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也纳之梦

来源 :音乐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oa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凡著名的城市,都少不了“文化”二字。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抽象的概念,它复杂又多样,像空气一样围绕着我们。每个城市都有其独一无二的文化,城市文化是一座城市独有的名片,音乐当然也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比如当你听到香颂,难免会想起巴黎;当你听到轻歌剧,也会不由自主地想到维也纳。正如鲁道夫·席辛斯基(Rudolf Sieczyński)的艺术歌曲《维也纳,我梦中的城市》(Wien,du Stadt meiner Tr?ume)所唱的那样,维也纳是音乐家们魂牵梦萦的城市,他们用音符谱写出它独有的专属篇章。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便是钢琴作品了。


01舒曼与克拉拉


02李斯特在维也纳

  最早以维也纳为题的钢琴作品是什么,已很难考证,但是在浪漫主义音乐兴起之前,即便有音乐作品以维也纳为题,恐怕多半也是“非功能性”的。直到舒曼(Robert Schumann)的钢琴套曲《维也纳狂欢节》(Faschingsschwank aus Wien, Op.26)的出现,维也纳与音乐作品的内容之间才真正建立起了联系。在这部题献给朋友莫南德·席勒(Simonin de Sire)的作品中,舒曼展现了其非凡的音乐创造力和对结构的巧妙掌控,曲中使用了许多探索性的技法。《維也纳狂欢节》是舒曼在访问维也纳期间根据对维也纳狂欢节的印象构思而成的,虽然作品最后是在莱比锡定稿的,但毫无疑问它是属于维也纳的,而舒曼也成为了维也纳音乐群像中的一部分。有趣的是,在差不多的时间,有一位刚结束维也纳演出的年轻女钢琴家克拉拉·舒曼(Clara Schumann)创作了一首名为《维也纳纪念》(Souvenir de Vienne,Op.9)的钢琴即兴曲。我们无法知道这两部作品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微妙的关系,不过这个时候,离他们两人突破重重阻力最终成婚已为时不远了。
  维也纳的魅力在于它丰富的娱乐生活,各种舞会、节庆活动终年不断,音乐家们自然也从中汲取了不少灵感。舒伯特(Franz Schubert)在创作生涯的后期曾为钢琴写过不少圆舞曲和连德勒舞曲,其中就有一组篇幅很短的连德勒舞曲名为《维也纳的女士》(Wiener Damen-L?ndler,D.734)。不过,维也纳和它的女士们并未善待过舒伯特,这组不起眼的作品也很快被人们遗忘。
  正当贫病交加的舒伯特为生活苦苦挣扎的时候,他在维也纳见过的一位来自匈牙利偏僻乡间的天才少年已经开始崭露头角。相形之下,这位名为弗朗茨·李斯特(Franz Liszt)的少年的艺术生涯要顺利得多。他迅速成为了欧洲上流社会的宠儿,开创了钢琴独奏音乐会的形式,并进行了大量的巡回演出,当然目的地也包括维也纳。李斯特的创作能力是惊人的,他尤其擅长创作改编曲,这也更加丰富了他本来就已十分庞大了的表演曲目。李斯特根据舒伯特的作品陆续改编创作了九首随想圆舞曲,并将其命名为《维也纳之夜》(Soirées de Vienne,S.427),其中的第一首便是根据舒伯特的《维也纳女士》等改编而成的。这组作品当中最为著名的是第六首,根据舒伯特的《十二首圆舞曲》(12 Valses nobles,D.969)和《三十四首伤感的圆舞曲》(34 Valses sentimentales,D.779)改编而成,广受欢迎。之后,李斯特又单独对这首作品进行过几次修改,时至今日,它仍是不少钢琴家常用的表演曲目之一。另外,这首作品还曾被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小提琴家之一大卫·奥伊斯特拉赫(David Oistrakh)改编为小提琴作品,名为《随想圆舞曲》。


陶西格《圆舞随想曲》封面

  在李斯特的时代,连德勒舞曲已逐渐淡出了维也纳,圆舞曲取而代之成为维也纳的音乐象征。李斯特的弟子们也继承了随想圆舞曲的衣钵,他们热衷于改编约翰·施特劳斯(Johann Strauss Ⅱ)的作品。李斯特的弟子卡尔·陶西格(Carl Tausig)延续了李斯特的改编风格,根据施特劳斯的作品先后改编创作了五首随想圆舞曲,并将其命名为《新维也纳之夜》(Nouvelles Soirées de Vienne)。不仅如此,陶西格还在作品中加入了自己独到的处理方式,其中前两首《夜蛾》(Nachtfalter)和《你只能生活一次》(Man lebt nur einmal)深受老一辈钢琴家们的喜爱。
  李斯特的另外一位弟子莫里茨·罗森塔尔(Moriz Rosenthal)也根据施特劳斯的圆舞曲创作了一系列改编作品,其中有一首名为《维也纳狂欢节》(Carnaval de Vienne),罗森塔尔以其极为丰富的想象力赋予了作品极强的个人色彩。除了改编施特劳斯的钢琴作品外,李斯特的弟子埃米尔·冯·绍尔(Emil von Sauer)还特地创作了一首名为《维也纳的回声》(Echo de Vienne)的随想圆舞曲,并留下了录音,这首作品同样闪耀着华丽精致的音乐色彩。
  虽然有为数众多的作曲家和钢琴家为维也纳写下了不朽的音乐篇章,但他们大多并非维也纳本地人,而弗里茨·克莱斯勒(Fritz Kreisler)则是少数出生在维也纳的大师之一。克莱斯勒的早年时光正处于维也纳的黄金时代,他的个人生活和音乐创作也带着维也纳式轻松、戏谑的气质。在青年时代,克莱斯勒常常伪托历史上其他音乐大师的名义演奏和发表自己的作品,他的三首维也纳风格的小提琴小品《爱的欢乐》(Liebesfreud)、《爱的忧伤》(Liebesleid)和《美丽的罗斯玛琳》(Sch?n Rosmarin)就曾结集为《三首古老的维也纳舞曲》(Alt-Wiener Tanzweisen),并以十九世纪圆舞曲作曲家约瑟夫·兰纳(Joseph Lanner)的名义出版。当然,蓄意而为的误会很快就被澄清了,而这几首优美的小品也成为了克莱斯勒最为脍炙人口的佳作。之后,克莱斯勒还将其改编成了钢琴独奏曲。


01戈多夫斯基


02梯格尔曼


03弗里德曼

  作为演奏搭档,拉赫瑪尼诺夫(Sergei Rachmaninoff)和克莱斯勒的合作并不能算愉快,但是两位大师之间强烈的气质差异并未阻碍拉赫玛尼诺夫对克莱斯勒作品的喜爱,他不但将《爱的欢乐》和《爱的忧伤》改编成了钢琴作品,还亲自录制了唱片。至今,我们还时常能够听到这两首拉赫玛尼诺夫版的改编曲,而克莱斯勒自己创作的钢琴改编曲倒是早已被人们抛诸脑后了。
  奥匈帝国解体后,维也纳的地位迅速下降,局势的动荡和经济的萧条让这个昔日的文化中心逐渐失去了光彩。正如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在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Die Welt von Gestern: Erinnerungen eines Europ?ers)中写道的:“我曾经在那里长大成人的世界和今天的世界,以及介于这两者之间的世界,在我的心目中显得愈来愈不一样,成了完全不同的世界。”然而过去的那个世界,仍然在音乐中回响着。莱舍蒂茨基(Theodor Leschetizky)的高足伊格纳茨·弗里德曼(Ignaz Friedman)的钢琴生涯便于二十世纪初在维也纳开始。和李斯特一样,他也改编了舒伯特的圆舞曲,创作了两首名为《古老的维也纳》(Alt Wien)的作品。另外,他的六首根据爱德华·加德纳的旋律改编的维也纳舞曲也时常为人们所提及。
  另外一位伟大的钢琴家戈多夫斯基(Leopold Godowsky)同样有一首名为《古老的维也纳》(Alt Wien)的钢琴小品,而这首作品的题记更是耐人寻味:“带着含泪的微笑回顾它的昨天。”伊格纳茨·弗里德曼最为喜爱的弟子梯格尔曼(Tiegerman)创作过一首钢琴小品《维也纳之梦》,这首作品带着克莱斯勒式的甜美和精致,让人不由得联想到轻歌剧中那个无忧无虑、轻松惬意的维也纳。
  随着战争和动乱的阴影逐步逼近,音乐家们纷纷被迫远离了维也纳,甚至远渡重洋:罗森塔尔、戈多夫斯基等一众钢琴家移民美国,弗里德曼终老澳大利亚,而梯格尔曼则选择了埃及。
  1956年,晚年的梯格尔曼在开罗为自己的这首钢琴小品留下了一份私人录音。此时,那个黄金时代的维也纳,早已恍如隔世,当年活跃的大师们也所剩无几,而几十年之后的我们更是只能从模糊的历史录音中,倾听昔日维也纳之梦的回音了。
其他文献
2019年10月4日是中匈建交七十周年纪念日,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欧洲一带一路文化促进会在布达佩斯克勒西·乔玛·山道尔文化中心联合举办晚会,邀请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民族歌舞团和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表演了一台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歌舞节目。演出受到了匈牙利听众的热烈欢迎,并被他们称为“跨越两千年的相聚”。为什么听众会这么说呢?这要从匈牙利人的族源说起。  匈牙利在欧洲是个特殊民族,其语言属于乌拉尔语系的
期刊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1833-1897),出生于漢堡的一个音乐家庭,逝于维也纳,葬于维也纳中央公墓。勃拉姆斯是一位影响深远的作曲家,由于他出色地继承和扩展了德奥古典音乐,音乐史上常把他与巴赫、贝多芬并称为世界音乐艺术上的“三B作曲家”。  勃拉姆斯是一位热爱民族文化、追求古典精神的作曲家。他的代表作品有:《德意志安魂曲》(Op.45)、《D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Op
期刊
2019年4月4日晚,“时空旅行者”张浩天钢琴独奏音乐会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上演。对于90后新生代钢琴家张浩天而言,此次巡演的主题和往年不太一样,之所以选择“时空旅行者”作为巡演的主题,是因为他希望将诞生于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多部经典钢琴作品在一场音乐会中带给听众,从古典、浪漫再到现代,就仿佛一次穿越时空的音乐旅行。巡演曲目包括贝多芬《月光奏鸣曲》、德彪西《月光》、巴拉基列夫改编的格林卡《云雀》、肖邦
期刊
意大利作曲家卢西亚诺·贝里奥(Luciano Berio)的音乐始终伴随着我的生活,从一种形式到另一种形式。贝里奥创作于1984年的《Voci》(可译作“声音”,但本文选择保持原文)可以说是一部与我形影不离的作品。  对于我个人而言,《Voci》能够使我在情感上与之产生极大的共鸣。我十分幸运,在作曲家贝里奥和首演这部作品的中提琴家贝尼奇(Aldo Bennici)面前演奏了这部作品。事实上,贝尼奇
期刊
2013年3月1日,草长莺飞,正值早春时节,刚刚结束了菲律宾旅行的我从马尼拉直飞香港,一下飞机便直奔位于港岛中环的香港大会堂,在音乐厅休息室采访了西班牙古乐大师、维奥尔琴圣手乔迪·萨瓦里(Jordi Savall),第二天晚上在大会堂音乐厅欣赏了他的个人独奏音乐会。之后,我的访谈实录文章《与乔迪·萨瓦里促膝而谈》就发表在了《音乐爱好者》当年5月的杂志上。  2019年3月24日上午,春雨淅淅沥沥,
期刊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马勒的交响音乐,你会想到什么?神经质?自怨自艾?还是富有创造性?在我看来,这些都是情感外化的体现。相较于海顿的乐观、贝多芬的斗争、莫扎特的诙谐豪迈和勃拉姆斯的坚定信仰,马勒的交响音乐更多地表达的是对“生与死”的思考。纵观马勒所有的交响曲,最突出的莫过于他对生命过程的追逐和回忆。这种回忆,可能来源于一个灵感,一首诗歌。这些乍现的“镜头”一露头就被作曲家自动存档,成为其创作的直接源泉
期刊
前不久,意外得知安德烈·普列文(André Previn)去世的消息。说意外,其实也不算意外,大师享年八十九岁,毫无疑问是当代“老一辈人”的代表。那么,普列文究竟是指挥家、钢琴家、作曲家,还是爵士音乐家呢?也许兼而有之,并且是真正的兼容并蓄。相对于布列兹(Pierre Boulez)这样的作曲家、指挥家而言,普列文无疑更接近于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他们都是涉猎最宽广且高度
期刊
与其他音乐巨人相比,马勒是一位特殊的人物,他的孤傲与神秘、敏感与脆弱,使人们为之迷惑。马勒是一位理想主义者和幻想家,他拥有天才的思维和无尽的激情,他热爱人类、热爱生命、热爱自然,他将自己的精神追求用交响乐和歌曲的形式表达出来。  马勒是我最喜爱的音乐家,我相信自己与他投缘,并能够共同理解和感受世间的一切。前些日子,我翻出了马勒的唱片,准备重温他的十部交响乐作品,以期再次获得精神上的升华与享受。听后
期刊
2019年4月6日和7日晚,弗朗茨·韦尔瑟-莫斯特(Franz Welser-M?st)指挥克利夫兰管弦乐团(Cleveland Orchestra),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呈现了两场风格迥异的音乐会:一场是德奥经典音乐会,演出了贝多芬的《第五钢琴协奏曲》(Piano Concerto No.5,O p.73)和理查·施特劳斯(Richard Strauss)的交响诗《英雄的生涯》(Ein Held
期刊
弗朗茨·约瑟夫·海顿似乎总给人一种“普通人”的感觉。他生于J.S.巴赫所处的封建时代(1732年),去世于第一艘汽船(steamship)在克莱德河上(Clyde)航行的那一年(1809年)。横跨两个时代的他既为人熟知,却也似乎带着点儿距离感。海顿的人生并不具有太多传奇色彩,他既不像莫扎特那样凄惨悲情,也不像贝多芬那样悲壮伟大。海顿为了那些他所尊敬的雇主们而努力工作,他是一名音乐工匠,也是一名虔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