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应用之初探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exLiuN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一个数学概念就是从一类具有共同本质属性的对象中抽象概括出来的,是进行数学思维的基本要素。只有正确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才能有效地进行判断、解释、推理、运算与解决问题。而运用分类思想可以加深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理解,正确完整地掌握数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使所学的概念知识系统化、整体化,从而形成科学的知识结构网络。因此,我们尝试从概念形成的源头入手,借助教材中分类思想的隐性安排,将分类的数学思想方法运用于概念教学,为探索提高数学概念教学的有效性开辟一条新路径。
  关键词:分类思想方法 数学概念教学 应用
  数学概念是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及其本质属性在思维中的反映。一个数学概念就是从一类具有共同本质属性的对象中抽象概括出来的,是进行数学思维的基本要素。只有正确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才能有效地进行判断、解释、推理、运算与解决问题。由此,概念教学一直是数学教学关注的重点。
  因此,我们尝试从概念形成的源头入手,借助教材中分类思想的隐性安排,将分类的数学思想方法运用于概念教学,在分类活动中学生自主体验、主动思考与探索,使概念的引出在分类中自然无痕;使概念的理解在分類中层次清晰、有序而走向深刻,使概念的建立在分类中走向结构化、系统化;使概念在分类应用中内化,转化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探索提高数学概念教学的有效性开辟了一条新路径。
  一、分类——概念的引出自然无痕
  概念教学的第一步就是引出概念。概念如何引出,将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接受。众所周知,小学阶段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认知水平不高,因此,概念的引出需要大量的感性材料作为支撑。而分类必然需要分类对象,正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认知需要形象支撑的特点。
  二、分类——概念的理解有序深入
  概念教学的第二步就是理解概念。理解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字面意义或图形的说明上,而应重在理解概念的要素及相互关系。因为概念的要素是构成概念的基本元素,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反映了概念的本质特征。考虑到小学生的思维处于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发展阶段,在数学概念教学中,重视直观性、感知、体验无疑是必要的。但是如果止步于对事物的感知,忽视了对概念本质特征的抽象与概括,实际上低估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势必影响其抽象、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的发展。那么通过怎样的途径或方式能较好地帮助和促进学生理解概念呢?我们认为一个有效的策略就是在“分类活动”中不断地深入。
  三、分类——概念的建立结构系统
  教学某一新概念时,讲清它的来龙去脉,并将它纳入原有的概念系统中去,不但能使学生全面、深刻地理解新概念,而且还能使原有概念得到充实和发展,更加地牢固。同时,由于系统化、结构化的知识具有良好的抗遗忘作用,所以建立概念结构有利于学生掌握概念、巩固概念。而运用分类思想方法恰巧能帮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体系,防止学生对概念的混淆和模糊。如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的教学,关于直线位置关系认识的教学,教材采用分别教学的编排方式,即先进行垂直概念认识的教学,后进行平行概念认识的教学。这样编排有可能带来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容易使学生对直线位置关系形成单一和点状的认识;二是不利于学生参与经历直线位置关系概念形成的建构过程,这样垂直和平行的概念对学生来说就更加的抽象,更不用说学生对直线位置关系的整体把握了。因此我们在这里对教材进行了重组,采用整体感悟的策略,引导学生先整体感悟直线的位置关系,然后再分化认识垂直和平行概念。
  四、分类——概念的应用简单有效
  衡量学生是否理解和掌握了概念,不是看他会不会说概念或者背概念,而是看其是否能在具体问题情境中做出正确的判断、解释和运用。应用既是概念学习的目的,也是内化概念学习的手段和途径。理论只有与实践不断结合,在实践操作中强化所学概念,概念才有可能转化为学生的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运用分类思想方法”和“提高概念教学的有效性”是相辅相成、相互统一的。一方面要利用分类思想来促进学生对相关概念本质特征属性的把握,从而掌握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另一方面借由分类活动在概念教学中的实践来促进学生分类意识、分类思想方法的不断养成,长期运用积累就能使两者相得益彰、共同提高。
  我们也知道,提高概念教学有效性的策略还有很多,分类思想方法也并非适用于所有的概念教学,但是我们在这里做出尝试,力求在有限的时空里探索提高概念教学有效性的新途径。虽然在行走的道路上还有些困惑与不足,但是为不同层次的每个孩子提供发展的机会、创造适合每一个孩子的教育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真正的价值追求,也是数学教学的真正价值所在,这一点毋庸置疑。我们将抱着这样的信念坚定地走下去,欣赏一路风景。
  参考文献
  [1]吴亚萍《“新基础教育”数学教学改革指导纲要》.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包婉芳《分类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百度文库。
  [3]陶文忠《数学概念教学中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小学数学教师》,2011年,第3期。
其他文献
摘 要:潍坊市开展的“345”教学模式,为我们的实验教学的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开展实验教学改革以来,我们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取得了良好成效。本文就如何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建构立体知识框架的能力、形成知识观念的能力作些探讨,旨在更加有效地开展实验教学,实现化学新课程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培养科学素质 重视自主探究 培养创新能力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学习不仅是知识积累、能力培养的过程,更是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过程中进行情感体验的过程。因此,要让聋生的心灵与作品联网,以个性化的理解与领悟来学习语言,挖掘出文学作品的人文性,在课堂中闪耀出思维的火花,展现出语文课堂的生命力。  一、情景交融,心灵互动  进行阅读教学时必须给聋生足够的时间读书、思考,让聋生接触文本、走进文本,在与
期刊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我觉得新课标理念审视下的阅读教学应重视学生阅读的主体性,重视学生对文本主动、自主的阅读。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中心任务不应是文本传授,而是激活阅读兴趣、拓展阅读空间、鼓励个性化的阅读。“应该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
期刊
莫怀戚的《散步》里有这样一句话:“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这是以“我的母亲”的视角描写的令人神往的环境。  我要求学生2分钟的时间背下来,然后问学生:“结尾用了什么标点符号?”  “句号。”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  “老师改为省略号,你看省略了什么内容?”  “景物描写。”  “请同学们开动脑筋,试着补上一句。”我环视了一下教室,有两个学生怯怯地
期刊
新课程是一个动态化的过程,教材承载着的知识,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体验来获得。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有效参与是课程实施的核心,是学生在教学中活动、民主和自由的体现。积极参与是个情感问题,是解决学生愿不愿学习;而有效参与是个认知问题,是解决学生能不能、会不会学习。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引导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数学活动,使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  如何让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数学
期刊
摘 要:众所周知,良好的学习习惯、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基础和关键。对于刚升入高中学习的高一新生,由于其正处于初中学习到高中学习的转变阶段和过渡时期,对如何进行有效的高中学习、怎样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如何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等等问题存在诸多质疑。特别是对于高中数学的教学,其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与初中教学存在很大区别。本文主要分析了高中数学教学的科学方法及相关实施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
期刊
摘 要:我想语文教学就该是这样的:一、把“主”学好。二、把“辅”学透。三、适当补充。要让孩子们的语文课堂丰富起来,让他们融入其中,让他们欲罢不能。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培养起他们对语文的兴趣,这也是一切工作的目的。  关键词:麻木 培养兴趣 欲罢不能 以读促学 活泼而富有激情  问题的提出:我从事教育事业已经14年了,其中教语文的时间已近五年。刚接语文那会儿,我对孩子们的语文水平着实有点吃惊。学了五年
期刊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如果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拉开数学与生活的距离,把学生固定在一个看似有趣的“数学世界”里,而排斥在与人们息息相关的“生活世界”之外,那么学生只会越来越感到数学是枯燥无味的。因此,数学只有与生活“链接”在一起,我们的数学教学才会像生活一样不断掀开新的一页。  一、创设生活情境,引出数学问题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
期刊
摘 要:《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充分贯彻新课标精神,把合作教学落到实处。本文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出发,试做探析。  关键词:小组合作 数
期刊
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关键。那么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究竟在何处、应如何有效导学呢?本文结合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一、设疑激趣,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兴趣是学生探索新知的直接动因。兴趣高,学生才能学得积极主动,思维才会敏捷灵活。例如教学“能被2、3、5整除的数”时,我首先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师生“竞猜”活动:依次由学生任意列举一些整数,大家来判断它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