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为了充分体现教师作为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关注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思维导图在教学受到广泛关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不仅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更能培养其数学思维及建构性学习的习惯,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和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从思维导图的概念出发,分析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意义,并对其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数学教学;应用
一 思维导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概述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是英国学者托尼·巴赞在七十年代初期创立的一种表达放射性思考的图形思维工具。思维导图,它以放射性思考为基础,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链接,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
由于数学学科的抽象性,严谨性等特点,让学生感觉到学习的难度,深度,广度都在加大。在高中数学学习中,一方面学生不能深入地理解知识本质,记不住所学知识;另一方面学生需要记忆大量公式,记住公式却不会应用。教学过程并非简单的教师输出学生输入的过程,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注重个人经验,通常一个思维导图要多次修改才完成,学生构建好思维导图后,教师要提出适当的指导和建议,鼓励学生对其优化。
二 思维导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1.培养学生全面的思考方式,树立全局观念
在数学教学中,其实每个知识点都具有一个非常系统的结构,教师应加强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将相关的知识点加以连接,进而展开系统的分析与讨论。通过思维导图的应用,使教学思路更加明确;不但学生将细小零星知识点构建成全面系统的知识体系,而且要充分考虑各个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 增强师生互动,促进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在实际数学教学中,思维导图有效地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绘制出自己的思维导图,教师应及时评价,让学生的知识体系越来越缜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样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加强新旧知识的衔接。另一方面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改善师生交流障碍的状况。教师可以从学生的思维导图中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认识程度,发现学生构建的知识体系是否有问题,做到关注整体教学质量的同时,也能够关注个体情况,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成长,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做到因材施教。有效地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思维导图的合理构建。
3.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课堂中用思维导图,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随着新课改的实施,越来越多的老师意识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采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就是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帮助学生实现全面综合发展。并且思维导图能把复杂的数学知识清晰简单化,鲜明的导图模式更能加深学生的记忆,使数学课堂效率有所提高。
三、思维导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思维导图在备课过程中的应用
在实际备课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传统的手绘或者计算机软件绘制思维导图。手绘方式的思维导图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但是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利用电脑软件能够节约大量的时间,并且画面也更加清晰具有条理性。使得教师在课堂讲解知识的过程中思路更加的明确,并且对于一些不足和不合理的地方能够及时修改。教师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运用思维导图的能够更加突出主题,课堂上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兴趣,调动引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数学课堂内容更加绘声绘色。
2.思维导图在新知识的讲解和解题训练中的应用
教师在新知识的讲解和解题训练过程中运用思维导图,是通过构建知識体系帮助学生学会掌握知识的方法。高中数学教师在做好备课的基础上,将思维导图放到教学设计中,要借助网络的构建整理知识体系。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提供制作好的思维导图,通过对照导图进行新知识的讲解,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但是学生经常发生“上课听得懂,作业不会做”的情况,其根本原因在于学生没有课后复习,没有明确知识要点,仅仅死记硬背,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在每节课的小结部分,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内容。首先让学生简单说本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教师在黑板上写下关键词 ,形成简单框架, 加上不同的颜色,使学生加深印象。在完成某一章节的学习后,学生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把学习心得和成果展示出来,对学习内容进行有效的归纳和总结,同时还可以检查自己的认知结构是否合理,从而起到自我测评的作用。
3思维导图在数学复习课中的应用
在进行复习之前,教师提出复习课程的主要内容,后将学生分小组,每小组以主题为主线,共同制作思维导图。在此过程中,先将个人搜集到的资料用简单的图示标注,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在完成了课前各小组的绘图之后,教师可选取典型思维导图在课上进行展示,让大家共同分析。对于不够完善的地方,及时进行补充,对于亮点创新及时给与鼓励。对于较难理解的知识点,教师可附加一些典型例题,通过类比、延伸、迁移来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流畅性和完整性。教师要求学生能够手动完成思维导图,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亲自动手实践,一方面能够加深认识,另一方面,还能够提高高中数学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工具和科学方式,在实际教学操作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概念抽象思维,建立知识体系思维导图,还可以使学生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能够清楚地处理事情、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等大有益处。思维导图还可称为数学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思维“火花”,它的使用可以说是一种科学,一种境界,更是一种艺术的精髓。
参考文献:
[1]计雪娟,苗凤华.浅析思维导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11).
[2]刘识华.思维导图在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中的应用探索,网络财富,2009,(4).
河南省永城市第四高级中学 邮编476600
该论文用于河南省商丘市课题《中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探究》课题编号:L201407011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数学教学;应用
一 思维导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概述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是英国学者托尼·巴赞在七十年代初期创立的一种表达放射性思考的图形思维工具。思维导图,它以放射性思考为基础,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链接,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
由于数学学科的抽象性,严谨性等特点,让学生感觉到学习的难度,深度,广度都在加大。在高中数学学习中,一方面学生不能深入地理解知识本质,记不住所学知识;另一方面学生需要记忆大量公式,记住公式却不会应用。教学过程并非简单的教师输出学生输入的过程,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注重个人经验,通常一个思维导图要多次修改才完成,学生构建好思维导图后,教师要提出适当的指导和建议,鼓励学生对其优化。
二 思维导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1.培养学生全面的思考方式,树立全局观念
在数学教学中,其实每个知识点都具有一个非常系统的结构,教师应加强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将相关的知识点加以连接,进而展开系统的分析与讨论。通过思维导图的应用,使教学思路更加明确;不但学生将细小零星知识点构建成全面系统的知识体系,而且要充分考虑各个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 增强师生互动,促进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在实际数学教学中,思维导图有效地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绘制出自己的思维导图,教师应及时评价,让学生的知识体系越来越缜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样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加强新旧知识的衔接。另一方面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改善师生交流障碍的状况。教师可以从学生的思维导图中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认识程度,发现学生构建的知识体系是否有问题,做到关注整体教学质量的同时,也能够关注个体情况,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成长,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做到因材施教。有效地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思维导图的合理构建。
3.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课堂中用思维导图,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随着新课改的实施,越来越多的老师意识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采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就是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帮助学生实现全面综合发展。并且思维导图能把复杂的数学知识清晰简单化,鲜明的导图模式更能加深学生的记忆,使数学课堂效率有所提高。
三、思维导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思维导图在备课过程中的应用
在实际备课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传统的手绘或者计算机软件绘制思维导图。手绘方式的思维导图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但是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利用电脑软件能够节约大量的时间,并且画面也更加清晰具有条理性。使得教师在课堂讲解知识的过程中思路更加的明确,并且对于一些不足和不合理的地方能够及时修改。教师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运用思维导图的能够更加突出主题,课堂上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兴趣,调动引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数学课堂内容更加绘声绘色。
2.思维导图在新知识的讲解和解题训练中的应用
教师在新知识的讲解和解题训练过程中运用思维导图,是通过构建知識体系帮助学生学会掌握知识的方法。高中数学教师在做好备课的基础上,将思维导图放到教学设计中,要借助网络的构建整理知识体系。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提供制作好的思维导图,通过对照导图进行新知识的讲解,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但是学生经常发生“上课听得懂,作业不会做”的情况,其根本原因在于学生没有课后复习,没有明确知识要点,仅仅死记硬背,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在每节课的小结部分,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内容。首先让学生简单说本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教师在黑板上写下关键词 ,形成简单框架, 加上不同的颜色,使学生加深印象。在完成某一章节的学习后,学生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把学习心得和成果展示出来,对学习内容进行有效的归纳和总结,同时还可以检查自己的认知结构是否合理,从而起到自我测评的作用。
3思维导图在数学复习课中的应用
在进行复习之前,教师提出复习课程的主要内容,后将学生分小组,每小组以主题为主线,共同制作思维导图。在此过程中,先将个人搜集到的资料用简单的图示标注,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在完成了课前各小组的绘图之后,教师可选取典型思维导图在课上进行展示,让大家共同分析。对于不够完善的地方,及时进行补充,对于亮点创新及时给与鼓励。对于较难理解的知识点,教师可附加一些典型例题,通过类比、延伸、迁移来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流畅性和完整性。教师要求学生能够手动完成思维导图,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亲自动手实践,一方面能够加深认识,另一方面,还能够提高高中数学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工具和科学方式,在实际教学操作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概念抽象思维,建立知识体系思维导图,还可以使学生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能够清楚地处理事情、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等大有益处。思维导图还可称为数学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思维“火花”,它的使用可以说是一种科学,一种境界,更是一种艺术的精髓。
参考文献:
[1]计雪娟,苗凤华.浅析思维导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11).
[2]刘识华.思维导图在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中的应用探索,网络财富,2009,(4).
河南省永城市第四高级中学 邮编476600
该论文用于河南省商丘市课题《中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探究》课题编号:L201407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