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教学中议论文“审题立意”的重新审视

来源 :学习周报·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cdt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北京卷的作文题,因为贴近学生生活,指向性明确,关系相对简单,学生容易把握,所以,大多数考生的作文立意明确,中心突出,出现了大量的优秀文章。
  纵向比较2002到2019年的北京高考作文,我们欣喜地看到了全市作文教学的巨大进步。从考场作文来看,学生在立意、表达、材料使用等方面都有很大进步。尽管如此,在每次阅卷过程中也都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仍然值得我们注意,略陈如下:
  首先说审题。
  近年来北京卷作文形式上以命题为主,限制性较强。例如:2019年高考北京卷作文是一个命题作文,命题作文的限制性很强。《文明的韧性》这个题目,是一个偏正短语,中心词是“韧性”,修饰语是“文明”。另外,题目还提供了一个材料,这个材料既是提示,也是限制。“韧性”是指物体柔软坚实、不易折断的性质。中华文明历经风雨,绵延至今,体现出“韧”的精神。回顾漫长的中国历史,每逢关键时刻,这种文明的韧性体现得尤其明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需要激发出这种文明的韧性。学生在审题时必须审出这些限制,才有可能在立意时一一关照。
  学生作文中,把“文明”替换成了“文化”,“文明”和“文化”当然有联系,但不是一回事。“韧性”是柔软坚实、不易折断,很多学生写的是坚硬、刚强,根本离开了题目本身。
  其次说立意。
  还以2019年北京卷为例,《文明的韧性》,可以写什么是“文明的韧性”;什么样的文明有韧性;有韧性的文明会怎样……学生在考场上,还是按照老师教的三段论,写什么是文明的韧性,为什么文明有韧性,怎样才能让文明有韧性。这样写当然没问题,关键是学生根本没办法论述清楚。既没有材料,也没有逻辑。
  根据以上出现的问题,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一下近些年来北京高考作文的审题立意问题。一般认为,考场作文是“带着镣铐跳舞”,这个“镣铐”就是作文题目的限制性。而要保证“跳舞”时不会有意无意地甩掉“镣铐”,那就必须要审好题,按照题目的要求,不折不扣地来立意。而这个“镣铐”又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审题时,不仅要弄清楚显性要求,也要弄清隐性要求。显性“镣铐”写在试卷上,考生必须逐字逐句地认真阅读,全面理解,并在立意时一一关照不能遗漏,否则极易造成偏题、离题、跑题现象。而隐性“镣铐”则要根据不同的作文题目来具体分析。不同形式的作文题目,其隐性要求也会有所区别。
  通常情况下,考场作文题分为“命题”“半命题”“话题”“材料”四种形式。不过,这种按形式划分的方法不好对其立意的要求进行归纳。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按内容来划分作文题目,可能会更容易一些。按内容可以分为:给一个抽象概念的作文题和给一个具体形象的作文题。
  给一个抽象概念的作文题,如:2002年北京卷《规则》,2003年北京卷《转折》,2004年北京卷《包容》,2005年北京卷《说“安”》。这种作文题的要求比较简单,所给的往往是一种客观规律,或者一种人文精神,立意时只需说明此种客观规律或者人文精神对人生或者社会的作用(一般都是积极的、正面的作用)。例如:2002年北京卷《规则》的立意就可以是“规则成就人生”或者“规则使社会前进”等。
  给一个具体形象的作文题,如:2006年北京卷《北京的符号》,2007年北京卷“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2008年北京卷“广口瓶的实验”,2009年北京卷《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2010年北京卷《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2011年北京卷“关于世乒赛的评说”。这种作文题的要求比较含蓄,所给的往往是一个(些)具体形象,也就是具体的人、事、物。这种作文题就需要考生先将题目中所给的具体的“人、事、物”化为一种客观规律,或者一种人文精神,然后再说明此种客观规律或者人文精神对人生或者社会的作用。将题目中所给的具体的“人、事、物”化为一种客观规律,或者一种人文精神,就是按照具体的“人、事、物”的性格、特点、作用、成因、原理、关系等设喻。例如:09年北京卷《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可以写“我有一雙知识的隐形翅膀,带我飞向人生的远方”,“ 知识”是本体,“隐形翅膀”是喻体,“带我飞向人生的远方”是“隐形翅膀”的作用,“我”“人生”是关系;可以写“我有一双奋斗的隐形翅膀,带我飞向人生的远方”;可以写“我有一双梦想的隐形翅膀,带我飞向人生的远方”;可以写“我有一双文化的隐形翅膀,带我飞向人生的远方”;可以写“我有一双NBA的隐形翅膀,带我飞向人生的远方”,等等;可以写的内容非常多。
  其实,北京各区模拟题已经提供了很好的训练素材。例如:2019年东城一模的《说“潮”》,就是给的一个抽象概念;西城一模的《时代的航标——我为什么要投它一票》,就是给的一个具体形象。
  作文训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安排,长期坚持。以上不过从高考阅卷与考前复习中得到的一点体会。如果把作文教学放到一个更大的背景(整个中学阶段)下来研究,那么就应该考虑到作文教学的规律。海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的家,在它的住处住着人。思想家和诗人是这个住处的看守,他们通过他们所说的东西而使存在成为言语,并且在言语中保持存在。”(《柏拉图真理学说》)
  开启学生智慧的大门,激发其敏锐的生活感受力,唤醒其本身的言说能力,让他们通过作文成为现代社会中具有自我言说能力的人,而不是人云亦云的“传声筒”。这应该是我们的作文教学想要达成的终极目的。作文的审题训练,也要在这个目的下完成。
其他文献
摘 要:人教版初中英语素材一直以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读、写各个方面的水平为教学目标。而对于“写”这方面目标来说,不仅是写英文字母,更重要的是英语写作。这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英语语感,具有一定水平的英文单词驾驭能力。思维导图的运用有利于发散学生英语思维,简化英语写作步骤。  关键词: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核心素养;思维导图  一、初中英语写作中运用思维导图的作用  (一)理清写作思路,体现写作架构设计 
期刊
摘 要:《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这篇说课稿以“梦”为线,通过听梦、识梦、品梦、释梦,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层层深入,让学生在梦中体会李白诗歌的意境,了解李白诗的浪漫主义特色,体悟诗人蔑视权贵和追求个性自由的精神。  关键词:《梦游天姥吟留别》;说课;梦境;李白  一、说教材  《梦游天姥吟留别》是鲁人版高中语文选修课本《唐诗宋词选读》第一单元中的一首诗。这一单元的单元主题是“气象恢
期刊
摘 要:初中生的自信心会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效率,而信心十足、为人乐观的学生普遍会在学习过程中取得成长与进步,也能在最终的中考考试中有优良的应试表现。因此,初中英语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打好教育基础。本文将从重视错题资源,由错误促成长;坚持即时评价,优化学习信念;丰富人文关怀,消除负面心理三个角度,来分析初中英语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关键词:初中英语;学习自信;培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深入推进,数学教学更加强调对学生数学思维和核心素养的培养。其中,创设问题情境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方法。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对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的过程中自主探索和获取新知,这对于学生能力素养的培养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均具有极为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就对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这一问题展开论述。  关键词:高中数学;问题
期刊
摘 要:在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已经得到了充分发展,且积累了相应的数学基础知识,能够由此自主探究数学概念。而这就需要数学教师全面解放学生,让学生自主思考、自主表达、自主阅读,从而切实改善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使其实现有效学习。本文将以初三数学课堂教学为例,从构建有效课堂、培养学生学习自信、优化师生关系三个角度来分析初三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性。  关键词:初三数学;学习效率;重要性分析
期刊
摘 要:本文以研究学生学习自信的培养为重点。针对那些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因学习压力大、学习方法不科学而导致丧失学习信心的学生,提出了肯定学生的进步、包容学生的错误、加强对学生的指导这三个方面的具体措施,最终实现学生学习自信的树立和语文学习工作的高效开展。  关键词:语文教学;语文教师;学习自信  学习自信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只有学生保持信心才能端正学习态度并持之以恒地堅持下去。如果学
期刊
摘 要:小学英语教学是我国小学教育的重要环节,三年级作为低年级向中年级过渡的重要阶段,探究科学、高效的教学法非常重要,情景教学法能够有效促进小学英语教学的开展,本文以情景教学法为切入点,结合三年级人教版教材,探究情景教学法在小学三年级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小学英语;情景教学法  一、小学三年级英语教学应用情景教学法的意义  情景教学法是教师结合具体情景运用一些真实准确的情形和景象,在英语教
期刊
摘 要:在《数学新课程标准》中,第一次明确地把“数感”作为数学学习的内容提出来,并指出数感主要表现形式为: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恰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作出解释。数感,实际上是指学生对“数”的敏锐、精确、丰富的感知和领悟。具有良好数感的人,对数的意义和运算有灵敏而强烈的感觉、感受和感知的能力,
期刊
摘 要:数学教学情境是把要学习的数学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巧妙地寓于生动的情境中,从而引起学生的认知失衡,促使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问题的解决过程,体会数学的价值。创设的数学教学情境要凸显趣味性、常识性、数学味、实效性、探索性、完整性。  关键词:生活化;问题情境;趣味性;常识性;数学味  引言: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积极地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已经成为语文教师进行有效教学探索和研究的主要方向指引。也只有不断强化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才能有效实现课程教育教学目标,进一步助力学生语言表达和运用能力的提升。高中语文教师要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积极地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探索落实核心素养的有效方法和对策,全面梳理核心素养落实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积极地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