予不同定价。比如,400公里内一个价;400~800公里一个价;800公里以外一个价,从而区别对待,避免一刀切式的涨价或提价。
  
  渠道全力向下
  
  T公司的销售渠道,主要依靠经销商对下游客户进行分销,且主要是流通渠道。原材料价格上涨后,渠道利润空间被挤压,厂家已经没有更多的操作空间来支撑多渠道运作了。为此,T公司采取了如下措施:
  
  1.渠道扁平化。
  原来在临近的省份,T公司采取厂家-地级代理-县级经销商-乡镇分销商-终端-顾客的模式,现在则调整为厂家-县级经销商(乡镇经销商)-终端商-顾客,缩减渠道层次,将渠道运营重心调整为县乡经销商以及终端商。
  
  2.控制小终端。
  很多中小企业认为小终端数量多,麻烦多,操作复杂,因此,对各类小终端重视不够。其实,“蚂蚁多了也是 肉”。
  T公司帮助县或乡镇经销商开展深度分销,加大对各类小终端的控制力度,把乡镇里的各类商店、路边店、村级代销点及集市作为销量提升的突破口,并建立终端数据库,排定铺货路线,加大拜访和铺货频率,协助经销商做好终端客情服务工作。
  
  3、渠道全覆盖。
  一般县乡市场具有人口多、居住分散、购买不集中,要想减少提价带来的不利影响,就必须在渠道方面下些工夫。T公司除了开辟团购、餐饮等“第二战场”外,还要求在根据地市场必须实现各类渠道100%全覆盖,最大限度地增加售卖的机会。
  
  促销力争实效
  
  T公司原来的促销方式非常简单,一般对经销商设置月返利、年返利、库存补贴等,对消费者拉动措施很少,目的是刺激经销商全力以赴。
  促销的作用,是促进销售,但一项统计数据显示,中小企业70%的促销费用都打了水漂,原因是促销的针对性不够。“物价风波”后,T公司促销手段调整如下:
  
  1.返利有舍有留。
  亏损的产品,取消月返利。为了不打击经销商的积极性,保留原来年返利标准。
  返利是经销商的另一个利润来源,取消返利,自然会挫伤经销商的积极性。但长痛不如短痛,断臂自救,引导经销商向市场要利润,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
  
  2.变返利为奖励。
  原来的月返利取消后,变成月奖励,对于积极推广新产品,且销量较大、铺货率较高、终端陈列及生动化做得好的经销商,按照设定的标准,经市场部门检查后,给予重大奖励,并及时兑现。
  变返利为奖励,反映了以过程导向的激励精神。经销商往往认为返利是应得的,不论自己努力大小与否;而奖励则是对经销商工作业绩的一种表彰和肯定,做好则有,做不好则无,促使经销商必须努力去争取。
  
  3.由渠道转终端。
  原来的促销措施,基本都是针对渠道商的,促使他们压货、配送,现在转变成对终端商及顾客促销,设置由陈列奖、箱内奖(刮刮卡、实物奖),以及送电影、戏曲下乡等,从做产品,转为注重做品牌。
  在顾客持币观望的情况下,只有抓住促销的本质,把促销用到该用的渠道末梢和消费者那里去,才能真正发挥效力。
  通过以上营销战略修正,T公司明确了营销工作的方向,为后续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等策略的顺利落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年底盘整,T公司的销售额增长了20%,利润保持在同期水平,经历住了第一次原材料价格上涨的考验。
其他文献
啤酒销量“滞涨”,除了天气、竞争、消费趋淡等客观原因之外,营销经理人还应该多问问几个问题。  2008年,对中国来说,是不平静的一年;对啤酒行业来说也是如此。  虽然行业集中度越来越高,市场前三把交椅花落谁家已基本确定,但区域间互相攻伐的激烈程度却丝毫没有减弱,依然刀光剑影。  今年啤酒生产资料大幅降价,加上终端价格去年已基本完成提升,所以大部分啤酒品牌都赚到了钱。但相比之下,市场销量却不见增长,
期刊
谈判的最后临门一脚,就是应该在客户兴趣最高峰点上,顺着客户的谈话,承上启下地提出签单要求。并注意签单时不慌不乱、不多话、不画蛇添足。  本来和客户谈得非常好,关系也很融洽;谈判中途客户也非常有兴趣,显示出一定的购买需求。  但为什么签单的最后关头却失败了呢?    错失客户需求最旺的良机    一般而言,客户的购买需求和兴趣会有一个最高峰点(值),如果过了这个峰值,需求就会下降。  如何抓住这个需
期刊
OPPO手机上市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产品只有两款,却很快在行内引起高度重视,主要还是归功于OPPO的MP3和步步高品牌的沉淀和积累。    市场操作手法    预热市场  OPPO手机的市场预热两年前就开始了。2006年年初,OPPO计划上手机的项目,步步高的渠道代理商以及工厂人员就在为上市做准备和宣传了,直到2007年5月,OPPO才正式确定在2007年年底上马手机项目。  确定上市时间后,OPP
期刊
陈友被“A公司一余小芳联盟”‘视为眼中钉,那么,敌人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朋友!一旦把陈友争取过来,他将成为我们的技术内线,甚至是项目选型结果出来之前的“定时炸弹”。    拿下陈友的大计方针    综合李婷和王菲娜提供的信息,乔林在项目小组会上把话题聚焦在信息部经理陈友身上。  陈友,技术出身,注重数据,喜欢“抬杠”,且非常固执。由于对公司政治“水土不服”,被同事认为是不讲情面、人缘不好,但他自认为是
期刊
商人无利不起早,从道义上谴责混销二批不守信义没有任何意义。你改善了他的赢利能力,才能获得他的主推和忠诚。    混销二批伤害大于功劳    A市是一个啤酒重度消费市场,B品牌啤酒在A市现有一批54人,二批828人,主城区一批27人,二批454人。从数据上看,主城区的二批渠道非常庞大,而且从销量结构来看,大多数一批是通过分销到二批来完成销量,一批直销量比例平均在15%左右。  但二批中有很大一部分比
期刊
随着中央政府一道道调控急令,经济走势逐渐清晰。如果说现在已经是寒冬初降,那么明年将进入深寒。现在你所看到的一切不景气,将在明年连锁反应为更大的难题。你做好准备了吗?    越冬基本功  几家欢喜几家愁    2007年~2008年是日化行业复杂而变幻莫测的一年。国际品牌依然本着以市场占有率为核心的进攻模式:宝洁加大了投入力度,终端不断增加促销,在二、三线市场加大政策力度;联合利华的清扬正处于培育期
期刊
奥运营销中,有干号的,有媚笑的,就缺实实在在和消费者掏心窝的。企业把消费者当傻子,消费者就会把企业当傻子。稀里糊涂大把扔钱,还不如人家小本经营的一句“看欧洲杯、吃老天母、喝雪花啤酒”效果好呢。    奥运产品:临门那一脚    品牌形而上,销售形而下,千万上亿的赞助费用砸下去,不是露脸图热闹,而是要实实在在的销售回报。最简单、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推出奥运产品。  奥运产品怎么推?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推
期刊
会捧人是一种智慧,愿捧人是一份度量。香港英皇公司等“星工厂”是捧星,造星的高手,为的是商业开发;而我们营销人“捧星”,则是做管理投资。    为了获得经销商的忠诚度,从小恩小惠,到大恩大惠,再到不得不惠,厂家可谓是用尽脑汁,使尽招数,可经销商仍是我行我素地上演着背叛、策反的游戏。有时实在是投鼠忌器,厂家只能无可奈何。  事实上,这一局面,主要是市场一线及相关管理人员的操作不当造成的。    识:雪
期刊
全面开花带来的问题是,过于依赖渠道,忽略了或者说无暇顾及终端和消费者。而渠道商是无法依靠的,一旦产品动销受阻,预期利润无法变现。前期的成功招商会迅速演变成一场退货狂潮。  2007年7月,湖南卫视热播节目《舞动奇迹》栏目背景图上,突然出现一个新面孔——念慈庵润饮料。从砸下千万之巨冠名《舞动奇迹》,到邀请以世界杯“号叫门”走红的黄健翔高调代言,念慈庵润以一场华丽的娱乐秀开始上市演出。  时隔一年,轰
期刊
8月1日,某著名外资咨询公司发布了《2008奥运营销报告》,在豪赌奥运的赞助商们头上敲了重重的一记闷棍。报告指出,在62个北京奥运会赞助商中,目前有90%企业的奥运营销未获得成功,其巨额投入可能将无法获得足够回报,只有10%的企业取得了较好的营销效果。这些奥运赞助商花了多少?列几个网上道听途说的数字吧:  □合作伙伴,“起步价”3亿人民币;  □Adidas为了挤掉李宁,拍出了8000万美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