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利用周记可以了解学生思想动态,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有段时间,在学生的日记中發现了一些偶发事件,也了解了这些事件背后的心理原因。这些偶发事件有一个共同点:都是由学生的人际冲突引起的。以这样的偶发事件为教育契机,采用团体辅导,通过多种方法来促进学生心灵成长。
[关 键 词] 偶发事件;团体辅导;心理剧;心理游戏;榜样示范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48-0196-02
一、案例背景
这两年我担任学校一个西藏班的班主任,在与学生朝夕相处中,我通过观察发现藏族学生有很多优点,比如纯朴、荣誉心强。但是,我发现他们常常因为自尊心强,所以易冲动、脾气暴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
很长一段时间,我利用周记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同时,学生写周记还能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这也是一些学生很喜欢的方式,他们很乐意与我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有的一周还没结束,就把周记交给了我,让我来阅读,期待我的回复。通过这样的交流,我能了解发生在学生身上的一些偶发事件的心理原因。
有段时间,我发现好几个学生在周记里都写到了与别人发生冲突的事情。学生A写道:“不高兴的是,那天我去吃饭的时候,不小心撞了一个人,我马上说了‘对不起’,可是他却不接受我的道歉,所以我踢了他一脚。我从很远的地方来到学校,不想和同学发生冲突,可是那一天,我真的很生气。”学生B写道:“我们卖完报纸后回来的路上,有个学生撞了我一下,我跟他说‘看路啊’,他很不服气,所以我们发生了冲突。回到宿舍,我想了一下,刚才我有点冲动了,所以我很伤心。”遇到这样的偶发事件,作为老师,应该怎么应对呢?一些教育同行劝诫我们:处理这样的偶发事件,不能“简单”地将问题移交给系里或学校德育管理者进行处分,要静下心来认真了解事件背后的真相,与学生平等地交流和沟通,对学生发生冲突的心理因素进行了解、分析和疏导;不应该只看到学生违纪的一面,也不应该只单纯着眼于事件本身的处理,以高压手段令学生屈服认错,不能只注重学生的“口服”,而忽视了学生是否“心服”。
我了解了他们与人发生冲突的心理原因后,接下来我尝试通过团体辅导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式,引导他们积极解决冲突,帮助他们与人和谐相处。下面将对此次辅导活动做详细阐述。
二、活动实录
(一)活动前
由于学生的特殊性,辅导活动前我需要搜集大量的资料,给学生了解一些相关知识,比如我搜集了关于“和谐”的材料(相关视频、故事、散文),帮助学生理解“和谐”的含义,感悟和谐之美;给学生阅读了关于“冲突”的材料,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冲突”;还给学生分享了关于人与人交往、相处、沟通的材料,让学生明白沟通的含义。
(二)进行团体辅导
1.用特殊的问好开场,让学生体验和谐的人际关系
竖起大拇指跟身边的同伴说:“你今天很不错!”让学生体验祝福别人和接受祝福时的温暖,体验和谐人际关系带来的愉悦。
2.指导学生表演心理剧,引导学生自我反省和自我教育
心理剧是让学生扮演当事人或由当事人自己呈现他们日常学习生活中发生的人际冲突情境,在心理老师和全体参与演出者以及观众的帮助下学会如何应对和正确处理心理问题,从而使全体学生受到教育启发的一种团体心理辅导治疗方法。
藏族中职生由于受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水平的限制,往往不过多关注自己的心理过程,一些人的自省能力比较差。校园心理剧通过直接展示学生身边发生的具体情境,在一定程度上能诱发和唤醒学生更多的自我反思,是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式。而且校园心理剧可以满足藏族学生内在的表演欲望和创造欲望,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而其他学生,在观看校园心理剧时处于主动接受、愉悦的心理状态,剧中的情节发展、主人公的心理独自,都能引起学生的换位思考,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所以,在团体辅导前,我指导与人发生过冲突的几名学生来编排心理剧,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他们开始反省自己当时在与人发生冲突时的心理反应。刚开始我提供了一个剧本,让他们去体验、去表演,后来在表演排练中,他们自己进行了修改,更加符合他们的实际。我发现这样的过程就是他们自我教育的过程。有的学生在这样表演的过程中开始换位思考,开始站在别人的位置上理解问题。
3.让学生学习和体验化解愤怒、避免冲动的方法
大多数藏族学生内心淳朴、善良,但是表现出易冲动、脾气暴躁的性格,所以帮助他们认识到这一缺点并正确面对是很重要的。我找了心理学上研究愤怒情绪的一些实例,让他们认识到愤怒情绪是谁都会遇到的,但是持续时间却很短,如何度过这种愤怒、冲动的时间,对于我们更好地解决冲突是很重要的。在他们有了这样的认识后,他们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该怎么办,接下来我提供给他们一些方法,让他们自己来合作表演,来体验,也请一些学生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如数数字、离开现场、倾诉、语言调节、深呼吸等方法。后来,通过他们的周记,我发现这些方法已经留在他们心里了,他们在生活中开始尝试运用了。比如,一个学生在周记中写道:“我觉得和谐就是互相帮助……比如我和我的同桌,他英语学得好,我专业学得好,他教我学会英语,我教他学会专业,这样我会了英语,他也会了汽车专业。一次,我在路上走路不小心撞到别人,我知道他很生气,就马上向他说‘对不起’,可是他说‘说对不起有什么用呢?’我想他现在正在气头上,我跟他说对不起也没用,于是我就离开现场。下午第三节课后我去找他,并诚恳地道歉:‘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他听了也不生气了,说‘没事的’,我就跟他说‘做朋友可以吗’,他说‘可以’,就这样我们成了朋友,我觉得这个也是和谐。” 4.利用心理游戏,让“对不起”更容易说出口
在和藏族学生接触的过程中,我发现一些學生很敏感,自尊心强,爱面子,即使是知道自己错了,但碍于面子,也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批评,也说不出“对不起”。所以有时候与老师、同学的关系紧张后不能修复,自己也背着沉重的心理包袱。鉴于这样的情况,我觉得帮助他们学会道歉对他们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心理成熟都是很重要的。所以这次团体辅导,我设计了一个游戏环节,让在游戏中做错的同学举手,大声说:“对不起,我错了,下次我会做得更好,为我们组争光。”游戏结束让他们分享感受,我问他们:“做错后,说对不起,难不难?”通过游戏和分享,他们认识到错误是难免的,道歉是必须的,体验到道歉后的感觉是非常轻松的。
辅导课后,一个学生在周记中写道“本周的活动收获很多……活动中,我参加了小游戏,游戏中,第一个错的是我,可是我道歉了,‘同学们,我错了,下次我会做得更好,为我们组争先。’这样道歉不难……”
这样的心理游戏让他们的表演欲和自我成就感得到了满足,自己去体验一些能带来正能量的行为,远远胜于单纯的说教。
5.提供榜样示范,促使感情升华和行为养成
宽容是冲突的融化剂,为了让学生更积极地面对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培养他们宽容的心理品质是很重要的。通过一些人物故事和视频,提供一些生动具体的典型形象可以影响学生的心理。榜样是无声的语言,而这种无声的语言往往比有声的语言更有力量。正处于青少年时期的西藏学生的可塑性大,模仿性强,有了生动具体的形象作为榜样,便容易具体地领会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容易受到感染,容易随着学、跟着走。
6.以老师的祝福语结尾,滋润学生心田
最后,我把一段充满正能量的话语送给学生,并请他们一同宣读:“学会宽容,宽宏大量;学会互助互爱,豁达开朗;学会尊重别人;学会弯曲;学会道歉。在恨的地方,播种爱;在伤害的地方,播种宽恕;在怀疑的地方,播种信念;在黑暗的地方,播种光明;这样,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够拥有一片宁静的校园;我们一定能够拥有一个和谐的班级;我们一定能够拥有一份珍贵的友谊;我们一定能够拥有更美好的明天。”学生心灵得到滋润,使和谐之美更加吸引学生!
三、案例反思
(一)收获
1.辅导过程学生情绪始终很高涨。说明学生很喜欢这次活动。通过活动后学生写的反思也能反映出学生对这种活动的渴望和喜爱。
2.了解了青春期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藏族学生的一些特点以及对偶发事件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偶发事件为教育契机,对全班学生进行辅导。
3.通过学生后来的周记和对学生人际关系的调查,发现这样的活动对学生教育的实效性还是很强的。
4.运用倾听、同理心等,在与学生充分共情的前提下探究学生心理,激发学生潜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在面对偶发事件时,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不要把自己置于学生的对立面。
5.帮助学生学习释放不良情绪的方法和途径,这样的活动课能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不足和改进
1.本节活动课时间过短,把大量内容压缩到一节课,学生的体验不够。
2.团体辅导的一些技术还不够熟练,还需要更多实践。
3.有些不适合团体辅导的情况,需要个别辅导。对于一些特殊的偶发事件不能只停留在事情表面,要探究背后的心理因素,做好心理疏导才能达到良好的预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完善。
参考文献:
[1]肖冬云.宽容:冲突的融化剂[J].中国民族教育,2006(Z1).
[2]金家新.中小学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探析[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
[3]冯朋员.“同伴辅导”模式缓解中职生人际冲突的实践性研究[J].中等职业教育,2012(2).
编辑 张 慧
[关 键 词] 偶发事件;团体辅导;心理剧;心理游戏;榜样示范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48-0196-02
一、案例背景
这两年我担任学校一个西藏班的班主任,在与学生朝夕相处中,我通过观察发现藏族学生有很多优点,比如纯朴、荣誉心强。但是,我发现他们常常因为自尊心强,所以易冲动、脾气暴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
很长一段时间,我利用周记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同时,学生写周记还能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这也是一些学生很喜欢的方式,他们很乐意与我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有的一周还没结束,就把周记交给了我,让我来阅读,期待我的回复。通过这样的交流,我能了解发生在学生身上的一些偶发事件的心理原因。
有段时间,我发现好几个学生在周记里都写到了与别人发生冲突的事情。学生A写道:“不高兴的是,那天我去吃饭的时候,不小心撞了一个人,我马上说了‘对不起’,可是他却不接受我的道歉,所以我踢了他一脚。我从很远的地方来到学校,不想和同学发生冲突,可是那一天,我真的很生气。”学生B写道:“我们卖完报纸后回来的路上,有个学生撞了我一下,我跟他说‘看路啊’,他很不服气,所以我们发生了冲突。回到宿舍,我想了一下,刚才我有点冲动了,所以我很伤心。”遇到这样的偶发事件,作为老师,应该怎么应对呢?一些教育同行劝诫我们:处理这样的偶发事件,不能“简单”地将问题移交给系里或学校德育管理者进行处分,要静下心来认真了解事件背后的真相,与学生平等地交流和沟通,对学生发生冲突的心理因素进行了解、分析和疏导;不应该只看到学生违纪的一面,也不应该只单纯着眼于事件本身的处理,以高压手段令学生屈服认错,不能只注重学生的“口服”,而忽视了学生是否“心服”。
我了解了他们与人发生冲突的心理原因后,接下来我尝试通过团体辅导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式,引导他们积极解决冲突,帮助他们与人和谐相处。下面将对此次辅导活动做详细阐述。
二、活动实录
(一)活动前
由于学生的特殊性,辅导活动前我需要搜集大量的资料,给学生了解一些相关知识,比如我搜集了关于“和谐”的材料(相关视频、故事、散文),帮助学生理解“和谐”的含义,感悟和谐之美;给学生阅读了关于“冲突”的材料,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冲突”;还给学生分享了关于人与人交往、相处、沟通的材料,让学生明白沟通的含义。
(二)进行团体辅导
1.用特殊的问好开场,让学生体验和谐的人际关系
竖起大拇指跟身边的同伴说:“你今天很不错!”让学生体验祝福别人和接受祝福时的温暖,体验和谐人际关系带来的愉悦。
2.指导学生表演心理剧,引导学生自我反省和自我教育
心理剧是让学生扮演当事人或由当事人自己呈现他们日常学习生活中发生的人际冲突情境,在心理老师和全体参与演出者以及观众的帮助下学会如何应对和正确处理心理问题,从而使全体学生受到教育启发的一种团体心理辅导治疗方法。
藏族中职生由于受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水平的限制,往往不过多关注自己的心理过程,一些人的自省能力比较差。校园心理剧通过直接展示学生身边发生的具体情境,在一定程度上能诱发和唤醒学生更多的自我反思,是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式。而且校园心理剧可以满足藏族学生内在的表演欲望和创造欲望,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而其他学生,在观看校园心理剧时处于主动接受、愉悦的心理状态,剧中的情节发展、主人公的心理独自,都能引起学生的换位思考,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所以,在团体辅导前,我指导与人发生过冲突的几名学生来编排心理剧,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他们开始反省自己当时在与人发生冲突时的心理反应。刚开始我提供了一个剧本,让他们去体验、去表演,后来在表演排练中,他们自己进行了修改,更加符合他们的实际。我发现这样的过程就是他们自我教育的过程。有的学生在这样表演的过程中开始换位思考,开始站在别人的位置上理解问题。
3.让学生学习和体验化解愤怒、避免冲动的方法
大多数藏族学生内心淳朴、善良,但是表现出易冲动、脾气暴躁的性格,所以帮助他们认识到这一缺点并正确面对是很重要的。我找了心理学上研究愤怒情绪的一些实例,让他们认识到愤怒情绪是谁都会遇到的,但是持续时间却很短,如何度过这种愤怒、冲动的时间,对于我们更好地解决冲突是很重要的。在他们有了这样的认识后,他们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该怎么办,接下来我提供给他们一些方法,让他们自己来合作表演,来体验,也请一些学生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如数数字、离开现场、倾诉、语言调节、深呼吸等方法。后来,通过他们的周记,我发现这些方法已经留在他们心里了,他们在生活中开始尝试运用了。比如,一个学生在周记中写道:“我觉得和谐就是互相帮助……比如我和我的同桌,他英语学得好,我专业学得好,他教我学会英语,我教他学会专业,这样我会了英语,他也会了汽车专业。一次,我在路上走路不小心撞到别人,我知道他很生气,就马上向他说‘对不起’,可是他说‘说对不起有什么用呢?’我想他现在正在气头上,我跟他说对不起也没用,于是我就离开现场。下午第三节课后我去找他,并诚恳地道歉:‘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他听了也不生气了,说‘没事的’,我就跟他说‘做朋友可以吗’,他说‘可以’,就这样我们成了朋友,我觉得这个也是和谐。” 4.利用心理游戏,让“对不起”更容易说出口
在和藏族学生接触的过程中,我发现一些學生很敏感,自尊心强,爱面子,即使是知道自己错了,但碍于面子,也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批评,也说不出“对不起”。所以有时候与老师、同学的关系紧张后不能修复,自己也背着沉重的心理包袱。鉴于这样的情况,我觉得帮助他们学会道歉对他们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心理成熟都是很重要的。所以这次团体辅导,我设计了一个游戏环节,让在游戏中做错的同学举手,大声说:“对不起,我错了,下次我会做得更好,为我们组争光。”游戏结束让他们分享感受,我问他们:“做错后,说对不起,难不难?”通过游戏和分享,他们认识到错误是难免的,道歉是必须的,体验到道歉后的感觉是非常轻松的。
辅导课后,一个学生在周记中写道“本周的活动收获很多……活动中,我参加了小游戏,游戏中,第一个错的是我,可是我道歉了,‘同学们,我错了,下次我会做得更好,为我们组争先。’这样道歉不难……”
这样的心理游戏让他们的表演欲和自我成就感得到了满足,自己去体验一些能带来正能量的行为,远远胜于单纯的说教。
5.提供榜样示范,促使感情升华和行为养成
宽容是冲突的融化剂,为了让学生更积极地面对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培养他们宽容的心理品质是很重要的。通过一些人物故事和视频,提供一些生动具体的典型形象可以影响学生的心理。榜样是无声的语言,而这种无声的语言往往比有声的语言更有力量。正处于青少年时期的西藏学生的可塑性大,模仿性强,有了生动具体的形象作为榜样,便容易具体地领会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容易受到感染,容易随着学、跟着走。
6.以老师的祝福语结尾,滋润学生心田
最后,我把一段充满正能量的话语送给学生,并请他们一同宣读:“学会宽容,宽宏大量;学会互助互爱,豁达开朗;学会尊重别人;学会弯曲;学会道歉。在恨的地方,播种爱;在伤害的地方,播种宽恕;在怀疑的地方,播种信念;在黑暗的地方,播种光明;这样,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够拥有一片宁静的校园;我们一定能够拥有一个和谐的班级;我们一定能够拥有一份珍贵的友谊;我们一定能够拥有更美好的明天。”学生心灵得到滋润,使和谐之美更加吸引学生!
三、案例反思
(一)收获
1.辅导过程学生情绪始终很高涨。说明学生很喜欢这次活动。通过活动后学生写的反思也能反映出学生对这种活动的渴望和喜爱。
2.了解了青春期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藏族学生的一些特点以及对偶发事件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偶发事件为教育契机,对全班学生进行辅导。
3.通过学生后来的周记和对学生人际关系的调查,发现这样的活动对学生教育的实效性还是很强的。
4.运用倾听、同理心等,在与学生充分共情的前提下探究学生心理,激发学生潜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在面对偶发事件时,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不要把自己置于学生的对立面。
5.帮助学生学习释放不良情绪的方法和途径,这样的活动课能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不足和改进
1.本节活动课时间过短,把大量内容压缩到一节课,学生的体验不够。
2.团体辅导的一些技术还不够熟练,还需要更多实践。
3.有些不适合团体辅导的情况,需要个别辅导。对于一些特殊的偶发事件不能只停留在事情表面,要探究背后的心理因素,做好心理疏导才能达到良好的预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完善。
参考文献:
[1]肖冬云.宽容:冲突的融化剂[J].中国民族教育,2006(Z1).
[2]金家新.中小学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探析[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
[3]冯朋员.“同伴辅导”模式缓解中职生人际冲突的实践性研究[J].中等职业教育,2012(2).
编辑 张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