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喊亲情的回归

来源 :江门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chenjie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
  吕啸天,1970年出生于广东省丰顺县,曾在深圳等地打工多年,现居广东佛山。1992年开始写作,已发表300多万字的文学作品,作品散见《作品》、《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黄金时代》、《佛山文艺》和《江门文艺》。从1998年至今,先后出版了《七彩谬斯梦》、《七彩青春路》《路迷文化园》、《解读秋天》等五本文学专著,纪实作品由深圳市红荔影视创作中心改编成电视剧本。先后获得全国报告文学一等奖、小小说全国年度佳作奖,省市“五个一工程”文学奖。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佛山市作协理事,现为广东某报新闻记者。
  
  我在打工的路上奔走多年,打工人的艰辛和近乎残酷的生存状态我有很深的体会。我现在的职业是媒体记者,但是我的打工情结依然,在能力范围内,我曾经一次次为维护打工朋友的权利和尊严而奔走,同时我更关注打工人在时代裂变中的生存状态和命运。
  两年前,在珠三角一个小镇上任班子领导的朋友,打来电话告诉我一件怪事,他所在的镇上发生了一起工伤事故,死亡两个人,都很年轻,一位死者的家属拿到20 万元的赔偿金后,丢下死者的骨灰,竟溜走了。听来令人寒心。那位领导朋友感到很棘手:死者家乡在北方的一个边远农村,镇里派人送回去,是不现实的。想通过邮寄的方式寄回去,但是遭到邮局的一口回绝。无计可施时,想通过媒体刊发认领启事,但是考虑到死者家属的做法,既使是刊了启事,也没有效果的,只好放弃。后来,那位打工人的骨灰就被当成无人认领处理,取去植树。
  一年前的夏天,气温高达38度,这个小镇再次发生工伤死亡事故,一家工厂违章建食堂,在早上10时发生楼房坍塌事故,三人当场死亡,其中一对还是夫妻,不幸遇难时只有四十多岁,他们的大儿子在珠三角的另一个镇上打工。
  市里启动了事故处理预案,各级部门的负责人、公安、消防、安监等十多个部门的几百人来到了现场,作为记者,我也来到现场,而且一直在追踪报道这一事故的发生和善后处理工作。这个小镇已不止一次发生过这样的重大事故,处理善后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三位死者的家属来了,那对死者夫妻是贵州人,家属来了13个。一到镇上,满面愤怒,对镇上缺乏监护导致事故发生引发命案很悲愤,扬言要告到中央,但是住了一天,吃了几顿好饭菜之后,他们竟然变得像没事人一样。更出格的是,拿到40万赔偿金之后,在最后的招待宴中,竟然有三位上了年纪的人喝醉了。白发人送黑发人,死者已去,生者竟然没有一点悲哀?一直在为事故奔走的那位领导朋友感慨万千地说,他在镇上为官十多年,从没有见到这样置亲人的生死而不顾的家属,没想到,三年间就发生了两起。
  我的心头塞满了沉重,是什么使打工人的亲情产生急剧的裂变?是因为生活的艰辛沉重吗?是因为价值观的变化使亲情变得冷漠吗?是相隔太远亲情变疏吗?
  正当我在反思这个问题时,在广州从商的一位老乡找到我诉说他的困惑。20年前,18岁的他从梅州老家来到广州打工。三年之后,他手头有了5000元的积蓄,于是他办起了一家加工木制品的作坊式的小厂。经营的次年,工厂的一批货被人骗走,小厂陷入经营的严重危机,如果不投入新的资金,小厂立马就要关门。他回到家乡,告借亲戚,但是没有一个亲戚肯借钱给他。走投无路之际,他把家中的几间房屋拿去抵押,贷了一万元。走过危机之后,他的小厂不断扩大,成了产值超千万的中型工厂。没想到的是昔日那些不与他往来的亲戚纷纷来到广州,找他借钱,小孩读书的、学车的、建房的,少则一万几千,多则三五万。几个月后,借了钱的一些亲戚只字不提还钱,有的人竟上门来借第二次。他感到不对劲,亲戚上门再借,他一口回绝。这一下捅了马蜂窝,亲戚不来找他,但是回到乡下农村,到处说他的不是,说他有了钱就六亲不认,忘了本。
  这位老乡被闹得声名狼藉,春节也不敢回去,他很不解地说,当初我找他们借钱,没借到一分钱,我原谅了他们。他们找我借,我给了他们几十万了,到头来竟弄得自己里外不是人,就因为是亲戚,他们就能这样吗?这位老乡又说,尽管他现在挣了很多钱,但因为亲戚关系僵,日子过得并不开心。
  是的,对于所有外出在打工路上奔走的人来说,亲情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旅居他乡,风里来雨里去,遭到老板的训斥、遭到陌生人白眼,遭到一些不公平的对待,这些打工的人都能忍受,不能忍受的是亲情的裂变和缺失,甚至是背叛。
  这篇小说,原来是应一家报纸的副刊约稿写的,但是因种种原因,稿件写好了,那家报纸副刊短篇小说的专栏取消了,因此一直放在电脑的存稿栏中。篇幅不长,但我写了较长的时间,因为心头很沉重,写了停,停了写。创作中,我还原了工伤事故的不少现场和情节。创作的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通过这样悲剧中的悲剧,引起打工人对亲情裂变的警惕。
  组成亲情的元素只有一个,那就是血缘,但是维护亲情的元素却要很多很多,包括爱、真诚、真情的投入,更多的是互助关爱、珍惜和呵护。漫漫打工路上,没有亲情的人生,就像行走在黑夜中,令人感到惶惑不安。
  反思亲情的裂变,呼喊亲情的良性回归。
  2007年1月8日
  
  责 编:鄢文江
其他文献
我失去了爱情,失去事业,婚姻也下岗了,就连惟一的健康、平安,都没办法拥有;上帝啊,您醒醒吧!看看我。  1996年,我与相识不到半年的她结婚了,我有了爱的归宿,一年后,女儿的出生给一家人带来无比温馨和快乐!  1998年秋,我感冒一病不起,医院诊断我患有乙肝大三阳,不知不觉中这个温馨的家,失去往日的欢乐。为治病,不但花完这些年的积蓄,还欠了不少债。往日她那份贤慧、那份温柔,如今却换成了抱怨和唠叨。
期刊
一天,拥挤的公交车上有一段精彩的对话情形如下:一个站着的孕妇对着她身旁坐着的一位男子说:“你不知  道我怀孕了吗?”(想要他让座)  只见男子很紧张地说:“孩子不是我的!”    杀鸡    农夫要杀鸡,却逮不着,于是抓起母鸡对公鸡说:“再不下来,我让你当光棍。”  公鸡说:“你以为我傻呀,我下去了,她就成了寡妇。”  下个鸭蛋  清晨起来,公鸡把母鸡好一顿揍,别人将其拉开,问母鸡:“公鸡为何打你
期刊
小蒙今年九岁,是阳光小学三年级的学生。  她爸爸是养猪的,也杀猪。杀了猪不拉到市场上卖,直接送到周围几家工厂里。她爸爸和各厂的总务关系都不错,每斤肉给总务们五毛钱好处。她爸爸今年三十八,大名叫张德荣,但这里除了他老婆叫他张德荣外,其他人都叫他绰号,猪肉荣。  猪肉荣的猪场就在这个山坡上,周围是茂盛的荔枝林。每天半夜,这片静谧的山坡就会被猪们尖利的嚎叫叫醒,这是猪肉荣在杀猪了。  小蒙的妈妈叫秋萍,
期刊
一天,狮子正在一矮树丛下打着呵欠,伸着懒腰,自言自语地说:“感谢上帝让我长得如此强壮威猛。在这个世界上。我谁也不怕!不像那些可怜的蚊子,谁都能将它们拍成肉泥!”  一群蚊子听到了这话,非常恼怒。  “别以为自己长得大块头,就目中无人。”一只蚊子说,“虽然我们长得娇小,但我们联合在一起。并不比你差!”  “闭嘴!臭蚊子!”狮子被激怒了,狂吼道,“你们有什么,资格跟我比,我一掌就可以把一大群蚊子拍成肉
期刊
青山常在,绿水长流。光阴荏苒。我已四千余个日子远离了故乡。春雨绵绵,滋润着思想的种子萌芽,乡恋的情感起伏在那片连绵的丘陵里,偶尔一缕两缕怀乡的愁苦,悄悄爬上眉梢,一滴两滴晶莹的泪珠。悄悄朦胧睫畔。问雨中流泪的天空,问夜里躲开的星星。昨夜梦,隐隐刺痛我的心。  月圆夜,灵感里那些华丽的词藻都活起来。漠峦又添浓墨重彩。戈壁游龙般在思想里雄浑豪放。我感觉自己站在天山的顶峰。惟我独尊。看月光雪山冰川流光溢
期刊
细雨飘飞如雪。若有若无,茫白的天空茫白的大地,看似干爽干净。但你出走到室外,纷扬的雨丝立即就会洒得你满头满脸满身满心。神魂俱伤。这就是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清明雨!哀思雨!  我知道,并不是因为雨,才有这个特别的清明时节,才有这种哀切伤痛的情愫。是因为人有悲伤离愁万种而无处倾诉,有无限忆念而无所找寻,才有了这断魂的雨,缠绵悱恻的雨。  我无处躲藏无法逃避地扑跌在雨中。就如同我无法
期刊
有一个女孩子跟我谈起她大学生活的另一面,简直让我发现了新大陆。  比方她说她们宿舍的同学去餐馆吃饭,每次都把餐馆的老板吓呆。“用狼吞虎咽不足以形容我们的吃相,那是真正的风卷残云式吃法,一盘菜刚上来转眼就被消灭光了,大家敲碗敲碟地等另一盘菜上来,服务小姐被我们叫得晕头转向,厨师被催得手忙脚乱,我们真像一群刚从饿牢里放出来的饿鬼。”她自己忍不住笑起来,前俯后仰的。“这是我们女孩子在一起的情形,如果桌上
期刊
作为一名普通管理人员,我感到很苦恼,因为我总感到我不能被别人理解。其实我已尽力了,为什么总得不到别人的理解呢?  上司总抱怨我的管理力度不够,不能实现他的管理期望,可他哪里知道我的管理有多难,厂里待遇不好,员工根本不把这份工作放在心上;下属总对我的安排有意见,工作一点积极性也没有,对什么也无所谓,可他们哪里知道我肩上的压力,对他们所关心的待遇问题,我也极力争取了啊;同事总指责我的工作不到位,错误总
期刊
病房里躺着一位深沉昏睡着的少女。高耸的胸脯随着呼吸一动一动的。圆圆的脸蛋儿细腻光滑很耐看,但就是面色有点苍白。她已经三天三夜昏迷不醒了,她是遭车祸后被送进医院的。  少女的床前,坐着一位头发蓬乱大约50多岁的男人。男人愁眉苦脸。时而目视一下病床上的女孩儿,时而低下头去唉声叹气。男人是女孩儿的爸爸。他一直陪护着她,两眼熬得红红的且眼袋有点儿浮肿,身体也疲惫不堪。  女孩儿的爸爸手足无措地坐在床前,神
期刊
那个周末黄昏。我又像往常一样去郊外散步。路上,看见一个中年男人正蹬着一辆28寸的自行车上斜坡,车尾架载着一袋沉甸甸的东西,车子发出“吱呀吱呀”的声音,仿若不堪重负的老人。  看到这一切,我不禁想起了在粤西老家的那辆已走过二十多个春秋的自行车。听母亲说,它是父亲用挖煤赚来的钱买回来的,父亲亲昵地叫它“大罗马”。那时,村里交通闭塞,去墟镇要走七八里的山路,挺折磨人的。有了它以后,父母就不用挑着担子,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