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探究性学习研究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4224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地理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 强调“ 以学生为主体”“、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教育理念。本文就初中地理探究性学习做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地理 探究性学习 含义策略
  
  一、探究性教学的基本涵义
  
  所谓探究式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老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地理教学法中有许多教学法都包含探究式教学的基本理念,如地理调查法、地理观测法、地理实验法、问题解决教学法、讨论教学法等等。
  
  二、初中地理教学中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具体策略
  
  1、选择引入生活中地理现象,激发探究热情。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智力情况、心理特点,贴近生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并引导学生从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体会地理的价值之所在。在地理教学中必须体现其生活性,尽量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地理事象,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习地理,从“书中学”到“做中学”,注意拓宽通往生活的路径,搭建经验共享的平台,从中体会学习地理的乐趣。特别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以及一些社会上关注的大事、世界上的热点问题等。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社会现象,做到活学活用。在生活中,从地理的角度来理解和分析问题,体验其中的快乐。如今年冬天比往年要冷,这是什么现象,这一现象又有怎样的规律,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等,从而对拉尼娜现象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讲述大气环境后,补充讲述二战时期日本军队利用中纬西风的高空西风带将炸弹系于气球上,飘至美国本土进行轰炸的故事。
  2、积极创设民主和谐课堂气氛,促进探究热情。教师要改变居高临下的姿态,真心诚意地与学生平等交往与交流,保护学生求知发问的勇气和兴趣,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协同完成教学任务。要营造这样的氛围,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人格,关注发现他们的亮点,多鼓励少指责,不歧视差生,要体现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鼓励学生自由思考,努力培养学生质疑提问和批评争论的习惯,摒弃强制性的统一思想、统一语言、统一行动,鼓励个性和独特,与多元思维并存,宽容探索中的错误。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心理特征出发,让学生自己去讨论、探究,教师只是适时、适当地给予点拨,解决学生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课堂上应该尽量给学生提供自由探究的空间。如果教师希望学生开展真正的探究并有所收获,就要为学生设计有利的情境和过程,并把探究活动引入一个明确的方向,为其提供探究空间。例如,在学习《大洲大洋》这一节时,可让学生准备了一个地球仪,上课时地球仪在每个同学手中传递,让学生观察记录:手先碰到地球仪上海洋部分的同学多还是碰到陆地部分的同学多,通过统计手先碰到海洋的同学占2/3,手先碰到陆地的同学占1/3,教师趁势引导为什么地球海陆分布这样不均?让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计算出海洋和陆地各自占地球总面积的百分之几,由此得出地球上海、陆面积比是7∶3,使学生投入到真实的情境中去,在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学习知识,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养成对科学的积极探索态度。在探究过程中教师一直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教师要逐步让学生承担更多的学习责任,最终在有效引导下,让学生学会自己进行探究。
  4、学生动手参与的教学过程就是探索性教学。尽管我们在新课程改革中倡导学生在学习中要多动手,但动手操作本身并不足以保证学生的思维能投入到探究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探究表面现象隐含了什么地理道理,要从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离开了思维的动手操作,只能是一个智力活动缺失的“体力活”。因此,学习地理知识更应追求的是深层的思维,而不是简单的动手操作。地理图册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包含了丰富的地理信息。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地理知识和图像的有机结合,通过读图、画图、忆图,丰富地理知识、帮助学生培养地理能力,掌握观察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例如,在讲“世界气候类型”这一节时,先让学生阅读地图册,通过景观图认识了解世界各地自然景观不同,然后让学生阅读不同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从而得出自然景观不同是这些地方不同气候的真实写照,而不是简单的看了图,画了图就解决问题了
  5、利用调查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授《中国的土地资源》基本国情时,结合我们这里伴随着城市化发展的步伐,大部分耕地被划为开发区,农民在征地拆迁过程中逐渐走进集镇、住进居民小区的事实,让同学回去分别采访自己的爷爷和爸爸,问一问在生产承包责任制初时,家里耕种的田地面积与前几年承包的农田面积有没有变化现在住进小区了,还有没有田地可以承包了等问题,诱导学生在调查了自家田地面积越来越缩小的现状上,再去分析是什么原因导致现在耕地面积越来越少,学生在调查、分析后得出是由于大量的工业用地,住宅用地侵占了耕地面积,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调查家庭人均收入二十年前与现在的收入变化,学生在分析探究后得出工业产值要比农业产值增长速度快的结论。因此,利用调查分析法既注重了知识的传授,更让学生获取了知识来源的过程,培养了能力。
  
  三、结束语
  
  总之,正确运用探究性教学法是培养学生好奇心的重要手段。同时,善于激发学生心灵深处强烈的探求欲望,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获得新知,在创新中获得成功。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深刻理解新课程的教育价值,根据实际特别是学生的实际,走出探究性教学的误区,才能与时俱进,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
其他文献
【摘 要】我在日常的英语教学活动中,尝试着用各种方式激发学生在英语教学中的自我表现欲望,尊重并赏识他们,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课外游戏和表演等活动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目的只有一个: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为后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培养兴趣 自我表现 赏识 活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成功的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激励学生不断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之
【摘要】李清照是中国词史上一位杰出的女词人,其卓尔不群的独立人格以及高标俊逸的风姿才情,堪称花间第一流,然而她悲愁伤感的一生,造就了其词浓郁的悲伤情怀,故其词总是渗透出浓厚的忧痛与伤感。本文把李清照少女时期的咏梅作品做了浅析,了解作者人生早期的感情生活,在梅花的意象中蕴涵着作者对自己美好青春的自豪、自信的陶醉和淡淡的惜花伤春的情怀。  【关键词】李清照;梅意象    李清照少女时期的咏梅作品抒写的
【引言】  今天上信息技术课的时候,学生们还像以往一样坐到自己的电脑旁,打开电脑运行各种想要打开的程序,画面出现不同的内容,程序运行一会就会自动退出鼠标也不好用。怪事,这是怎么了,以前不这样啊?学生正在互相议论,到底怎么了?难道是电脑出现问题了?中病毒了?不可能!全班都这样呢!有的学生举手向老师汇报。这时,老师笑着说你们的背后有老师的眼睛在盯着,你的一举一动都在老师的监控下。原来,他们的电脑中让老
摘要:本文分析了日语能力考试与高校日语教学的相互关系,日语能力考试反应教学中的问题,分析日语能力考试在高校日语教学中的消极作用与积极作用,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日语能力考试 积极作用 消极作用    一、日语能力考试简介  日语能力测试是由日本国际交流基金及其财团法人日本国际教育交流协会自 1984年起分别在日本国内和国外举行的世界性日语考试,以测试母语为非日语的日语学习者的日语水平、认
一、教学思路    《数字与信息》一课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的一堂实践与综合应用课。这节课要带领学生探索并了解编码中的学问,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用途。  本次实践活动我引领学生经历“实践——研究——再实践”的过程,具体分为以下三个环节展开:  (一)课前调查,搜集资料  让学生通过访问、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收集身份证号码、特殊电话号码、邮政编码等的信息,初步感知“信息数字化”在生活、科学等领域
摘要: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新课程背景下广大教师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生物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广大高中生物教师更应当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笔者从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重视生物实验,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恰当运用多媒体,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改革考试评价体系等几个方面来阐述在中高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设计是本世纪70年代在欧美首先兴起的一种教育技术。80年代介绍到我国。目前世界上对教学设计的研究已趋向深入,有的国家还成立了教学设计公司,而我国对教学设计的研究则刚刚起步。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不尽人意,这与教学设计不良不无一定的关系。任何一个语文教师只要他精心教学设计,其教学效果必在良好。所以说要改变目前“语文不景气”现象,语文教师一定要优化教学设计。那么何谓优化?其含义为:清晰、趣味、热烈、和谐
摘要:数学史是学习数学、认识数学的工具。要弄清数学概念、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发展过程,增长对数学的通识,建立数学的整体意识,就必须运用数学史作为补充和指导。把数学史引入初中数学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为此,本文将着重研究应如何更好地将数学史知识在初中数学中进行渗透,从而充分发挥其在数学教育中的价值。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数学史 教育价值    教育的
【摘要】语文教学语言艺术与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有密切的关系。 教学语言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媒体,是教师取得教学成功的首要条件,也是教师实现教学目的的最基本手段。提高教师的教学语言水平和语言修养是取得最佳教学效果、开创“亲其师,信其道”的教学局面的关键,也是教师素质的最基本体现。  【关键词】语文教师;学生;语言素养;艺术性;教学效果    著名教育家于漪曾说过:“语文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
前置性学习,又称为前置性小研究或前置性作业,它是生本教育理念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它指的是教师向学生讲授新课内容之前,让学生先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所进行的尝试性学习。   当前,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是每位教师需要解决的难题。而要提高课堂效率,抓好前置性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它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精神,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它可以使每位教师更加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要求,了解学生的个别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