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古体诗艺术技巧的考查,全国课标卷大纲的总体要求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下面是2011~2015年全国课标卷Ⅰ诗歌鉴赏题的汇总: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2015][年份][8. 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诮简要分析。][表达方式——描写][9. 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情感][岑参][唐][诗][题目][作者][朝
代][体
裁][第8题][第9题][2014][阮郎归][无名氏][8. 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表达技巧——结构作用][9. 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鹊桥仙][陆游][8. 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他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句意、情感][2013][9. 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典故、用意][2012][晏几道][8. 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思远人][情感、诗句作用][9. “就砚旋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句意理解][试题][考点][试题][考点][情感、手法][2011][春日秦国怀古][8.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9. 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情景
关系][周朴][情感][宋][宋][宋][词][唐][诗][词][词]
我们发现全国课标卷Ⅰ诗歌鉴赏题有如下特点:
①从选文时代来看,多出自唐宋诗词,两年唐诗,三年宋词;从作者和作品来看,多为名家的非名篇或非名家的代表作;从考点来看,主要涉及:情感类,五年多有试题,表达技巧类,2014年考结构作用和手法,2013年考典故用意,情景类,2011年情景关系,语言类,2012年考句意及理解,2013年考句意。
②从题材来看,主要涉及:借古咏怀(2011)、思远怀人(2012)、抒怀言志(2013)、写景抒情(2014)、边塞留别(2015)。
③从题型、题量、分值来看,没有变化。以两道主观题形式出现,都是11分。
④在鉴赏设问方面,两道题通常一道侧重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一道侧重对词作的“思想情感及内容”的鉴赏。值得注意的是,五年里没有在“语言”“意象”这两个大的考点上设题,但并不等于没有考这两个点。其实考查对作品“情感”是否理解、对“表达技巧”的鉴赏是否到位,往往都是以是否能读懂诗歌的“语言”与“意象”为前提的。如2013年试题中的《鹊桥仙》中的“渔父”“轻舟”“低篷”“洲烟雨”“镜湖”均是特别重要的意象,如果没能读懂这些组合在一起的意象,就无法领会这些诗句所表达的情感。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首先全国课标卷Ⅰ的命题人对宋词有一定的偏好,而所选词的阅读难度均属“浅易”层级,符合《考试大纲》“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能力的命题标准。其次,每一小道,答案又分两层。评阅第一小题设两个主要采分点,第一点为2分,第二点为3分。第二道小题一般设三个层次,三个采分点,每个采分点2分。第三,考题甚至题干与拟制的答案多为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出版的《唐宋词鉴赏辞典》收入,这本鉴赏辞的鉴赏文字大多出自大学从事古典文学教学与研究的名家之手,鉴赏专业,能令人信服,全国课标卷Ⅰ的命题人显然将这本工具书当作了命题的主要参考书。
全国新课标卷古代诗歌艺术技巧鉴赏题的命题人有一个偏好,即尤其关注考生是否真正了解古代诗歌抒情特点以及是否清晰辨明各种抒情技巧的表现形式及效果。而我们的学生往往就在这两个问题上走了偏路。
例1 读下面的诗词,回答问题: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2014年高考全国课标卷Ⅰ)
阮郎归 无名氏①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②。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③。
[注]①作者一作秦观。②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③劫:围棋术语。
错答 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人因孤单寂寞而生发的愁绪,词中写道他想下棋却没有人来陪,以致犹豫不决,落子迟缓。
正解 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人思绪纷乱、无法排遣的愁情。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动作来表现的:词人回身整理残棋并想续下,借以转移愁情,可又因心事重重,以致犹豫不决,落子迟缓。
错因 该生没能准确理解“沉吟应劫迟”的内涵,简单认为这是孤单寂寞,不知道词人在这看似单纯的举动下隐藏着深深的情感,因而无法准确地答出“思绪纷乱、无法排遣”这类表达情感的关键词。此题的关键在于明确古体诗的抒情手法。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特点是含蓄委婉,也就是所谓的“言内而意外”,尤其是在诗歌的结尾处表现得更为突出。作者已经在前文渲染了惆怅气氛,最后的“应劫迟”就不太可能单纯说下棋的事,而题中有关“讳愁”的注解更让我们想到诗人情感绝对不止无人相陪、孤单寂寞这么简单。
归纳 读懂诗句内涵必须在把握全诗主旨的基础上对重点诗句作深层解读,也就是多想一层、想深一层,不但要找出抒情载体,更要分析清楚词人是如何利用载体来抒情的。
例2 阅读岑参的《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回答: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2015年高考全国课标卷Ⅰ)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
岑参
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②轮台:庭州属县。在今乌鲁木齐。
错答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描写的是诗人亲眼所见的景物,而《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则是借他人之口写出了塞外连年风雪的苦寒之景。
正解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直接描写,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直接描写了“胡天八月即飞雪”的壮美;《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则是间接描写,如“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描写了连年见雪飞的恶劣环境。
错因 答案没能明确“写景角度”的答题范畴,只是凭感觉找到“亲眼所见”和“借他人之口”的不同。景物描写的角度是诗歌写景技巧分析的重要方面,应从正侧、远近、虚实、动静等方面来考虑。
归纳 艺术技巧类鉴赏最大的难点就是对各种手法、技巧的判定和分析。一般来说,可从描写手法和抒情手法两个方面来考虑,答题时只要辨清设问句内容是写景还是抒情即可。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2015][年份][8. 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诮简要分析。][表达方式——描写][9. 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情感][岑参][唐][诗][题目][作者][朝
代][体
裁][第8题][第9题][2014][阮郎归][无名氏][8. 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表达技巧——结构作用][9. 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鹊桥仙][陆游][8. 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他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句意、情感][2013][9. 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典故、用意][2012][晏几道][8. 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思远人][情感、诗句作用][9. “就砚旋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句意理解][试题][考点][试题][考点][情感、手法][2011][春日秦国怀古][8.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9. 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情景
关系][周朴][情感][宋][宋][宋][词][唐][诗][词][词]
我们发现全国课标卷Ⅰ诗歌鉴赏题有如下特点:
①从选文时代来看,多出自唐宋诗词,两年唐诗,三年宋词;从作者和作品来看,多为名家的非名篇或非名家的代表作;从考点来看,主要涉及:情感类,五年多有试题,表达技巧类,2014年考结构作用和手法,2013年考典故用意,情景类,2011年情景关系,语言类,2012年考句意及理解,2013年考句意。
②从题材来看,主要涉及:借古咏怀(2011)、思远怀人(2012)、抒怀言志(2013)、写景抒情(2014)、边塞留别(2015)。
③从题型、题量、分值来看,没有变化。以两道主观题形式出现,都是11分。
④在鉴赏设问方面,两道题通常一道侧重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一道侧重对词作的“思想情感及内容”的鉴赏。值得注意的是,五年里没有在“语言”“意象”这两个大的考点上设题,但并不等于没有考这两个点。其实考查对作品“情感”是否理解、对“表达技巧”的鉴赏是否到位,往往都是以是否能读懂诗歌的“语言”与“意象”为前提的。如2013年试题中的《鹊桥仙》中的“渔父”“轻舟”“低篷”“洲烟雨”“镜湖”均是特别重要的意象,如果没能读懂这些组合在一起的意象,就无法领会这些诗句所表达的情感。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首先全国课标卷Ⅰ的命题人对宋词有一定的偏好,而所选词的阅读难度均属“浅易”层级,符合《考试大纲》“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能力的命题标准。其次,每一小道,答案又分两层。评阅第一小题设两个主要采分点,第一点为2分,第二点为3分。第二道小题一般设三个层次,三个采分点,每个采分点2分。第三,考题甚至题干与拟制的答案多为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出版的《唐宋词鉴赏辞典》收入,这本鉴赏辞的鉴赏文字大多出自大学从事古典文学教学与研究的名家之手,鉴赏专业,能令人信服,全国课标卷Ⅰ的命题人显然将这本工具书当作了命题的主要参考书。
全国新课标卷古代诗歌艺术技巧鉴赏题的命题人有一个偏好,即尤其关注考生是否真正了解古代诗歌抒情特点以及是否清晰辨明各种抒情技巧的表现形式及效果。而我们的学生往往就在这两个问题上走了偏路。
例1 读下面的诗词,回答问题: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2014年高考全国课标卷Ⅰ)
阮郎归 无名氏①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②。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③。
[注]①作者一作秦观。②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③劫:围棋术语。
错答 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人因孤单寂寞而生发的愁绪,词中写道他想下棋却没有人来陪,以致犹豫不决,落子迟缓。
正解 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人思绪纷乱、无法排遣的愁情。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动作来表现的:词人回身整理残棋并想续下,借以转移愁情,可又因心事重重,以致犹豫不决,落子迟缓。
错因 该生没能准确理解“沉吟应劫迟”的内涵,简单认为这是孤单寂寞,不知道词人在这看似单纯的举动下隐藏着深深的情感,因而无法准确地答出“思绪纷乱、无法排遣”这类表达情感的关键词。此题的关键在于明确古体诗的抒情手法。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特点是含蓄委婉,也就是所谓的“言内而意外”,尤其是在诗歌的结尾处表现得更为突出。作者已经在前文渲染了惆怅气氛,最后的“应劫迟”就不太可能单纯说下棋的事,而题中有关“讳愁”的注解更让我们想到诗人情感绝对不止无人相陪、孤单寂寞这么简单。
归纳 读懂诗句内涵必须在把握全诗主旨的基础上对重点诗句作深层解读,也就是多想一层、想深一层,不但要找出抒情载体,更要分析清楚词人是如何利用载体来抒情的。
例2 阅读岑参的《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回答: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2015年高考全国课标卷Ⅰ)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
岑参
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②轮台:庭州属县。在今乌鲁木齐。
错答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描写的是诗人亲眼所见的景物,而《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则是借他人之口写出了塞外连年风雪的苦寒之景。
正解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直接描写,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直接描写了“胡天八月即飞雪”的壮美;《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则是间接描写,如“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描写了连年见雪飞的恶劣环境。
错因 答案没能明确“写景角度”的答题范畴,只是凭感觉找到“亲眼所见”和“借他人之口”的不同。景物描写的角度是诗歌写景技巧分析的重要方面,应从正侧、远近、虚实、动静等方面来考虑。
归纳 艺术技巧类鉴赏最大的难点就是对各种手法、技巧的判定和分析。一般来说,可从描写手法和抒情手法两个方面来考虑,答题时只要辨清设问句内容是写景还是抒情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