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校外实践基地模式探析

来源 :空中英语教室·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等教育建立校外实践基地是解决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实践应用能力,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和特色的关键。论文探析了高等教育应主动适应市场需求,不断创新,增强专业教育的针对性、实用性、有效性,建立多层次、多形式、多方位的校外实践基地模式;提出了企业提供、校企联办、利用校办产业、依托行业协会、政府支持建设等多元化的校外实践基地模式。
  【关键词】 高等教育;校外实践;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1-0001-02
  
  高校教育在满足市场需求和提高实战技能方面比较成功的例子,大都采取了教学与实践密切互动,使知识进化链条沿着问题——解决方案——问题——改善解决方案进行,不仅保证了所学知识的正确性和实用性,而且使得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相互支持,齐头并进。在我国,高等教育经过多年的努力发展,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问题仍然颇多,包括专业课程、实训设施等,这些问题的形成,可以归因于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导致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背离。在市场经济大潮流下,如何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增强实践教育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积极构建多层次、多形式、多方位的校外实践基地,值得进行深入探索和研究。
  1 构建校外实践基地动因分析
  建立高等教育校外实践基地,是实施实践教学的重要阵地,用其所在的行业和企业自身先进的工艺技术、设施设备、制度管理和运作机制为实践教学提供高效的实践场所和模拟的实践平台,直接服务于专业实践教学,是校内实践的必要补充和有效拓展,可以有效地建立流通渠道,通过订单培养、企业零距离接收毕业生,定向委托培训等形式为学校提供生源市场;也可以共同兴建产学研合作实体等,扩大教育服务市场领域,直接提高学校办学效益;有效地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信誉度,形成无形资产,产生广泛、长期的社会效益,增强院校的办学优势和办学实力。这样有利于高等院校更好地为社会区域经济服务,为提高劳动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劳动能力和素质,提高整个社会的知识总量和科技文化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而企业要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集团,必须从战略全局上抓好人才队伍建设,必须培养和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企业要实现人力资源和产业结构的优化配置,提高核心竞争力以参与国际竞争,必然要依靠相关行业教育的支撑。建立产学研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系统利用双方资源,发挥高等院校和相关企业双方积极作用,为企业实施人才战略提供了新的途径。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可以有效地提高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品质,使学校在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上根据用人单位的培养意见,修订教学计划,调整课程安排,增减教学内容,满足企业的希望与要求,使企业通过获得重要的人才效益,有效地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达到企业盈利的目的和长期持续稳定发展的战略目标。因此企业是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最大的获益者。
  校外实践教育实际上就是产学研合作教育,其主体是学校、学生和企业,作为三主体之一的学生,既是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直接参与者,也是教育产品的间接购买者,是高等院校至关重要的间接市场,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成败和质量不仅直接影响到学校生源市场的占有率,更影响到毕业生的就业率,甚至影响到学生整个职业生涯,对于社会接纳新生力量也是一个很大的因素。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促进产学研合作教育,有效地提升学校技能训练设施的配置水平和实践教学水平,使人才培养手段在传授必需够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强化实践、实习过程,迅速提高学生将来进入企业所需的综合职业能力,学生是最大的受益者。因此,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是解决有用人才培养的有效渠道和动因。
  2 目前校外实践基地的现状及问题
  校企共建校外实践基地模式是高等院校利用企业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以培养企业需要的、并达到岗位能力要求的高技能人才为根本目的的一种模式。作为学校要同企业合作,要树立为企业服务的意识,认识到学校既培养人才的职责,也有为企业服务的责任。从生产技术、新产品开发,到企业员工的进修提高,学校主动为企业服务。企业认识到学校是在为企业培养有知识、有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企业可以从实践表现突出的学生中进行选拔,毕业后将其吸收为企业员工。目前国内常见的校企合作共建校外实践基地模式分为二种:
  企业提供基地或设施,院校联系使用。“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是高等教育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的指导思想。究其原因一是部分高等院校原来隶属于行业管理,与企业有着深厚的感情基础和比较牢固的产学合作关系;二是实践基地使用本企业的产品,学生使用了这些产品,对它们的性能有了认识和了解,就会为该品牌产品进行宣传。另外,在企业提供的校外实践基地上,企业一方面可以通过培训人才来发现优秀人才,进而招聘使用,免除了先培训后上岗的麻烦,减轻了企业在培训方面的负担,这种以企业为主的模式是指在行业内具有较强实力的企业或行业的某个部门投资建设的实践基地,一般适用于专业性强、行业特色明显且专业技能型人才需求较大的专业领域,这种模式适合于企业需求人才的“订单式”培养。
  校办企业模式。高校产业是具有中國特色、符合世界科技教育发展总趋势,在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高校的技术和智力为依托,由高校创办或参与创办,以转化或转移科技成果、实现技术创新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实体。高校可以利用校办产业实现“校企合作”建设实践基地。有实力或有较好基础的高校可以根据行业特点及优势,兴办企业,当校办企业形成一定规模或其经营具有一定稳定性时,可按照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的要求,利用校办企业的生产条件和真实的工程背景,建立开放性、企业化管理的,集实践教学、生产、科研为一体的实践教学基地。
  通过我国当前校外实践基地的调查和研究,以及对校企合作模式实践的分析,可以看出这两种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改革的发展和市场需求。企业提供基地或设施的特点在于主管部门是学校,无论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管理,还是实践教学的安排都可以按照教学的要求去做,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但是,当企业生产与实践教学发生冲突时,往往会因注重教学而影响生产。如果处理不好,将影响校办企业的发展,其结果必然影响实践基地的建设与发展。此外,这种模式对于校办产业较弱且缺乏资金、产品、技术和市场的学校来说,实现起来比较困难。而校办企业模式由于是以企业为主,其实践内容的设置和专业能力的要求都离不开本企业的需求;此外,考虑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如果缺乏政策上的扶持,实践基地的规模和专业面都将受到限制,较难满足高等院校专业发展的需求。这种校企业合作模式导致供与需求不能有效衔接,供需出现错位,企业对社会提出人才培养的要求和岗位需求现状,学校根据企业岗位的技术需求,单独调整专业与课程,使当前的供需机制显现松散与不紧密,使供需要求传递出现失真,使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
  3 校企合作,构建新型校外实践基地模式
  校企共建实践基地模式是高等院校利用企业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以培养企业需要的、并达到岗位能力要求的高技能人才为根本目的的一种实践教学模式。作为学校要同企业合作,树立为企业服务的意识,从生产技术、新产品开发,到企业员工的进修提高,学校主动为企业服务。作为企业认识到学校是在为企业培养有知识、有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企业可以从实践表现突出的学生中进行选拔,毕业后将其吸收为企业员工。这样校企双方建立全方位,深层次,紧密型的合作关系,形成“互惠和双赢”的局面。
  3.1 依托行业学会,建立“双赢”的互动机制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特征是具有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要实现这一培养目标,高校就必须与企业广泛合作,根据企业的用人要求和标准,制定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充分利用企业的教学资源,并与企业共同完成人才培养工作。只有建立了紧密的校企业合作关系,才能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随着市场经济的全球化,行业协会对行业的发展壮大起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因而现有高等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很有必要,也应该充分利用协会和企业密切关系的独特资源与优势来对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实践教学进行相应的研究和探索。行业学会及其拥有的专业技术队伍,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资源,是提高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重要条件。行业学会在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具有以下优势:人才集散流动的中心;在行业发展、科技规划和学术创新方面居于先导地位;能够捕捉到大量最前沿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课题。当前,学会是各行业普遍存在的社会组织形式,对行业的发展提供咨询与研究服务,具有一定的行业权威性。充分发挥行业学会的作用,能够极大地促进高校与行业之间的合作,更能够为学生实践提供好的条件。例如,常州市模具工业协会成立于1989年4月,现有股份制、私企、合资企业、外国独资等各类主要企业成员40多家,大部分都是常州市比较先进和典型的机械、模具制造及产品加工企业,具备优良和先进的加工、成型设备。常州工学院将协会成员中如新科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常州华威亚克模具有限公司、常州市高氏工程塑料有限公司、常州华朋管件公司等30多家企业成员作为学生暑期实践的基地,每年接受常州工学院平均8个班的实践教学,为学生的实践环节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和支持,也有力地保证了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和实践效果。
  3.2 校企互动,建立特色实践教学模式
  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互动机制,目的是把共建行为形成制度,系统地利用企业和学院资源,提高共建的效率和效益。主要通过两个渠道建立特色实践教学体系。一是共建校内实践教学设施,提升其的技术含量。为实现培养企业需求合格人才的目标,必须加快学校实验、实践教学设备建设力度,积极营造真实或仿真的与行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现场相一致的专业设计、操作、管理活动环境,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实践技能。二是共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教学是学生迈向专业工作的第一步,而实践教学基地则是迈稳这第一步的保证。校內实践教学基地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各有作用,是不能互相取代的。依托企业,利用企业设施、设备和技术资源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实质上实现了教学现场由校内向生产现场的延伸。学生进企业实习不仅仅是在最大限度上实现了学校和企业资源、环境的共享,有效发挥了学校和企业各自的优势,降低了教育成本问题;主要是学生置身于企业的生产过程之中,体验着企业的生产氛围,同时通过参加顶岗操作获得相应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经验;使他们在共同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培养了合作能力、协调能力,增强了质量意识和责任感,接受了企业文化的熏陶;可以真正了解到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使学习目的更加明确,有效地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利用校外实践基地教学,学生适应岗位能力强,适应期短,减少教学成本;还有助于促进教师实践能力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并且有助于实现培养和就业的零距离对接,是高校培养出具有较强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并能直接面向社会的学生的有效途径。
  3.3 产学研合作,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教育要全方位、全过程地开展产学研合作,学校各专业、各教学科研环节要体现产学研结合的思想,从人才需求调查、专业设置、培养计划、教学计划的制定、实施、管理、评价,以及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到毕业后的信息反馈、就业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等,都要贯穿产学研结合的思路,并由此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互动模式。首先,建立共同承担科研任务互动机制。高等院校和企业应积极加强科研合作,实行研究资源共享、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共同承担科研任务,有利于科研成果转化生产力。结合企业和学校任务实际,共同承担科研,共同进行立项的可行性分析、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预期,共同进行转化为生产力的设计,将有效地提高科研为生产和教学服务的功能。共同承担科研项目,还有助于企业和学校的人才交流;有助于锻炼教师结合生产实际的科研能力;有助于使参与科研的学生培养科研意识并直接接触企业实际;有助于企业科研人员借助学校资料等信息提高科研水平;有利于双方人员经验交流相互促进。其次,建立教师利用实践教学参与企业科研互动机制。互动合作机制能不能促进企业发展,这是关系到企业能否保持合作的动力,也是合作成功与否的必要检验标准。在校外实习、实践教学中鼓励教师学生结合生产实际开展科研,为企业创造效益,为社会创造价值,应该成为互动合作的重要内容。学校和企业要鼓励实习教师和学生面向企业生产,直接参与技术开发、技术转化与技术改造,主动开展科技服务,通过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开发产品,转化科研成果,既使自己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和提高,也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经济效益。
  3.4 以政府资源为导向,构筑人才需求互动平台
  培养的人才适应和满足人才市场需求,是高等教育得以生存与发展之本。近年来,政府积极投入各种资源和措施支持高等教育,构筑人才需求互动平台,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及企业人才需求,贴紧、贴实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需求,构筑学校与企业人才需求的互动平台,使学校成为行业和企业的“人才蓄水池”,形成学校在就业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
  德国高校的校外实践基地是在政府的政策支持下建立在相应对口企业中,企业的工程师也就是实践教学的教师,学校的教师也要定期到企业去进修提高,这形成了一种制度化、常规化的体制。我国政府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校企共建校外实践基地方面,应该积极发挥指导作用,通过制定相应的实践教育政策法规,给予企业和学校一定的政策性扶持来引导和推动校企共建实践基地。比如对合作的企业可以通过减税或免税的税收政策予以倾斜,在设备与产品进出口、土地的使用和租赁、社会项目的招投标等方面予以支持,或者成为一种强制性措施,要求一些技术先进的大型企业给予支持与合作,同时对合作学校则可以在招生、经费和办学灵活性等方面给予倾斜。政府支持对于高校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将起到非常积极和重要的作用,将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工业技术水平。上海市职业培训指导中心公共实践基地是由上海市政府投资建设供多家高校共同使用的公共实践基地,现已建有工业中心、服务业中心、新产业中心等不同职业门类的实践室,可提供46个职业类别、覆盖200多个岗位工种的实践。以上海市职业培训指导中心公共实践基地为样板,各级政府也可投资建设供多家高校共同使用的实践基地。
  
  参考文献
  [1] 吕斯骅。基础物理实验选题问题[J]。大学物理,2006,25(5):1-3。
  [2] 姚丽梅,王玉生.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7).
  [3] 吴兴伟.高职院校校外实训基地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辽宁教育研究,2005,(8).
  [4] 朱正伟.加强高校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 2007,(1).
其他文献
【摘要】在新一轮课改大潮中,追求高效课堂成为学校和教师追求的共同目标。历史学科的课堂教学也不例外。然而,在如何构建历史高效课堂的问题上,许多教师都存在着误区,引起了笔者的思考。笔者试图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内容与形式”、“矛盾的对立统一”、“全面的观点”等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来分析、指导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关键词】 历史教学;高效课堂;哲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2.
期刊
【摘要】本文在建构主义教学思想的指导下,结合具体教学案例,将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应用于化学教学过程,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素质提高为目标。结合作者多年教学经验,在化学教学中实施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1-0013-02    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主进行的、开放型、实践性的学习活动
期刊
【摘要】不少老师在做好高三语文教学工作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际,就做好高三语文教学工作谈谈一己之见,以求教于大方之家。做好高三语文教学工作,首先要在开学前做好准备工作,其次是做好开学后的教学指导,第三是研究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高三语文教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1-0024-01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1-0018-01    在一个班级里总有优秀生和后进生,正如一只手五个指头有长短之分。如果说每一个学生都是一颗闪烁的星,那么后进生则是迟闪的星,我们教师的责任就是使每颗星都能闪闪发光,尤其要点燃那些迟闪的星。在教学中转化后进生的工作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素质的关键,也是一项具有普遍性,长期性的工作。如何转
期刊
【摘要】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气息。高中化学教师作为新课程理念的实施者,怎样在新课程理论的指导之下,对化学教学加以变革,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是教师们必须积极应对的问题。本文从妥善处理好教与学之间的关系等三个方面对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教学变革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新课程;高中化学;教学变革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0-0191-02     [题型分析]:  1 完形填空测试的理论依据  “完形填空测试”(Cloze Test)是目前国内外一种常见的考查考生阅读理解和综合运用所学词汇、句型和语法知识及考生的逻辑推理、分析、对比、联想等能力的综合性测试题型。它是我国高等学校入学考试英语试题和中学英语测试中的重点题型之一
期刊
【摘要】 教材与教学效果的好坏密切相关,而教材难易度是衡量教材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本文对全新版大学英语教材综合教程1-4册课文A的难易度进行了调查,发现1-4册课文A难度指数相近;难度等级1、3册相同,2、4册相同,语言难度上没有体现循序渐进的螺旋式发展的编写与选择教材的原则。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对教材进行调整或取舍势在必行。  【关键词】 教材;指数;难易度;等级  【中图分类号】G623.
期刊
【摘要】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我国对外交流日益频繁,对英语能力要求大辐度提高,应试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全面实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已被提上日程。在这程情况下,有必要对现有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进行多角度,多方面的探索,以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水平。  【关键词】 网络;大学英语;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25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9-0207-
期刊
【摘要】班主任通过大量的、日常的管理工作诱导和管理学生,寓“教育”于“服务”之中?班主任的技巧和成功来源于他真挚的爱心,其正当权威性的发挥会激发学生前进的信心,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 权威; 以育爱威; 以长增威; 以干促威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1-0016-01    虽然实施素质教育已很多年了,课程改革也走过了很
期刊
【摘要】 第二语言习得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偏误是学习者主动参与的、具有创造性的语言习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是学习者语言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标志。本文拟从对比分析、偏误分析和中介语理论入手,通过对这三种偏误理论的述评,从而揭示偏误理论对促进语言发展在外语教学实践中的启发与指导作用。  【关键词】 对比分析;偏误分析;中介语;语言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