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体育与健康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与健康是一种行为教育,通过体育教学的行为表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集体主义等思想品质;勇敢奋斗、坚毅、机智等意志行为是规范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主要举措。这些思想品质和意志行为,在体育与健康的实际活动中比在教室里的学习更能体现出来。
关键词:小学体育;思想品质;行为习惯;培养
长期以来,人们以“德才兼备”作为评价人才的根本标准。这里的“德”,就是“思想品质”,就是我们所说的良好的道德行力习惯。人才的精神面貌是由思想品质和知识才能两方面构成的,所以用“德才兼备”作为评价人才的根本标准。在“德”与“才”两方面,“德”起着统帅作用,是决定人才发展动力的发动机和方向盘,所以将“德”放在“才”的前面,“德”是首要标准。因此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首要任务。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学校体育寓思想品质教育于身体活动之中,它将对小学生进行道德意识的培养与道德行为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要求小学生在活动中立即付诸于实践,使小学生的行为表现直接受到实践的检验,这利于体育教师有针对性的向小学生进行思想品质教育。当前,在体育新课程改革的热潮中,对学校体育中的思想品质教育问题进行重新探讨,深入挖掘学校体育对小学生思想品质教育的作用,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加强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质教育,对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身心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小学时代是学生发展身体,增长知识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的关键时期,在学校的教育中把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放在首要位置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在体育教学中如何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我想从如下几方面论述,和大家探讨。
一、教师要树立体育德育观念
在新的形势下,学校体育应确立“体育文化”的总体教育观,立足“文化”开展教学,以树立身心全面发展与终身体育意识相结合为指导思想,以知识技能为基础,以培养体育能力为重点,以增强体质为目的,以终身体育为方向,以培养小学生良好品行为根本,促进小学生身体协调发展。
作为体育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更新思想观念,树立体育德育观念,主动提高对素质教育内涵的认识,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责任心和自觉性。认真扭转与素质教育不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和教育观念。可以说更新教育观念,既是深化体育教育改革的内容,又是深化体育教育改革的前提,没有教育观念的更新,体育教育改革就难以迈步。
二、体育教学中从多方面培养小学生良好品行
人的道德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只能在人类的生活和社会活动中,通过引导、教育逐渐培养与完善起来,所以小学生的思想品质只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社会影响和学校教育的结果。体育教学在向小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培养能力的过程中能影响小学生思想感情。培养小学生的意志品质和性格特征,对小学生世界观的形成起积极的作用。
1、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小学生对任何一项运动技术的掌握,都要经过一个复杂的实践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付出较大的体力和进行积极的思维。在练习中会产生很多的生理性反应,如疲劳感、疼痛感、酸胀感等,因而引起一系列的心理情感,如怕苦、怕累、怕疼、怕伤等思想。在此情况下需要以坚强的意志克服一系列心理障碍,这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小学生不畏艰难,不怕困苦,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
2、增强小学生的组织观念。体育教学是为了促进身体的发育,因而要达到一定的运动量,教师要采取不同的组织形式和措施,要求小学生按计划完成规定的量和强度,如:规定跑的距离、动作的次数、动作的幅度、限定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什么动作等,以保证体育教学任务的完成。小学生长期参加规范、严格、有组织的体育活动,在教师的培养指导下就会增强小学生的组织观念,形成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习惯。
3、培养小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学校体育从内容到形式,从方法到要求,都具有强烈的集体性。因此,无论参加哪一项体育活动的评比和竞赛,都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因此在体育活动中要大力提倡相互尊重,互教互学,相互配合,团结协作,抛弃个人私心杂念,先人后己,公而忘私的集体主义精神。
4、培养小学生平和的竞争意识。体育运动最富有竞争性。体育教学常以对抗性练习和教学比赛的形式出现。通过比赛既能了解和掌握小学生的体能状况、身体素质,以及技术水平、战术意识等要素,同时还能培养小学生勇敢顽强、坚毅果断、自信、积极向上的品质,以及胜不骄、败不馁、服从裁判、遵守纪律,与同伴团结协作等优良作风。因此,运动竞争是技术、战术、智力的竞争,是身体素质的竞争,也是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的竞争。
5、培养小学生遵守纪律的自觉性。体育课堂具有极强的纪律性。学校体育从它的组织形式和活动过程,从开始到结束都有着严密的组织和严格的纪律。小学生在学校体育的每一次活动中,都要自觉遵守课堂纪律和竞赛规则。认真执行体育教学课的课堂常规,不仅可以保证体育教学课的良好教学秩序,有利于小学生体育技术、技能的学习,而且对小学生的组织纪律性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每次体育教学课的集合整队、队形练习、队列调动、队形变化等都要求小学生协调一致、步伐整齐,这将有利于培养小学生遵守纪律的习惯,利用体育竞赛、教学中的游戏等对小学生进行规则教育,使小学生们懂得在活动中哪些行为是允许的,哪些是不允许的。这在形式上是为保证竞赛和游戏的正常进行,其引申意义是使小学生养成遵守纪律、遵守活动规则和习惯。通过学校体育这种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教育,逐渐使小学生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意识和习惯,对他们将来进入社会,自觉规范他们的行为习惯,遵守国家的法律和法规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6、陶冶小学生的道德情操。学校体育由于具有丰富多样的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对陶冶小学生的道德情操更具有全面性。不同的体育项目,有着不同的活动形式和要求,对培养小学生的道德品质具有不同的教育作用,如:在队列、队形、基本体操的教学中,对培养小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神有突出的作用。通过体育游戏、体育竞赛,对培养小学生勇敢顽强、坚忍不拔、敢于战胜困难、战胜自我的精神具有独特的教育作用。 在田径教学中,跑就是对小学生意志品质的良好锻炼。在体操教学中,经常出现一些小学生胆怯,不敢做动作,尤其是女生。然而,通过教师认真地讲解示范、保护和帮助,使他们增强信心逐渐地完成技术动作,进一步增强敢于面对困难、战胜困难的信心。健美操运动则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矫健的体形美、高尚的心灵美和运动的艺术美,使小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并使小学生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达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7、激发小学生的拼搏精神。通过体育课教学内容的编排和组织,向小学生进行集体主义、吃苦耐劳、拼搏进取等良好品质的教育。学校体育活动形式多采用竞赛、评比和奖励优胜等方法进行,通过比赛可以激发小学生的拼搏精神。体育比赛对优胜者的奖赏,能给小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和感情上的愉悦,激发小学生锻炼身体与发展才能的积极性,培养敢于争光、力争第一的个性竞争意识,以适应未来社会的竞争要求。
体育与其它课教学形式不同,在练习中要按一定的组织形式进行,在这些严格的纪律和严密的组织中,都蕴藏着良好思想品质培养的因素,其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培养小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性与共性的关系,形成团结互助,自觉遵守纪律、关心别人的良好思想品质,从而达到培养了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目的。
三、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小学生良好品行
教育为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促使小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教师首先要敢于创新教学,克服教法模式化,从课堂上的讲解、示范、练习方法等主要教学步骤人手,不断改革教法,把各种新的教学方法运用于体育教学中来,让小学生感到课课有新、堂堂不同,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一定很浓厚。其次,在广泛研究体育教学教法的同时,还要着重研究小学生的学法,注意培养小学生自学、自练和自控、自评的能力。再就是在不断完善和改进传统体育教学法的基础上,应注重引进身体锻炼的方法和小学生的学习方法。
四、运用体育优秀事例进行小学生良好品行的教育
通过介绍我国体育健儿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所取得的新成绩,优秀运动员刻苦训练为祖国争得荣誉,使我国在国际体育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等,使小学生在平时锻炼及学习中,能够以这些体育健儿为榜样,不怕苦,不怕累,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和思想品质教育效果。小学生的榜样教育:教师可以通过小学生对优秀运动员的了解及所从事的体育运动项目等方面知识,让小学生自由的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同学间会产生一种相互间的激励,就会形成一种无形中小学生的奋进、向上的氛围,进而产生小学生良好思想品质教育。
教师的自身榜样教育:教师的思想品行和业务水平,包括文化素养、教学风格、言行仪表、工作态度和职业道德品质都对小学生产生影响。当小学生意识到从教师身上看到了他们所希望的形象时,就产生了积极的榜样教育的效果。如课堂教学中,教师勇于吃苦耐劳,不怕苦累,不怕太阳晒,不怕风吹和寒冷,工作认真负责,准备活动和同学们一起做,示范认真规范,尽量满足同学们的要求,练习时积极为同学们当陪练,耐心帮助后进的同学等。要求小学生做到的,教师先做到,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激励同学,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培养了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五、抓住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培养良好品行
青少年小学生还处于长身体、长知识和思想品质不断发展时期。这个时期可塑性大,易于接受外界的影响,既易于接受学校的正面教育,也易于受到社会错误思想、不良风气的影响。所以,此时加强良好品行习惯的培养,打好思想品质的基础,不仅对自己的终身发展有意义,而且对于提高自己抵制错误思想意识不良影响的能力,保证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和健康地成长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培养良好的品行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需要。学校体育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在学校体育教育条件下,每个小学生都能自觉地接受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使之成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使自己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公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才有可靠的基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才有可靠的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才有希望。
关键词:小学体育;思想品质;行为习惯;培养
长期以来,人们以“德才兼备”作为评价人才的根本标准。这里的“德”,就是“思想品质”,就是我们所说的良好的道德行力习惯。人才的精神面貌是由思想品质和知识才能两方面构成的,所以用“德才兼备”作为评价人才的根本标准。在“德”与“才”两方面,“德”起着统帅作用,是决定人才发展动力的发动机和方向盘,所以将“德”放在“才”的前面,“德”是首要标准。因此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首要任务。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学校体育寓思想品质教育于身体活动之中,它将对小学生进行道德意识的培养与道德行为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要求小学生在活动中立即付诸于实践,使小学生的行为表现直接受到实践的检验,这利于体育教师有针对性的向小学生进行思想品质教育。当前,在体育新课程改革的热潮中,对学校体育中的思想品质教育问题进行重新探讨,深入挖掘学校体育对小学生思想品质教育的作用,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加强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质教育,对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身心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小学时代是学生发展身体,增长知识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的关键时期,在学校的教育中把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放在首要位置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在体育教学中如何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我想从如下几方面论述,和大家探讨。
一、教师要树立体育德育观念
在新的形势下,学校体育应确立“体育文化”的总体教育观,立足“文化”开展教学,以树立身心全面发展与终身体育意识相结合为指导思想,以知识技能为基础,以培养体育能力为重点,以增强体质为目的,以终身体育为方向,以培养小学生良好品行为根本,促进小学生身体协调发展。
作为体育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更新思想观念,树立体育德育观念,主动提高对素质教育内涵的认识,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责任心和自觉性。认真扭转与素质教育不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和教育观念。可以说更新教育观念,既是深化体育教育改革的内容,又是深化体育教育改革的前提,没有教育观念的更新,体育教育改革就难以迈步。
二、体育教学中从多方面培养小学生良好品行
人的道德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只能在人类的生活和社会活动中,通过引导、教育逐渐培养与完善起来,所以小学生的思想品质只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社会影响和学校教育的结果。体育教学在向小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培养能力的过程中能影响小学生思想感情。培养小学生的意志品质和性格特征,对小学生世界观的形成起积极的作用。
1、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小学生对任何一项运动技术的掌握,都要经过一个复杂的实践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付出较大的体力和进行积极的思维。在练习中会产生很多的生理性反应,如疲劳感、疼痛感、酸胀感等,因而引起一系列的心理情感,如怕苦、怕累、怕疼、怕伤等思想。在此情况下需要以坚强的意志克服一系列心理障碍,这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小学生不畏艰难,不怕困苦,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
2、增强小学生的组织观念。体育教学是为了促进身体的发育,因而要达到一定的运动量,教师要采取不同的组织形式和措施,要求小学生按计划完成规定的量和强度,如:规定跑的距离、动作的次数、动作的幅度、限定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什么动作等,以保证体育教学任务的完成。小学生长期参加规范、严格、有组织的体育活动,在教师的培养指导下就会增强小学生的组织观念,形成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习惯。
3、培养小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学校体育从内容到形式,从方法到要求,都具有强烈的集体性。因此,无论参加哪一项体育活动的评比和竞赛,都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因此在体育活动中要大力提倡相互尊重,互教互学,相互配合,团结协作,抛弃个人私心杂念,先人后己,公而忘私的集体主义精神。
4、培养小学生平和的竞争意识。体育运动最富有竞争性。体育教学常以对抗性练习和教学比赛的形式出现。通过比赛既能了解和掌握小学生的体能状况、身体素质,以及技术水平、战术意识等要素,同时还能培养小学生勇敢顽强、坚毅果断、自信、积极向上的品质,以及胜不骄、败不馁、服从裁判、遵守纪律,与同伴团结协作等优良作风。因此,运动竞争是技术、战术、智力的竞争,是身体素质的竞争,也是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的竞争。
5、培养小学生遵守纪律的自觉性。体育课堂具有极强的纪律性。学校体育从它的组织形式和活动过程,从开始到结束都有着严密的组织和严格的纪律。小学生在学校体育的每一次活动中,都要自觉遵守课堂纪律和竞赛规则。认真执行体育教学课的课堂常规,不仅可以保证体育教学课的良好教学秩序,有利于小学生体育技术、技能的学习,而且对小学生的组织纪律性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每次体育教学课的集合整队、队形练习、队列调动、队形变化等都要求小学生协调一致、步伐整齐,这将有利于培养小学生遵守纪律的习惯,利用体育竞赛、教学中的游戏等对小学生进行规则教育,使小学生们懂得在活动中哪些行为是允许的,哪些是不允许的。这在形式上是为保证竞赛和游戏的正常进行,其引申意义是使小学生养成遵守纪律、遵守活动规则和习惯。通过学校体育这种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教育,逐渐使小学生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意识和习惯,对他们将来进入社会,自觉规范他们的行为习惯,遵守国家的法律和法规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6、陶冶小学生的道德情操。学校体育由于具有丰富多样的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对陶冶小学生的道德情操更具有全面性。不同的体育项目,有着不同的活动形式和要求,对培养小学生的道德品质具有不同的教育作用,如:在队列、队形、基本体操的教学中,对培养小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神有突出的作用。通过体育游戏、体育竞赛,对培养小学生勇敢顽强、坚忍不拔、敢于战胜困难、战胜自我的精神具有独特的教育作用。 在田径教学中,跑就是对小学生意志品质的良好锻炼。在体操教学中,经常出现一些小学生胆怯,不敢做动作,尤其是女生。然而,通过教师认真地讲解示范、保护和帮助,使他们增强信心逐渐地完成技术动作,进一步增强敢于面对困难、战胜困难的信心。健美操运动则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矫健的体形美、高尚的心灵美和运动的艺术美,使小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并使小学生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达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7、激发小学生的拼搏精神。通过体育课教学内容的编排和组织,向小学生进行集体主义、吃苦耐劳、拼搏进取等良好品质的教育。学校体育活动形式多采用竞赛、评比和奖励优胜等方法进行,通过比赛可以激发小学生的拼搏精神。体育比赛对优胜者的奖赏,能给小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和感情上的愉悦,激发小学生锻炼身体与发展才能的积极性,培养敢于争光、力争第一的个性竞争意识,以适应未来社会的竞争要求。
体育与其它课教学形式不同,在练习中要按一定的组织形式进行,在这些严格的纪律和严密的组织中,都蕴藏着良好思想品质培养的因素,其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培养小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性与共性的关系,形成团结互助,自觉遵守纪律、关心别人的良好思想品质,从而达到培养了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目的。
三、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小学生良好品行
教育为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促使小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教师首先要敢于创新教学,克服教法模式化,从课堂上的讲解、示范、练习方法等主要教学步骤人手,不断改革教法,把各种新的教学方法运用于体育教学中来,让小学生感到课课有新、堂堂不同,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一定很浓厚。其次,在广泛研究体育教学教法的同时,还要着重研究小学生的学法,注意培养小学生自学、自练和自控、自评的能力。再就是在不断完善和改进传统体育教学法的基础上,应注重引进身体锻炼的方法和小学生的学习方法。
四、运用体育优秀事例进行小学生良好品行的教育
通过介绍我国体育健儿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所取得的新成绩,优秀运动员刻苦训练为祖国争得荣誉,使我国在国际体育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等,使小学生在平时锻炼及学习中,能够以这些体育健儿为榜样,不怕苦,不怕累,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和思想品质教育效果。小学生的榜样教育:教师可以通过小学生对优秀运动员的了解及所从事的体育运动项目等方面知识,让小学生自由的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同学间会产生一种相互间的激励,就会形成一种无形中小学生的奋进、向上的氛围,进而产生小学生良好思想品质教育。
教师的自身榜样教育:教师的思想品行和业务水平,包括文化素养、教学风格、言行仪表、工作态度和职业道德品质都对小学生产生影响。当小学生意识到从教师身上看到了他们所希望的形象时,就产生了积极的榜样教育的效果。如课堂教学中,教师勇于吃苦耐劳,不怕苦累,不怕太阳晒,不怕风吹和寒冷,工作认真负责,准备活动和同学们一起做,示范认真规范,尽量满足同学们的要求,练习时积极为同学们当陪练,耐心帮助后进的同学等。要求小学生做到的,教师先做到,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激励同学,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培养了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五、抓住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培养良好品行
青少年小学生还处于长身体、长知识和思想品质不断发展时期。这个时期可塑性大,易于接受外界的影响,既易于接受学校的正面教育,也易于受到社会错误思想、不良风气的影响。所以,此时加强良好品行习惯的培养,打好思想品质的基础,不仅对自己的终身发展有意义,而且对于提高自己抵制错误思想意识不良影响的能力,保证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和健康地成长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培养良好的品行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需要。学校体育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在学校体育教育条件下,每个小学生都能自觉地接受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使之成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使自己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公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才有可靠的基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才有可靠的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才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