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e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循环经济,近年来正在我国形成一股新经济的潮流和趋势,各地纷纷制定相应的措施和政策,走以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实践,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选择,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是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举措,是缓解资源约束矛盾、从根本上减轻环境污染、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有效途径。
  一、我國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先进的经济形态,是集经济、技术和社会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垃圾是地球上惟一增长的资源”,这两句话阐释的循环经济理念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
  (一)发展循环经济是缓解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用能源消费翻一番支撑了GDP翻两番。如果继续沿袭传统的发展模式,以资源的大量消耗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是难以为继的。为了减轻经济增长对资源供给的压力,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二)发展循环经济是从根本上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
  据测算,我国能源利用率若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400万吨左右;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若提高1个百分点,每年就可减少约1000万吨废弃物的排放;粉煤灰综合利用率若能提高20个百分点,就可以减少排放近4000万吨,这将使环境质量得到极大改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可将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三)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措施。
  传统增长模式是一种单向直线过程,这意味着创造的财富越多,消耗的资源就越多,产生的废弃物也就越多,对环境资源的负面影响就越大,这一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是造成我国资源环境“瓶颈”约束的根本原因。而循环经济模式,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促进资源永续利用,它为我国经济超常规发展提供了可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强国际竞争力,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四)发展循环经济是以人为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
  要加快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在发展过程中不仅要追求经济效益,还要讲求生态效益,不仅要促进经济增长,更要不断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让“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必须把发展观统一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上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发展循环经济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的问题要引起高度重视。首先,在思想上还缺乏足够认识,存在“不到位”、“错位”和“上热下冷”现象。其次,缺乏强有力的组织引导和统一的规划方案,还没有真正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战略任务和当务之急摆上议事日程。再次,缺乏硬性的法规制度和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及监管考核、奖惩等运作机制,法律法规的强制性作用比较弱,政策导向、激励作用不明显,政府的服务、支持工作不够到位。最后,缺乏有力的资金投入,财税政策也不够完善,企业负担过重,积极性受限。特别是对于一些区域性、公益性的设施投入,企业既无力承担,也不愿承担。
  三、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几点建议
  目前我国循环经济的实践,仅仅处于试验、示范的初级阶段,普及面较少,深度不够,质量不高。因此,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要加强相关理论的和实践模式的研究,提高各级政府和相关决策部门对发展循环经济重要性的认识,借鉴国际、国内先进经验,采取综合措施,积极开展循环经济的实践。
  (一)在政策层面上,要建立消费拉动、政府采购、政策激励的循环经济发展政策体系。
  1、建立和完善循环经济产品的标示制度,鼓励公众购买循环经济产品。
  2、在政府采购中,确定购买循环经济产品的法定比例,推动政府绿色采购。
  3、通过政策调整,使得循环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有利可图,使企业和个人对环境保护的外部效益内部化。
  按照“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的原则,大力推进生态环境的有偿使用制度。
  (二)依靠技术进步,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1、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升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水平。
  2、组织重大示范项目。要以解决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共性和关键技术为重点,选择具有标志性目标和有广泛推广前景的先进适用技术,在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示范工程。
  3、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不要仅仅搞示范,还要使示范的技术开花结果,发挥效益。技术推广这个环节很重要,特别要做好推广技术的筛选、信息传播和技术服务工作。
  (三)加大示范试点和典型企业的推动和辐射作用。
  1、继续推进清洁生产示范试点计划的实施。
  2、开展“清洁生产先进企业“创建活动。
  3、以循环经济的要求,推进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建设,特别是新建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或工业园区,从规划、设计到整个实施过程中,都要符合循环经济的要求。
  4、抓紧推动全国发展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城市的工作。
  为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招远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意见》,并成立了第一个县级节能办公室,具体负责循环经济的开展实施。自2005年开始,招远每年还拿出200万元设立发展循环经济基金,对发展循环经济、节能项目进行扶持,对先进单位进行奖励。同时,在审核、确认的基础上,对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给予减免增值税等政策扶持。他们还将发展循环经济、开展节能减排工作纳入市镇两级岗位责任制考核内容,对没有按期完成目标任务的,实行“一票否决”。
  (四)大力加强循环经济的宣传教育。
  目前许多人认为循环经济只是一个时髦的东西,对循环经济的概念、内涵、作用也知之甚少。因此,相关部门一要按照有关要求运用各种手段和传媒传播,普及循环经济知识,使循环经济的理念在群众中深深扎根。二要通过专题培训、研讨等多种形式,重点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和企业负责人的宣传教育,加深其对循环经济的认识,增强做好循环经济工作的责任感。三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促进舆论与行政执法的有机结合,对典型违法事例抓住不放,深入剖析,严肃处理,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其他文献
各位校长、同志们: 经过一天半的紧张工作,辽宁省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暨辽宁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马上就要结束了,下面我代表省教育厅对本次会议的
办好学校关键靠教师,只有教师幸福了,学生才能快乐,家长才能放心,社会才能满意。造就一支富有工作热情,充满职业幸福感的教师队伍,是学校管理者应追求的高层次的目标。    一、加强学习培训,让教师不断提升自我    为提升广大教师的专业能力,学校重视教师的在职培训。一是校本培训:做到“内外结合”。“内”,即是由学校的领导或骨干教师组成讲师团队,为教师们上讲座。虽然水平不是很高,但针对性强。他们经常针对
上海铁路局是一个传统的基础性产业单位,长期以来为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重大贡献。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出行需求日趋
在省教育厅和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去年以来,汕尾市确定“举全市之力,用三年时间大打教育翻身仗”的目标,并突出教育“砍尾”(高中毛入学率和职业教育)工作,真抓实干,开始了全面追赶,成效显著。    一、举全市之力,打好高中校舍建设翻身仗    1. 规划逐步变为现实  按照市委戎铁文书记、郑雁雄市长去年《因教育事致各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的一封信》的要求,各地立足做大做强,高标准高起点进行了高中校
社区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由此衍生出社区商业的概念。国内社区商业刚刚起步,存在许多市场空白点,具备很大的增长潜力。社区连锁书店作为社区商业的组成部分,是未来书店的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从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提高教师地位待遇、健全教师管理制度等方面入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一切的教育改革和实践都离不开广大教师,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工作积极性决定着一所学校发展的前景与水平。因此,作为学校层面,要想提升办学质量,实现特色发展,必须依靠教师,引领教师,培
论坛嘉宾:罗明中央电视台副台长崔永元《我的长征》总策划、主持人李晓明《我的长征》总导演主持人(陈晓夏):今天的论坛旨在通过《我的长征》的个案分析和讨论,提炼出共性的
博罗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据史载,博罗秦时置县,距今有22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岭南文明古县之一。  在这片沃土上,博罗人秉承着先辈的优良传统和奋发向上的精神。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博罗人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求真务实,艰苦奋斗,两个文明建设成绩斐然。  在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同时,博罗县弘扬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县”、“人才强县”战略,教育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各行各业面临的竞争日益激烈,尤其是现阶段发生的欧债危机已持续几年,使各国经济的发展深受其害,造纸行业在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同时,由于欧美国
本文针对河南省电力公司培训中心的实际情况和面临的电力改革形势,根据员工培训理论、市场营销理论和有关管理理论,在如何提高培训中心综合培训能力方面,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和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