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秋

来源 :莫愁·小作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do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和父母在地里收花生,几个妇女骑着自行车从远处过来。我问母亲,她们是干什么的?母亲看了一眼说,拾秋的。说话间,她们从我们身边翩然而过,车的后座上绑着口袋和小镐。她们到了一块刚收完的花生地,下车,向旁边还在收秋的人问明了情况,这才下地去拾。
  这些人和我们一样,也是秋天田野上忙碌的风景。但是,我们是在劳动,她们是在放松。她们累了,可以无休止地歇着。饿了,可以随时回家。我们不能。她们是在秋天找点儿事干,我们是在大干特干整个秋天的事。
  我跟母亲说,等收完庄稼,我们也去拾秋。母亲说,行。
  其实,不用我说,母亲也会去的。
  母亲节俭了大半辈子,绝不会让自己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像石子一样,被丢在地里,眼瞅着它们长出芽,然后死去,或者腐化成泥,融入土地。母亲说,那是遭罪。母亲对待粮食,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收花生时,母亲会把花生棵下面的泥土,整个翻捡一遍,尽量找出藏在里面的花生。所以,每年大秋,母亲的手总是黑乎乎的,有时洗都洗不掉。
  庄稼终于收完了,母亲带着我去拾秋。
  秋收后的田野,失去了往日蓬勃的生机,好像一下子苍老了许多。裸露的土地,除去身上的负重,轻松了许多,想好好睡一觉。沟畔上的几棵大杨树,形单影只,沉默了许多。没有了朋友,它们心里也会难受吧。一群小麻雀叽叽喳喳,飞上飞下,欢快了許多,它们正在享受生活,它们是先于我们而来的拾秋者。
  我和母亲走进一块地。刚刚下过雨,松软细腻的沙土地上被砸出了千点万点的小沙坑,密密麻麻,像一群淘气的小田鼠玩耍时踩出来的。忽然,我看见一个白花花的亮点。走过去,原来是一粒花生,被雨点掸去了浮土,露出了白皙的身影。我把它捡起来,放入篮中。我低着头,在地里慢慢地走,来回来去地走。地里还有许多这样的小亮点,鱼鳞一样,不时闯进我的眼。
  母亲走在我后面,蹲在地头,拿出准备好的小镐,一镐一镐地拾起来。不时,有一两颗花生像调皮蛋儿似的跳出来。在黝黑的泥土里,潮湿的花生显得愈发白胖。母亲一边拾,一边和我说话。母亲说,拾花生会上瘾。如果碰上一块地,主人是个懒散的主儿,像村里王二两口子,干活稀里马虎,干得快,丢得也多。不信,上他那地里去拾,准拾得你忘了吃饭,也不想回家。不过,他那地早有人拾了。这是母亲的经验之谈,我深信不疑。
  母亲拾秋的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有一回我回家,父亲正在厨房做饭,却不见母亲的身影。我问父亲,母亲干什么去了。父亲说,拾花生去了呗。这不,连饭都顾不上做了。正说着,母亲推着车回来了,后座上绑着半口袋花生。母亲那天着实高兴,有说有笑。我愣愣地看着母亲,心想,母亲为什么这么高兴呢?是看见我回来了吗?还是因为又拾回来那么多花生呢?也许,两者兼而有之。
  勤劳的母亲,像在抻皮筋,无形中把秋天拉长了,也把收回到家里的秋天,变得更香更甜了。
  张艳军:河北省散文学会会员
  编辑 闫清 1453337028@qq.com
其他文献
我不知道别人的童年是怎么样的,但是我的童年曾经有过一个短暂的“被欺凌”的时期。那时候,我刚刚开始上小学,因为父母工作调动,我跟着转学了。  新学校是单位的子弟学校,老师少,学生也不多,但就是这不多的几个孩子,居然也分派系,搞孤立。是的,我就是被孤立的那一个。  我带着对新环境的惶恐小心翼翼地想要融入那个小小的集体,但是因为笨拙、因为胆小、因为倔强,始终融不进去。  所以,推开教室门被竖在门后面的木
期刊
现在没多少人看电视了,眼神都流连在手机上。有位同事,磨了一天电视稿本,回到家后还是习惯性地打开电视机。老公出差,女儿在外婆家,她并不想看什么节目,只是要听听背景声音,感觉家里有点人气。——电视机还有这样的“剩余价值”,作为电视人,一点也不开心。  堂叔退休后常常开车回老家,三小时车程。虽然轻车熟路,但一个人的时候,一般都要打开手机导航,并不需要路线引导,只是听到车里不断有“人”说话,感觉注意力会更
期刊
“嗯,看那样子,熬不过三天,说倒便要倒下了......”  1960年7月初,一个上午,江苏无锡上坝村东头,两双眼睛瞄着数十米外正在晾晒衣服的一位年轻女子,两位老太在小河边树荫下说着悄悄话。  女子名叫朱珊凤,30岁,她男人去数十里外的水库挑土方了。男人不在家,刚生下第四个儿子的她,第二天便不得不下地做家务。  没有一丝风,太阳毒得很。连续多日没下雨,树叶都卷了。邻居的低声嘀咕,朱珊凤早已听到。她
期刊
近几年,校园欺凌事件频繁进入大众的视野,也引起了社会对这类事件的重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2018年9月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在全球13-15岁的学生中,有一半人(约1.5亿)表示他们曾在校内外遭受过同伴暴力。而这种情况在国内也并不罕见。最高人民法院下属的中国司法大数据服务网显示,2017年,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审结校园暴力案件约800件,其中近一半涉及16-18岁的学生。 知乎上有个话题:“被校园霸凌过的
期刊
学者德波说,“放眼我们周围的世界,各种事物如果不出现在网络和社交平台上,似乎就是不存在的。”被媒体呈现出来的校园暴力只是冰山一角,并不是每一起校园暴力都会得到外界的关注。这些引起人们极大关注的校园暴力事件往往都使用了直接、明显的身体暴力或性暴力。但是,校园暴力除了这些可清晰识别的形式外,还有其他更为隐蔽的形式。  校园暴力包括身体暴力、性暴力、精神暴力和欺凌,实际的暴力行为中可能会出现多种形式,如
期刊
儿时看过两种戏,是我永远不能忘怀的。一是看玩把戏,一是看淮戏。  “十八團把戏”是家乡的特色。那年月的玩把戏,就是现在的玩杂技,没有固定的表演场所,走街串巷,寻处空地就撂场子表演。表演最多的地方是寺庙前的广场、老街茶馆旁的空地,凡是人多热闹的地方,就是杂技表演的最佳场所。特别是过年过节,玩把戏的场子更是被围得水泄不通。  童年的时候,我最喜欢看街头杂技,一听见街上响起熟悉的敲锣声,便火急火燎地往街
期刊
喜欢每个有月亮的夜晚,无论是月如银钩还是月如银盘,伴着月光前行,总能心安如莲。?  1  小时候,父亲在外地,母亲要上夜班。母亲说她最喜欢有月亮的夜晚,因为有月光伴着,回来时就一点也不害怕。我说我也喜欢有月亮的夜晚,因为不管月亮是圆是缺,她总能溜进我的房间,挤到我的床前,伴着同样孤独害怕的我。于是,每次母亲上夜班,我们都会互说一句:“今晚有月光哦,别害怕!”  有时,奶奶会坐在我的床前,摇着蒲扇,
期刊
羊肉汤  羊肉汤店开在菜場巷子里,有二十多年了,一进门,左侧一口大锅里羊骨头熬的乳白色汤翻滚着,热气腾腾。开店的是一对苏州东山的中年夫妻,男的熬汤、端碗,女的收钱、称羊肉。称好的羊肉放在一个大陶碗里,葱姜蒜调料放好,男人舀一大勺羊汤浇在上面,喜欢辣的可以加一勺辣油。饭量大的,可以在旁边的店里买了油条、馒头,就着羊肉汤吃。  吃完羊肉汤,一头微汗,走到农商行后面一条巷子里,坐到一排擦鞋摊前,花两块钱
期刊
紧赶慢赶,还是没有赶得及下山。  车子在蜿蜒的山路逶迤而下。山路险峻,虽然小心翼翼,全神贯注,但手心里还是冷汗涔涔,生怕一不小心行差踏错,出现不可想象的后果。行至开阔地带,索性停下来,放松一下绷紧的神经,喘口气儿。  到底是山里,秋意浓重,夜凉如水。我瑟缩着臂膀,不错眼地盯着一轮挂在松枝柏叶间的大月亮,寂静空灵,清辉如许,月光如轻纱一般,清澈透明,从中空径直跌落下来。  远山轮廓分明,月光映照下的
期刊
每次逛菜场,我总会莫名的感动。我喜欢徜徉在红红绿绿的蔬菜天地间,听卖菜人深深浅浅的吆喝,体会生活最真实的烟火韵味。  我喜欢葱,不分大葱小葱。年少时住乡下,那时的孩子没有零食。春天来了,园子里会先长出一畦绿茸茸的小葱,像新生婴儿毛茸茸的胎发。在青黄不接的季节,只是盼一棵棵小葱长大,就能让我们的味蕾滋生出愉悦的感觉,就像一只小花猫在觊觎一条小鱼的快乐贼心。  小葱慢慢长粗、长高,有了喜眉喜眼的模样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