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tao_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新课标要求:阅读文学作品,重视对作品主体形象和情感基调的整体感知和直觉把握
  教材分析:
  本课处于苏教版必修二第三板块。整个板块提示中一方面要求实现历史情境的再现,突出历史的作用。审视历史的过程激发感情活动,引起议论和抒情,进而明确历史是回声的源头。另一方面在文本研读中要求引导学生进入当时的语境,抵达历史现场,并且要立足当代,寻求历史在当今的意义。
  学情分析:
  因为选讲本课时间已至学期末,本课学生已有所接触,所以本课在教学设计时力求上升一个高度,更深入探究词人作品,挖掘词人身上品质,形成自己观点,作为今后写作素材。
  鉴于高一学生,一方面注重知识的前后关联,把初中所学和必修一《赤壁赋》内容联系加入其中,让学生对作品有更深入了解;另一方面,力求在鉴赏过程中,渗透相关的诗歌鉴赏方法技巧和锻炼学生从素材中提炼观点的能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通过沉吟涵泳,熟读成诵。在对诗词的品赏中,学会从诗歌意象去把握作者情感的变化,提高诗歌的欣赏能力。感悟中丰富自身情感世界,从而挖掘人物品质,积累写作素材。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作者抒写胸中块垒的豪壮情调。
  2.学习苏轼在逆境中的智者的超越。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通过意象的分析让学生深切感受苏轼内心的情怀。
  2.把学过的诗词与本课有效联系,并引导学生组织材料形成观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要走近这样一个人。(幻灯出苏轼为官相)他就是苏轼。这是怎样一个人呢?(出幻灯东坡像)
  他的才华像太阳折射出的光辉,光芒四射。他是散文家、书法家、画家、诗人,更是一位独具创新精神的词人。他的词气势磅礴,風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曲风,以慷慨激昂而著称,开创了豪放词风。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豪放词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赏析文本
  1.齐读全词,初步感知。(本词仍为苏词豪放的代表作,读时我们依然要读出那份铿锵有力)
  2.教师范读,学生感知。
  3.学生再读,并试着感觉意象体会情感起伏。
  4.对比中体味本词的豪放
  让我们来找一找,这首词豪放体现在哪儿?(学生自由发言)
  分析过程:(1)写景见山川壮阔之境
  1) 词的开头三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为何极尽豪放之气?
  【明确】意象选择:大江、浪花。
  比较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明确】同样有大江,同样向东流去,但我们只感到内心隐隐的悲痛,愁绪的绵延不绝。而激不起豪壮之感。苏轼这三句不仅写出了长江奔流的磅礴气势,而且将写景与写人融为一体,在这里奔腾不息,滚滚东去的长江已不仅仅是一条江水的名称,而是滔滔历史长河的代名词,作者面对波涛滚滚的江水发出感慨,把读者带到千古兴亡的历史氛围之中,抒发了诗人对往昔英雄的怀念。用“浪淘尽”把永不止息的江水于已经消逝的英雄任务联系起来。江水永是流淌,而人的生命有限,表现出无限惆怅。
  【总结主旨】千古风流人物既被大浪淘尽,则一己之微岂不可悲?然而苏轼却另有心得:既然千古风流人物也难免如此,那么一己之榮辱穷达复何足悲叹!人类既如此殊途而同归,则汲汲于一时功名,不免过于迂腐了
  2)这条承载历史的水,不同与别的水的地方作者实际已写到,它是什么样?
  【明确】“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用拟人手法,写江水腾涌的壮观景象,把一种动感写了出来,哪些词写得好?(“穿”“惊”“拍”“卷”)
  【看幻灯图片】
  (2)咏史写英雄豪放之态
  1)“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那么他想到了谁呢?(周瑜)赤壁之战有诸葛亮、有三足鼎立的曹操、刘备、孙权,为什么不写他们?
  【明确】在这场战争中,周瑜贡献最大且为主将。杜牧诗“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正是他的指挥若定让一场决定东吴历史命运战役得以胜利。(密州出猎里“亲射虎,看孙郎”)
  2)在描写周瑜的才华和功勋前,为何要插入“小乔初嫁了”其深刻含义何在?他羡慕周瑜什么?
  【明确】周瑜的雄姿英发与作者的经历正形成鲜明对比。用“雄姿英发”的周郎反衬“早生华发”的词人自己。
  周瑜年仅34岁就在赤壁之战中取得时胜利,成为一时之英雄。而自己年将半百却身遭贬谪,功业无成,怎能不在感慨万分中生发仰慕之情呢、这正是作者一生追求理想的豪迈心情和迫切建功立业思想的表现。
  “小乔初嫁了”小乔嫁与周郎是在赤壁之战前十年的事情,在这时提起有其深刻含义。(出幻灯对比表)
  (3)抒情表苏子旷达之心
  为何作者要去祭奠“江月”? 【讨论】此时的苏轼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
  【明确】: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祭月叹人生一丝无奈,几许奋进。向江月诉说他的壮志未酬。
  【补充】月的意象:1.月是历史的见证
  2.生命岁月永恒的象征
  【讨论总结】1.景中豪情
  2.对比释怀
  3.黄州数年是苏轼思想发生转折的时期,也是他不断走向成熟和睿智的时期,他以此保全自己的岸然人格,也以此养护自己淳至的精神。这首《念奴娇》词及其作于同一时期的数篇诗文,都为我们透示了其中的端倪。【见幻灯《东坡突围》】
  三、回到文本,在《三国演义》的音乐中感受苏轼和他的赤壁
  (闭眼感受)让我们和词人一起来吟唱(学生齐读)
  四、小结
  林语堂先生给苏轼加了许多的定语:“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苏东坡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这种混合等于耶稣所谓蛇的智慧加上鸽子的温文。
  让我们去把对苏轼的感知也带到无穷的以后吧!
  五、走进苏轼,学生感知苏轼布置小随笔《苏东坡我想对你说》
其他文献
一、善于赞赏  “大声夸奖,小声批评”,这句话说明了赞赏在班主任班级管理中是多么的重要。“良言一句三春暖”,赞赏别人容易引起别人的好感。这就要首先学会欣赏学生,欣赏学生的特点、长处,哪怕是一丁点微小的变化也要善于抓住,然后给予恰如其分的赞赏,这样就会赢得學生的好感,其实就是承认学生的表现,传递着班主任对他夸奖的信息,在这样情况下,学生就会从内心感到班主任对自己的喜欢,也由此产生对老师的亲近感。如果
期刊
我从2009年9月开始踏上特岗教师之旅,至今八年,一直坚守我的教师岗位,认真负责,勇挑重担,把精力都用在了教学和学生身上,看到所教学生学有收获,身心健康成长,我会非常开心,觉得当一个老师很自豪,很光荣。  2017年7月,我所教的九年级105班的学生们毕业了,我是105班的班主任和数学老师,这个班的学生是我从初一一直教到初三,在他们身上我付出了很多,我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弟妹,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位学生
期刊
当今社会,小孩子的生活貌似幸福、快乐、自由,但对学习兴趣却越来越差,教学质量多年不见起色,农村学生的学习的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现状令人担忧,小孩子的成长需要社会、学校、家长三方面配合才能够有希望,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啊!当今形式,农村里的家长不得不外出打工维持生计,把孩子你就交给年迈的父母来抚养,小孩子需要什么?就用所谓打工钱来满足孩子的欲望,认为那就是爱。父母双方外出打工,小孩留在乡镇或村屯学
期刊
一、设计理念  从学生习作困惑的视角指导作文,中年级学生习作感到困难的是没内容可写,主要原因是不善于在生活中捕捉写作素材,二是有了内容,不知从何下笔,主要原因是没有掌握具体的方法,因此本节指导课,要从内容入手,解决写什么的问题,解决怎么写的问题。同时在指导过程中,关注顺应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语文素养,再现习作指导课个性有效。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本次学习习作,使学生初步掌握用事例表现人物精神
期刊
每当看到一篇优美的文章,总是忍不住细细品读,总觉得不好好读读这样的文章会辱没了这些个好词好句子,古人不是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吗?可是,最近常常听孩子们朗读,发现一个个小脑袋晃头晃脑,读书如嚼蜡,声音倒是宏亮,却让人感觉“读者无心,听者劳心”。这样的朗读,读来有何意义呢?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
期刊
一、宽容是教育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  把“宽容”带进课堂,是我市教育局开展的“六进”课堂活动的一项内容。它是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根据新的教育形势提出来的。  世界上许多著名的教育家都认为,近些年来师生关系紧张恶化已成为一些国家教学的社会特征。1993年,美国发生了一起女生携枪谋杀英语教师的暴力事件。2002年12月27日,我国安徽淮南矿业集团新庄孜矿第三小学,发生了班主任李蕴英强迫九名年仅十一二
期刊
雨果曾说过:“花是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班主任就像那默默奉献的绿叶,时时刻刻衬托着鲜花的娇艳。身为一名年轻的班主任,我经常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要做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应该具备的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是优美的语言?是广博的知识?还是丰富的教学经验?在实践的过程上我发现:作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不仅要有优美流畅的语言,广博的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
期刊
提问、质疑是学生主动、自主学习的外化形式,是学生思维活跃的外在表现,是学生创造发明的起点,更是教学反馈的最重要信息。它能使學生的主体得到充分发挥,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  一、激发学生提问和质疑的兴趣  心理学告诉我们,自由能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展,师生间应当而且能够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以保证学生智力和非智力的创造因子都处于最活跃的状态。少年儿童好奇好问,对
期刊
一、目前留守儿童教育存在问题分析  1.安全方面的问题  根据了解,留守儿童在全国被拐卖儿童群体中居第二位。根据公安部的统计:农村留守儿童已成为受各类犯罪侵犯的高危人群,其中,留守女童容易成为性侵犯的对象,并且留守女童在性侵犯面前是最措手无助的,犯罪分子也往往最容易得逞。此外,留守儿童发生溺水、车祸、火灾、触电等意外而致伤致残甚至死亡的比例远高于其他儿童。除了以上这些来自外部的伤害,有些留守儿童还
期刊
一、背景  放纵自己的心理大家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有的同学自我约束能力较强,基本能够按照老师和家长的要求去做,将来也会是一个合格的公民。有的学生自我约束能力要差一些,不论在家庭、学校、还是社会势必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如果没有外力对他们的心理加以调试、对他们的行为进行约束,也许将来会给社会带来一定的杂音及消极影响。思想放纵是走向成功的大敌,同时也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障碍。  二、个案  我校一年级女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