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生活与生命真实的体验历经发酵成为语文教学丰厚的土壤时,我们才蓦然发现,语文教学原本就是我们的一己人生与他人生活生命轨迹的契合,而后如同手中之书卷般轻轻摊开,那些字句片段都是我们的心语和思索。这种心灵的碰撞和思索的交汇,让我们在不经意间看到语文教学的彼岸花开。
一、咬文嚼字,领会文字背后生命的原生意义
根植于生活、扩展了时空、延伸了触角的语文教学,听起来似乎阔大而空洞,但其实我们常常在不经意间,便可以从字里行间,追本溯源发现一些本真的东西。
例如,在教学《兰亭集序》时,笔者便有过这样的快意与欣喜。那篇文章中一组形近字“觞和殇”很容易混淆,历届学生理解和默写时常常会出现问题,但是如果进行形旁的引导,他们很容易就能区分二者的差异。笔者在课前要求学生进行了与“角”和“歹”形旁相同的字的收集,课堂上在涉及这两个字的环节,学生自行讲解课前的发现。原来“角”的本意中有一项解释是经过雕琢的容器,而与之有关的很多字是酒器,许多文本中灿烂的酒文化与“角”字关系密切。它们或为盛酒之用,或是温酒、饮酒之用,正是这些看似冰冷的酒器,承载了主人公丰富的情绪和生命体验。欧阳修酿泉为酒,泉香酒洌,觥筹交错的悲伤与欢喜;李白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的酣畅与不羁;王羲之酒酣之时挥毫书序,信乐而悲的兴叹与思索,都在这一咏一觞之间,畅叙了幽情。而殇字,“歹”旁本作“歺”,造字本义:剔肉酷刑,列骨之残。因此,从“歹”的字多与死、坏或不吉祥等义有关,如殉、殒、殄、殃、殓、残等。《尚书》中有“暴殄天物,害虐烝民”的痛斥与愤怒;《记念刘和珍君》中有“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痛惜与伤悲;《出师表》中有“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的忧伤与焦虑,都在这生死彭殇之间,催生了眼泪,而作者在这些文字背后隐去了的生命的原生意义,也因此而被发掘出来。
事实上,不单单是实词,文本中的很多虚词也会常常让人慨叹,那些文字的背后原来也藏匿着很多生命的无奈、无助、快乐与渴盼。
例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的主人公烛之武,虽是三朝老臣,但始终不得升迁,只是一介“圉正”(养马的长官)的“弼马温”,他也像寻常人一样,有过怨气。使秦前,年过七十、须发皆白的他,也闹过情绪,“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句末的“也”和“已”,学生在读的时候,笔者引导他们可以略微拖长来处理。学生经过细细探究会发现,这两个虚词的同时使用看似赘余,但正是通过这两个词,烛之武之前自己未得到郑文公重用的微妙心理,才得以准确地描摹了出来。而他在这样的境况下,不计个人恩怨,孤身一人深入秦军大营,巧妙化解亡国之危的义举,也自然轻而易举地感动了千年以后的众多读者。
二、链接经历,发掘文本深处生活的自觉体验
语文教学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从阅读对象那里找到自己的生活经历。
例如,《说木叶》是林庚的一篇绝美的文学随笔,却因为一些关键词,学生有了阅读的障碍。文中由九歌中的“木叶”说开来,涉及古代诗歌中“树”“叶”“木叶”“落叶”“黄叶”“落木”几者的微妙关系,对于学生来说不好懂。怎么能让学生在“你”的世界中生发“我”解读文本的快意呢?时值深秋,上课时,笔者偶然看到了窗外纷飞而落的树叶,突发奇想。于是便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作业,要求他们阅读文本,依据自己对文中关键词的理解,利用课余时间分类收集“树叶”“落叶”“黄叶”“落木”“木叶”的标本,并阐释其暗示意义。这个设计充分调动了他们学习文本的热情,课堂上他们以小组为单位选出了几个成员中认为最完美、最能充分释义的标本,进行了展示,并结合文本准确地进行了艺术特征的解释,笔者将他们认为完美的标本贴在了黑板上作为板书的一部分。大家都为自己在这个深秋的发现而兴奋不已,原来古人遣词造句竟然精妙到了这个地步!
这样的发现比比皆是,打结的丝带其实就可以巧妙地解释丁香在诗歌中的“心结”之说;正在秀出的芭蕉叶那种欲舒展仍蜷缩之状,竟然可以这样贴切地表露“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的缱绻心迹;南飞的雁阵雁序,原本可以准确地传递“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的绵延思念;某個月华如水的夜晚赏玩的经历,就可以真实地调动“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的美好体验。用这些能链接生活经历的方法教学,笔者想要告诉学生的是,语文原本就是一种生活的真实,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我与文化,文与我化”的阅读境界,原来这就是读出了“自我的生活经历”。
三、阐幽发微,参悟文学内外的本色人生
笔者觉得,教给学生读诗赏文,更多的时候是去触碰各种不同的生命状态和生命的情境。
李白的叛逆和开阔,诗歌里的灿烂和放纵,李白生命里的努力想要活出自我的样子,青春的人们是完全可以用力去拥抱的。“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就是要活出自己很狂放的那一面。在读诗的过程中,学生之所以能碰撞出对李白的喜欢,很有可能是因为他像极了青春年少的他们,像极了此刻他们的生命状态。
陆游的著名诗作《书愤》,流露的爱国情怀毋庸置疑,但除此之外,笔者还想教给学生更重要的一点是,陆游的本色不是诗人,他成为诗人的本色是追梦人,他追的是收复失地、国家一统的梦。青春吹动了他的长发,也牵引了他一生的梦。他的诗词是在追梦的大酒坊里,用多舛的命运和血泪的人生酿出来的玉液。他说自己虽然没有被冤杀,但他因抗金多年被贬,到最后连牢骚也没有,只剩下自嘲了,但他依然不舍弃梦。品读陆游,笔者想让学生更多地去品读他“虽九死而其犹未悔”的一种执着的生命状态。
选自《彷徨》集里的《祝福》,鲁迅绝不单单是要记述在那个时代有代表性的悲苦的祥林嫂的命运,他更多的是在反思:自己在前期声嘶力竭地呐喊之后,怎么突然下边没有听众了,自己到底在为谁呐喊,还有没有必要继续呐喊。鲁迅在这时,陷入了一种新的、缓慢的,甚至是停滞的状态。他找到了一个很准确的词,用这个词来概括这个时候自己生命的状态,就叫“彷徨”。
屈原的“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表露出来的“好修以为常”;王维“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呈现出来的“空”;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尽吾志”的三部曲;郁达夫独爱的《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这些真实的生命体验,笔者引领学生对这些作品进行真正的诠释,一定是从询问的眼神开始的——作者碰到了哪种境遇,他们心里捕捉到什么样的生命特质呢?这是一种设身处地的体悟,但哪一位学习者也不敢保证自己现在不会经历或者永远不会经历这样的境遇。此情此境,却尽在纸上。
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于语文中体验生命,丰盈着语文教学。一掬清凉、一丝情愫、一股生机,一份殷切的期盼、一片体贴和关怀、一种生活和生命的体验,它们或是书卷中的文字,抑或是生命中某一刹那的感怀,它们在语文的教与学中彼此触碰、彼此解读、彼此成就,使语文课堂焕发出了新的活力和生机。
(作者单位:山西省太原市第十五中学)
(责任编辑 岳舒)
一、咬文嚼字,领会文字背后生命的原生意义
根植于生活、扩展了时空、延伸了触角的语文教学,听起来似乎阔大而空洞,但其实我们常常在不经意间,便可以从字里行间,追本溯源发现一些本真的东西。
例如,在教学《兰亭集序》时,笔者便有过这样的快意与欣喜。那篇文章中一组形近字“觞和殇”很容易混淆,历届学生理解和默写时常常会出现问题,但是如果进行形旁的引导,他们很容易就能区分二者的差异。笔者在课前要求学生进行了与“角”和“歹”形旁相同的字的收集,课堂上在涉及这两个字的环节,学生自行讲解课前的发现。原来“角”的本意中有一项解释是经过雕琢的容器,而与之有关的很多字是酒器,许多文本中灿烂的酒文化与“角”字关系密切。它们或为盛酒之用,或是温酒、饮酒之用,正是这些看似冰冷的酒器,承载了主人公丰富的情绪和生命体验。欧阳修酿泉为酒,泉香酒洌,觥筹交错的悲伤与欢喜;李白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的酣畅与不羁;王羲之酒酣之时挥毫书序,信乐而悲的兴叹与思索,都在这一咏一觞之间,畅叙了幽情。而殇字,“歹”旁本作“歺”,造字本义:剔肉酷刑,列骨之残。因此,从“歹”的字多与死、坏或不吉祥等义有关,如殉、殒、殄、殃、殓、残等。《尚书》中有“暴殄天物,害虐烝民”的痛斥与愤怒;《记念刘和珍君》中有“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痛惜与伤悲;《出师表》中有“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的忧伤与焦虑,都在这生死彭殇之间,催生了眼泪,而作者在这些文字背后隐去了的生命的原生意义,也因此而被发掘出来。
事实上,不单单是实词,文本中的很多虚词也会常常让人慨叹,那些文字的背后原来也藏匿着很多生命的无奈、无助、快乐与渴盼。
例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的主人公烛之武,虽是三朝老臣,但始终不得升迁,只是一介“圉正”(养马的长官)的“弼马温”,他也像寻常人一样,有过怨气。使秦前,年过七十、须发皆白的他,也闹过情绪,“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句末的“也”和“已”,学生在读的时候,笔者引导他们可以略微拖长来处理。学生经过细细探究会发现,这两个虚词的同时使用看似赘余,但正是通过这两个词,烛之武之前自己未得到郑文公重用的微妙心理,才得以准确地描摹了出来。而他在这样的境况下,不计个人恩怨,孤身一人深入秦军大营,巧妙化解亡国之危的义举,也自然轻而易举地感动了千年以后的众多读者。
二、链接经历,发掘文本深处生活的自觉体验
语文教学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从阅读对象那里找到自己的生活经历。
例如,《说木叶》是林庚的一篇绝美的文学随笔,却因为一些关键词,学生有了阅读的障碍。文中由九歌中的“木叶”说开来,涉及古代诗歌中“树”“叶”“木叶”“落叶”“黄叶”“落木”几者的微妙关系,对于学生来说不好懂。怎么能让学生在“你”的世界中生发“我”解读文本的快意呢?时值深秋,上课时,笔者偶然看到了窗外纷飞而落的树叶,突发奇想。于是便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作业,要求他们阅读文本,依据自己对文中关键词的理解,利用课余时间分类收集“树叶”“落叶”“黄叶”“落木”“木叶”的标本,并阐释其暗示意义。这个设计充分调动了他们学习文本的热情,课堂上他们以小组为单位选出了几个成员中认为最完美、最能充分释义的标本,进行了展示,并结合文本准确地进行了艺术特征的解释,笔者将他们认为完美的标本贴在了黑板上作为板书的一部分。大家都为自己在这个深秋的发现而兴奋不已,原来古人遣词造句竟然精妙到了这个地步!
这样的发现比比皆是,打结的丝带其实就可以巧妙地解释丁香在诗歌中的“心结”之说;正在秀出的芭蕉叶那种欲舒展仍蜷缩之状,竟然可以这样贴切地表露“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的缱绻心迹;南飞的雁阵雁序,原本可以准确地传递“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的绵延思念;某個月华如水的夜晚赏玩的经历,就可以真实地调动“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的美好体验。用这些能链接生活经历的方法教学,笔者想要告诉学生的是,语文原本就是一种生活的真实,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我与文化,文与我化”的阅读境界,原来这就是读出了“自我的生活经历”。
三、阐幽发微,参悟文学内外的本色人生
笔者觉得,教给学生读诗赏文,更多的时候是去触碰各种不同的生命状态和生命的情境。
李白的叛逆和开阔,诗歌里的灿烂和放纵,李白生命里的努力想要活出自我的样子,青春的人们是完全可以用力去拥抱的。“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就是要活出自己很狂放的那一面。在读诗的过程中,学生之所以能碰撞出对李白的喜欢,很有可能是因为他像极了青春年少的他们,像极了此刻他们的生命状态。
陆游的著名诗作《书愤》,流露的爱国情怀毋庸置疑,但除此之外,笔者还想教给学生更重要的一点是,陆游的本色不是诗人,他成为诗人的本色是追梦人,他追的是收复失地、国家一统的梦。青春吹动了他的长发,也牵引了他一生的梦。他的诗词是在追梦的大酒坊里,用多舛的命运和血泪的人生酿出来的玉液。他说自己虽然没有被冤杀,但他因抗金多年被贬,到最后连牢骚也没有,只剩下自嘲了,但他依然不舍弃梦。品读陆游,笔者想让学生更多地去品读他“虽九死而其犹未悔”的一种执着的生命状态。
选自《彷徨》集里的《祝福》,鲁迅绝不单单是要记述在那个时代有代表性的悲苦的祥林嫂的命运,他更多的是在反思:自己在前期声嘶力竭地呐喊之后,怎么突然下边没有听众了,自己到底在为谁呐喊,还有没有必要继续呐喊。鲁迅在这时,陷入了一种新的、缓慢的,甚至是停滞的状态。他找到了一个很准确的词,用这个词来概括这个时候自己生命的状态,就叫“彷徨”。
屈原的“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表露出来的“好修以为常”;王维“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呈现出来的“空”;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尽吾志”的三部曲;郁达夫独爱的《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这些真实的生命体验,笔者引领学生对这些作品进行真正的诠释,一定是从询问的眼神开始的——作者碰到了哪种境遇,他们心里捕捉到什么样的生命特质呢?这是一种设身处地的体悟,但哪一位学习者也不敢保证自己现在不会经历或者永远不会经历这样的境遇。此情此境,却尽在纸上。
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于语文中体验生命,丰盈着语文教学。一掬清凉、一丝情愫、一股生机,一份殷切的期盼、一片体贴和关怀、一种生活和生命的体验,它们或是书卷中的文字,抑或是生命中某一刹那的感怀,它们在语文的教与学中彼此触碰、彼此解读、彼此成就,使语文课堂焕发出了新的活力和生机。
(作者单位:山西省太原市第十五中学)
(责任编辑 岳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