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科学探究”更科学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ying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那么,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呢?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心理需求
  学生走近科学世界,意味着他们要像科学家那样主动探究某个问题。这时候学生的思维与科学家的思维本质是一样的。学生主动探究的前提是有一个感兴趣的问题,而探究问题的诞生则值得我们思索。
  2014年5月份在枣庄举行的“全省小学优质课评选曁教学技能展示”活动,我有幸去学习。烟台的王老师在执教《杠杆》时,首先播放了一段视频:路中躺着一块大石头,王老师问,谁能帮老师想办法把大石头弄走?学生纷纷献策,大多数学生想到的办法是搬走。于是老师继续播放视频:王老师试了试,搬不动。王老师继续引导:“你能不能借助其他工具,把石头搬走呢?”学生稍作思考后纷纷举手,有的便提到了利用杠杆。然后老师便把视频完整地播放出来:王老师利用一根结实的木头,竟然把大石头撬走了。看完视频后,学生都觉得不可思议,王老师趁热打铁,引导学生提出自己想探究的问题……
  在整个活动中,王老师创设了情境,给了学生一个展开思考的空间。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使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了增强。只有在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产生强烈的认知冲突时,才能真正激发其强烈的追根求源的愿望,才能真正积极主动地去参与探究活动。
  二、储备充足资源,确保学生探究的自由空间
  没有充足的材料,即使激发起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在很多情况下也只能按照教师既定的活动内容展开。没有足够的时间,学生们无法去实验自己的想法,无法沉思默想,无法辨别错误、走出错误,无法开展相互讨论,思考总结个人经验,或小组、或全班的多种多样的活动。所有这些都是教师在设计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时必须考虑到的。
  如我在三年级讲《灯泡亮了》一课时,我给学生准备了灯泡、新的电池、导线,整堂课小组同学都在有条不紊地探究,终于,灯泡亮了。学生看着自己能让灯泡变亮,特别有成就感,脸上洋溢着微笑,我也被他们感染了。试想:如果老师不能提供材料,只是灌输原理,学生不仅很难明白,更无法探究,长此以往,学生的探究欲望也就被磨灭了。
  三、注重实验记录,培养学生探究的科学素养
  有序地进行实验记录,既能帮助发现总结结论,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全面科学素养的重要手段。比如,设计一个记录有关镜子的成像特点的实验记录单,其中要有记录镜子的外形、成像特点、镜子中景物特点(反射范围)等实验内容。四年级的孩子在语言表达或绘画方面都有一定的基础,因而设计了如下记录单。
  实验记录单
  实验活动中要求学生认真做好观察和实验结果的记录与分析,鼓励他们运用口头、书面、绘画、图标等多种方式进行记录,在记录中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若不进行记录,就缺失了科学研究过程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不能达到加深记忆的目的。因此,在科学课上我们应鼓励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进行实验记录。
  科学探究既是学生学习的目标,又是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体验学习科学的兴趣,增长探究的能力,逐步形成实事求是、善于质疑,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让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小制作活动,小制作、小发明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对于小学生来说,探究绝不等于不要教师的指导,不是完全放手给学生,应该是“学生自己发现可研究的对象,提出问题,进行假设,拟订实验计划,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并进行汇报、交流”。
  作为科学课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放慢“探究的脚步”。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根据学生探究能力的水平,设计由扶到放的一系列活动。不仅要引领学生经历探究,更要注重探究活动的效果,让学生从中各个方面得到最大发展,让“科学探究”不仅真正落实,而且更科学。
  【作者单位:东营市河口区六合街道中心小学 山东】
其他文献
口腔软组织及牙齿损伤是儿童常见急症之一。口腔颌面部是人体突出和暴露的部分,意外情况下容易受到损伤。儿童正处于身体、生理和心理的生长发育阶段,自制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较
提高医学教学质量的关键是要建立一支高水平、高素质、能力强的教师队伍。在当今生物医学模式已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现代教育过程中,在社会对医学要求越来越高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可以这样说,学生是阅读教学的“主角”。但是,我们不应该忘记,教学,有“教”才有“学”,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的主体。在阅读教学中,我们教师的主导地位也是不可忽视的。  二十余年的执教生涯使我发现,我们教师在阅读教学课堂上,完全可以从一些角度来让学生更好地领悟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目的:探讨修复根面龋较理想的材料.方法:选择192颗根面龋患牙,分别采用银汞合金、光固化复合树脂和银粉玻璃离子充填修复.随访观察2年.结果:三种材料修复成功率分别为53.23%,
先天性缺失一个牙或几个牙,叫做缺额牙或部分缺牙(partial anodential),一般好发于第三磨牙、侧切牙及第二双尖牙,多对称缺失.我院诊治一例18个恒牙缺失患者,临床上较为罕见,
一、小学英语课堂亟待解决的问题  (1)课堂氛围缺乏活力,师生交流较少  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曾说:“不应当把儿童在课堂上的积极而充实的精神生活理解成连续不断的紧张状态,所谓儿童的生活并不是指让每个人单独地去苦思冥想。孩子应该跟教师、跟同学一起交谈自己的想法。”然而在传统的小学英语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教师单方面的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然后进行死板的训练、考试。教师与学生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能驱使人接近自己所喜欢的对象,驱使人对事物进行研究、探索、从事创新的或有趣的或个人爱做的事,乐此不疲,并获得成功和成就。作为一名老师,我们应该多了解学生,把握孩子成长和学习的规律,尊重学生的思维表现特点。对学生来说,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一个学生对美术有了兴趣,他就会喜欢学,也会坚持学。那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寻找兴趣点呢?对此,我有如下体会。  一、让学生
HBsAg常作为HBV感染的标志,而抗-HBs常被视为机体对HBV感染具有保护力。但有时出现HBV感染的临床表现和血清标志不相符的现象。近年来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DNA测序研究发现这些特殊血清学类型均与HBV基因
高效课堂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点目标之一,简而言之,高效课堂的建设目标就是提高课程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更多,了解更多,思考更多。本文以小学科学为例,探索如何创建高效的小学科学课堂,为此,我们从常规的教学活动设计来探索高效课堂建设的途径。  一、制定科学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案  要想实现高效课堂建设,首先我们要明白本节课到底教什么,要达成怎样的教学目的。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学仍然要以教材为中心
科学教育是小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它主要是教授学生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方法,树立学生的科学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为学生今后的生活和进行科学研究奠定基础。小学生对科学怀有好奇心,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科学事实,紧紧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从生活中去寻找科学,学会在生活中使用科学,以此不断提高学生的科学水平。  一、教师要有生活化的教学意识  科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传授科学知识,树立科学意识,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