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视剧作品中弘扬真善美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long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影视作品呈现的是导演心目中的某个世界。这个世界和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相互呼应但又有所不同。創作的目的不是为了再现生活,而是为了补充生活。创作者的工作就是展现出人们所缺失但又可渴望得到的那一部分世界。比如,在基耶斯洛夫斯基的《三色》中,受到命运束缚的人从《蓝色》中解读到对“自由”的渴望;遭受冷遇的人从《白色》中品尝到“平等”的复杂含义;焦虑和孤独的人从《红色》中体味到的则是“博爱”的可能性。
  关键词:电视剧;美学处理;野鸭子;导演艺术
  作为《野鸭子》一剧的导演,我希望通过主人公“野鸭子”凄婉而又戏剧性的命运,以及围绕着她的一群亲人朋友间起伏跌宕的情感经历,唤醒人们对人性善的一面的反思,唤醒人们的良知。这也是我从事导演工作十多年来一直追求的目标——在作品中弘扬真善美。
  文章将通过对《野鸭子》创作的回顾,从主题定位、人物塑造和制作理念等几个方面分析如何在一部作品中传达美好和健康的意识形态。
  一、剧情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周丽琴和众多年轻的中国人一样,怀揣改变自身命运的梦想,不计代价地投入到出国热中,并为此抛弃了丈夫和襁褓中的女儿。20多年后,当功成名就的周丽琴想找回失去的女儿时,却发现女儿已经变成了一个绰号叫“野鸭子”的土里土气、大碗喝酒还满嘴粗话动辄拳脚相加的乡村疯丫头……极度愧疚的周丽琴想尽一切办法弥补自己的过失,试图挽回女儿,挽回亲情。但是,二十多年的情感亏欠和命运的磨难,又岂能简简单单地补偿回来呢?恩怨何去何从?亲人是否相认? 如何相认? 在未来的生活中,究竟由谁来改造谁? 这就是《野鸭子》要讲述的故事。
  寻亲认亲是一个常见的题材。通常的处理方式,是通过人性的恶或仇恨的累积来驱动戏剧冲突。而这正是我想有所突破的地方——我希望摈弃那种以抠烂伤疤、鲜血淋漓来取悦观众的手段,而是采用一种幽默、温情的方式,在一个充满爱的环境中寻找戏剧冲突,用真情、实感去探讨“如何去爱”这个主题,营造一种悲喜交加的,温暖和励志的氛围。下面,我将探讨在《野鸭子》中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二、《野鸭子》中的主题定位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种种欲念交错中,人难免犯错。有时甚至是知错而为之,例如周丽琴年轻时的抛夫弃女,例如野鸭子为了让周丽琴和方浩复合而强行拆散他们各自的幸福,再如周丽琴为了野鸭子的未来而极力反对她和杨顺的爱情等等。人这一生难免会在亲情友情上,或多或少的给亲人和友人造成伤害,关键是当我们意识到自己错了的时候怎么去做,怎么去用天性善的一面和良知去悔过、去弥补自己的过失。而受到伤害的一方又该怎样去宽恕和接纳?
  我想通过这个《野鸭子》传达一个信息,即“平等和宽容才是爱的基础”。“平等”这个词看似简单,实则不然。社会地位的不同,年龄辈份的差异,文化背景的不同,经济状况的不同,身体状况的不同,乃至性别的不同,都是摆在“平等”面前的挑战。究竟何为“平等”?我在《野鸭子》中所追求的“平等”,就是指每个个体,都同样拥有获得理解和尊重的权利, 他们同时也要承担给予别人理解和尊重的义务。
  周丽琴有着强烈的偿罪心理,但是她并不懂得野鸭子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一厢情愿地为她设计了一条融入“上层社会”的生活道路。但就像杨顺所说,这条路未必适合野鸭子。此外,信仰权利和地位的周丽琴完全忽略了野鸭子对杨顺的感情,忽略了杨顺身上具有野鸭子最需要的品质——关怀、宽容和尊重。周丽琴的错在于她将自己认为正确的生活方式强加给了野鸭子,所以无意中给自己的女儿带来更多伤害,这就是一种不平等。
  反过来,野鸭子对周丽琴和方浩的刻意撮合也是一种自私的爱。她因为家庭和亲情的缺失,希望自己能有个完整的家,因而希望周丽琴和方浩复合,并完全无视他们各自正在经营的感情生活。到头来,这样的一厢情愿同样走不通。无论是周丽琴还是野鸭子,都是在头破血流之后才明白,尊重别人的选择,就像让别人尊重自己的选择同样的重要。因而才有了野鸭子最后的退一步海阔天空,解决了所有人的困扰,奉还了所有人应得的自由。
  可见,相互矛盾的爱是可能和谐共处的,而解决问题的钥匙就是“平等和宽容”。
  三、《野鸭子》中的人物塑造
  抓住人性的“真善美”也就抓住了作品的灵魂。人物塑造是一个讲好一个故事的关键。
  纵观剧中人物,除了那个倚仗权势蛮横强行拆毁了“野鸭子”的养鸭场还要把“野鸭子”送到派出所关几天的乡里李主任,剧中几乎没有“坏人”,“真善美”的品质在人人身上都有表现。周丽琴那贯穿全剧尽管是迟来的却是浓浓地母爱,方浩那在知情虽晚却是厚道而又深沉地父爱让我们不得不为那一代人的愧疚和付出而既叹息又钦佩。杨兰、婷婷还有小燕对野鸭子的尊重和宽容也体现出一个人人都渴望的宽容的社会环境。村里的冯主任,虽然照章办事掐了“野鸭子”家里的电,还吓唬“野鸭子”要她出乡里的工,但他自始至终都还是同情、疼爱、呵护和关照这个“孤儿”的;围屋里的三嫂,送别“野鸭子”进城的时候,答应帮她照顾好她心爱的狗“老黄”,叫她放心地走;从小给了“野鸭子”“母爱”的二姑,为了成全“野鸭子”和杨顺的爱,违心做了假证言,懊悔不已,最后还是向周丽琴说出了真相……剧中的人物大都能以德报怨,用理解、尊重和呵护、关爱赢得了“野鸭子”的理解和敬重。
  在所有人物中,塑造得最真诚直率最让人怜爱的则是“野鸭子”。交织在剧中那些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网中的“野鸭子”,不幸的身世和苦难的遭际留给她性格上的缺陷是,为了生存总把自己打扮得像个野小子,每天干粗活,看起来太土、太粗、太野、太执拗、太无所顾忌,像是刁蛮泼辣,不仅爆粗口,还当众骂街,动辄拳脚相加,就是爱杨顺爱得不能自已了也少有青春少女的温柔和妩媚。还有一个人物不得不提,就是那个和她相依为命的大黄狗“老黄”。“老黄”是“野鸭子”的又一个亲人。她对“老黄”的爱,体现的是她的质朴和明亮,她的人性的至真至善和至美。在电视剧的人物艺术形象长廊里,这个“野鸭子”是很特别的一个。我们把一个“纯真善良,浑身是刺,但是内心渴望爱”的“野鸭子”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四、《野鸭子》的制作理念
  在具体的拍摄和制作过程中,我把重点放在体现故事的美感上。这种美包括景的美,人的美,情的美。体现在实践中,就是声、光、色、乐的细腻和协调,摄影、剪辑的流动和舒展,人物造型的简洁、自然以及对生活细节真实感的捕捉和对情绪段落的强调。此外,更重要的是对演员表演的把握。我要求演员去除浮躁的表演习惯,用真心去体会角色。这部片子的成功就是建立在这种“真情,实感”的表演宗旨上。因为只有真实才能生动,只有生动才能使人接受,才会打通观众的心灵,建立一种感动。
  五、结语
  人生并不总是喜剧,也并不总是悲剧。有人称《野鸭子》为一部悲喜剧,因为它让人笑着哭,哭着笑。这句话恰到好处地总结了我对于人生的看法。这个世界有时灰暗,有时明亮。但人活着,终究是需要希望的。不论喜剧还是悲剧,我都要在作品中追求一些“明亮”的东西。生活本身就很艰难,我希望观众看完我们的作品,能够感受到生活中的真善美,能够在心中涌起一种希望和信念,以更健康和积极的态度带面对生活,面对人群和社会。
  (作者单位:西部电影集团有限公司)
其他文献
摘要:“最优货币区”理论为东亚货币一体化提供了理论基础,而从美国开始,席卷全球的“次贷危机”,为东亚货币合作提供了现实必要性。在后危机时代,东亚货币合作既拥有各国认识到货币合作迫切性、增强东亚各国在世界经济和货币格局中的地位的机遇,又面临最优货币区条件不成熟、“锚货币”和主导国缺失、政治互信基础薄弱、美国发挥“离岸平衡手”作用的困境。  关键词:最优货币区;东亚货币合作;机遇;困境;对策  以美国
期刊
美丽的欧洲,近代文明的发源地。她还有电闪雷鸣的时刻,对近代文明起源来说,就是“文艺复兴”。它光华四射,异彩纷呈。中世纪向近代转型的时刻,意识形态剧变的时代,对近代化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中国的“五四运动”被称作启蒙运动,引进了德(Democrocy)先生和赛(Since)先生,即民主和科学。古老的中华大地从此有了新的生机。这是在1914年。其后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成立,为之进一步创造了条件。近代
期刊
摘要:自古以来,东西方社会分别构建着迥异的社会文化系统、价值取向标准,从而也造成了东西方人对于客观世界中的某一事件与人物所作出的判断与态度的不同。笔者就《剑桥中国史》与白寿彝先生的《中国通史》中关于武后的篇章进行了内容、态度以及结构上的比照,发现东西方史学家对于历史上富于女权主义性质的女性具有不同的态度。  关键词:武则天;东西方;史学;文化背景;女性形象  一、中西方学者对于武则天形象的定位  
期刊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用来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具备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高职院校图书馆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重要条件之一。 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文化建设应在立足人才培养目标的同时,体现地域传统文化特色。文章以北川县图书馆“地方性”特征文化建设为例进行分析,以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为例,进行相应的文化建设创新。  关键词:高职院校;图
期刊
不论苍天之下,树木花草是如何疯狂的追逐着风的脚步,席慕蓉的诗永远都只是一朵在慢慢行进中的云。她站在自己的角度,寂静却准确地求索着生活的道理。谈起席慕蓉,人们总是无法避免的联想到她笔下那些美丽而让人心酸的爱情诗句,这些句子就像是黑色蚂蚁爬上人们的心蔓令人心痒难奈却又奇迹般地填补了一个又一个岁月留下的深不见底的空洞。青春是不可能与这份充满生命力的感情分开的,而青春也不仅仅只有这一个出口。诗人以一个画家
期刊
摘要:首先从地方感的相关概念入手,指出了其在旅游景区开发中的作用及重要性;之后以毕昇故里风景旅游区为例,对其旅游资源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围绕着地方感这一理论从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开发构思。  关键词:地方感;景区;旅游开发;毕昇故里  地方感从人的感知、态度、价值观等角度探讨人与环境的关系,包括人在特定地方中的体验和人与特定地方的情感联结关系,是近十多年来游憩地理学和环境心理学的研究热点。它主
期刊
摘要:美国高等教育开始于十七世纪三十年代,哈佛学院的建立是美国早期高等教育开始的标志。到美国独立战争前,美国共建起九所高等学院,成为现代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石。本文对美国殖民地时期高等教育的初建及早期发展的情况及特点进行较为详尽的介绍分析。  关键词:殖民地;美国高等教育;基石  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变革作为美国迅速发展的原因之一是学术界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要完整、全面、系统和客观地理解美国高等教
期刊
《三国演义》之中,英雄谋略之士如星斗漫天,数之不尽。陈宫在这乱世纷扰,诸公称雄的时代,是极容易被淡忘的。先是身份卑微,官居区区一中牟县县令,不若卧龙先生名噪天下,深居隆中,自有玄德三顾茅庐,请君出山。再加上未觅得明主,侍从“三国第一猛将”吕布,奈何主上有勇无谋,有良计而不从,以至于他没有足够的空间可以供他施展“空城计”“借东风”这等妙计,无法引人注目。即使如此,陈宫在白门楼上与曹操的一番对话以及他
期刊
吃 青  ——代自序  吃青,有两种解释。其一,头年打下的口粮告罄,当年的稼禾还没黄熟。去地头掠割些青稞小麦穗头,或摘取少量蚕豆豌豆角煮了吃,以缓解青黄不接的饥谗。其二,品尝新鲜五谷。豆粒将饱未饱,麦穗将黄未黄时节,无论生吞还是熟吃,清爽怡目,香脆可口。拿时尚话说,是十足的绿色食品。吃它,即可解馋,又可愉悦精神。  自儿时起,每年仲夏有乡下亲戚送来现摘的青豆角,或者已经煮熟,簸净麦衣的小麦、青稞
期刊
摘要:作为以诗歌创作出名的作家,雷平阳的小说创作也受到了其诗歌创作思维的影响。他在创作小说的时候,将诗歌创作中,以短句为主,参差交错的语言组合与运用丰富跳跃的想象,构造画面的特点融入了小说的创作中。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小说创作的诗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铁匠;语言特点;诗化  雷平阳的《铁匠》获得了首届“蒲松龄文学奖(微型小说)”。授奖词中用“玄妙“二字来形容《铁匠》。正如这“玄妙”二字所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