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土壤硅素水平和蔬菜施硅效应研究进展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qk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该文综述了我国及河北省设施蔬菜发展现状、设施土壤硅素水平以及硅肥在蔬菜作物上的应用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设施蔬菜硅素研究的核心问题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设施土壤;硅素;硅肥;蔬菜
  中图分类号 S626.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7-63-04
  1 我国及河北省设施蔬菜发展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蔬菜生产国和消费国。据统计,2010年全国蔬菜播种面积达0.15亿hm2,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11.9%;产量达4.96亿t,总产值1.2万亿元,占种植业总产值的33%;人均占有量370kg左右(国家统计局数据)。河北省属于黄淮海与环渤海设施蔬菜优势区域,发展设施蔬菜效益显著,目前全省设施蔬菜面积已达60万hm2以上。设施栽培对提高蔬菜的产量、产值和全年均衡供应起到了重要作用,逐渐成为我国和河北省农业中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已经成为促进现代农业科学发展的重要引擎。目前,我国及河北省设施蔬菜生产也面临着一些问题,由于设施蔬菜栽培具有采用人工控制、集约化程度和复种指数高、蔬菜种类单一等特点,加之施肥量大、灌溉频繁、土壤受外界气候变化影响小等因素,在设施内部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生态环境,导致了连作障碍的加剧和土壤环境的恶化,突出表现在:田间作业踩踏、重视化肥而忽视有机肥施入和缺少机械深耕,导致土壤耕层变浅、板结、通透性差、容重增大,不利于作物根系生长发育[1];连年过量施肥和缺乏自然降水淋洗,造成土壤耕层盐分积聚,次生盐渍加重[1-4];作物连作和常年施入性质相同或类似的肥料,导致土壤养分不平衡和肥力下降[5-9];氮肥或生理酸性化肥施用过多,致使土壤酸根离子积累过多,pH值明显下降,造成土壤酸化[4,10-14];连年重茬,造成病虫害发生严重等几个方面。
  上述问题的凸显致使设施土壤产出能力下降,蔬菜产量降低和品质变劣,严重制约了设施蔬菜的可持续发展。加之目前消费者对蔬菜质量和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设施蔬菜生产实现绿色和品牌化是必然趋势。近年来,我国蔬菜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蔬菜农残检测合格率稳定在95%以上,商品质量明显改善,商品化处理率达到40%。但是,局部地区个别品种的产品农残超标等质量安全问题依然存在。因此,如何改善设施土壤环境,平衡土壤营养;提高蔬菜抗逆性、抗病性,进而提高蔬菜产品整体质量水平,已经成为当前设施蔬菜生产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2 土壤硅素水平
  硅是地壳中第二丰富的元素,构成地壳总质量的25.7%,仅次于第一位的氧(49.4%)。但自然界中绝大部分硅存在于硅酸盐结晶和沉淀之中[14],是不可溶的,不能被植物所利用。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的只是其中活性部分或可溶部分,也就是土壤中的有效硅部分,包括水溶态、吸附态和部分矿物态硅等。硅的溶解度受土壤中发生的多种动态过程的影响,包括土壤的pH值、温度、湿度以及存在的铝、铁、磷等离子的变化都会引起有效硅含量的动态变化[15],施肥和灌溉会增加硅的含量,而作物吸收和淋溶则会降低土壤中有效硅的含量。土壤中有效硅的含量一般仅为50~250mg/kg。有研究指出,全球每年有210亿~240亿t的硅被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据调查[17-18],我国50%左右的耕地供硅能力不足,长江流域70%的土壤缺硅,黄淮海地区约50%的土壤缺硅。
  一般将土壤有效硅含量水平作为土壤硅素水平和是否施用硅肥的主要依据,但至今国内外尚未有统一的测定方法及相应的临界指标。目前已有的研究多集中在稻田土壤上,但临界指标标准不一。日本缺硅的临界指标是低于105mg/kg,我国和韩国均将有效硅含量低于100mg/kg作为临界指标。吴英等[19]研究认为,当稻田土壤有效硅含量为200~300mg/kg时,施硅仍有增产效果。张翠珍等[20]对山东省水稻土有效硅含量及硅肥的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湿潮土、砂姜黑土、盐化潮土、棕壤的有效硅含量分别为328.15、306.53、170.41、110.87mg/kg,在所有类型土壤中施硅对水稻均有增产效果。
  目前,国内外土壤硅素水平的研究多集中在水田,关于旱田土壤有效硅的研究起步较晚(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且研究较少(多集中于美国、澳大利亚、巴西等国家的甘蔗栽培)。李清芳等[21]指出,棉田施硅具有普遍增产作用。张兴梅等[22]对东北地区主要旱地土壤供硅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有效硅含量与土壤的pH值及粘粒含量呈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黑土、褐土、草甸土、白浆土有效硅含量依次降低,分别为605.1、577.5、271.3、149.2mg/kg(SiO2)。而对于设施土壤硅素水平的研究报道较少。王柳[23]在顺义、平谷、密云、通县、昌平、海淀、朝阳等京郊7个蔬菜种植代表区县,选择不同种植年限19个点的日光温室,对京郊日光温室土壤环境特性与黄瓜优质高产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种植年限的增加,温室土壤养分状况表现出增加的趋势,其中有机质、全氮与种植年限呈极显著正相关,速效磷、有效锌与种植年限呈显著正相关,而容重与种植年限呈显著负相关;经过一茬黄瓜或番茄的日光温室长季节栽培,土壤中全氮、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铁、锰、铜的含量有极显著提高,说明在京郊温室现有施肥水平下,土壤中营养元素有不断积累的趋势,应注意防止土壤次生盐渍化,但作者未对土壤中硅的动态进行研究。近年来,沈阳农业大学杨丹、王程秀等[24-26]連续发表3篇文章对辽宁省丹东市振安区温室土壤硅素水平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温室土壤硅素累积释放量与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分别呈显著和直线和二次函数正相关关系,且受pH值的影响更为显著,种植年限13a以上的温室有效硅含量则低于100mg/kg。
  3 硅肥的应用
  硅肥被国际土壤界列为继氮、磷、钾之后的第四大元素肥料。早在1926年,美国加州大学农业研究人员就开始研究硅肥并肯定了硅素的肥效。1935年日本开始进行硅肥研究,1954年开始生产和应用,1957年成立日本硅肥协会。硅肥在日本等发达国家已经使用了约50a的历史,日本政府于1955年就以肥料法的形式将硅肥作为一种新型肥料确定并大面积推广和使用,硅肥的大量施用给日本农业带来了高效益,日本农民使用肥料首先考虑的就是硅肥。目前,硅肥在日本、韩国、朝鲜、美国、澳大利亚、菲律宾、印度、泰国、马来西亚及我国台湾等发达国家与地区已被大面积推广和使用,据报道,硅肥在水稻上的增产效果已经超过了磷肥和钾肥。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研究硅肥,80年代后期实现工业化生产,2004年6月1日农业部颁布了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等单位完成的硅肥行业标准NY/T797-2004,标志着经过多年的研究试验和推广,硅肥已成为我国21世纪的一种新型肥料。   目前,硅肥的品种主要有枸溶性硅肥、水溶性硅肥两大类,枸溶性硅肥是指不溶于水而溶于酸后可以被植物吸收的硅肥,常见的多为炼钢厂的废钢渣、粉煤灰、矿石经高温煅烧工艺等加工而成,一般施用量较大,适合作土壤基施,市场售价较低;水溶性硅肥是指溶于水可以被植物直接吸收的硅肥,农作物对其吸收利用率较高,为高温化学合成,生产工艺较复杂,成本较高,但施用量较小,一般常用作叶面喷施、冲施和滴灌,也可进行基施和追施,具体用量可根据作物喜硅情况、当地土壤的缺硅情况以及硅肥的具体含量而定。近年来,其它硅源(如硅藻土)已经引起研究者越来越多的关注[27]。硅藻土是一种天然易溶硅源,其比表面积大,有效硅含量较高,且无重金属污染,长期施用对土壤无负面影响。对昆士兰州阳光海岸的商业草莓农场将硅藻土作为基地土壤改良剂使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施用硅藻土使植物中硅的含量增加80%;根系发育得到改善,根的质量显著增加100%~200%;草莓的花、叶、地上部体积和果实数量增加;果实糖度得到提高;土壤水分含量显著增加;植株吸收氮磷钾的能力提高;平均增产35%。这项研究的结论表明,硅藻土显著改善了植物生长状况和提高了产量,提高了养分和水分的利用效率,改善了品质,提高了生产效益。在其它作物和其它地区对硅藻土的研究则未见报道。
  不同作物的需硅水平不同,对于喜硅作物水稻而言,每生产100kg稻谷需SiO2 22kg左右,是氮、磷、钾总和的4.4倍[28]。以往一般认为,土壤有效硅含量小于50mg/kg为严重缺硅土壤,50~100mg/kg为缺硅土壤,大于100mg/kg为不缺硅土壤[29]。但也有大量研究发现,即使在不缺硅的土壤中施用硅肥对水稻仍有增产作用。商全玉等[30]研究认为,在有效硅含量为119.5mg/kg的稻田中施用硅肥可以使水稻产量构成三要素协同提高,同时改善稻米品质。李军等[31]指出,在非碱性土壤中有效硅含量在130mg/kg左右时,施硅增产效果显著;当有效硅含量高于202.24mg/kg时,施硅没有增产效果。在碱性土壤(pH=8.8)上,刘鸣达等[32]认为,在土壤有效硅含量达到250mg/kg时,施硅的增产效果依然明显。吴英等[19]在黑龙江地区的研究也认为,当土壤有效硅含量在200~300mg/kg时,水稻施硅仍有增产效果。大量研究证明,施硅可以改善稻米品质,但对于某些品质指标的影响则不尽一致。张国良等[28]认为,适量施硅使稻米整精米率显著增加,精米率也有增加趋势,施硅可以降低垩白粒率、垩白度和垩白大小,改善稻米外观品质。卢维盛等[33]则认为,施硅虽然使稻米整精米率显著增加,垩白大小和直链淀粉含量显著降低,但对稻米出糙率、垩白粒率、垩白度和食味等品质性状无明显影响。商全玉等[30]认为,施硅使稻米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均显著提高,且与整精米率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而与蛋白质含量和食味值呈显著负相关,直链淀粉含量无明显变化。中国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35]在全国进行的743个水稻硅肥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硅对水稻的增产率为4%~24.2%,平均增产率为10.3%,稻米品质也得到改善,精米和整精米率提高4.9%,垩白率降低8.0%。大量研究表明:水稻对硅肥的响应范围很广,在大多数稻田中适量施硅可以提高水稻产量和改善稻米品质。
  李清芳等[21]研究指出,硅对棉花种子发芽率无显著影响,但对棉花幼苗生长有促进作用,可以显著增加幼苗鲜重。鲁嘉等[35]指出,施硅使小麦结实率和千粒重均有增加,产量提高4.95%~16.53%。此外在甘蔗[36]、玉米[37]、花生[38]、烟草[39]等作物上的研究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
  4 硅肥在蔬菜上的应用
  目前,国内外已经在硅对黄瓜、番茄、柿子椒和生菜等蔬菜作物和水稻、玉米、棉花、小麦、甘蔗、黄豆等30多种其它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上做了研究。大量研究表明,硅在提高水稻、甘蔗产量和品质上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蔬菜作物上,研究表明:硅可以提高黄瓜产量和抗病能力[39-43],减少番茄畸形果[44],提高柿子椒抗疫病[45]、生菜抗根腐病[46]和甜瓜抗白粉病能力[47],延缓大白菜、青菜叶片寿命、提高叶片光合势和产量[48]。但也有学者指出施硅对番茄无明显影响[49]。
  在改善外观品质方面,孙鸿彬等[50]在大棚茄子上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施硅肥茄子畸形果、病果数减少,基本没有出现石茄子,果形周正,商品性好。贾建新[51]研究发现,施硅肥番茄抗挤压强度比对照提高14.39%,硅提高了番茄的耐贮性和耐运输性。丁涛[52]指出施硅可以使大葱紧实度增加。
  在提高产量和改善营养品质方面,研究表明:施用硅肥可以显著提高黄瓜的含糖量[50],尤其是在塑料大棚内施用氮肥过量的情况下,硅肥可以抑制黄瓜对氮的吸收,促进糖分的积累[53];王登甲[54]研究发现,大棚芹菜施硅,硝酸盐含量降低8%。胡京昂等[55]以芥蓝为材料,研究了施用硅肥對其产量、品质及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硅肥能够显著提高芥蓝的产量和维生素C含量,每hm2施用硅肥1 500kg(有效硅含量26.3%),芥蓝产量比对照增加94.7%,维生素C含量增加8.2%;施用硅肥能降低芥蓝中砷和镉的含量,减轻重金属对芥蓝的毒害,每hm2施用硅肥1 800kg,芥蓝中砷和镉的含量分别为28.7μg/kg和9.3μg/kg(对照分别为45.3、41.5μg/kg)。陈长友等[53]研究指出,施用硅肥的处理黄瓜茎粗增加0.18~0.24cm,株高增加4.8~25.1cm,秧节数增加15%~42%,增产25%~29%。王明祖等[56]研究认为,施硅可以显著提高甜瓜产量和改善甜瓜品质,但品质的改善效果不同品种间有明显差异。
  受蔬菜种类繁多、对不同蔬菜需硅特性研究较少、植株和土壤对硅素响应鲜有研究和设施土壤的硅素水平也未见系统报道等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目前,对菜田土壤尤其是设施菜田土壤有效硅含量丰缺程度的划分标准还尚待深入研究。因此,研究硅素在蔬菜—土壤这一整体系统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和作用,并据此提出科学的硅肥运筹措施,是设施蔬菜硅素研究的核心问题和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吴凤芝,赵凤艳,刘元英,等.设施蔬菜连作障碍原因综合分析与防治措施[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0,31(3):241-247.
  [2]李文庆,贾继文,李贻学.大棚蔬菜种植对土壤理化及生物性状影响规律的研究[M]//菜园土壤肥力与蔬菜合理施肥,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7,10:76-79.
  [3]童有为,陈淡飞.温室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形成和治理途径的研究[J].园艺学报,1991,18(2):159-162.
  [4]郑军辉,叶素,喻景权.蔬菜作物连作障碍产生原因及生物防治[J].中国蔬菜,2004(3):56-59.
  [5]何文寿.设施农业中存在的土壤障碍及其对策研究进展[J].土壤,2004,36(3):235-242.
  [6]刘兆辉,李晓林,祝洪林,等.保护地土壤养分特点[J].土壤通报,2001,32(5):6-8.
  [7]姜超英,潘文杰.作物连作的土壤障碍因子综述[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7,(3):26-28.
  [8]王柳,张福墁,高丽红.京郊日光温室土壤养分特征的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3,8(1):62-66.
  [9]陈友.保护地番茄养分利用及土壤氮素淋失[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1,7(2):126-129.
  [10]梁银丽,陈志杰.设施蔬菜土壤连作障碍原因和预防措施[J].西北园艺,2004(7):4-5.
  [11]赵凤艳,吴凤芝,刘德,等.大棚菜地土壤理化特性的研究[J].土壤肥料,2000(2):11-13.
  [12]黄锦法,李艾芬,马树国,等.浙江嘉兴保护地土壤障碍的农化性状指标研究[J].土壤通报,2001,34(4):160-162.
  [13]Mason M G,Porter W M,Cox W J. Effect of an acidifying nitrogen fertiliser and lime on soil pH and wheat yields[J]. Australia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Agriculture,1994,34(2):37-46.
  [14]鲍士旦.土壤农化分析[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211-234.
  [15]Berthelsen S,Noble A D,Garside A L. Silicon research down under: past,present and future. In: Datnoff L.E.,Snyder G.H. and Korndorfer G.H “Silicon deposition in higher plants. Silicon in Agriculture[J]. Elsevier Science,2001:241-255.
  [16]Beg Q K,Kapoor M,Mahajan L,et al. Microbial xylanases and their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a review[J]. Appl Microbiol Biotechnol,2001,56:326-338.
  [17]刘振学,孙汉友,汪兴隆,等.施用硅肥对土壤碱度的影响研究[J].粉煤灰综合利用,2004(4):39-40.
  [18]刘永涛.硅肥的应用开发及开发前景[J].河南科技,1997(11):6-7.
  [19]吴英,赵秀春,李树藩.我国不同类型土壤水稻施硅效果的探讨[J].黑龙江农业科学,1987(5):8-12.
  [20]张翠珍,邵长泉,孟凯,等.山东省水稻土有效硅含量及硅肥效应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1999(6):10-12,18.
  [21]李清芳,马成仓.土壤有效硅对棉花幼苗营养代谢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03,36(6):726-730.
  [22]张兴梅,邱忠祥,刘永皘.安徽省耕地土壤有效硅含量分布[J].土壤通报,1998,29(3):126-128.
  [23]王柳.京郊日光温室土壤环境特征与黄瓜优质高产相关性的研究[C].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3.
  [24]杨丹,张玉龙,刘鸣达,等.应用等温吸附曲线评价温室土壤供硅能力的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0,41(5):540-544.
  [25]王程秀,杨丹,张玉龙,等.温室土壤硅素肥力的初步研究[J].北方園艺,2010(4):54-57.
  [26]杨丹,张玉龙,刘鸣达,等.温室土壤硅素释放动力学特征的研究[J].土壤通报,2012,43(1):42-46.
  [27]Matichenkov,V.V.,Bocharnikova,E.A. Technology for natural water protection against pollution from cultivated areas[R].2020 15th Annual Australian Agronomy Conference,2010.
  [28]张国良,戴其根,王建武,等.施硅量对粳稻品种武育粳3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中国水稻科学,2007,21(3):299-303.
  [29]郑路,何义斌,邵建国.安徽省土壤有效硅含量分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3,20(4):287-291.
  [30]商全玉,张文忠,韩亚东,等.硅肥对北方粳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中国水稻科学,2009,23(6):661-664.   [31]李军,张玉龙,刘鸣达,等.辽宁省水稻土供硅能力及硅肥肥效的研究[J].土壤通报,2002(4):142-144.
  [32]刘鸣达,张玉龙,陈温福.土壤供硅能力评价办法研究的历史回顾和展望[J].土壤,2006,37(1):11-16.
  [33]卢维盛,李华兴,刘远金.施硅对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2,23(1):92.
  [34]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中国肥料[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35]鲁嘉,陈斌,赵峰,等.硅肥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J].土壤肥料,1997(5):42-43.
  [36]黄海荣,徐林,Bokhtiar S M,等.硅肥对蔗地土壤性状、甘蔗叶片营养剂产量的影响[J].南方农业学报,2011,42(7):756-759.
  [37]张磊,王玉峰,陈雪丽,等.硅钙肥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1(7):48-50.
  [38]陈华,乔旭,史芹,等.硅、钙对花生新品种郑农花9号的生育和产量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1(6):54-57.
  [39]李发林,叶光祎,张锦元,等.云南省烟草施用硅肥试验研究[J].云南农业科技,1997(52):15-17.
  [40]Samuels A.L.,Glass A.D.M.,Ehret D.L. and Menzies J.G. Mobility and deposition of silicon in cucumber plants[J].Plant Cell Environment,1991,14(5):485-492.
  [41]Cherif M.,Asselin A. and Belanger R.R. Defense responses induced by soluble silicon in cucumber roots infected by Pythium spp[J].Phytopathology,1994,84:236-242.
  [42]Fawe A. et al. Silicon mediated accumulation of flavenoid phytoalexins in cucumber[J]. Phytopathology,1998,88:396-401.
  [43]魏国强,朱祝军,钱琼秋,等.硅对黄瓜白粉病抗性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4,10(2):202-205.
  [44]Epstein,E. Silicon Annu. Rev. Plant. Physiol[J]. Plant Mol. Biol.,1999,50:641-664.
  [45]French-Monar R.D.,Rodrigues,F.A.,Korndorfer,G.H,et al,L.E. Silicon suppresses phytophthora blight development on bell pepper[J].J.Phytopathology,2010,58:554-560.
  [46]Belanger R.B.,Bowen P.A,Ehret D.L,Menzies J.G. Soluble silicon: its role in crop and disease management of greenhouse crops[J].Plant Disease,1995,79:329-336.
  [47]Menzies,J.G,Belanger,R.R. Recent advances in cultural management of diseases of greenhouse crops[J].Canadian Journal of Plant Pathology,1996,18(2):186-193.
  [48]朱汉娴,王志进,朱建桦,等.蔬菜叶面喷施硅肥的增产效果[J].江苏农业科学,2000(3):53-54.
  [49]梁永超,陈兴华,王大平.水稻植株体内TCA-Si(三氯乙酸溶性硅)含量变化及其分布[J].江苏农业学报,1991,7(4):41-43.
  [50]孙鸿彬.硅肥在蔬菜上的应用[J].山东农业科学,2004(增刊):99-100.
  [51]贾建新.硅肥对改善提高农作物品质的作用[C].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上),2008:390-395.
  [52]丁涛.硅钙肥在大葱上的应用效果[J].山东农业科学,2004(增刊).
  [53]陈长友,蔡德龙,钱发军.硅肥在塑料大棚内春黄瓜上的增产效果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7,16(2):73-75.
  [54]王登甲.日光温室蔬菜硅肥试验简结[J].山东蔬菜,2002(2):33-34.
  [55]胡京昂,张建国,支慧,等.施用硅肥对芥蓝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我国瓜菜,2011,24(4):37-38.
  [56]王明祖,何生根.施用硅酸鈉对甜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农业与技术,2004,24(3):91-93.
  (责编:徐世红)
其他文献
摘要:该文综述了硅素在植物体内的含量和分布以及硅素的生理生态效应的研究进展,指出了硅素对于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植物;硅素;营养  中图分类号 S626.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7-26-03  1 硅作为植物必需大量元素的探讨  早在1804年,De Saussure就发现植物中含有硅,Sachs于1862年正式提出硅是否参与植物营养过程的问题
期刊
摘要:研究表明,施用“田师傅”土壤调理剂对水稻产量影响和提高土壤pH值效果优于 “禺山牌”活性磷,平均增产15.3kg/667㎡,增幅2.6%;土壤有效钙提高73.63mg/kg,有效镁提高2.34mg/kg;土壤pH值提高0.32个单位,土壤容重比试验前下降0.03g/cm3,对酸化土壤的改良效果较好,可在当地推广使用。施用“田师傅”土壤调理剂比空白区平均增产49.6kg/667㎡,平均增幅9.
期刊
摘要:从生态环境、药用种类及药用价值等方面论述了海南药用植物种质资源概况,介绍了海南主要的药用植物的种质资源、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资源以及开发利用现状,对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海南  中图分类号 S5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7-87-02  植物含有形形色色的成分,是药物的天然宝库。据估计目前约有1/
期刊
摘要:工厂绿化根据布局分厂前绿化、生产区绿化、非生产区绿化。根据厂区的生产特点将工厂进行分类,并依据不同的特点选择合理的设计方案和植物配置。在满足基本功能需要基础上,考虑生态原则建成生态园林工厂。  关键词:厂区绿化;规划设计;植物选择  中图分类号 S73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7-104-02  建设生态园林工厂,搞好厂区的绿化建设,不仅可以美化厂容,
期刊
摘要:2013年5月河南省卫辉县某鸡场发生疑似曲霉菌感染的病例。无菌采集病鸡肺、气囊上的结节病灶,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特征性的曲霉菌的菌丝和孢子,分离出曲霉菌。实验室检查结果结合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诊断为曲霉菌感染。通过饲喂制霉菌素并硫酸铜溶液饮水,取得了一定疗效。  关键词:鸡;曲霉菌病;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 S858.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7
期刊
摘要:从路桥区主要蔬菜基地采集85个代表性区域的耕层土壤样品,对土壤的pH值、水溶性盐总量、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等肥力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全区蔬菜地土壤pH值总体偏碱性,可溶性盐总量含量较高,有机质处于较缺乏水平,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处于丰富水平。据此提出了蔬菜地土壤改良培肥措施: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酸碱度,避免土壤继续盐害化,合理施用N、P、K肥,按需配方施肥。  关键词:蔬菜基地;
期刊
摘要:对5种药剂对水稻稻曲病的防治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水稻破口前7d和破口期前进行2次施药,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300g/hm2、12.5%氟环唑悬浮剂750g/hm2、43%戊唑醇悬浮剂300g/hm2和75%戊唑醇·肟菌酯水分散粒剂150g/hm2对水稻稻曲病具有较好的防效。这几种药剂可作防治稻曲病时交替使用的药剂,从而提高防治效果,并延缓病原菌产生抗药性的风险。  关键词
期刊
摘要:采用辽西地区4个台站1998-2007年的地面常规观测资料、北半球地面和高空的常规资料,以及日本传真图等数值预报产品等资料,利用统计分析等方法,揭示了辽西沿海地区大雾的形成规律,并对辽西沿海地区大雾形成的环流形势进行统计并分型,发现主要的地面形势有气旋和低槽东部型、西太平洋高压东部型和入海变性高压后部型。  关键词:辽西沿海地区;大雾形成规律;气候特征;环流形势  中图分类号 P426.4
期刊
摘要:为了解合肥市规模化猪场猪寄生虫感染情况,给猪寄生虫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从合肥市境内3个规模化猪场采集172头猪的新鲜粪样,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和离心沉淀法进行虫卵检查。共检出6种寄生虫卵,其中猪结肠小袋纤毛虫包囊感染率是24.42%,猪蛔虫卵感染率是10.47%,红色猪胃圆线虫卵感染率是7.56%,豬毛首线虫卵感染率是5.81%,猪球虫卵囊感染率是4.07%,食道口线虫卵感染率是1.16%。  
期刊
摘要:对茴香的品种选育、种植技术及综合开发利用等研究作了归纳和论述,为茴香的深入研究和推动茴香及相关产业发展,提升其综合利用价值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茴香;种植技术;综合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 S5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7-43-03  茴香(Foeniculum vulgare Mill.)为双子叶植物纲伞形科(Umbelliferae)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