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画派的承传与发展

来源 :鉴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f_hai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岭南画派”自上世纪初在广东创立,至今已走过了近百年的路程。
  创始人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早年受“隔山派”居廉的启蒙,后来东渡日本学习绘昼。在留日期间,因结识廖仲恺而受到革命思潮的影响,最后决定回国参加推翻满清政权的革命活动。
  在成功推倒皇权统治后,对于中国绘画滞留于仿古摹古、以及脱离现实的文人画风越吹越烈的现状,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提出了“艺术革命”的口号。他们依据辛亥革命成功的经历,借鉴日本绘画变革之道。为中国绘画的改革,提出了四大理念:
  一“绘画是要代表时代,应随时代而进展,否则就会被淘汰”
  二绘画的表现形式,采用“折衷中外、融汇古今”。
  三绘画创作要坚持以写生作基础。
  四创作的视觉效果,应以“雅俗共赏”为审美标准。
  他们将居廉传授的撞色、撞水、渲染之技,结合中、西美术表现之法,创出了笔灵墨活、色丽形准、融汇中西的艺术风格。
  他们的作品工意并用,雄浑淋漓。笔墨之放,气魄之大,题材之广,构图之新,超越了“隔山派”居巢、居廉兄弟。
  这股摆脱仿古、格调新颖、中西合璧的创新画风,对当时的中国绘画界产生了巨大的震动。最后,这股源于岭南,由岭南人发起的新画风,经过了“新国丽”、“折衷派”、“现代国画”等定名尝试后,决定改命为“岭南派”。
  为了使“岭南画派”的风格泼展有多向性,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在离开日本前,共同商讨决定了归国后三人艺术风格发展的大方向:剑父先生开奇雄犷放之道,树人先生踏清雅文秀之路,奇峰先生则立于二人之间,闯笔巧神肖之途。
  然而“岭南画派”发展,并没有因为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的成功,而停止了革新的步伐。它的艺术风格、技法和表现形式,也没有因此而被定型,而是随时代变化而改变的。
  以赵少昂、黎雄才、关山月、杨善深为代表的“岭南画派”第二代,有感于撞色,撞水之法在矾纸上作画,颇费时间,而且不能一气呵成。于是决定改用生宣纸、麻纸、半矾宣等。使笔、墨、色的表现更豪放自由、淋漓润泽。最缓以矾纸、撞色,撞水之表现技法便渐渐淡出。
  新中国成立后,黎雄才、关山月继续留守广东,而赵少昂、杨善深等人则移居香港。自此“岭南画派”就分别在中、港不同的意识形态环境下各自发展。
  在国肉,黎雄才、关山月随着时代的步伐,创出了反映祖国当代精神面貌的山水画艺术风格,并培养了大批的美术入材。
  在香港,赵少昂、杨善深经过博览、深研中西艺术后,发展出了吸引心魄的花鸟画艺术风格,吸引了大批的海内外追随者。“岭南画派”的艺术种子也因此在美、加、澳、台以及东南亚等地开花结果。
  赵少昂为了使“岭南画派”能薪火相传,除传道授艺外,更捐出了毕生大部分的精心之作,在中、港、美等地设立艺术馆。为“岭南画派”的承传和发展,作出了无私的奉献。
  “岭南画派”在经历前两代人的承传和发展后,已由昔日的“新派国画”。到今天被编归入“传统国画”的行列中。
  在前两代人的成功光环下。“岭南画派”的第三代仍然坚守改革创新、雅俗共赏的精砷。以泼墨泼彩、具象抽象结合的表现形式,熔炼出了意象幽蒙、色墨相依的时代风格。
  然而,有部分“岭南画派”的承传者,却被这光环所迷倒,出现了仅满足于仿摹技法和表现形式的停滞现象。看来“岭南画派”改革的目标应由外转向内,是时候要开始革自己艺术的命了。
  


  

其他文献
一个高尚的艺博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艺博会;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艺博会。    被首都媒体和艺术界公认为三大艺术博览会之一的“亚洲艺术博览会暨亚洲高端艺术市场博览会AATS”成功举办之后,经商务部批准,第二届亚洲艺术博览会AATS将于2010年1月29日至2月1日再次在北京国贸中心举办。  日前,被著名的美国surface表面杂志评为2009年“年度最佳策展人”的文文武先生强调,本届博览会仍将坚持推
期刊
2009年底,受金融危机重创的影响,全球经济依然艰难求生,但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却在春拍时逐渐复苏,并于秋拍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今年知名度较高的几大拍卖公司拍品成绩喜人,成交额均突破亿元大关,成为一大亮点,可圈可点。如今买家效应是不容忽视的,在鉴赏水平整体提高的同时,精品意识也普遍增强,各大拍卖公司也开始相应减缩拍品数量,走精品路线。随着全球经济的回暖,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春天已然迈着大步来到我们身边。
期刊
陈明哲  别署明喆、明哲子、清风居士。1971年生,安徽淮北市人。先后就读于武汉大学中文系和中国美术学院国画山水专业,并任中国美术学院山水专业张伟平(仁量)教授助教。现为《民族美术》杂志执行主编,安徽大学艺术学院客坐教授,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美协敦煌创作中心副主任。作品发表《美术报》、《收藏》、《中国书画》、《美术观察》、《当代艺术》、《民族美术》等学术刊物。出版《中国画名家年鉴。陈明哲卷》、《
期刊
今天,共和国历史上第一款领袖国笔《毛泽东国宝青花瓷英雄金笔》开始公开发行,该笔青花瓷的图案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松茂绘制,笔身上纯手工镶嵌了翡翠、红宝石、玛瑙等七种名贵宝石,并配有毛泽东同志头像的黄金笔坠。该笔的收藏编号为新中国60年每天的日期,并配发当天《人民日报》的原报,创下共和国第一款青花瓷纪念金笔、第一款毛泽东纪念金笔,第一款纯手工金笔、第一款大师金笔、第一款收藏国笔等五项第一。《毛泽东国宝
期刊
对张连珠老师的专访,并没有特意的准备采访提纲,他说一问一答的形式过于规格化,随意聊聊就好,像话家常一样。所以,这次的采访就变成了一次愉快轻松地谈天,在张老师家的小客厅里,他热情的招待我们,全无张扬、高调之感,有的尽是一位朴实无华老人的亲切。  张连珠先生从小酷爱国画艺术,1952年随家迁居北京后,师从岭南派大师吴江、赵少昂,从此与国画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生性勤奋,对艺术存着极高的天赋,曾先后得到
期刊
香港,2009年9月  香港蘇富比2009年中国书画秋季拍卖将于10月5日举行,囊括一系列近现代名家优秀之作。承接春拍“撷芳叠彩——香港蘇富比二三十五年书画精选”获得之热烈反响,本季再度推出“华章再展——香港蘇富比三十五年书画精选续篇”作品二十件,同时亦呈献多项精心策划之专辑,计有“重要私人收藏齐白石精品”、“‘安持精舍’旧藏名家书画”、“民初京沪画坛山水画精品选”、“‘海上花鸟四大名旦’作品专辑
期刊
几分心性,几分偶然,一脚迈进鲜花拥簇的艺术“陷阱”。  二十年砚畔沉羁,虽无成就可为人道,但心追艺术先贤之艺路与心路,荒漠孤旅之探求与创造,柳暗花明之喜乐与充实,碧玉瑕疵之遗憾与悔恨。总如砚海沉月,跳跃跌荡,扑朔离迷。  浮尘背后,是否艺术元点?    一    艺术世界林林总总,纷纷纭纭。抛开艺术门类自身特点。就其本质而言,艺术应该是外在存在与内心世界不断碰撞的互动过程。  十五圆月在明净天空中
期刊
彭利铭  斋号:墨天阁,笔名:金禾,1965年生于湖南涟源,少时受中央文史馆前辈指点学习书法,后师从欧阳中石教授,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北京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委员、北京市文联理事、北京美术家协会理事。二十余年来,热衷于美术评论、书画宣传、活动组织策划工作,曾为近百位书画家撰写过评介或画册前言后记,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文化报》《北京晚报》《中国书画报
期刊
韩嘉明  女,1941年10月26日生。书画世家。自幼受故宫顾问外祖父李浚之(响泉)、湖社画家舅老爷李鹤筹(枕湖)及二舅李树智(晴湖)、母李树萱(冷云)影响修习国画。毕业于中国画研究会人物进修班,由蒋兆和、黄胄、叶浅予、黄均诸先生授课。中国画研究会会员、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创作研究员、辅仁美术研究会研究员。18岁作品《百蝶图》参加北京“三八节”画展获奖,并加入北京国画社,在此期间临摹了大量古代优秀人
期刊
曹国鉴:宇慕植,祖籍安徽歙县。曹操七十四代孙,1936年生于北京,书香世家。清代名臣“父子宰相”曹文埴(文敏公)、曹振镛(文正公)嫡孙。幼承家学,与其父民国著名书法家曹家麒(石卿)学习魏碑、汉隶。1945年师从汪慎生,1959年由汪慎生、吴镜汀推荐人北京中国画研究会。书法擅瘦金书体。兼及行草篆隶。精于壁画临摹,40余年先后主持多次古代壁画临摹工作。参加定陵发掘,临摹万历帝后画像及丝织纹样图案。参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