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夜叉国》与《鲁滨逊漂流记》看中西文化三观

来源 :文学教育·中旬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本文围绕世界观、人生观、民族观三方面,通过探讨《夜叉国》与《鲁滨逊漂流记》两则故事的文化背景、主人公、情节走向,展现明清之际中西方世界观、人生观、民族观之巨大差异。
   关键词:《夜叉国》 《鲁滨逊漂流记》 世界观 人生观 民族观
  《夜叉国》记录了商人徐某在夜叉国的故事。《鲁滨逊漂流记》记录了商人鲁滨逊流落孤岛的故事。两者不乏相似。首先,两则故事的大致创作于同一时段,蒲松龄生于1640年卒于1715年;丹尼笛福生于1660年卒于1731年。其次,两位主人公都流落孤岛地点相似。最后,故事情节都是主人公遭遇海难流落荒岛,历经苦难回归人类社会。
  两个故事虽相似,但其中却蕴含中西文化巨大差异。本文围绕世界观、人生观、民族观三方面论述。
  一.世界观:统一和谐与分离斗争
  当我们抛开主人公,单独察看两座岛屿的情况,就会发现,两位主人公流落的荒岛,其内部情况是有差别的。
  《夜叉国》里徐某流落的岛屿是一个统一、和谐的岛屿。徐某是否流落此地岛屿均是如此。蒲松龄以此为基构建故事。故事记录了“天寿节”夜叉国首领“天王”现身居于高位,所有夜叉仰慕不已的情况。众夜叉向心“天王”的格局表明岛屿统一由“天王”管理。另外夜叉国的管理各有其分,徐某所处的分支就居于海岛一隅。故事名“夜叉国”言夜叉所居,是统一外显形式的国也能补证。同时,夜叉国不仅统一而且和谐。《夜叉国》中除徐某初次登岛视察岩壁洞穴被正在进食的夜叉发现险些遇难外。其余皆是温馨与和谐。徐某上岛以厨艺得生立足。夜叉们欣然接受徐某毫不排挤,还为他配妻作室,善意盎然。“天寿节”上纷纷捐赠“骨突子”,甚至“天王”也如此,将徐某作为自己人对待。后来徐某之子也是受夜叉帮助,成功返回卧眉山寻亲。夜叉们这种认可,同情,分享,爱护,帮扶的行为,显示出他们原始、善良、淳朴的内质,正是这种内质,使得整个故事虽然曲折,但和谐的氛围始终围绕,像一团祥云荫蔽着故事中的人们。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立身处世,就是要人与人发生联系织成一张关系的大网,并希望人与人之间发生和谐正向的联系,这样无论多少人参与其中,定能统一和谐。《夜叉国》描写统一和谐正是凸显中国文化。
  《鲁滨逊漂流记》里鲁滨逊流落到一个分离、斗争的岛屿。鲁滨逊流落此地与否都是如此。他以分离、斗争为基础建构故事。鲁滨逊在岛上偶遇野人,发现这些野人食人。这些被食之人从何而来?当然是从其他野人群里抓的,可能是战斗俘获的野人;或有可能是自己野人群里无用的老弱。这证明鲁滨逊所流落的岛屿,野人是分离的,而且在为食物等生存资源而斗争。这一点,相较于《夜叉国》更加现实。《夜叉国》的故事未说明孤岛生活物资的供给,只言善良温暖,给读者营造物资充足假象,所以夜叉国虽然落后野蛮茹毛饮血,但是因为物资充足,人们善良淳朴,使它具有桃花源意味。鲁滨逊在孤岛上有发挥知识让自己的生活环境更加舒适的实践,比如盖房子,制家具,作斧头,畜养动物,种植农作物,甚至是驯养野狗和收养奴仆等。鲁滨逊的目标是离开,但当前条件不支持。他只能先解决生活问题,储蓄物资使自己先活着,年年准备以使自己最后能扬帆起航回归人类社会。这些与岛上同类相食的野人完全不同。在他眼里有了知识就有未来,在制作斧头和家具时他多次提及。
  这些正是当时经历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世界地理大发现,地圆说成为广泛共识,资本主义前叶的欧洲傲视全球的资本。对自然持认识、征服、控制的态度,将人与自然分开并同其做斗争。相比之下那些野人自然相形见绌,呈现落后野蛮愚昧之状了。丹尼笛福以此为然。
  作者受所处时代的影响世界观各异,各按世界观创造故事,不论故事主人公是谁,在作者所创造的世界里,故事会按既定方向前进,过程可能不同,但结局一定无差。徐某和鲁滨逊只是两位作者所构建孤岛的偶然误入者,两座岛的本质不因他们而变。回溯故事创作本源,探寻到当时中西方文化中世界观的差异:中国将世界作为统一和谐的整体看待;西方将世界作分离斗争理解。
  二.人生观:进取奋斗与中庸调适
  前文研究两座孤岛的性质及背原因。现在继续假设海岛没有野人没有夜叉,抛开孤岛种种性质,设定其为杳无人烟。这时中庸调适与进取奋斗的人生观,将对二人的行動产生巨大影响。
  对鲁滨逊而言,离开岛屿的可能一是孤独死于海上,一是成功返回人类社会,两者可能各半。孤岛是消极的非正常环境,作为商人及冒险家鲁滨逊俨然无法接受,他多次尝试,终于成功。孤独终老于孤岛他有足够的理由拒绝。离开海岛打破命运和自然的束缚追求自由,他有足够的理由去执行。这使他坚定离开的信念无时无刻。积极进取的心态,使得他更加注重现实,对生活的规划及其细致,对自己的处境了然于心。他的行动都为着离开,为着航行多一份保障。先是安全富足,然后逐年修复船只,积累粮食淡水。简言之,鲁滨逊的留下是手段而非目的。他的留下是为了更好的离开。故事整篇记录鲁滨逊如何化解危机,如何积极正面解决问题。即使偶有失落也快速认清现实重整旗鼓,坦然面对外部风雨。这种积极进取,不断奋斗的观念和精神,是当时西方文化的核心。
  徐某看待人生则不同。徐某置身孤岛,和鲁滨逊一样,也会对岛屿产生好奇并伴随担忧。他会四处勘察寻一栖身处。但是他所先想到的,不是鲁滨逊那样着眼离开,再想离开方法,离开与路径并重而且离开始终居于思想的主导地位。而是想到离开就立马回到当下,寻求与当下和解,在一次次和解中否定离开。所以徐某的重点是当下和未来一段短时间的生活,他的人生是走一步看一步,先保证这一步,再迈出下一步,至于未来不加太多打算,只凭机遇。简言之就是活在当下不言未来。由此徐某心中默许自己可以做出的选择就和鲁滨逊不同,他可以在孤岛上生活一辈子,只要不断的调适自己的内心来适应孤岛一人的现状,也可以在某天突发思乡之情,然后如鲁滨逊那样勇敢的迈出堵上性命的一步。这是徐某允许自己做的事情。这种中庸思想正是从孔子以来就固化在中国文化中的。按照孔子的分类,人有狂者、中行、狷者,他说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只有中行最好,不退缩不怯懦,只有身边没有中行得时候,才会和狂者交友。若用此观点来看,孔子那里中行是第一位的,狂者不差,但是赶不上中行。这种观点一直影响着中华文化。于是乎徐某恪守此道,在必要时让自己成为狂者,以求进取以回归。   徐某和鲁滨逊的表现,给出当时中西文化关于人生问题的态度与回答,西方主张进取奋斗,中国主张中庸调适。
  三.民族观:价值肯定与价值否定
  中西方经历郑和下西洋、地理大发现,造就了故事产生的土壤。据人类学者的考证,《夜叉国》和《鲁滨逊漂流记》记录的岛屿正是南洋诸岛,其夜叉与野人正是当地的土著居民。两个故事故事走向不同,表现在徐某和鲁滨逊对于夜叉和野人观念的变化。通过对这一现象的分析,能窥见当时中西方文明民族观的差异。
  鲁滨逊将土著归为人,承认野人与自己一样。从这一点看他所具有的是科学、平等的眼光,是西方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后,天赋人权以及认识理性认识世界的体现。徐某将孤岛土著归为夜叉,认为他们是蛮夷(夜叉本是佛教鬼怪,后借用来指称落后地区的蛮夷)夸大他们的丑陋面容,将自己置于上位,显然是中国传统华夷观念的体现。但是,两者观点最后发生了惊奇的翻转。鲁滨逊将孤岛土著归为人,却言“野”人,把土著平等的位次,降低到下位,提升自己的位次。徐某将孤岛土著归为如同鬼怪的夜叉,最后却视夜叉们为人,同母夜叉结婚生子融于其中。把自己中华之尊位降低于与土著平齐,把原本无善可取的土著升到与自己相平甚至更高的位次。二人观念的翻转,是对岛上土著认识加深的结果。鲁滨逊的知识使得他傲视土著,将其置于愚昧,因而不平等。徐某的知识和智慧在农业采集的水平,与土著相去不远不足以傲视夜叉群,他所拥有的是不实用的虚有的中国人身份,以此他情愿融于夜叉群将自己降次。
  鲁滨逊对待土著,由人而野人,由平等而不平等。徐某对待土著,则是由夜叉而人,由不平等而平等。这样的手法,使得故事矛盾突出与张力尽显,也许是作者本人未曾想到的。冒险家鲁滨逊的故事代表了当时科技发展的西方,走出欧洲,以平等之心看世界,却见世界多是落后,不如己,由而居于上位的民族观。商人徐某的故事代表了封闭,而发展停滞,相对落后,而依旧带有自我中心观的中国,偶然看见了世界,发现世界并非那么无善可取,转而缓慢放下自我,求与和谐的民族观。
  这种平等与不平等观念的翻转,正是在不断深化对外界的认识过程中构建的,是对其他民族和国家价值的构建,是肯定与否定的交织。它是动态的,不是静止的。平等而不平等,正是西方发现自己已然超越了世界的结果。不平等而平等,也正是中国发现外邦并非落后的结果。这种民族观的翻转,实际是价值观的外在体现。
  《夜叉国》与《魯滨逊漂流记》通过背景,主人公,及情节走向,展现了明清之际中西方文化看待世界人生外邦的巨大差异。中方将世界作统一和谐处理,西方将世界做分离斗争对待。中国人面对人生问题多采取中庸调和之法,西方人对待人生问题多持进取奋斗之态。中国人对待外邦的态度多由不平等而平等,由上位转入中位或者下位,西方对外邦的态度则多由平等而不平等,由中位转为上位或超上位。两个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故事,正是当时中西方两种文化间差异的缩影。
  参考文献
  [1]韩田鹿.清朝版的《鲁滨逊漂流记》——《夜叉国》的文化人类学解读[J].蒲松龄研究,2015(02):85-90.
  [2]李昌云.相似主题在不同语境下的多维度演绎——浅议《鲁滨逊漂流记》与《聊斋志异·夜叉国》之异同[J].中华文化论坛,2014(06):131-136 192.
  [3]郭建庆.中国文化概述[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49.
  [4]方汉文.西方文化概论[M].中国人民出版社,2006.74.
  (作者单位:湖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其他文献
《桃花源记》作为一篇经典,出现在几代人的语文教材中。它在教材中被称为游记散文。在教学之初,我对此也并未抱有疑义。文章确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读者跟着其游览桃花源,看起来确实像一篇游记散文。但在带领学生翻译文章后,一位学生开玩笑道:“怎么有点像鬼故事?”我借此向学生解释,虚实结合是本文的一个特点。但这个回答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问题。于是,课后,我便翻查了一些资料,对于这篇文章的文体,不免有了更多的
期刊
内容摘要:《庄子·秋水》中有大量的对话。庄子尤其注意对话语境的设置,以故事预设情境,借助虚构的主体展开对话,使其中一方为自己代言,从而阐发玄妙的哲思。对话中蕴含的修辞更是在强化说理的同时增添了艺术表达效果,彰显出独特的魅力。   关键词:《庄子·秋水》 对话艺术  《庄子》中的寓言几乎每篇都由对话构成,在一定情境下通过对话的方式,展开哲理性思辨,表达“言外之意”。近十年来,对《庄子》中对话的研究主
国庆假期本来应该愉快高兴的度过,可是当我听说身边一个熟悉的孩子因为抑郁症而自杀身亡时,心情变得格外沉重。20岁,花儿一样的年龄,本该美好幸福的生活着,可到底经历了什么,收到了多大的伤害,让她做出如此残酷的决定。女孩的父母是我的朋友,一对高知分子,多年前离婚。母亲是孩子的监护人,属于心高气傲的那种,凡事都追求完美,破碎的婚姻,让她把更多希望寄托在了女儿身上。她对孩子的要求特别高,在我印象中孩子从小到
期刊
内容摘要:赫尔曼·梅尔维尔的遗世之作《水手比利·巴德》中水手比利被纠察长克拉格特陷害后一拳打死后者,又被判处死刑,二人双双死去的原因错综复杂,并不是简单的嫉妒和怨恨,二人之间存在三重天然的对立关系,从这三个层面出发去探讨原因更为合理:监督与被监督的身份对立,善与恶的命运对立,本我与自我的心理对立,从而探明梅尔维尔试图表达的复杂深远的社会、宗教、心理等历史问题。   关键词:《水手比利·巴德》 对立
晓苏的短篇小说,在当下的中国文坛是非常有影响力的。这种影响力不仅来自于晓苏的坚持与执着,更来自于对生活的细腻解读。不过,要想真正理解晓苏的小说作品精髓,还需要长期关注他才行。有幸的是,我从不到20岁,就跟晓苏学习写作。那会儿,我时常和几个搞写作的老师,在每个周六的上午聚集到晓苏家里,读各自的作品。这是我很珍惜的师生之谊,也因此一直关注着晓苏的作品,最为典型的就是经常去翻《小说月报》,看这本杂志刊登
期刊
小学语文课文中有许多文章内容都涉及到了感恩教育,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利用语文课程,渗透感恩励志教育。通过对文章进行剖析,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感情。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通过改变传统思维和教学模式。让学生理解对与错,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父母、老师、自然和社会所表现出的善良。教师应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本文并读懂其深层含义。同时,老师们还应提供优秀的课外文章,以丰富学生
期刊
内容摘要:上个世纪60年代出生的作家苏童和毕飞宇,“文革”影响了他们的少年时期,这段记忆成为了他们小说的精神资源。两位作家在新世纪创作的长篇小说《河岸》与《平原》均以“文革”乡村日常生活为背景,通过对乡村风物的描写、乡村权力的解构以及村民生存状态的揭露,追溯了那个特殊历史年代的民间文化形态,展现了权力陷阱下人性的扭曲与生命的荒诞。通过分析这两部小说,我们能够领会独屬于60年代作家的乡村记忆,亦能体
内容摘要:源于对俗世人生的忧患和人性异化的考量,迟子建的作品是苍凉的。在对众生命运挣扎的无奈又不甘的扼腕中,试图为他们构筑一个安放身心的文学家园,诠释了一个作家直面生存的坦诚与对社会责任的担当。   关键词:迟子建 文学家园 守望  精神家园是一个民族的一种集体无意识的行为范式和思维方式。在社会转型的当下,尽管家园的意义被图解、实体被解构、内核被悬置,但家园的根性决定了她始终是一种萦绕终极的生命惦
内容摘要:高中阶段所选取的文章篇目富有教育启发的重要内涵,在悠久的历史文明传承中,诸多优秀的传统美德值得被学生认识、接受、效仿。在《短歌行》中,除了曹操个人作为政治家、军事家的胸怀抱负之外,所反映的也是建安文风慷慨悲壮的风格。通过教学可以引导学生体验到在艰难困苦中生命所迸发出的力量和光彩。   关键词:高中语文 《短歌行》 建安风骨  在高中教学的诸多的篇目中,通常会以时代为线索来串联去所有的名家
内容摘要:《汤姆叔叔的小屋》和《飘》是描述美国内战期间种族歧视的优秀文学作品,从中可以看到黑人蓄奴制下黑人奴隶的悲惨生活和即使蓄奴制废除后人们心中仍根深蒂固存在着的歧视。   关键词:美国南北战争 种族歧视 《飘》 《汤姆叔叔的小屋》  美国的种族歧视可以追溯到欧洲的奴隶贸易时期,通过三角贸易路线,欧洲人将黑人作为廉价劳动力出售给美洲的种植园。在此过程中,黑人没有人权可言。奴隶贩子总是使黑人人数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