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特校的小学生大多是聋哑人,从人的发声原理分析,聋哑学生一般都是先聋后哑,他们因为无法听到外界的声音,难以模仿和学习发音,逐渐失去了语言能力,变成了聋哑人。聋哑人是社会弱势群体,更需要社会的关爱。特校生的语文教学不是靠听力传达的,主要是用手势和表情沟通的。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实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空间,有太大弹性,教师需要用心揣摩。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用睿智求和谐,用爱心换真情,特校小学语文教学更多的是“爱的奉献”、“心的呼唤”。
一、强化内功,提高教师表情动作的表现力
特校教师的语言更多的写在脸上、演在手上,要让学生一看就懂。在特殊教育中,面部表情、手势、体态起着传递作用。这种非言语沟通的方式比口头讲的语言要复杂千百倍。各种姿势既可表露,又可掩盖人的情绪,特校教师要表露才能,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强化语言的表达效果。有心理学家做过统计:一个信息的表达=7%的言语 38%的声音 35%的面部表情。特校教师的手语和表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果。
比如有些表示心理活动的词语很难同聋哑学生讲清,但通过教师恰到好处、切合词义的神情演示,结合手语,学生就能理解词语的内涵。如“高高兴兴”,教师只要脸上笑眯眯,动作轻松愉快,表现出快乐的样子,学生就能明白意思。神情演示仅适用于一些表示喜怒哀乐,脸部表情较明显的形容词类,应用面不广。聋哑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活动中往往以纸代耳、以手代口,感性形象是他们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演示法是最适宜、最确切、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
只有教师具备一定的表演、表达能力,才能把书本上比较“死”的书面语言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的“活”的哑语,才能将所要传授的知识用动作形象勾画成鲜明的表象,从而顺利地由形象思维转化为抽象思维。教师在教学中恰如其分、富有情感的表达会引起学生强烈的共鸣,起到“以情悟文”、“以情感人”的作用。学生从教师良好的语言中,体会到教师情感产生的由来。
二、激發兴趣,调动学生小语学习的内驱力
纵观小语改革历史,最值得注意的是人们逐渐有一个愿望,想把获得知识当成一件愉快而不是苦恼的事情。人们在不同年龄所喜欢的智慧活动都是对他有益的,而不是对他有害的。在特校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要想让学生吸收某个知识,必先让学生爱上那个知识,如果学生不喜欢那个知识,那么任你讲得天花乱坠,他都没有半点成就感,你讲得越精彩,他听得越疏离。在小语教学中,要选择一些和学生生活阅历相关联的文章,尤其是童话、儿歌类的文章,更被学生认同。文本只是个例子,不必拘泥于课本,我们淮阴区特校就用过两到三套版本。
如《草原上的鹰》教学片断:
1.自由读课文,注意不要添字、漏字。2.强调容易出错的词语。3.一来到草原,首先看见的往往是鹰。你能用手势表达出来吗?4.出示图,再看文意。5.用“首先”造句。6.草原上的鹰不仅能给我们带来天气的信息,还能给我们带来方向的信息。多媒体出示鹰领路的画面。生:大草原辽阔无际,人烟稀少,很容易迷失方向。鹰可以给我们带路。7.填空:朝着鹰飞的方向走,你或许能发现( ),或许能碰到( ),或许能找到( )。8.小练笔,用“或许……或许……或许……”造句。
在上述这个阅读教学案例中,使用多媒体将多样化的信息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尤其是视觉补偿。教师注意了文章内容的取舍,贴近学生的情况和情绪,还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阔学生的视野,联系学生的生活。在小语教学中,我们要尽量满足学生喜好变化的愿望,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在其表现出疲倦之前,停止原本的授课方式,学会“掉转枪头”,换个方式,做调剂式的游戏。用多种多样的方式介绍知识,使获得知识成为享受,让学生得到的满足成为动力,照着自然的意图办事,按照生活的规律调适。本着让学生能自学的原则,少干预学生的学习过程,让主体教育落到实处,真正调动小语学习的内驱力。
三、读写结合,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感悟力
母语教育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时时处处都可以学习。母语教学“不以学语文知识为主,而以语文实践为主”,我们应注重挖掘聋哑学生的潜能,鼓励其多读、多看、多写、弥补口语的不足。
特校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读一些人生教育方面的书,并让他们在书中汲取营养,强大内心世界,学会与逆境和意外抗争,正确认识自己,融入社会。笔者在小语教学中,每周都要求学生结合所看的课外书写日记,前两天,笔者看到李同学的一篇习作,深受启发。他在文中写道:
“我最近读了一篇文章,题目叫《高空失明》,文章主要讲的是一位技艺高超的走钢丝演员,他准备不系保险绳走16米高的钢丝绳,并且完成一系列髙难度动作。他信心十足地走向钢丝,钢丝微微抖着,而他的身体就像一块磁石般吸在钢丝上。一步、两步、抬脚、转身、倒走、动作如行云流水……突然,表演者停止了所有动作,本处于兴奋状态的观众马上屏住呼吸,想看看表演者又带来什么更惊险的动作,表演场地鸦雀无声,而助手知道,并没有这个环节,他觉得这极不正常,钢丝越来越抖,表演者竭力平衡自己的身体……突然,表演者开始向钢丝另一头走了一步,然后动作恢复了正常。
原来,是一阵风,吹下了屋顶的灰尘,掉入演员的眼睛,他在16米高空中‘失明’了……”
读了全文,我知道是泪水很快把灰尘冲了出来,还有助手忍耐,没有惊动他,人生很多时候靠的只有自己,别人的帮忙只能越帮越糟,不如靠自己的能力走到尽头,坚持就是胜利。我也是一个失听者,我们需要别人的关注,不要别人的惊讶、同情或好奇。有时,我们要的是别人静心的等待,让我们自己在过程中调适,在艰难中自然地超越。
总之,在特校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练就特殊的表演才能和高超的激趣艺术,让学生易学习、爱学习。要引导学生多看书、多笔记,达到内化提高的目的。只有师生之间心灵相通,特殊学生才能有大发展。
一、强化内功,提高教师表情动作的表现力
特校教师的语言更多的写在脸上、演在手上,要让学生一看就懂。在特殊教育中,面部表情、手势、体态起着传递作用。这种非言语沟通的方式比口头讲的语言要复杂千百倍。各种姿势既可表露,又可掩盖人的情绪,特校教师要表露才能,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强化语言的表达效果。有心理学家做过统计:一个信息的表达=7%的言语 38%的声音 35%的面部表情。特校教师的手语和表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果。
比如有些表示心理活动的词语很难同聋哑学生讲清,但通过教师恰到好处、切合词义的神情演示,结合手语,学生就能理解词语的内涵。如“高高兴兴”,教师只要脸上笑眯眯,动作轻松愉快,表现出快乐的样子,学生就能明白意思。神情演示仅适用于一些表示喜怒哀乐,脸部表情较明显的形容词类,应用面不广。聋哑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活动中往往以纸代耳、以手代口,感性形象是他们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演示法是最适宜、最确切、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
只有教师具备一定的表演、表达能力,才能把书本上比较“死”的书面语言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的“活”的哑语,才能将所要传授的知识用动作形象勾画成鲜明的表象,从而顺利地由形象思维转化为抽象思维。教师在教学中恰如其分、富有情感的表达会引起学生强烈的共鸣,起到“以情悟文”、“以情感人”的作用。学生从教师良好的语言中,体会到教师情感产生的由来。
二、激發兴趣,调动学生小语学习的内驱力
纵观小语改革历史,最值得注意的是人们逐渐有一个愿望,想把获得知识当成一件愉快而不是苦恼的事情。人们在不同年龄所喜欢的智慧活动都是对他有益的,而不是对他有害的。在特校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要想让学生吸收某个知识,必先让学生爱上那个知识,如果学生不喜欢那个知识,那么任你讲得天花乱坠,他都没有半点成就感,你讲得越精彩,他听得越疏离。在小语教学中,要选择一些和学生生活阅历相关联的文章,尤其是童话、儿歌类的文章,更被学生认同。文本只是个例子,不必拘泥于课本,我们淮阴区特校就用过两到三套版本。
如《草原上的鹰》教学片断:
1.自由读课文,注意不要添字、漏字。2.强调容易出错的词语。3.一来到草原,首先看见的往往是鹰。你能用手势表达出来吗?4.出示图,再看文意。5.用“首先”造句。6.草原上的鹰不仅能给我们带来天气的信息,还能给我们带来方向的信息。多媒体出示鹰领路的画面。生:大草原辽阔无际,人烟稀少,很容易迷失方向。鹰可以给我们带路。7.填空:朝着鹰飞的方向走,你或许能发现( ),或许能碰到( ),或许能找到( )。8.小练笔,用“或许……或许……或许……”造句。
在上述这个阅读教学案例中,使用多媒体将多样化的信息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尤其是视觉补偿。教师注意了文章内容的取舍,贴近学生的情况和情绪,还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阔学生的视野,联系学生的生活。在小语教学中,我们要尽量满足学生喜好变化的愿望,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在其表现出疲倦之前,停止原本的授课方式,学会“掉转枪头”,换个方式,做调剂式的游戏。用多种多样的方式介绍知识,使获得知识成为享受,让学生得到的满足成为动力,照着自然的意图办事,按照生活的规律调适。本着让学生能自学的原则,少干预学生的学习过程,让主体教育落到实处,真正调动小语学习的内驱力。
三、读写结合,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感悟力
母语教育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时时处处都可以学习。母语教学“不以学语文知识为主,而以语文实践为主”,我们应注重挖掘聋哑学生的潜能,鼓励其多读、多看、多写、弥补口语的不足。
特校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读一些人生教育方面的书,并让他们在书中汲取营养,强大内心世界,学会与逆境和意外抗争,正确认识自己,融入社会。笔者在小语教学中,每周都要求学生结合所看的课外书写日记,前两天,笔者看到李同学的一篇习作,深受启发。他在文中写道:
“我最近读了一篇文章,题目叫《高空失明》,文章主要讲的是一位技艺高超的走钢丝演员,他准备不系保险绳走16米高的钢丝绳,并且完成一系列髙难度动作。他信心十足地走向钢丝,钢丝微微抖着,而他的身体就像一块磁石般吸在钢丝上。一步、两步、抬脚、转身、倒走、动作如行云流水……突然,表演者停止了所有动作,本处于兴奋状态的观众马上屏住呼吸,想看看表演者又带来什么更惊险的动作,表演场地鸦雀无声,而助手知道,并没有这个环节,他觉得这极不正常,钢丝越来越抖,表演者竭力平衡自己的身体……突然,表演者开始向钢丝另一头走了一步,然后动作恢复了正常。
原来,是一阵风,吹下了屋顶的灰尘,掉入演员的眼睛,他在16米高空中‘失明’了……”
读了全文,我知道是泪水很快把灰尘冲了出来,还有助手忍耐,没有惊动他,人生很多时候靠的只有自己,别人的帮忙只能越帮越糟,不如靠自己的能力走到尽头,坚持就是胜利。我也是一个失听者,我们需要别人的关注,不要别人的惊讶、同情或好奇。有时,我们要的是别人静心的等待,让我们自己在过程中调适,在艰难中自然地超越。
总之,在特校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练就特殊的表演才能和高超的激趣艺术,让学生易学习、爱学习。要引导学生多看书、多笔记,达到内化提高的目的。只有师生之间心灵相通,特殊学生才能有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