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音乐“一曲多变”的相关称谓鸟瞰

来源 :音乐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ll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中国传统音乐中对能够说明“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意义。各地习俗不同用乐不一,各地方言不同音调不一。初学者对于学科体系知识还没有打通时往往为了一个概念云里雾里、苦不堪言。本文就对“一曲多变”的多种称谓进行有限梳理,从而说明在传统音乐学习中关联性学术理念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国传统音乐  “一曲多变”  相关称谓
   当我们要探讨中国传统音乐中“一曲多变”这一重要手法时,必然会联系到江南丝竹擅用的“板式变奏”手法、潮州弦诗惯用的“曲速三变”手法、北方笙管乐的板式变奏、移调指法变奏或借字手法等等。江南丝竹、潮州弦诗、广东音乐艺人们常常以原板加花或以板式变化的手法,北方笙管乐艺人为了充分发挥乐器各部位的性能特点在一件乐器上用移调指法变奏、借字或板式变奏等手法将一首母曲衍变出一系列子乐曲,其音乐的个性与情绪是随着旋律的不断加花衍变而发生变化的。这样我们在进一步理解中国传统音乐“一曲多变”现象时就有了整体的、跨地域的关联性的思维框架结构。①
   音乐实践中常见的“变奏”、“一曲多用”、“一曲百唱”、“依曲填词”、“依字行腔”、“框格在曲、色泽在唱”、“移步不换形”、“变不离宗”、“拍无定值,音无定高”、“润腔”、“死曲活唱”、“死音活唱”、“死谱活奏”等都是与“一曲多变”有密切联系的称谓,都用以体现艺人为乐的创造能力。在西北的“花音”、“苦音”在广东潮州的“重三六”、“轻三六”,在东北的“单借”、“双借”、“压上”等借字手法,在湖南器的郝指换调等俗称都具有相通性本质内涵和功能意义。在中国传统音乐历史上更具有特殊的一些称谓,它们颇富中国传统文化特色,主要以量词形式出现,也有少数兼有动词和量词的特性。比如“一曲多用”、“一曲多变运用”成、变、遍、徧、匣、番、叠、弄、辨、解、转、煞、联等,以下就较为典型的几例作详解。
   一、“一曲多用”“一曲多变运用”
   笔者目前以“一曲多用”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搜索的14篇文章获知,“一曲多用”是源于20世纪50、60年代针对西方歌剧音乐“专曲专用”与中国传统戏曲音乐创作问题之间的争辩。可见其当时是主要是针对戏曲音乐的创作而言的专属称谓。而今,这一称谓必须有所拓展,因为随着对传统音乐认知的加深,“一曲多用”显然是传统音乐中较为普遍现象,突出音乐为人所用的人文关怀,也体现音乐在礼俗中相须为用的功能属性。
   高厚永对目前有人用“一曲多用”概括戏曲音乐体系的说法表示质疑,他认为这个说法是在贬低戏曲音乐和艺人的创造性,并强调:“我们尤其要注意那些以上下句为结构的板体音乐中,有些曲调虽然只是一音或数音之差,它就可能引起质的变化,或者退一步说,这些‘小异’,也已进入量变之中,所以我们再不能将原曲调与不同程度的变化曲调笼统‘一曲’。”②
   在高先生的行文中主要倡导音乐的多变是对于程式的突破,本身就是在发展传统音乐,而不能简单地认为中国的戏曲音乐平庸无能,“一曲多用”而已,应正视艺人对于民间音乐的能动创造。
   王耀华在《中国传统音乐结构的思维方式、创作方法及其特点》③一文提及“一曲多变运用”,他认为“一曲多用”的称呼欠妥,因为在运用中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具有多样变化。因此他认为称呼“一曲多变运用”较好。他还对“一曲的规式、变易的原因和原则”进行了论述。姚艺君提出的“同源共祖、曲调沿用、用中有变、变不离宗”,④实则是对“一曲多变运用”的注释。
   依据相关观点,笔者以为“一曲多变”的称谓显得稍更科学、合理、简洁。在民歌、说唱、戏曲和器乐的音乐实践中曲牌被不知不觉地变化着,包括旋律、节奏、节拍、速度、音色、力度、调性和织体等结构力因素的微小变化。音乐变体“族群”被无限扩充之后,就必须对它们进行类属划分和概括,以明了音乐的来龙去脉,“一曲多变”则是概括它们的较具包容性的语汇。
   音乐为什么变?显然是音乐主体观念通过行为作用于音乐本身,音乐产生的目的当然是为人所用、为人服务,因此“一曲多变运用”称谓显得有些累赘。“一曲多变”称谓一来直接揭示中国传统音乐动态变化的属性及其发展规律,二来肯定了中国民间艺人的创造和为乐方式。
   二、成
   “成”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明确的意项就是表示乐曲的一次演奏或者一段乐曲。【诗·小雅】以奏膚(fu)公。又樂一更端曰奏,故九成谓之九奏。【周礼·春官】九奏乃终,谓之九成。《大武》的音乐结构中就是以“成”作为乐段单位,整个乐舞的演出称为“六成”之变。
   三、变、辨
   从变,更也。——《说文》;变,易也。——《小尔雅》;变者,非常也。——《白虎通》善言而不知变,未可谓能说也。——汉·桓宽《盐铁论》;能变易新声。——宋·王谠《唐语林·雅量》。
  《周礼·春官·大司乐》曰:“凡六乐者,一变而致羽物,及川泽之祇,再变而致臝物及山林之祇,三变而致鳞物及丘陵之祇,四变而致毛物及坟衍之祇,五变而致介物及土示,六变而致象物及天神,九德之歌,九磬之舞,於宗庙之中奏之,若乐九变,则人鬼可得而礼矣。”⑤
   文中提及六乐在变化中逐渐达到理想的境界和效果——事无形,可见六乐变的意义是重要的。变、遍、徧、辨四个字经常通用,意义相近甚至相同,都表示乐曲变化的次数,遍者,变也。
   四、遍、徧
   这两字主要出现在唐宋大曲的曲式结构中。遍是徧的异体字,称曲调。唐宋大曲系按一定顺序连结若干小曲而成,又称大遍。其中各小曲亦有称“遍”的。唐大曲“遍”(段)数皆不同,因曲而异,如《破阵乐》有52遍,《庆善乐》7遍,《上元乐》29遍⑥,《伊州》10遍。宋大曲有类似的记载,如《碧鸡漫志》记载:宣和初(1119),普府守山东人王平得夷则商《霓裳羽衣》谱,“曲十一段,起第四遍、第五遍、第六遍、正攧、入破、虚催、衮、实催、衮、歇拍、杀衮……”    五、叠
   汉族民间音乐中的重复一般不会简单原样重复,而是微变重复。因此叠作为量词表示次数的意义,同时还有重复变化的内涵。琴曲《阳关三叠》就是典型例证,乐曲通过对基本主题旋律框架进行反复、变奏和即兴发挥。乐器的取音之道关键看演奏方法的改变而引起的音色变化,在第二叠中,乐曲通过高八度泛音演奏法,音乐婉转而显轻盈。
   六、弄
   最早与“一曲多变”相关的“弄”的记载:《古今乐录》:曰“王僧虔《技录》,清调有六曲:一《苦寒行》,二《豫章行》,三《董逃行》,四《相逢狭路间行》,五《塘上行》,六《秋胡行》。”……其器有笙、笛、(下声弄、高弄、游弄)……歌弦四弦。张永录云:“未歌之前,有五部弦,又在弄后。晋、宋、齐,止四器也。⑦
   引文说的是乐曲在笛子上使用翻调技法而形成的旋律音高变化。传统音乐不管是声乐还是器乐历来都有尚高的传统,但是也经常用低音音区与之对比转换,比如引文中的下声弄、高弄、游弄之间的对比。
   《晋书·桓伊传》王徽之泊舟青溪側,令人谓伊曰:“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伊便下车,踞胡牀,为作三调。弄毕,便上车去。”这是传说的笛曲《梅花三弄》的典故。古琴曲《梅花三弄》就是以此为灵感进行创作而成的,而琴曲《梅花三弄》的变奏手法主要体现在同弦异徽方法,通过泛音、散音和实音旋律音色以及音区的变化来完成“一曲多变”。
   七、番
   番在现代汉语中有表示次数的意项。《小二番》、《十番锣鼓》等乐曲中的变奏层出不穷,其变奏类型包括节奏、调式、旋律等的变化。例如《小二番》通过上字调、乙字调、凡字调、尺字调的调式转换,来表现各种音色和作品内涵。苏南十番锣鼓中的“大四番锣鼓段”就是由不同节奏节拍组成一番,乐曲连续反复变化三次,合计四番(四段)。
   “四川十番锣”是苏南十番锣鼓四番的变体形式。“四川闹年锣鼓”中的《弹棉花》变化反复三次(即三番)、《梅子坡》变奏反复四次(即四番),《古锣钱》变化反复六次(即六番)。⑧《福州十番》分为单式和复式两种,复式中联套时的变奏有“一层”、“二层”、“三层”的叫法。相类似的还有泉州笼吹、闽西南十班和福建南音,它们是通过慢三寮、紧三寮、迭拍节奏的变化来获得“一曲多变”效果。
   八、联
   “联”在西安铜器社中是大段落之意,常有头联、二联、三联,用多个变奏联缀而成的曲式结构。节奏变化的主要类型有慢三锤、七锤、紧三锤、慢四锤。在西安鼓乐中的“匣”,即过渡连接鼓段之意义。匣与唐大曲中的靸相类似,它的音乐形态始终可以变化,因此常有“头匣”、“二匣”、“三匣”等称谓。
   九、变奏
   “变奏”一词,源出拉丁语variatio,原义是变化,意即主题的演变。中国传统音乐历史中虽然没有明确把变奏二字连接起来使用,但民间艺人一直就是遵照与变奏相似原则从事着音乐实践。“变奏”一词在汉族民间音乐中的正式使用则是新音乐出现之后。本课题没有用“变奏”作为主题词的原因就因为它是一个外来词,不是中国本土地道的文化根脉。另外“变奏”也无法专门体现汉族民间音乐的思维习惯,也没有“一曲多变”那么动态活跃、活生生地体现汉族民间音乐实践的真实面貌。但是由于中西文化的交叉和融合非常激烈,也影响了东土对于民间音乐的表达方式,在具体情形中为了表述的方便,仍然会借用“变奏”这一称谓方式。
   十、结语
   全国各地关于“一曲多变”的局内语言各有特色,内蒙古二人台最快速的节奏变化称为“捏子板”,京剧中则为“流水”,潮州音乐中为“拷拍”等等。同样直接表示旋律和节奏变化意义的语汇比如潮州音乐中的撤、催、点、重三六、活五,京剧的紧打慢唱,弋阳腔的滚调,在南音中则称为“撩拍”(慢三撩、快三撩等)。其它的与“一曲多变”密切相关的语汇如加花、犯调等不计其数。这些语汇的意义都是相通的,旋律、节奏、节拍、音色、力度、速度、调性和织体等结构力因素共同作用于“一曲”之音乐情绪的蓄积,从而形成民间音乐综合心理审美特征和逻辑结构程式“散——慢——中——快——散”。
  基金项目:
  本文为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5-GH-475;信阳师范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项目《明清戏曲声腔发展对器乐表演和审美的影响》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傅利民:《中国传统音乐研究与传承的相关思考》(待刊)。
  ②高厚永:《程式原则的特殊地位——兼评“一曲多用”》,《万古文明的见证》,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年,第186页。
  ③王耀华:《中国传统音乐结构的思维方式、创作方法及其特点》,《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第41-48页。
  ④姚艺君:《序一》,《中国戏曲声腔分类研究》,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页。
  ⑤[清]阮元校刻:《周礼注疏》卷二十二,《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年,第151-152页。
  ⑥[后晋]刘昫:《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707页。
  ⑦[北宋]郭茂倩:《相和歌辞八——清调曲一》,《乐府诗集》(卷三十三)。
  ⑧叶栋:《民族器乐的体裁与形式》,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83。
其他文献
摘要:文章从目前汉族民间音乐丰富的音乐品种和类型中归纳出“一曲多变”的主要实践类型:即兴、移植和改编、传承和传播。它们具体体现在乐人之间的生存竞争、乐人的自娱雅集以及在服侍恩主中娱人娱神的各种实践中。  关键词:汉族民间音乐 “一曲多变”即兴 移植和改编 传承和传播  “一曲多变”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观念,是中国传统音乐再生和繁荣的重要手段。以下从音乐学的角度研究“一曲”在即兴、传承和传播、移植和
期刊
摘要:普契尼的歌剧以他那脍炙人口的旋律,充满人文关怀色彩的戏剧直觉思维,深深感动着数以亿计的各种文化背景的歌剧爱好者。但诚如台湾著名音乐学家罗基敏所说:“普契尼的歌剧受欢迎程度和音乐学术界对普契尼歌剧的研究却成反比。因此,有关普契尼的著作虽多,谬误却也不少。”①奠定了普契尼在歌剧史上地位的歌剧《LA BOHEME》中文译名有多个版本的现象是这一问题的现实写照。  关键词:歌剧 波西米亚 价值观 精
期刊
摘要:诗词、音乐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它们有着各自独特的发展规律。但它们都围绕一个共同的内容——展现和抒发人类的思想感情。诗词与音乐在相互结合相互转化的过程中碰撞交融,诗由视觉转化为听觉,让人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而音乐通过诗的传递使抽象的声音变得具体形象化。  关键词:白居易 《琵琶行》 琵琶协奏曲  诗词与音乐本来是两种不同的艺术,诗词是以文字为载体,通过视觉,给人以丰富的情感体验;而音乐是以声音为
期刊
摘要:声乐演唱中的和声概念是很多演唱者比较忽视的问题,它直接影响歌曲表达的完整性和艺术性。本文论述了和声概念在声乐演唱中的意义和应用,同时阐述了如何培养歌唱中的和声概念。  关键词:声乐演唱 和声概念 重要性  声乐演唱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在绝大多数声乐作品中,乐谱是由横向的旋律和纵向的和声构成,但很多演唱者往往过度重视对歌曲横向旋律部分的表现,缺乏对音乐纵向的“立体思维”。  因此在学习声乐作品时
期刊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游园惊梦,真情依然……”在英国皇家国际音乐比赛第二届声乐比赛现场,一首充满着浓郁戏曲味道的歌曲《游园惊梦》在众多的参赛歌曲中可谓独出心裁。婉转的唱腔,优美的歌词,将传统戏曲与现代音乐艺术完美结合,成功吸引了在场选手以及评委的耳朵。歌曲的演唱者肖雪,当天着一身靓丽的白色旗袍登场,甜美的声音与音乐完美的融合,将这首《游园惊梦》唱得如痴如醉。一曲结束,大家都报以热烈的掌声。  
期刊
2013年,琥珀四重奏的四位成员在墨尔本亚太国际室内乐比赛中获得四重奏金奖、最佳现代作品诠释奖和比赛最高奖三项大奖,成为第一组获得国际室内乐比赛最高奖的中国四重奏。同年,由北京环球音像出版社精心制作的同名专辑以“音乐精品”的形式向全球公开发行了。有幸在第一时间得到并反复聆听了这张专辑,深深地为四位年轻的演奏家扎实而充满活力的演奏而感到欣慰!   实事求是地讲,“这不是一份‘完美’的现场录音,但这
期刊
摘要:在中国民族风格的钢琴作品演绎中,不仅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元素,体现了中华民族鲜明的民族特色以及文化内涵,而且还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中国民族风格的钢琴作品,无论是从思想感情还是从音乐的节奏韵律上无不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元素,有着极大的魅力。特别是集这些特色为一身的《刘三姐主题幻想曲》,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而且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魅力,有着非常深刻的民族韵味。文章就是以《刘三
期刊
编者按:随着我国现代音乐创作近几十年来的蓬勃兴起,越来越多的专业作曲家将创作视角投向了民族乐器,此间由郭文景、谭盾、唐建平、杨青等一批当代杰出作曲家创作的竹笛作品应运而生。由于这些现代作品的产生,对竹笛演奏者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演奏者,究竟该如何把握作品的意境?如何来传达现代作品的审美体验?这除了需要演奏者对作品有一定的了解、能够深度进行二度创作之外,更重要的是如何将那些源于传统的竹笛演奏技法运用
期刊
摘要: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是根据越剧《梁祝》进行的改编创作,其意义在中国的小提琴艺术史上,具有跨时代的影响力,成为西方作曲理论同我国戏曲音乐结合的完美篇章。其中所体现的音乐美学,可以说是人类情感在音乐美学中的自然再现。  关键词:小提琴 梁祝 音乐美学 人类情感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在中国的小提琴艺术史上具有跨时代的意义。作为一首中西结合,古今结合,虚实结合,雅俗结合的成功作品,在那样一个
期刊
摘要: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超星读秀知识库及维普数据库这四大中文资源库中搜索到,1991年到2014年发表的关于孟勇的学术论文19篇,其中学位论文两篇。研究热点集中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孟勇作品的艺术特征宏观上的研究,二是对孟勇某一作品的艺术特点和演唱技巧的探析,三是孟勇艺术经历、创作历程的相关介绍。  关键词:孟勇 声乐作品 艺术特征 演唱技巧 学术述评   作曲家孟勇被誉为“青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