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态理念是一种教育思想,也是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愿景。近年来,江苏省南通市北城小学多措并举,让学校在合理的规则中生长,让教师与学校共成长,丰富学生的实践体验,让学校有良好的运行秩序、丰富的实践体验活动、共生的教师团队、共融的教育合力。
【关键词】生态校园 思考 实践
在打造学校教育品牌和文化特色时,学校管理者应该思考这种教育或文化对于具有个性特质的儿童的适合性。构建生态校园就是要创设一种适合儿童可持续发展的生存环境,保持校园中密切关联的各教育元素的平衡。近年来,江苏省南通市北城小学着力构建适合儿童成长的生态校园,让学生的禀赋得以激活,个性得以发展,人格得到尊重,收获更多的成功体验并从中获得自信。
一、让学校在合理的规则中生长
适合的校规,是公平与公正的体现,是校风、教风、学风等的规定性表达,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保证。好的学校生态是有序的,更是和谐的。
1.共同参与立规则
学校规则应当从集体中来,到集体中去。师生共同参与制订的学校规则有扎实的根基,能够成为学校发展的行动准则。学校章程是治校办学的根本法则,体现学校发展的方向与愿景。针对北城小学这样一所新办学校,起草学校章程前,学校充分调研,最終确立了“以人为本,科研先导,德法治校,质量立校”的办学理念和“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得到自由张扬,让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的办学目标。不同层级的管理规则,充分尊重管理者和教师的需求。面对学校规模不断扩大,抓规范成为首要任务,学校充分听取各部门意见,编制了《北城小学教师工作手册》,包含职业规范、教育教学、教育科研、德育、后勤综合治理等规范性要求;学校德育处在听取了班主任、年级组长及部门管理者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包含文明礼仪、学生一日常规等的《北城小学学生手册》。
2.自觉认同守规则
规则意识是师生和生生间相互尊重、包容、关爱的前提与保证。遵守规则,需要师生自觉认同,更需要相互教育与相互比照。如,在执行作息规定过程中,让教师自己进行出入登记、请假登记等;又如,在学生文明上学与放学规定的执行中,要求学生遵守交通规则,家长的认同成为较大的问题,为此,学校征集家长志愿者,每天上学与放学时段,由家长协助维护交通秩序,让家长在亲身经历中感到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规则是无形的,但却是具体的,需要严格执行,但更需友善提醒,让大家能在自省中进步。
3.教育互学扬师德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需要遵守的最根本、最重要的规则。师德是高尚的表达,是教师称号的概括,是做良师的标准。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职业道德不同于其他职业道德,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更应长久倡导。学校积极发掘普通教师的闪光点,让大家看到弘扬师德的意义,明白教师的口碑就是学校的口碑。学校规则得到师生认同、家长认同、社会认同,行为规范与规则意识就会成为自觉。
二、让教师与学校共成长
教师队伍的不断扩充,给学校增添了新的生命力。不同部门、年级、学科组等建立起一个个“学习之家”,共同研讨教育教学改革的路径与方法,共享教育改革成果。教师个体的发展会凝聚团队的力量,团队的发展也会促成个体的成功。
1.寻找价值认同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师的根本任务,其教育目标指向人的发展,是基于对道德价值的认识。教师应有思想、有眼界、有情怀、有胸襟、能自律,在其教育生涯中思考的是学生,心里装的是学生,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个性差异,让需要帮助的学生得到温暖与关怀。学校管理者则应把服务放在首要位置,指导课堂教学、满足教学需要、解开教师的心结都是其服务的内容。与此同时,通过自己的学术引领,在业务上给别人以帮助。
2.经历专业磨砺
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厘清发展目标,绘制发展蓝图,激发内生动力,潜心实践探索。课堂是教师成长的摇篮。课堂教学技艺如同学习走路一样,在学生从学走路到走好路的过程中,教师由扶到放,再让学生走向独立。教师应潜心研究教育对象,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自己的教学方式,课堂变了,学生就会改变。适合的课堂需要教师多路径跨学科融合式发展,在确立自己的主干学科的基础上,另外选择一门或两门学科同步发展。如数学教师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科学学科或体育学科,体育教师也可以选择数学学科或科技活动等。跨学科的学习或将成为未来学校教育的发展趋势,这样可以最大化地发挥教师的特长,挖掘各自潜能,培养复合型的教师,有利于打开教师的教育视角。
3.善于合作共学
教师的成长是自我发展与团队智慧的结晶,备课组、学科组自然成为教师个人发展的共同体。让青年教师找到奋斗的标杆,让优秀骨干教师感受带头人的责任;名师工作室让一部分崭露头角的教师抱团切磋,联动提升;学科校本教研,创新教研的方式、方法,扩大参与面,引发教育思考,教师带着问题进行教育实践,进行本学科专题研究。如学校每周都会进行以学科素养培养为主要专题的研讨活动,涵盖各个学科。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经历自主研读、本年级内的共同打磨、学校年段的展示研讨这样反复的过程,再将集体智慧重新回归各自的课堂加以实践与改进。“启辰研修坊”是北城小学建立起来的基于自主、互助、跨学科的青年教师培训成长联盟,把青年教师编成了三个班,三年一个周期,每周活动一次,活动形式多样,有主题研讨、集体磨课、观摩评课、交流互动、亮相展示等。这一举措,适时将青年教师们推向“舞台”中央,鼓励他们争取教育教学的话语权,帮助他们逐步走向独立。
三、丰富学生的实践体验
学生不同的个性与特长是客观存在的。尊重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努力发现学生的差异,才能正确引导学生发挥特长。学校是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活动场,要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就要给学生更好的发展环境,历经丰富的实践体验,满足学生多样的发展需要。 1.阳光体育,培育健康生命
儿童生理与心理的健康发展是其可持续发展的最为重要的基础。体育锻炼可以陶冶情操,保持健康的心态,能发挥个体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学校创设丰富的体育运动体验活动,体育嘉年华、冬季阳光运动、大课间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运动与锻炼的机会。低年级的亲子体育趣味运动会,让家长与孩子在有趣的活动中体验合作与运动的乐趣;中年级的班级足球联赛和高年级的班级篮球联赛,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及集体主义精神。运动普及重参与,运动队建设重提高,学校为有一定运动天赋的学生提供更高一级的发展平台,采用“市队校办”体教结合的模式,建起了足球、篮球和艺术体操等社团。
2.多彩活动,提升人文素养
学校从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入手,按年级开展主题阅读活动。经典阅读、科普阅读、阅读创作、故事大赛、课本剧表演多样选择,师生的阅读推荐、阅读感言交流互动活动适时开展。阅读的收获并不仅仅在于学生成绩的提高,更在于丰厚学生的人生积淀,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思维的深刻性,有利于学生跨学科学习。与此同时,学校的一系列德育活动,让学生的思想得到浸润,行为得到规范。徒步到烈士陵园举行清明祭奠,学习先烈的爱国精神;午餐由学生自主管理,“餐饮之礼”成为自觉;承接学校种植园,体会劳作的收获;自制花灯闹元宵,粽叶飘香忆故人,感受传统民俗风情;爱护环境从自身做起,爱心义卖奉献爱心……一个个感人的场景震撼着学生的心灵,弘扬传统、传递文明在学校纵横呈现。
3.科技创造,培养科学素养
科學素养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素养,是学生适应未来生活的根基。学校尽力发挥科学、信息技术、劳技等课程的重要作用,同时引入创客教育、手工制作等课程,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让学生经历探究、创造与制作的过程,感受科学发现的神奇。学校科技节让学生对科学有了更为直观的体验,一张纸片能够引发学生无限的创造发现,一块木板会让学生创造奇幻空间,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机器人、智能家居已经走进学生的课堂,智慧教室也将成为学生数字化学习活动的重要阵地。在生动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每个学生都获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从而提升自信,均衡发展。
构建适合儿童成长的生态校园,我们思考并实践着让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方法,让校园留下儿童的印迹;我们实践并思考着让不同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充分发展的策略,让学校保持不断自我完善的状态。未来的智慧校园,基于“互联网+教学”、课程、项目化学习等,能够给学生更为广阔的、适合的发展空间。学校呈现多条发展路径、多种实践体验、多元学生评价的样态,校园里时时处处萌发新芽,期待师生共同拔节生长。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北城小学)
【关键词】生态校园 思考 实践
在打造学校教育品牌和文化特色时,学校管理者应该思考这种教育或文化对于具有个性特质的儿童的适合性。构建生态校园就是要创设一种适合儿童可持续发展的生存环境,保持校园中密切关联的各教育元素的平衡。近年来,江苏省南通市北城小学着力构建适合儿童成长的生态校园,让学生的禀赋得以激活,个性得以发展,人格得到尊重,收获更多的成功体验并从中获得自信。
一、让学校在合理的规则中生长
适合的校规,是公平与公正的体现,是校风、教风、学风等的规定性表达,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保证。好的学校生态是有序的,更是和谐的。
1.共同参与立规则
学校规则应当从集体中来,到集体中去。师生共同参与制订的学校规则有扎实的根基,能够成为学校发展的行动准则。学校章程是治校办学的根本法则,体现学校发展的方向与愿景。针对北城小学这样一所新办学校,起草学校章程前,学校充分调研,最終确立了“以人为本,科研先导,德法治校,质量立校”的办学理念和“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得到自由张扬,让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的办学目标。不同层级的管理规则,充分尊重管理者和教师的需求。面对学校规模不断扩大,抓规范成为首要任务,学校充分听取各部门意见,编制了《北城小学教师工作手册》,包含职业规范、教育教学、教育科研、德育、后勤综合治理等规范性要求;学校德育处在听取了班主任、年级组长及部门管理者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包含文明礼仪、学生一日常规等的《北城小学学生手册》。
2.自觉认同守规则
规则意识是师生和生生间相互尊重、包容、关爱的前提与保证。遵守规则,需要师生自觉认同,更需要相互教育与相互比照。如,在执行作息规定过程中,让教师自己进行出入登记、请假登记等;又如,在学生文明上学与放学规定的执行中,要求学生遵守交通规则,家长的认同成为较大的问题,为此,学校征集家长志愿者,每天上学与放学时段,由家长协助维护交通秩序,让家长在亲身经历中感到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规则是无形的,但却是具体的,需要严格执行,但更需友善提醒,让大家能在自省中进步。
3.教育互学扬师德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需要遵守的最根本、最重要的规则。师德是高尚的表达,是教师称号的概括,是做良师的标准。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职业道德不同于其他职业道德,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更应长久倡导。学校积极发掘普通教师的闪光点,让大家看到弘扬师德的意义,明白教师的口碑就是学校的口碑。学校规则得到师生认同、家长认同、社会认同,行为规范与规则意识就会成为自觉。
二、让教师与学校共成长
教师队伍的不断扩充,给学校增添了新的生命力。不同部门、年级、学科组等建立起一个个“学习之家”,共同研讨教育教学改革的路径与方法,共享教育改革成果。教师个体的发展会凝聚团队的力量,团队的发展也会促成个体的成功。
1.寻找价值认同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师的根本任务,其教育目标指向人的发展,是基于对道德价值的认识。教师应有思想、有眼界、有情怀、有胸襟、能自律,在其教育生涯中思考的是学生,心里装的是学生,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个性差异,让需要帮助的学生得到温暖与关怀。学校管理者则应把服务放在首要位置,指导课堂教学、满足教学需要、解开教师的心结都是其服务的内容。与此同时,通过自己的学术引领,在业务上给别人以帮助。
2.经历专业磨砺
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厘清发展目标,绘制发展蓝图,激发内生动力,潜心实践探索。课堂是教师成长的摇篮。课堂教学技艺如同学习走路一样,在学生从学走路到走好路的过程中,教师由扶到放,再让学生走向独立。教师应潜心研究教育对象,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自己的教学方式,课堂变了,学生就会改变。适合的课堂需要教师多路径跨学科融合式发展,在确立自己的主干学科的基础上,另外选择一门或两门学科同步发展。如数学教师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科学学科或体育学科,体育教师也可以选择数学学科或科技活动等。跨学科的学习或将成为未来学校教育的发展趋势,这样可以最大化地发挥教师的特长,挖掘各自潜能,培养复合型的教师,有利于打开教师的教育视角。
3.善于合作共学
教师的成长是自我发展与团队智慧的结晶,备课组、学科组自然成为教师个人发展的共同体。让青年教师找到奋斗的标杆,让优秀骨干教师感受带头人的责任;名师工作室让一部分崭露头角的教师抱团切磋,联动提升;学科校本教研,创新教研的方式、方法,扩大参与面,引发教育思考,教师带着问题进行教育实践,进行本学科专题研究。如学校每周都会进行以学科素养培养为主要专题的研讨活动,涵盖各个学科。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经历自主研读、本年级内的共同打磨、学校年段的展示研讨这样反复的过程,再将集体智慧重新回归各自的课堂加以实践与改进。“启辰研修坊”是北城小学建立起来的基于自主、互助、跨学科的青年教师培训成长联盟,把青年教师编成了三个班,三年一个周期,每周活动一次,活动形式多样,有主题研讨、集体磨课、观摩评课、交流互动、亮相展示等。这一举措,适时将青年教师们推向“舞台”中央,鼓励他们争取教育教学的话语权,帮助他们逐步走向独立。
三、丰富学生的实践体验
学生不同的个性与特长是客观存在的。尊重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努力发现学生的差异,才能正确引导学生发挥特长。学校是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活动场,要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就要给学生更好的发展环境,历经丰富的实践体验,满足学生多样的发展需要。 1.阳光体育,培育健康生命
儿童生理与心理的健康发展是其可持续发展的最为重要的基础。体育锻炼可以陶冶情操,保持健康的心态,能发挥个体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学校创设丰富的体育运动体验活动,体育嘉年华、冬季阳光运动、大课间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运动与锻炼的机会。低年级的亲子体育趣味运动会,让家长与孩子在有趣的活动中体验合作与运动的乐趣;中年级的班级足球联赛和高年级的班级篮球联赛,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及集体主义精神。运动普及重参与,运动队建设重提高,学校为有一定运动天赋的学生提供更高一级的发展平台,采用“市队校办”体教结合的模式,建起了足球、篮球和艺术体操等社团。
2.多彩活动,提升人文素养
学校从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入手,按年级开展主题阅读活动。经典阅读、科普阅读、阅读创作、故事大赛、课本剧表演多样选择,师生的阅读推荐、阅读感言交流互动活动适时开展。阅读的收获并不仅仅在于学生成绩的提高,更在于丰厚学生的人生积淀,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思维的深刻性,有利于学生跨学科学习。与此同时,学校的一系列德育活动,让学生的思想得到浸润,行为得到规范。徒步到烈士陵园举行清明祭奠,学习先烈的爱国精神;午餐由学生自主管理,“餐饮之礼”成为自觉;承接学校种植园,体会劳作的收获;自制花灯闹元宵,粽叶飘香忆故人,感受传统民俗风情;爱护环境从自身做起,爱心义卖奉献爱心……一个个感人的场景震撼着学生的心灵,弘扬传统、传递文明在学校纵横呈现。
3.科技创造,培养科学素养
科學素养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素养,是学生适应未来生活的根基。学校尽力发挥科学、信息技术、劳技等课程的重要作用,同时引入创客教育、手工制作等课程,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让学生经历探究、创造与制作的过程,感受科学发现的神奇。学校科技节让学生对科学有了更为直观的体验,一张纸片能够引发学生无限的创造发现,一块木板会让学生创造奇幻空间,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机器人、智能家居已经走进学生的课堂,智慧教室也将成为学生数字化学习活动的重要阵地。在生动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每个学生都获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从而提升自信,均衡发展。
构建适合儿童成长的生态校园,我们思考并实践着让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方法,让校园留下儿童的印迹;我们实践并思考着让不同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充分发展的策略,让学校保持不断自我完善的状态。未来的智慧校园,基于“互联网+教学”、课程、项目化学习等,能够给学生更为广阔的、适合的发展空间。学校呈现多条发展路径、多种实践体验、多元学生评价的样态,校园里时时处处萌发新芽,期待师生共同拔节生长。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北城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