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津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天津 300204 )
【摘要】:系统功能语言学中包含的语篇衔接与连贯理论,是研究语篇的重要方法和方向之一。国外及国内学者在此方面都颇有成果。而作为起源于英语语言学的一门理论,将其与汉语实际相结合是一个意义较大的研究方向。本论文首先介绍了基本的理论知识,再试图从最基础的衔接与连贯理论出发,结合现代散文名篇《故都的秋》,分析郁达夫先生在此文中的一些手法和含义,以更好地理解这篇文章的背景和意义。
【关键词】:衔接与连贯;《故都的秋》;郁达夫
一、引言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衔接连贯研究在国外蓬勃兴起,包括众多语言学家、文学家、哲学家等都对语篇连贯概念进行了研究,国外如:Halliday & Hasan(1976)出版的《英语的衔接》(Cohesion in English) 中的语域衔接理论,van Dijk(1972,1977)的宏观结构理论。国内的一些语言学学者也在该领域积极探索,其中以胡壮麟和张德禄教授影响力较大。在其影响之下,众多国内研究或分析阅读文本的语篇特征或探讨写作文本的衔接连贯特点及问题。其中多数研究只注重部分理论的运用,缺少从整体上对衔接连贯理论进行宏观梳理,并且对于中文文本的分析也较少。
本论文基于韩礼德教授的《功能语法导论》基础上,以Geoff Thompson杰夫汤普森的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功能语法入门》作为主要参考内容,特别是书中的第七章“组织信息:语篇纯理功能——衔接”
近年来,许多学者也不断的将衔接连贯理论这一研究应用到漢语中来。笔者以为,对于汉语名家名篇的研究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第一,能够让读者加深对于名家名篇的理解,激发读者对于语言学习和衔接与连贯理论的兴趣。第二,将语言学界著名的理论结合汉语实际,将理论充实的同时也使得汉语的衔接连贯不断完善发展,使读者不断了解,不断思考。
1.2 研究方法
本论文以《故都的秋》为研究对象,结合衔接与连贯理论,对语篇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以达到对全文的形式和内容进行分析的目的。一方面,定量分析,是指运用WORD软件对涉及到的词语进行统计分析,从表面形式掌握文章的衔接与连贯。另一方面,定性分析,是指引用文章中大量的例子,结合衔接与连贯理论,看其是否理论的一些定义,简介,分类,从而在细节上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内容。
二、理论框架
衔接与连贯作为两个术语首先出现在话语语言学( Text- linguistics,或叫篇章语言学)中。20世纪50年代,Zelling Harris(1952)在Language杂志上发表了题为“Discourse Analysis”(话语分析)的文章,突破了以句子为最大单位的传统语言学研究方法,将跨句段语言研究纳入研究范围。20世纪60年代,话语语言学崛起。同时,作为语言学研究方法的“话语分析(篇章分析)”也随之兴起。Halliday和 Hasan(1976)的《英语的衔接》(Cohesion in English) 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衔接理论的创立。“连贯”作为术语是 Widdowson(1973)提出的。Widdowson为了区分非语境化( decontextualized )的语料和语境化 (contextualized) 的语料的研究,提出了五对术语,其中就有 cohesion和coherence这对术语(Widdowson,1973) 。Halliday和Hasan(1976)虽然并没有提到连贯,而是用了语篇性(texture)一词,但是可以看出语篇性和我们现在所理解的“连贯”是比较相近的概念。
三、 浅析《故都的秋》中的衔接与连贯
在汤普森的《功能语法入门》(第二版)中,对于韩礼德和哈桑的衔接理论作了简要阐述:用于衔接的语法手段有三种,照应(reference)、省略(ellipsis) 、连接( conjunction )。其中,照应分为外照应(exophoric)和内照应(endophoric)。内照应又分为回指(anaphoric)和下指(cataphoric)。除此之外,省略也有两种,严格意义上的省略(ellipsis proper)与通过替代(substitution)。最后,连接的成分也有三种,一是位于小句内的介词,二是小句间的连词,三是小句复合体间的连接副词。由于英汉语言的差异,理论和实践可能并不能完美的契合,接下来就对《故都的秋》中的衔接手段作一个简要的分析。
3.1 照应
3.1.1外照应
例[1]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從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例[2]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是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这两句例子都是比较典型的外照应(exophoric)。第一个例子中提到的杭州青岛北平三个城市,是首次在文章中出现,并且提到的是大家都已经知道的三个作为城市名使用的名词。第二句中也提到了北京城的一些著名景点,还说明“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此处就需要参考他在当时的经历和处境,郁达夫1923年至1926年间先后在北京大学、武昌师大、广东大学任教。这一次再回到曾经工作战斗过的地方,让他很想“饱尝秋味”,“总是想到陶然亭的芦花”,所以是“不远千里”“赶上北平来”。
3.1.2 内照应
例[3] 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象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 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例[4] “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可不是么?一层秋雨一层凉了!”
北方人念阵字,总老象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例[3]中,第二句的开头“说到了牵牛花”,这是在回指(anaphoric)上一句提到的牵牛花,这一回指为这一部分语篇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例[4]的最后提到,北方人读“阵”字,听起来像“层”。而“层”正是上文提到的“一层秋雨一层凉”了。这两处回指都比较有趣味性,分别描述了牵牛花的一些形态颜色,还有说到了北方人说话与南方人发音的不同。读来令人觉得有趣,为文章增加了色彩。
下指(cataphoric)在本文中并没有明显的体现。故不举例说明。
3.2省略
例[5]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象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本例中,第二句话“象花而又不是花”看起来并没有主语,但是读者读来并不觉得有何难以理解的地方,其实作者在此是做了严格意义上的省略(ellipsis proper)完整的意思表达是:北国槐树的那一种象花而又不是花的落蕊。
例[6] 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的多。但外国的诗人,又何尝不然?
替代(substitution)体现在最后一句话中,“但外国的诗人,又何尝不然?”完整的语句应该是,但外国的诗人,又何尝不是有很多颂赞秋的文字,也都带着浓厚的颓废色彩?这一替代使得句子避免了冗长与重复,还用了一个反问以加强语气,在语篇的连接上化繁为简,且上下连贯。
3.3连接
3.3.1 小句内介词
例[7] 比起北国的秋来,正象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这一句中运用了一些介词,“比起”,“正象”,还有四个“之于”,在一句话之内,运用了类比和排比的手法,将北国与南国的秋相比较,其实并无优劣高下,只是各有风情与美好。介词在这句话中起到了谋划语篇,使行文更流畅的作用。
3.3.2 小句间的连词
例[8] 我虽则外国诗文念得不多,也不想开出账来,做一篇秋的诗歌散文钞。但你若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诗人的集子,或各国的诗文的Anthology 来,总能够看到许多关于秋的歌颂与悲啼。
这几个小句之间的连词,有“虽”“但”“或”,这几个连词短小精悍,看起来并不起眼,但是却为这两句话所构成的连贯性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作者先说明自己虽然不是什么外国诗文的专家,但是他也了解到外国作品中以秋为意象的作品,是比较丰富的。说明了他在对中西诗文中的“秋”作对比时,是有根据,有逻辑的,而不是随意的。
在汉语中,连接副词与连词的区别和界限并不十分明显,特别是在这篇文章中小句复合体间的连接副词并没有典型的例子。
四、结语
语篇连贯是一个非常实用且备受关注的语言学方向。众多前人,诸如韩礼德,哈桑教授,范戴克教授,胡壮麟教授,张德禄教授等都已经做出了较为完整的阐释,也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理论。语篇连贯的内涵,语篇连贯的条件,衔接与连贯的关系,还有情景语境在连贯中的应用,都是生动而有深遠意义的。其研究成果可以应用于指导教學,翻译研究,语言学研究,帮助学习者改进学习策略。不论是动态过程,还是静态分析,都需要研究者积极思考,敏锐地捕捉相关因素,创造关联性语境,达到准确的理解,提升自己的认知环境。同时《故都的秋》作为现代著名的散文,有一定的汉语语言代表性。它语言优美,意义深远,衔接紧密,风格隽永。不过鉴于汉语和英语的差异性较大,此次的理论应用同样遇到了一些困难,这是在今后的研究中必须继续完善的。
参考文献:
[1]何文斐.语篇功能视角下《故都的秋》两种译文对比评析.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2011(12).
[2] 贺云霞.田玲.解读白居易《长恨歌》的衔接与连贯[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3(2).
[3] 李辉.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语篇衔接研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
[4] 闵菊辉.张德禄语篇衔接连贯研究的系统功能观及教学指导意义[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
[5] 史锦.爱丽丝漫游仙境里的衔接与连贯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
[6] 谭学纯.修辞场、 语象系统、 修辞认知和文学阅读——以 《故都的秋》 为分析个案[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
[7] 张德禄.语篇连贯研究纵横谈[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9年(6): 24-31.
[8] 张德禄,张爱杰.情景语境与语篇的衔接与连贯[J].2006(1).
[9] 张艳斌.语篇衔接与连贯研究综述[J].科技信息.
[10] 周永红.衔接与连贯——语篇分析之核心[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8(9).
作者简介:黄雨冰(1993.7—),女,籍贯江西高安,天津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2016级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
【摘要】:系统功能语言学中包含的语篇衔接与连贯理论,是研究语篇的重要方法和方向之一。国外及国内学者在此方面都颇有成果。而作为起源于英语语言学的一门理论,将其与汉语实际相结合是一个意义较大的研究方向。本论文首先介绍了基本的理论知识,再试图从最基础的衔接与连贯理论出发,结合现代散文名篇《故都的秋》,分析郁达夫先生在此文中的一些手法和含义,以更好地理解这篇文章的背景和意义。
【关键词】:衔接与连贯;《故都的秋》;郁达夫
一、引言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衔接连贯研究在国外蓬勃兴起,包括众多语言学家、文学家、哲学家等都对语篇连贯概念进行了研究,国外如:Halliday & Hasan(1976)出版的《英语的衔接》(Cohesion in English) 中的语域衔接理论,van Dijk(1972,1977)的宏观结构理论。国内的一些语言学学者也在该领域积极探索,其中以胡壮麟和张德禄教授影响力较大。在其影响之下,众多国内研究或分析阅读文本的语篇特征或探讨写作文本的衔接连贯特点及问题。其中多数研究只注重部分理论的运用,缺少从整体上对衔接连贯理论进行宏观梳理,并且对于中文文本的分析也较少。
本论文基于韩礼德教授的《功能语法导论》基础上,以Geoff Thompson杰夫汤普森的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功能语法入门》作为主要参考内容,特别是书中的第七章“组织信息:语篇纯理功能——衔接”
近年来,许多学者也不断的将衔接连贯理论这一研究应用到漢语中来。笔者以为,对于汉语名家名篇的研究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第一,能够让读者加深对于名家名篇的理解,激发读者对于语言学习和衔接与连贯理论的兴趣。第二,将语言学界著名的理论结合汉语实际,将理论充实的同时也使得汉语的衔接连贯不断完善发展,使读者不断了解,不断思考。
1.2 研究方法
本论文以《故都的秋》为研究对象,结合衔接与连贯理论,对语篇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以达到对全文的形式和内容进行分析的目的。一方面,定量分析,是指运用WORD软件对涉及到的词语进行统计分析,从表面形式掌握文章的衔接与连贯。另一方面,定性分析,是指引用文章中大量的例子,结合衔接与连贯理论,看其是否理论的一些定义,简介,分类,从而在细节上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内容。
二、理论框架
衔接与连贯作为两个术语首先出现在话语语言学( Text- linguistics,或叫篇章语言学)中。20世纪50年代,Zelling Harris(1952)在Language杂志上发表了题为“Discourse Analysis”(话语分析)的文章,突破了以句子为最大单位的传统语言学研究方法,将跨句段语言研究纳入研究范围。20世纪60年代,话语语言学崛起。同时,作为语言学研究方法的“话语分析(篇章分析)”也随之兴起。Halliday和 Hasan(1976)的《英语的衔接》(Cohesion in English) 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衔接理论的创立。“连贯”作为术语是 Widdowson(1973)提出的。Widdowson为了区分非语境化( decontextualized )的语料和语境化 (contextualized) 的语料的研究,提出了五对术语,其中就有 cohesion和coherence这对术语(Widdowson,1973) 。Halliday和Hasan(1976)虽然并没有提到连贯,而是用了语篇性(texture)一词,但是可以看出语篇性和我们现在所理解的“连贯”是比较相近的概念。
三、 浅析《故都的秋》中的衔接与连贯
在汤普森的《功能语法入门》(第二版)中,对于韩礼德和哈桑的衔接理论作了简要阐述:用于衔接的语法手段有三种,照应(reference)、省略(ellipsis) 、连接( conjunction )。其中,照应分为外照应(exophoric)和内照应(endophoric)。内照应又分为回指(anaphoric)和下指(cataphoric)。除此之外,省略也有两种,严格意义上的省略(ellipsis proper)与通过替代(substitution)。最后,连接的成分也有三种,一是位于小句内的介词,二是小句间的连词,三是小句复合体间的连接副词。由于英汉语言的差异,理论和实践可能并不能完美的契合,接下来就对《故都的秋》中的衔接手段作一个简要的分析。
3.1 照应
3.1.1外照应
例[1]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從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例[2]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是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这两句例子都是比较典型的外照应(exophoric)。第一个例子中提到的杭州青岛北平三个城市,是首次在文章中出现,并且提到的是大家都已经知道的三个作为城市名使用的名词。第二句中也提到了北京城的一些著名景点,还说明“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此处就需要参考他在当时的经历和处境,郁达夫1923年至1926年间先后在北京大学、武昌师大、广东大学任教。这一次再回到曾经工作战斗过的地方,让他很想“饱尝秋味”,“总是想到陶然亭的芦花”,所以是“不远千里”“赶上北平来”。
3.1.2 内照应
例[3] 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象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 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例[4] “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可不是么?一层秋雨一层凉了!”
北方人念阵字,总老象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例[3]中,第二句的开头“说到了牵牛花”,这是在回指(anaphoric)上一句提到的牵牛花,这一回指为这一部分语篇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例[4]的最后提到,北方人读“阵”字,听起来像“层”。而“层”正是上文提到的“一层秋雨一层凉”了。这两处回指都比较有趣味性,分别描述了牵牛花的一些形态颜色,还有说到了北方人说话与南方人发音的不同。读来令人觉得有趣,为文章增加了色彩。
下指(cataphoric)在本文中并没有明显的体现。故不举例说明。
3.2省略
例[5]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象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本例中,第二句话“象花而又不是花”看起来并没有主语,但是读者读来并不觉得有何难以理解的地方,其实作者在此是做了严格意义上的省略(ellipsis proper)完整的意思表达是:北国槐树的那一种象花而又不是花的落蕊。
例[6] 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的多。但外国的诗人,又何尝不然?
替代(substitution)体现在最后一句话中,“但外国的诗人,又何尝不然?”完整的语句应该是,但外国的诗人,又何尝不是有很多颂赞秋的文字,也都带着浓厚的颓废色彩?这一替代使得句子避免了冗长与重复,还用了一个反问以加强语气,在语篇的连接上化繁为简,且上下连贯。
3.3连接
3.3.1 小句内介词
例[7] 比起北国的秋来,正象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这一句中运用了一些介词,“比起”,“正象”,还有四个“之于”,在一句话之内,运用了类比和排比的手法,将北国与南国的秋相比较,其实并无优劣高下,只是各有风情与美好。介词在这句话中起到了谋划语篇,使行文更流畅的作用。
3.3.2 小句间的连词
例[8] 我虽则外国诗文念得不多,也不想开出账来,做一篇秋的诗歌散文钞。但你若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诗人的集子,或各国的诗文的Anthology 来,总能够看到许多关于秋的歌颂与悲啼。
这几个小句之间的连词,有“虽”“但”“或”,这几个连词短小精悍,看起来并不起眼,但是却为这两句话所构成的连贯性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作者先说明自己虽然不是什么外国诗文的专家,但是他也了解到外国作品中以秋为意象的作品,是比较丰富的。说明了他在对中西诗文中的“秋”作对比时,是有根据,有逻辑的,而不是随意的。
在汉语中,连接副词与连词的区别和界限并不十分明显,特别是在这篇文章中小句复合体间的连接副词并没有典型的例子。
四、结语
语篇连贯是一个非常实用且备受关注的语言学方向。众多前人,诸如韩礼德,哈桑教授,范戴克教授,胡壮麟教授,张德禄教授等都已经做出了较为完整的阐释,也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理论。语篇连贯的内涵,语篇连贯的条件,衔接与连贯的关系,还有情景语境在连贯中的应用,都是生动而有深遠意义的。其研究成果可以应用于指导教學,翻译研究,语言学研究,帮助学习者改进学习策略。不论是动态过程,还是静态分析,都需要研究者积极思考,敏锐地捕捉相关因素,创造关联性语境,达到准确的理解,提升自己的认知环境。同时《故都的秋》作为现代著名的散文,有一定的汉语语言代表性。它语言优美,意义深远,衔接紧密,风格隽永。不过鉴于汉语和英语的差异性较大,此次的理论应用同样遇到了一些困难,这是在今后的研究中必须继续完善的。
参考文献:
[1]何文斐.语篇功能视角下《故都的秋》两种译文对比评析.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2011(12).
[2] 贺云霞.田玲.解读白居易《长恨歌》的衔接与连贯[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3(2).
[3] 李辉.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语篇衔接研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
[4] 闵菊辉.张德禄语篇衔接连贯研究的系统功能观及教学指导意义[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
[5] 史锦.爱丽丝漫游仙境里的衔接与连贯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
[6] 谭学纯.修辞场、 语象系统、 修辞认知和文学阅读——以 《故都的秋》 为分析个案[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
[7] 张德禄.语篇连贯研究纵横谈[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9年(6): 24-31.
[8] 张德禄,张爱杰.情景语境与语篇的衔接与连贯[J].2006(1).
[9] 张艳斌.语篇衔接与连贯研究综述[J].科技信息.
[10] 周永红.衔接与连贯——语篇分析之核心[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8(9).
作者简介:黄雨冰(1993.7—),女,籍贯江西高安,天津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2016级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