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水手比利·巴德》中比利与克拉格特的三重对立

来源 :文学教育·中旬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ilelem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赫尔曼·梅尔维尔的遗世之作《水手比利·巴德》中水手比利被纠察长克拉格特陷害后一拳打死后者,又被判处死刑,二人双双死去的原因错综复杂,并不是简单的嫉妒和怨恨,二人之间存在三重天然的对立关系,从这三个层面出发去探讨原因更为合理:监督与被监督的身份对立,善与恶的命运对立,本我与自我的心理对立,从而探明梅尔维尔试图表达的复杂深远的社会、宗教、心理等历史问题。
   关键词:《水手比利·巴德》 对立 善恶 本我 自我
  美国作家赫尔曼·梅尔维尔的遗世之作《水手比利·巴德》被认为是有史以来写的最好的中篇小说。这部小说情节并不复杂,却特别耐人寻味。故事发生在1797年英法战争期间,青年水手比利·巴德单纯善良,漂亮谦逊,受到了船员们的喜爱。这却引起了纠察长克拉格特的嫉妒,视他为眼中钉,设计陷害他并迫使他无法讲话不能为自己辩护,比利情急之下出拳打死了克拉格特,根据战时军法,比利被判死刑。
  对这部小说的研究,大多将视角关注在善良的比利和正直的船长身上,而对于小说中的反面人物——纠察长克拉格特关注甚少。换个角度来看,克拉格特才是小说中最难理解的人物,他为什么要陷害比利?梅尔维尔设计这个人物的真实意图到底是什么呢?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克拉格特的陷害最终使二人双双死去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小说的叙述者没有说明克拉格特憎恨比利的原因,仅仅说事情本来就是这样的,这是个神话。从表面上看来,克拉格特陷害比利是嫉妒心使然,实质上远没有这么简单。其实,克拉格特与比利二人之间存在三重天然的对立关系,本文将从这三个层面来探讨克拉格特陷害比利的原因。第一是从小说文本的故事情节中人物对立身份分析惨案发生的原因,第二方面从善与恶的根本对立角度来谈,第三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角度分析本我与自我的对立关系。
  一.监督与被监督
  首先,从小说文本的故事情节来看,在英法战争期间的军舰上,纠察长和水手之间的关系本身就是对立的,二者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一旦纠察长发现水手有不轨行为(不管纠察长出于公还是出于私),水手都会立即处于被判刑的边缘。由此可见,在纠察长克拉格特的眼中,每个水手都是潜在的犯罪者;相反,水手们对纠察长克拉格特是敬而远之,当时是大哗变的年代,每个人都小心翼翼,生怕被纠察长盯上对自己不利。再加上克拉格特平时的为人,对他恐怕只有畏惧而没有尊敬。“他所处的位置,是将各种各样的地下影响的交汇线路置于这位头目的控制之下,通过那帮下人的运作,根据海上民众社群的任何一种神秘的不适——若不是更坏的话——机敏行事,在如此这般之时能够胜任其事。”[1]因此,作为水手的比利和作为纠察长的克拉格特之间的关系从本质上就不会友好。
  根据故事的叙述,克拉格特在上船之前的历史似乎不那么光明磊落,以致于他从来都不提起。“在炮台和前桅楼那些须发斑白爱说闲话的海员中间,暗地里流传着一侧谣言,说那位纠察长是个‘诈骗犯’,他自愿加入皇家海军是为了某桩神秘的欺诈案赎罪,那桩案子使他受到法庭的指控。”[2]不光彩的历史和海员们背后说的闲话,不仅使得他少了一个被人尊敬的原因,同时多了一份不自信和自卑。与克拉格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比利,这个少年善良纯洁、青春年少、体魄健美,像个天使一样的完美,受到了几乎所有人的喜爱,被水手们称为“英俊水手”、“和平使者”。比利的优秀引起了自卑的克拉格特的嫉妒,他虽然嘴上称比利为“甜蜜可人的小伙子”,心里却开始盘算着陷害比利。比起嫉妒比利的受欢迎,更让纠察长克拉格特忌惮不安的是比利在水手们中的号召力。比利是水手中最受欢迎的一个,人见人爱,水手们都愿意听他的,在克拉格特的眼中,比利就是他的对立群体——水手们中的领头。這对纠察长的权威是一种威胁。没有比利,水手们不会如此团结一致,这有利于克拉格特的纠察工作,而且少了哗变谋杀船上官员的可能性;没有比利,克拉格特也许可以得到水手们多一点的尊敬。
  由此可见,克拉格特陷害比利不仅出于他内心的自卑,也是出于他纠察长的身份性质,或者说是出于一种自我保护的意识。在战争年代的动荡中,人性的弱点被无限放大,心胸狭隘的克拉格特出于毫无根据的妄想,为了自身安危,蓄意谋害比利,这也是他自我肯定的原因之一。
  二.善与恶
  小说叙述者认为克拉格特是天生的恶,比利是天生的善,二人处于善于恶的天然对立。在叙述克拉格特的本性时,叙述者说,“眼下所说的这样一个人便是克拉格特,那种邪恶本性在他身上具有的狂热,其产生并不是由于坏品行的培养,不是由于伤风败俗的书籍或淫乱放荡的生活,而是与生俱来的,是内在固有的,总之,是‘遵照本性的一种堕落’。”[3]与他相对的比利,叙述者说他是天使,是善的化身。这也体现了“梅尔维尔秉承的艺术理论:比利和克拉格特之间的冲突戏剧化的体现了光明和黑暗两种力量的对抗,最终,麦氏做出了关键的处决,使比利成为一个神话式的英雄人物。”[4]
  善和恶是相对立的,克拉格特陷害比利也就是必然的,就像撒旦和上帝总是相对的一样。这样,克拉格特陷害比利似乎不是他的错,而是被某种神秘力量或者说是命运而控制,使他生的邪恶。小说中贯穿着克拉格特对比利的憎恨和嫉妒,而克拉格特也一直给自己寻找憎恨比利的理由。在比利洒汤事件中,刚开始克拉格特经过洒在地上油腻腻的液体时,他并不在意,只是抬脚跨了过去。可是当他抬头注意到是谁洒的汤时,一开始是准备“气急败坏的大喊大叫”,可他却刻意控制住了自己,表情立刻为之一变,用开玩笑的语气悦耳地说,“干的漂亮,小伙子!也真是善行胜于美貌呢!”走过之后,他的脸上出现了“不情愿的微笑”,确切地说,是“怪相”。这一系列怪异的举动可以看出,克拉格特心中认为,比利泼洒的汤不是不小心而是刻意针对自己的。这样,他就在心里为自己到了借口去憎恨比利,向比利伺机复仇。克拉格特在船长面前污蔑比利的行为是他对比利憎恨最大的表现。听到克拉格特对自己的指控,比利万分恐惧。他不相信克拉格特竟然如此的邪恶和残忍。可是比利有他天生的不足——激动时会口吃说不出话来,这使他在极度恐惧下无法开口为自己辩解。因此,他采取了最本能最直接的方式——一拳狠狠地打在克拉格特的脸上。这一拳直接打死了克拉格特,这改变了格拉格特污蔑比利的性质,改变了比利的命运。由之前的被陷害变为了谋杀长官,比利成了引起哗变的人,触犯了船上的法律,必须被判死刑。从威尔船长的话可以看出,杀死克拉格特的是比利,但也是神意,“这是神意对亚拿尼亚的判决!看呀!”“是让上帝的天使给打死的!可是天使必须绞死!”[5]   比利本身是无罪的,可他打死克拉格特就变得有罪了。善与恶的天然对立,使得“格拉格特形成了比利的地狱,这是小说中最明显不过的事实。”[6]善和恶不能孤立存在,他们是相互依存的,邪恶的克拉格特和善良的比利都因此结束了自己的命运。
  三.本我与自我
  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看,克拉格特代表的是本我,比利代表自我,威尔船长是超我的代表。根据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完整的人格有三大系统组成,即本我、自我和超我。所谓本我,就是本能的我。本我无视价值、善恶和道德的存在,他唯一的追求就是满足和快乐。本我是潜意识的,不受约束,是人类一切行为动力的源泉。自我,就是面对现实的我。自我不完全遵守本我的快乐原则,他还奉行现实原则,根据现实克制本我的欲望,寻找一种有节制的快乐。而超我则是道德的卫士,超我压抑本我的冲动,是道德化了的自我。弗洛伊德认为,“人的个体人格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本我与超我都想通过自我达成自身的需要和目的,因此自我既要满足本我的需求,又要考虑超我的限制,三者只有达到平衡,人格才能趋于正常。”[7]在《水手比利·巴德》中,克拉格特是本我的体现,比利是自我的代表。完美善良的比利激发了克拉格特性格中邪恶的本能,使他想要摧毁比利,实现自己的满足。于是克拉格特一直通过言语戏弄比利,并用甲板上叛乱的圈套玩弄比利,试图达到本我的实现。代表自我的比利在本我与超我中导向了本我,由于不满与克拉格特的污蔑,再加上自己口吃的缺陷,对本我进行了本能的反抗,一拳打死了克拉格特。本我的毁灭使得自我也丧失了平衡,从而走向了毁灭。
  总而言之,克拉格特陷害比利的动机不是简单的出于嫉妒之心,不能仅仅从文本字面意义去理解,其隐含的意义十分复杂和深远,折射出社会、宗教、心理等多方面的因素。梅尔维尔的小说《水手比利·巴德》意蕴十分丰富,我们只有执于理智的分析,才能得出妥善的结论。
  参考文献
  [1][2][3][5](美)赫尔曼·梅尔维尔著。许志强译.水手比利·巴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52,47,69,112-113.
  [4](英)Donald Yannella编。《漂亮水手》新论:Religion, Myth and meaning in the art of Billy Budd, Sailor. Gail Coffler[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49.
  [6]代显梅.文学,揭示真相的伟大艺术——论《比利·巴德》中的文学主题[J].国外文学,2015,4(140):55-65.
  [7](奧)弗洛伊德著.杨韶钢译.弗洛伊德心理哲学[M].北京:九洲图书出版社,2003:53.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外国语学院)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面纱》由毛姆根据其亲身经历写成,其中展现了复杂伦理问题。本文运用文学伦理学的批评方法,对瓦尔特和凯蒂的伦理选择进行解读,两人在一次次伦理困境中作出的伦理选择改变了各自的命运。《面纱》中瓦尔特和凯蒂的伦理选择点燃了读者心中的伦理之辩,也为人们今后的伦理选择带去启发。   关键词:《面纱》 伦理身份 伦理选择 爱  《面纱》讲述了一对英国夫妇在英国殖民地香港的情感经历。凯蒂容貌俏丽,但是在
内容摘要:19世纪美国作家梅尔维尔立提倡美国文学要摆脱对欧洲文学的模仿学习。他曾经当过水手,深刻体验过社会底层的民间生活,广泛接触了丰富多样的民间文化。他在作品中大量融入歌谣、传说、边疆幽默等民间文化,为美国民族文学的独立创新树立了榜样,成为美国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作家。这些民间文化丰富了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也反映了普通人民的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梅尔维尔的创作说明了民间文化对于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学创作具
内容摘要:武术以中华文化为底蕴,是中国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注重习武之人的内外兼修,其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倾向。上个世纪初,随着影视媒介对武术要素的引入和融合,特别是八十年代后,武侠电影逐渐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盛况。本文以李连杰三个时期的武侠电影为例,发现不同时期的武侠电影对武术的价值取向呈现出了各自特点,其内在原因与受众群体的心理期待有一定关系。   关键词:武侠电影 武术 价值取向 李连杰   中国
近些年来,语文科目在教学过程当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教育者也越来越重视语文教学的地位,但是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当中,教育者容易忽视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不注重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这是不利于培养学生个人修养、提升语文素养的方法,而且教学目标也无法顺利实现。因此,本文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渗透德育教育展开讨论。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作用   1.强化道德观念,促进全面发展   德育教育
期刊
内容摘要:19世纪末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的经典作品《觉醒》初遭冷遇、后为学界所挖掘、并得到了深入研究。其中不乏有学者认为女主人公爱德娜的“游泳”促成她的觉醒,使其获得自由等。本文从我国庄子《逍遥游》中的“游”视角出发,探析《觉醒》中女主人公爱德娜的“游”,认为她的“自由”之路,实际上是形体“自毁”之路。爱德娜之形为物役、心为情困,远未达到庄子“游”的境界。这说明肖邦观察到了个人自由与外物之间的关系
在我国新课改稳步开展的背景下,学科的“核心素养”问题再一次被提及,语文作为我国现代化教育体系的基础性学科,也在有条不紊地探索着课程改革的新方向,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广大教师的广泛关注。“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其根本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这就要求教师在未来教学中应该以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基础,推进课堂教学的改革,这也是本文研究的目的所在。   一.核心素养视角下语文教学中面临的问题   1.
期刊
内容摘要:家书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无数的真情实感,红色家书作为一种十分珍贵的红色文化资源,对帮助当代大学生培养社会责任感、厚植家国情怀有着重要作用,其蕴含的种种理念也高度贴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红色家书融入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培育中,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民族凝聚力与认同感,在更大程度上发挥红色家书的现实意义,发掘其思政教育价值。本文将以当代大学生为主要论述视角,以新疆
《桃花源记》作为一篇经典,出现在几代人的语文教材中。它在教材中被称为游记散文。在教学之初,我对此也并未抱有疑义。文章确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读者跟着其游览桃花源,看起来确实像一篇游记散文。但在带领学生翻译文章后,一位学生开玩笑道:“怎么有点像鬼故事?”我借此向学生解释,虚实结合是本文的一个特点。但这个回答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问题。于是,课后,我便翻查了一些资料,对于这篇文章的文体,不免有了更多的
期刊
内容摘要:《庄子·秋水》中有大量的对话。庄子尤其注意对话语境的设置,以故事预设情境,借助虚构的主体展开对话,使其中一方为自己代言,从而阐发玄妙的哲思。对话中蕴含的修辞更是在强化说理的同时增添了艺术表达效果,彰显出独特的魅力。   关键词:《庄子·秋水》 对话艺术  《庄子》中的寓言几乎每篇都由对话构成,在一定情境下通过对话的方式,展开哲理性思辨,表达“言外之意”。近十年来,对《庄子》中对话的研究主
国庆假期本来应该愉快高兴的度过,可是当我听说身边一个熟悉的孩子因为抑郁症而自杀身亡时,心情变得格外沉重。20岁,花儿一样的年龄,本该美好幸福的生活着,可到底经历了什么,收到了多大的伤害,让她做出如此残酷的决定。女孩的父母是我的朋友,一对高知分子,多年前离婚。母亲是孩子的监护人,属于心高气傲的那种,凡事都追求完美,破碎的婚姻,让她把更多希望寄托在了女儿身上。她对孩子的要求特别高,在我印象中孩子从小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