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众所周知,语文的实践意义很大部分是源于阅读和写作,而阅读理解是写作的基础,所以阅读对于语文学科来说是核心部分。而在当下时代,对于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在這一背景之下,群文阅读就备受语文教师的关注以及应用。本文将基于当下小学生阅读的现状,基于思维导图的含义,研究如何将思维导图应用到小学高段群文阅读有效教学当中。
【关键词】高段群文阅读 思维导图 有效教学策略
【基金项目】课题名称: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高段群文阅读有效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编号:[2019]PLG111。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8-0097-01
一、引言
在小学阶段,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为了很多语文教师头痛的问题。经过很多的探讨以及成果研究分析,过去的课堂阅读教学方式无法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依然非常依赖老师对他们的解答以及分析,无法独立的去分析一篇文章的脉络以及架构。而且加上语文课本上的都是单独一篇的文章,很容易使得学生一堂课下来,仅仅学会了这一篇文章的架构,再换一篇文章,依然不知所错。所以,语文教育工作者们发现对于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单篇文章的教学,在这一背景之下,群文阅读就备受大家的关注了。为了培养小学生自主分析文章架构的能力,本文研究如何将思维导图应用到小学高段群文阅读的有效教学当中,提高他们的多方位阅读能力。
二、群文阅读以及思维导图的定义
在当今时代新课程教育指标体系的三种阅读模式中,群文阅读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最能够锻炼他们综合阅读能力以及理解能力的阅读方式。单篇阅读相比较群文阅读来说,不利于小学生横向对比文章之间不同的深层意义架构,也不利于小学生多方面的去对比理解文章之间的不同含义。而全本书阅读相比较群文阅读来说,难度系数过大,小学生的汉字认知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还不足以能够支撑他们将整本书的中心论点以及中心思想贯穿到阅读当中。所以,对比下来,群文阅读最能够帮助小学生建立多方位的阅读体系,通过横向的文章阅读对比,能够体会到不同文章的中心主旨,分析体会他们之间不同的写作风格以及写作策略,从而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思维导图是一种发散式的图形思维工具,它又被称为树状图。它基于全脑的概念,根据大脑的思路,充分调动左脑逻辑、秩序、规则、文本、数字和右脑图像、想象力、颜色、空间、整体思维,充分挖掘大脑的全部潜力,极大地探索人的记忆、创造、身体、语言、精神、社会等方面的潜力。文章的阅读是从字——词——句——段——篇开始进行的。基于思维导图的群文阅读教学中,思维导图标识通过画图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支持教与学的主要工具,学生把思维导图当作一种工具,通过它对知识进行归纳以及作者情感的总结,当然也包括学生的创新,同时,教师明确学生的阅读到了哪个层次,有利于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以及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总结和评价。
三、基于思维导图培养学生有效阅读的策略
基于上面的分析,首先老师应该鼓励学生运用思维导图逐步建立自己的阅读体系。群文阅读最突出的一个作用就是能够使得学生清晰的感知到同一主题的两篇不同文章之间表达方式以及情感架构的差异。比如同样是表达离别之情的两篇文章,使用的手法以及抒发情感的方式必然是不尽相同的,用思维导图将两种方式串起来,形成关于抒发离别之情的架构,不断的补充以及强化,从而能够使得学生建立起自己的阅读体系,提高阅读能力以及阅读积累。
第二,小学生自己无法理解并且运用群文阅读的作用,所以老师应该利用现有的教材帮助小学生创造群文阅读的环境。比如,现在的新课程改革,语文课本很多都是以一个中心主题来选取多篇文章构成一个单元,这就是典型的群文阅读。老师可以在学习完一个单元之后,组织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运用思维导图将这一单元的几篇文章利用一个或几个中心词语发散开来,从而将他们串起来去分析之间的异同点,帮助他们去提高自己的群文阅读能力。
第三,除此之外,老师还应该定期的组织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去进行群文阅读,并向同学展示以及分享自己的阅读成果。比如,老师可以每月筛选某一个主题相关的4篇文章,然后将同学们划分成小组,将这4篇文章发给小组同学们去阅读思考,并鼓励大家使用思维导图去分析这4篇文章的脉络以及架构之间的异同点,然后再以小组的形式向大家展示自己小组阅读分析的成果。这样一来,培养大家的主题群文阅读习惯,从而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朱璇.将思维导图引进小学语文学习的可行性分析[J];新课程(上);2015年08期.
[2]王慧.思维导图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生活教育;2011年11期.
作者简介:
吕永平(1982-),男,研究方向:小学语文。
【关键词】高段群文阅读 思维导图 有效教学策略
【基金项目】课题名称: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高段群文阅读有效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编号:[2019]PLG111。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8-0097-01
一、引言
在小学阶段,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为了很多语文教师头痛的问题。经过很多的探讨以及成果研究分析,过去的课堂阅读教学方式无法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依然非常依赖老师对他们的解答以及分析,无法独立的去分析一篇文章的脉络以及架构。而且加上语文课本上的都是单独一篇的文章,很容易使得学生一堂课下来,仅仅学会了这一篇文章的架构,再换一篇文章,依然不知所错。所以,语文教育工作者们发现对于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单篇文章的教学,在这一背景之下,群文阅读就备受大家的关注了。为了培养小学生自主分析文章架构的能力,本文研究如何将思维导图应用到小学高段群文阅读的有效教学当中,提高他们的多方位阅读能力。
二、群文阅读以及思维导图的定义
在当今时代新课程教育指标体系的三种阅读模式中,群文阅读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最能够锻炼他们综合阅读能力以及理解能力的阅读方式。单篇阅读相比较群文阅读来说,不利于小学生横向对比文章之间不同的深层意义架构,也不利于小学生多方面的去对比理解文章之间的不同含义。而全本书阅读相比较群文阅读来说,难度系数过大,小学生的汉字认知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还不足以能够支撑他们将整本书的中心论点以及中心思想贯穿到阅读当中。所以,对比下来,群文阅读最能够帮助小学生建立多方位的阅读体系,通过横向的文章阅读对比,能够体会到不同文章的中心主旨,分析体会他们之间不同的写作风格以及写作策略,从而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思维导图是一种发散式的图形思维工具,它又被称为树状图。它基于全脑的概念,根据大脑的思路,充分调动左脑逻辑、秩序、规则、文本、数字和右脑图像、想象力、颜色、空间、整体思维,充分挖掘大脑的全部潜力,极大地探索人的记忆、创造、身体、语言、精神、社会等方面的潜力。文章的阅读是从字——词——句——段——篇开始进行的。基于思维导图的群文阅读教学中,思维导图标识通过画图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支持教与学的主要工具,学生把思维导图当作一种工具,通过它对知识进行归纳以及作者情感的总结,当然也包括学生的创新,同时,教师明确学生的阅读到了哪个层次,有利于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以及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总结和评价。
三、基于思维导图培养学生有效阅读的策略
基于上面的分析,首先老师应该鼓励学生运用思维导图逐步建立自己的阅读体系。群文阅读最突出的一个作用就是能够使得学生清晰的感知到同一主题的两篇不同文章之间表达方式以及情感架构的差异。比如同样是表达离别之情的两篇文章,使用的手法以及抒发情感的方式必然是不尽相同的,用思维导图将两种方式串起来,形成关于抒发离别之情的架构,不断的补充以及强化,从而能够使得学生建立起自己的阅读体系,提高阅读能力以及阅读积累。
第二,小学生自己无法理解并且运用群文阅读的作用,所以老师应该利用现有的教材帮助小学生创造群文阅读的环境。比如,现在的新课程改革,语文课本很多都是以一个中心主题来选取多篇文章构成一个单元,这就是典型的群文阅读。老师可以在学习完一个单元之后,组织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运用思维导图将这一单元的几篇文章利用一个或几个中心词语发散开来,从而将他们串起来去分析之间的异同点,帮助他们去提高自己的群文阅读能力。
第三,除此之外,老师还应该定期的组织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去进行群文阅读,并向同学展示以及分享自己的阅读成果。比如,老师可以每月筛选某一个主题相关的4篇文章,然后将同学们划分成小组,将这4篇文章发给小组同学们去阅读思考,并鼓励大家使用思维导图去分析这4篇文章的脉络以及架构之间的异同点,然后再以小组的形式向大家展示自己小组阅读分析的成果。这样一来,培养大家的主题群文阅读习惯,从而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朱璇.将思维导图引进小学语文学习的可行性分析[J];新课程(上);2015年08期.
[2]王慧.思维导图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生活教育;2011年11期.
作者简介:
吕永平(1982-),男,研究方向:小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