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杂技艺术发展思考

来源 :剧作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xu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杂技艺术历史悠久,带有鲜明的文化特色,是中国文化的宝贵财富。杂技是各类技艺的统称,最早记载可追溯到先秦时期,与远古时期的祭祀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杂技在奴隶社会逐渐演变为特权阶级的娱乐工具,随着王朝更迭、社会动荡,杂技流落民间,成为江湖卖艺的手段,但同时也融入了老百姓的社会生活,其表演形式更加多种多样。新中国成立后,杂技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杂技与多种舞台艺术形式相结合,推陈出新,甚至在国际舞台上也屡屡获奖,但是各地杂技发展并不均衡。进入当代,中国杂技吸收了更加丰富的文化元素,拥有了更广阔的生存空间,但是很多传统杂技表演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困境,甚至生存堪忧。当代中国杂技应该多元化、多手段、多途径发展,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走出一条创新发展之路。
  1.中国当代杂技技巧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发展趋势。中国传统杂技是单一杂技的展示,比如蹬技、鞭技、车技、绳技、口技、柔功等。到了20世纪50年代左右,杂技的发展也一直是单项杂技在难度上的提升。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门的打开,人们接触到世界各地新奇、惊险、刺激的杂技艺术,在受到多元文化的碰撞之后,人们开始有了更多的审美诉求。中国杂技开始摆脱单纯的力量性的、技巧性的展示,逐渐将力与美相结合,技巧与艺术相结合。比如传统的车技表演在二十世纪初是单人或几人配合表演自行车技艺,八十年代北京杂技团与沈阳前进杂技团将之发展成四车并排,快速环行,甚至一骑为底座承载十人,展现出孔雀开屏的美丽造型。中国杂技的审美标准已经从惊、奇、险向新、难、奇、美转变,更加符合人民不断提高的审美需求。
  2.中国当代杂技综合性与故事性相结合的发展趋势。当代杂技是综合性的艺术形式,除了杂技技巧展示之外,更涵盖了舞蹈、音乐、魔术、戏剧等多种舞台表演艺术,吸收了姊妹艺术的精华和优势。杂技强大的兼容性和广泛的参与性成为推动杂技发展的强大动力。一大批具有文化内涵的主题晚会和杂技节目的创作,推动杂技迈向了一个新的台阶。黑龙江省杂技团的《冰秀·惊美图》用古今穿越的艺术手法讲述故事,展现了集花样滑冰、魔术、歌舞为一体的综合性表演艺术,蕴含着独特的冰雪文化内涵。上海杂技团立足中华传统文化,将民间神话故事与杂技相结合,打造了《小龙飞天》《十二生肖》《神话》等一系列的节目,不但展示了高超的杂技技巧,还展现出中华民族的精气神,传播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這些作品已经从单纯表演的传统形态中脱胎出来,走向更加专业化、系统化的发展之路。
  3.中国当代杂技传统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的发展趋势。现代科技的发展已经对各种门类的艺术产生深远的影响,杂技也并不例外。在当代杂技表演的舞台上,各种创新性、高科技的现代手段的运用已经屡见不鲜。传统的钻圈节目已经挑战了个人的极限,在德国演出时跳出了2.48米的高度,被誉为“世界上跳得最高的人”。为寻求突破,演创人员通过科技手段在圆圈上加入了电力驱动,使静止的圆圈不断晃动,增加了表演的难度。在表演舞台上各种声光电技术的融入也彻底改变了人们对杂技表演刻板的印象。传统杂技技艺与创新性的观念、技术相结合,为杂技艺术增添了无限活力。
  鲍列夫曾说过,杂技是美学中“最难猜的谜”,可见其复杂性和丰富性。当代杂技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传统杂技的传承和发扬、杂技学科理论的建设和完善、杂技人才的发现和培养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五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很多艺术繁荣后逐渐衰落,而杂技艺术却依然展现着强大的生命力,这与其不断创新是分不开的。相信在艺术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杂技艺术会进入大繁荣大发展时代。
  责任编辑 李蕊
其他文献
俗话说:“一台锣鼓半台戏”,可见戏曲打击乐伴奏的重要性。打击乐伴奏,引领演员唱念做打的节奏,渲染角色的情绪和情感,营造舞台气氛与剧场气氛,掌控整台戏演出的节奏。以司鼓为核心的打击乐伴奏,同时还担任整个伴奏乐队的指挥。  戏曲打击乐在戏曲乐队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戏曲打击乐器主要包括最常用的板鼓、大锣、小锣、铙钹,以及根据剧情需要临时加入的色彩打击乐器,如大堂鼓、小堂鼓、小钹、水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治疗老年人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5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采用疏血通治疗,观察组采用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9%,对照组为85.18%,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1.2
大号是铜管乐队的组成乐器之一,也是管弦乐队中中音和低音的担当,与倍低音提琴一起都是管弦乐队合奏的基础。大号的音质低沉醇厚、庄严饱满,在音色上既有柔和动听、沁人心脾的一面,又可以大气豪迈、蓬勃激昂,在强弱音的配合下表现力十分丰富。大号的历史虽然并不久远,但是自创造以来经过历代演奏艺术家的改良和提升,其演奏方法和艺术魅力逐渐被人们认识和肯定。大号发明之前,首先出现的是蛇形号。1835年德国人魏普莱西特
期刊
一、健全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幼儿园应成立专项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层层把关、防范第一、定人定岗”的安全工作管理模式,将各项安全管理工作细化分解,具体责任到人。从组织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琵琶是中国传统民族乐器的代表,其发展历史已有两千多年了。最早“琵琶”一词并不是指乐器,而是多种弹拨乐器的总称。西汉时期琵琶从丝绸之路传入我国,并与中原乐器相结合,成为今天中国抱弹乐器中发展最成熟的乐器,是弹拨乐器的首座。琵琶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脱离了诞生之初的宗教色彩,在历代乐师的改良下,成为民族音乐中不可或缺的主奏乐器。根据形态不同,有五弦琵琶、四弦琵琶、月琶、响琶、南琶、水晶琵琶等种类。从演
期刊
小提琴虽然起源于西方,但是在中国发展的几百年来与五千年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与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相结合,逐渐浸染了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音乐的民族化发展是中国音乐走向世界舞台的必然途径。所谓民族化即艺术家创造性地运用“本民族的独特的艺术形式、艺术手法来反映现实生活”,从本民族的人民生活中汲取灵感和养分,运用本民族的艺术思维方式来组织材料,反映本民族人民的思想感情的艺术作品。小提琴的民族化发展可追溯到二十世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60例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进行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两组疗程均为7~14d,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有效率为81.2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
具有“乐器皇后”之称的小提琴在二十世纪初传到中国,它歷史悠久,音域宽广,音色优美,无论独奏还是合奏,小提琴都展现了极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百年来小提琴和中国民族音乐相结合绽放出蓬勃的生命力,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特征。从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对于生活、艺术、文化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追求,渗透着浓郁的民族特色。  中国小提琴创作具备情感美的审美特性。小提琴是在明末清初传入我国的,最初的小提琴创作相
期刊
一、学前儿童家庭劳动的现状分析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家长日益重视儿童的学习和健康,却忽视了对儿童劳动能力的培养。目前,学前儿童家庭劳动现状存在着一些我们无法忽视
期刊