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德惩罚及其目的

来源 :伦理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juntpplg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德惩罚作为一种非强制性的制裁手段对于规约和范导道德行为体的行为有着重要的作用.道德惩罚通过公共舆论、传统习俗、内心信念和道德良心等对违背道德法则的行为或坏的道德品质予以谴责,对社会道德风尚产生不良影响的行为体的道德权利予以限制和剥夺,从而促使该道德行为体实现由恶向善的转化,达到维护道德良知的、重申道德秩序的目的.
其他文献
目的:修订自我调节学习效能感问卷,并进行信效度分析。方法:371名初中生以及368名高中生填写了自我调节学习效能感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问卷。结果:单因素11条目的自我调节学
作为中国传统德性之一的“谦”德,一般指谦逊、谦卑和谦虚。中国古代思想家不仅阐述了“谦”的含义和根据,而且还论证了“谦”的价值。一般认为,“谦”的价值在于其有益于修
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深化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就要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实际特点出发,探寻当代大学生理想教育从个人理想到社
“剥”之义有二:《彖》释“柔变刚”,即“柔剥落刚”。“剥”读“bō”。《大象》释“山附于地”,象征“刚被剥倒在床”。“剥”读“pū”。二者结合,为“剥”之全义。爻位不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工作中社会-心理因素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关。工作中的社会-心理因素如轮班作业、高工作需求、低工作控制等是影响心血管疾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机体在这
众所周知,马克思于存在论根基处发动了一场人学革命,实现了人学范式的转换:从理论人学转向了实践人学。马克思的人学革命不是对传统人学进行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人学整个理
此为《异于去是》的第一章,其中概括地提出了书中随后将分章专题论述的全部主要思想。莱维纳斯所关注的是作为主体的主体如何可以超越去是而成为一“我而为他(人)”者。凡物
德里达因为解构而闻名于世,也因为解构而常常遭到误解.解构不同于批判,也并非是对在西方传统中教养形成的价值和思维方式进行极端而粗暴的摧毁(destruction).相反,解构应被视
虚指名词是否能以及如何能作句子的主语这个难题,一直是逻辑哲学争论的焦点之一.对此,蒯因提出过本体论承诺的观点.事实上,在作出本体论承诺之前,必须约定一个本体世界,即对
组织政治行为是组织中的个体通过非职位性权力的运用,以影响或试图影响组织内利益格局和关系格局的活动.从组织政治行为的两重性分析组织政治产生的根源,并从人本观点出发,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