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推敲 持续改进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ybai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灵活的思维、丰富的想象以及明辨的意识,在学生的学习以及日常生活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课堂上如何积极有效地调动、引导学生至关重要。小学阶段是每个人的思维发展与形成的关键时期,开拓性、创造性思维的养成同教师的教学理念密切相关,尤其是在数学教育中更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合理的引导不可或缺。
  一、《可能性》教案的第一次实施
  《可能性》最初的教学目标为:让学生初步学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良好的合作意识。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采用层层递进,逐步深入的方式来让学生拓展思维,积极参与课堂,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首先,我采用摸白球比赛(一个瓶中都是黄球,没有其它颜色的球)来作为引子,逐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然后,再进行一场公平的摸球比赛(一个瓶中各颜色的球数都一样),让6个同学参与摸球。在整个过程中,教师会不断发问,学生答案只能用一定、不可能、可能来回答,培养学生理解可能性的能力。为了让学生对可能性的认知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我还增设了摇奖环节。以上关于可能性的教学方式不管以什么形式呈现,出发点都是为了让学生来更好地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不过,这次教学过程中必定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课后在吸取了一些专家建议后,认为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教案进行改进:一是游戏规则要明示,便于学生理解。二是摸球是否是最适合的方式,实施中浪费了很多的时间。三是整堂课的道具都以球为中心,应合理增加其它实物。
  二、《可能性》教案的第二次执行及修改
  通过对第一次课堂教学成果的认真总结,在第二次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不变,但在教学手段上发生改变。首先,在上课开始前,我详细介绍了在课堂活动中要涉及到的一些比赛的规则,这样克服了小学生们对突发事件理解的局限性,增强了课堂活动的时效性。其次,在有白球的情况下追问:有机会摸到白球吗?一定能摸到白球吗?提升学生上课的注意力,提供学生足够的想象空间。进而在后面的教学巩固练习环节中,让学生主动参与,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与“可能性”的情况。最后,在教学的摇奖和应用环节,所举例子都以参考实物为主,给学生最直观的感受。这次的课堂教学效果比上次已有明显提高,但仍未尽善尽美。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摇奖游戏可以取消,本身立意不高,容易误导学生产生错误的认知。二是可以加设抽签或抛硬币的游戏(在体育比赛中比较常见),让学生积极参与。三是在练习环节,可分两个层次,一是感受可能性,二是综合练习。
  三、《可能性》教案的第三次贯彻及修改
  综合前两次的教学成果与课后的修改意见,这次做了突破性的改动。首先,在教学目标上,除了原先的要求外还要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操作和交流活动的能力。其次,在猜球比赛环节,尽量让学生学会用“可能”来表述回答问题,初步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然后,在不公平的摸黄球比赛中,让教师与学生一起参与,各为一方,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这一过程要让学生真切理解“一定”、“不可能”的含义。随后,在巩固练习环节,通过放球活动,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其中,教师通过开放式的提问,使学生的认识得以深化。最后,在学以致用环节,问题的提出要层层递进,答题顺序也可以通过抽签方式决定,让学生对课堂上答题有所期待。在第三次的课堂教学中,既让学生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也让他们掌握了必备的知识,更是激发了他们对学习的兴趣,这一教学方式理念很是值得提倡。
  四、对《可能性》教案的评价及反思
  通过对《可能性》教案的三次实施与修改过程的思考,我深刻地认识到:要上出一堂完美的课需要教师全身心的投入,反复推敲琢磨细节,从多角度来理解深挖教案,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第一,应该重视每一个教案,即使做不到尽善尽美,但都要从教学目标出发认真思考,转换不同角度分析,考虑教学实施的可行性、切合性。第二,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控制语言的表达,不讲废话,思路清晰,说出的话要给学生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第三,每堂课之前,必须明确每个教学环节的目的是什么,具体的举措是什么以及如何自然衔接,要让整个课堂更有方向感和层次感。第四,在了解教学目标后,所提出的问题要有针对性,要能时刻紧扣教学目标,让每个学生对课堂知识都得到最充分的理解。第五,回顾对《可能性》教案的二次改动,理性的东西逐渐减少,感性的东西逐步增加,第二次修改使感性和理性达到了一个平衡,让学生从游戏活动中亲身感知,到进行理智的判断,再回归到生活,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可能性》的二次修改过程是一次勇敢的尝试,也是一次完美的实践。它不仅增强了教师的责任感,也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找到了自己的优势,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
  【作者单位:常州市新北区百草园小学 江苏】
其他文献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认真上好写字课,规范学生的写字姿势,指导学生写字方法,培养学生写字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很有必要。当前写字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小学生写字姿势不规范,缺乏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师的指导不得要领,教学效果不佳。因此,笔者认为:要提高小学生写字教学的质量,除了教师要具有较强的书写功底和指导学生写字的能力外,更重要的是必须有科学
“支架式教学”是1976年由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布鲁纳提出的。原意是建筑施工所用的脚手架。此处,用来比喻对幼儿问题解决和意义建构起辅助作用的概念框架。所谓“支架式教学”即教师作为文化的代表引导着教学,是幼儿掌握和内化那些能使其从事更高认知活动的技能,这种掌握和内化是与其认知水平相一致的。  一、创设情景,“导”得精彩  幼儿园生活游戏区域的创设来源于生活,而生活又促使幼儿在区域中不断发展。“快乐娃娃家
每每到了三年级的习作指导课,我便准备下水文、范文、优美词句等“拐杖”,为了让学生走稳第一步,我尽可能先扶学生走入“正道”。结果却不尽人意:要么千人一面,要么陈词滥调,学生对习作也没有兴趣可言。当我看到管建刚老师提出的“先写后教,以写定教”的教学要求后,我就放任自流,任学生天南地北地自由发挥,再根据他们写的来指导,结果是极少数优秀的学生可以有自己的想法,中等及以下的学生却愁眉不展,无从下笔。于是,我
我们苏州地区已在小学一年级全面普及了英语。这不但要求更多的英语老师投入到小学英语教学的队伍中来,也给从事低年级英语教学的老师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低年级小朋友特别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孩子的这一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比赛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你追我赶、双赢成长,是我这几年低年级英语教学的体会。  一、以比赛的形式展开教学,可以加强课堂管理,促进常规养成  刚升入小学的孩子,要让他们
当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主要问题就是探究活动效率低下,且很多学生不敢大胆的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在小学,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就是“探究”。而科学课程在科学素养的培养上起到了启蒙的作用。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跃起来,就需要教师的谆谆教导。慢慢引导学生的兴趣及思维,让学生敢于在课堂上大胆的发言,将自己的所想尽情的用实验表现出来。这需要教师们在教学上进行探索和尝试。  一、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明白科学实验的
教学完《可爱的祖国》这一课时,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一种强烈的爱国情感充盈着我的情怀,我被这位伟大、可爱、美丽的祖国妈妈震撼着。是她哺育着这些智慧的华夏儿女,是她孕育着这些美丽的山川河流。从孩子们那红扑扑的小脸蛋上也能看得出他们的爱国情感得到极大的满足,他为自己是一名黄皮肤、黑头发的中国人感到自豪、感到骄傲。  记得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课堂教学中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反之
随着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英语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已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所以中国的小学英语教育已经越来越普及。中国将英语作为第二外语在小学广泛的开设了课程,与此同时英语在小学阶段已经得到了与语文数学同等的地位。英语,顾名思义,作为一门语言学的科目,最终的目标是学会利用这门语言进行更好的交流,所以“说”固然成为教学这门语言的重难点。  《小学
在小学的英语课堂上,经常会出现冷场的现象,学生的沉默使教师陷入尴尬的境地。我认为英语课要想让学生不再沉默,教师在调整教学内容安排的同时,若能有效地运用手势语,定能调动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英语课堂绽放光彩。     一、手势语在英语教学中有着其独特的魅力     1、直观性   教师通过自己的举止和手的基本动作向学生提供信息或发出指令,有助于吸引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注意,加深印象,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作为它的特殊性,语言是情感的载体,情感是语言的内蕴,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如何将语言文字和情感有效的融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一、展露语言优点,以境激情     1957年乔姆斯基提出语言习得这一理论,该理论认为大部分孩子在7、8岁时就可以流利的自如运用他们的母语。英语是我们习得的第二种语言,小学生需要通过模仿来获得正确的发音。他们的大脑思维就像一张纯净的白纸,孩子可能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实验是科学课的生命主旨,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探究,得到实验数据,从而分析数据归纳出实验结论,获得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  但在实际教学中,存在实验与分析断层的现象。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解决问题,分析,思考,提高学生处理分析科学实验数据的能力,从而提高课堂实效,是科学课堂迫在眉睫的问题。 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去解决、去培养。  (一)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